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依据《国务院关于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决定》,三大传统节日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被增设为国家法定节假日,充分体现了国家对传统节日的重视。中国的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节日风俗一直延续发展.经久不衰,与我们民族源远流长的悠久历史一脉相承.是一份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历代的文人雅士也谱写了许多千古名篇,使我国的传统节日渗透出深厚的文化底蕴。让人们了解传统节日,过好传统节日,节日遗产才能传承下去,这也是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根脉的最好保护。  相似文献   

2.
文章采用文献整理、实地调查和质的研究范式,梳理了齐鲁节日体育文化遗存的代表性项目及其特征,分析了这些项目所面临的障碍,并提出了促进项目传承保护的措施,即重构传统节日文化,推进节日体育文化遗存项目转型;加强传承主体保障,促进节日体育文化遗存顺利传续;提高齐鲁节日文化自觉,扩大节日体育习俗的社会参与;维护自然生态环境平衡,加强节日体育文化遗存实体建设。  相似文献   

3.
布依族节日民俗略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布依族在长期的生产斗争和历史发展进程中,逐渐形成了一些富有民族色彩的节日民俗。它们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反映了布依族的历史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布依族节日民俗内容丰富,展示出一幅幅绚丽的风俗画面。一布依族有许多的传统节日,在一年之中,有关的节日和聚会大约达八十余次。其中,为全民族人民所重视的有过大年、三月三、四月八、六月六、赶查白、赶干洞、尝新节、重阳节、鲜果节、对歌节等等。这些  相似文献   

4.
韦磐石 《人民论坛》2010,(12):180-181
布依族因其宗教信仰使自身文化有着鲜明的民族特点。在布依族文化的形成过程中,形成了独具民族特色的文化心理结构。通过对黔西南布依族宗教信仰文化心理进行调查,可以了解布依族宗教信仰文化及其心理行为的发展变迁轨迹,保护布依族宗教信仰文化遗产,传承布依族文化。  相似文献   

5.
布依族因其宗教信仰使自身文化有着鲜明的民族特点。在布依族文化的形成过程中,形成了独具民族特色的文化心理结构。通过对黔西南布依族宗教信仰文化心理进行调查,可以了解布依族宗教信仰文化及其心理行为的发展变迁轨迹,保护布依族宗教信仰文化遗产,传承布依族文化。  相似文献   

6.
布依族是我国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有着独具民族特色的民族审美文化及其心理和行为。通过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对黔西南布依族审美文化心理和行为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布依族审美文化心理和行为现状及其发展变迁轨迹,以保护和传承布依族审美文化。  相似文献   

7.
我国的传统节日文化是在长期的民族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它是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由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组成的中国传统节日是一个完整而和谐的节日体系。这些节日依托自然规律的变化,凝结着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和谐的核心价值观念,承载着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不竭动力。但是近年来,随着"洋节"的甚嚣尘上,我国传统节日开始式微。重续传统节日的文脉精华,对于实现传统文化的传递和继承,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为大力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普及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文化知识,近期,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阿瓦提县文明办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以“弘扬优良传统、传承节日文化”为主题的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文化知识学习竞赛活动。  相似文献   

9.
计志宏 《前沿》2011,(4):132-134
哈尼族传统节日文化对增强哈尼族自身的民族凝聚力和自信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哈尼族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但由于受城市化进程的加剧、外来文化的融合、保护措施不当等因素的影响,哈尼族文化的传承遇到了断裂的危险。因此,必须针对哈尼族自身的状况,自主创新,为传统节日注入新质,从而实现哈尼族节日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相似文献   

10.
宁轩 《群众》2023,(4):14-15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中国传统节日作为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记录着中华民族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积淀着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南京是传统节日振兴工程全国重点城市之一,较早启动“我们的节日”——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南京行动,制定出台相关方案,成立“我们的节日”南京工作室,为振兴传统节日、彰显传统文化进行了大量的实践与探索。  相似文献   

