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我国现行的《人体重伤鉴定标准》和《人体轻伤鉴定标准(试行)》条文规定在内容、结构及科学性、合理性方面存在着明显的不足 ,而这些不足是导致当前法医学活体损伤鉴定法论产生争议的主要原因。在这基础上 ,提出完善我国法医学活体损伤鉴定标准的观点和思路  相似文献   

2.
道路交通事故活体损伤鉴定的主要内容包括损伤程度鉴定、伤残等级和劳动能力丧失程度评定等,它们具有不同的分级标准.而鉴定时机的选择和损伤参与度评价则是有关鉴定能否获得客观、公正结论的十分重要和关键的环节,也是目前法医学损伤鉴定理论与实践中尚在继续研究和探索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论临床法医学鉴定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石恩林*临床法医学是以活体为研究对象,鉴定当事人损伤程度;有时需判断是否有诈病、造作病以及劳动能力丧失程度;也包括医疗纠纷和性问题的鉴定。解决由以上各方面引起的法律纠纷中的医学问题,为案件的审理提供科学的证据。随着法...  相似文献   

4.
视网膜挫伤在临床法医鉴定实践中经常见到,是眼外伤鉴定的重点和难点之一。本文收集1991年6月至1996年6月我处法医门诊活体损伤鉴定中所遇视网膜挫伤72例,就其临床法医学特点进行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5.
法医学鉴定,是法医学鉴定人运用法医学的原理和方法,根据司法机关送检的目的和要求,对涉及刑事、民事诉讼中的尸体、活体及有关的物证和书证进行检验分析,做出的科学结论.  相似文献   

6.
我国刑事诉讼法第119条、120条、121条,民事诉讼法第72条,行政诉讼法第35条均对诉讼中专门性问题的鉴定作了明确的规定。如果诉讼中涉及到需要鉴定的人体(活体)、尸体以及有关物证方面的法医学问题时,都必须进行法医学鉴定,以此得到诉讼中所需的证据(法医学鉴定结论)。因此,不难看到法医学鉴定在诉讼过程中的作用和地位。在以实体法和程序法为一体的国家  相似文献   

7.
本文统计了298例耳损伤的法医学鉴定资料,并对致伤物、损伤部位、损伤程度等问题进行了分析,旨在探讨耳损伤在法医学鉴定中的规律及特点。  相似文献   

8.
损伤是法医学鉴定工作中经常遇到的问题,是法医损伤程度鉴定或死因鉴定中不可缺少的工作之一。法医学损伤程度鉴定,是指根据有关法律规定,按照《人体重伤鉴定标准》、《人体轻伤鉴定标准(试行)》等对人体损伤是否构成重伤、轻伤、轻微伤或者是否损伤引起死亡等的鉴定。法医在病理工作中,经常遇到患有程度不同疾病的人,由于受到某种类型的损伤(指机械性)而死亡。死亡可能发生在损伤当时或伤后不久,也可能发生在伤后一段  相似文献   

9.
现代法医学鉴定标准中没有关于腰部贯穿伤损伤鉴定的具体条款。对于此类损伤,应当结合具体伤情综合分析后再做出鉴定。  相似文献   

10.
听功能操作是法医学鉴定中的常见操作之一,由于耳部结构复杂,其操作后常伴有不同程度的听功能障碍。因此,听功能损伤是法医临床鉴定工作中的重点也是难点之一。通过对2002年-2004年间有关耳损伤的法医学鉴定进行回顾性分析,发现听功能损伤鉴定以伤害案件居多,而变通肇事致听功能障碍者少见;致伤物以钝器多见;耳损伤以鼓膜穿孔为主;听功能损伤鉴定伪聋与夸大听力障碍程度的占有一定比例,听功能损伤的法医学鉴定应用ABR结合词频音掩蔽试验能很好地识别伪聋及夸大病情的案例,对于存在客观听力障碍,而排除鼓膜穿孔及颞骨骨折等常见致聋因素的案例,建议考虑突聋所致。  相似文献   

11.
鉴定结论是鉴定人运用科技进行实践的产物,每一个鉴定结论都包含鉴定人的主观认识活动,其科学的认识是产生正确鉴定结论的基础,而非科学的认识必然产生错误的鉴定结论。保障鉴定人认识活动的公正性,一方面必须完善管理规范和职业道德规范,另一方面必须建立规范鉴定行为的法律制度和“证实”与“证伪”的法律措施。只有这样才能使鉴定具有公正性,从而保障诉讼的公正与效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2.
从近年来发生的若干具有重大社会影响的公案中,可以透视出我国鉴定制度存在的问题。鉴定意见的公信力不足,当事人在鉴定中缺乏知情权和启动权,公安司法机关不愿意鉴定人出庭等问题困扰着我国鉴定制度的完善。应以正当法律原则为指导,完善作为科学证据的鉴定意见的相关制度。  相似文献   

13.
由于各种规章制度建立的还不够完善,人们的法律意识不强,对法律精神的认识不到位,致使司法鉴定工作产生同一案件多头鉴定、重复鉴定、鉴定结论的采信混乱现象。减少重复鉴定现象应尽快出台《鉴定法》,完善规章制度,制定各行业、各学科的鉴定标准,利用专家共同鉴定的形式来解决鉴定上的分歧,加大对鉴定人员管理的力度。  相似文献   

14.
论司法鉴定体制的完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现行司法鉴定体制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司法公正。必须通过立法手段,建立更加科学、合理的鉴定机构和鉴定人员的管理体制,设计司法鉴定所必须遵守的程序,使当事人的合法利益在司法鉴定活动中得到充分保障,从而最大限度地实现司法公正。  相似文献   

15.
The authentication rules of material evidence is very important for justice. The core of authentication system of real evidence is storage chain rules. We can only accept the evidence in the condition of legally custodian, evidence collected under legal procedure, the transfer without delay, the transport under control, the suitable environment. The authentication system of real evidence also contents the exception of storage chain rules.  相似文献   

16.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 ,我国司法鉴定法制建设应遵循正确的原则 ,并依据这些原则进行调整 ,在司法鉴定队伍建设上应遵循国际标准 ,司法鉴定程序应与诉讼制度和证据制度改革相衔接  相似文献   

17.
目前,我国绿色贸易壁垒的制度缺位或尚不健全主要表现在绿色技术标准、绿色补贴、绿色环境标志、绿色认证、绿