11.
如何过好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使之成为体现民族文化的表征,成为传承民族精神的载体,成为维系民族情感的纽带,日益为大家所关心。我国的传统节日源远流长,绚丽多彩,在传承中华文明的历史长河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然而,现在许多年轻人更热衷于过西方的节日,对许多民族节日反而逐渐疏远甚至舍弃,许多传统节日对人民生活的影响日趋缩小,如何赋予传统节日以新的文化内涵,充满时代精神,从而在新时期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大放异彩?日益引起有识之士的深思。本刊从2004年第6期开始,刊登了全国政协委员李汉秋教授的《大家设计如何过好节日》…  相似文献   

12.
李欣 《人民论坛》2014,(10):181-182
传统节日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结晶和窗口,是传统文化传承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的重要窗口和平台。在当前形势下,重视和加强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建设,提升传统节日内涵,注重节日仪式构建,意义重大。政府主导,全民共识,形成合力,是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3.
柏伟 《人民论坛》2010,(10):196-197
中华传统节日文化教育体系要遵循五结合原则,即传承与创新相结合、节日文化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课内讲授与课外实践相结合、联动与互动结合、知与行相结合。构建思路应以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素养为目标,以课程化的方式全程全面联动开展中华传统节日文化教育。  相似文献   

14.
传统节日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结晶和窗口,是传统文化传承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的重要窗口和平台。在当前形势下,重视和加强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建设,提升传统节日内涵,注重节日仪式构建,意义重大。政府主导,全民共识,形成合力,是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5.
随着《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正式实施,从2008年起,我国清明、端午、中秋节将成法定节假日。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将之增设为国家法定节假日,有利于弘扬和传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节日富有浓厚的民族文化内涵和深厚的历史背景,世界各国都很重视传统节日的文化传承功能。  相似文献   

16.
调查分析发现:大学生普遍喜欢我国传统节日,对传统节日习俗了解不够全面,对传统节日文化内涵理解深浅不一,部分学生青睐西方节日;传统节日文化缺乏转化大学生情感的条件和环境,传统节日文化的德育功能表现乏力。营造对大学生进行传统节日文化教育的环境,重视中西方节日文化的交融,加强传统节日文化网络建设是继承和弘扬我国传统节日文化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7.
吴利平 《人大论坛》2007,(12):46-47
重要的传统节日有望成为法定节假日,将实现民众尽情分享民族“文化空间”的心愿,这不仅有利于民族节日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也是真正意义上贴近百姓的愿望和情感。因为老百姓的节日就是精神家同的一部分,更需要人们有足够的时间去发掘、去体味、去分享,  相似文献   

18.
覃晖雁 《传承》2010,(9):132-133
随着农村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农村居民工作与生活方式的改变,农村地区,特别是中部山区农村的节日氛围和农村居民的节日意识日渐淡化。节日意识的淡化不仅冲击着那些基于民俗、民风而存在的文化遗产的传承,也影响着农村文化建设的开展。复兴农村居民的传统节日意识,既需要我们重新凝练传统节日的文化底蕴,也需要我们以时俱进,对传统的过节形式进行变革,同时也需要政府采取积极的措施为农村居民的过节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9.
随着农村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农村居民工作与生活方式的改变,农村地区,特别是中部山区农村的节日氛围和农村居民的节日意识日渐淡化.节日意识的淡化不仅冲击着那些基于民俗、民风而存在的文化遗产的传承,也影响着农村文化建设的开展.复兴农村居民的传统节日意识,既需要我们重新凝练传统节日的文化底蕴,也需要我们以时俱进,对传统的过节形式进行变革,同时也需要政府采取积极的措施为农村居民的过节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20.
布依族纺织文化与社区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赖力 《求索》2010,(7):71-73
布依族纺织文化作为布依族的一种生存方式,在乡村区域共同体基础上长期传承累积而形成。布依族纺织文化历史悠久、特色鲜明、内容丰富,不仅对于布依族社区的经济、社会、文化等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而且在为增强民族凝聚力,促进社区和谐发展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针对布依族纺织文化在社区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借助传统民族文化,寻找布依族农村社区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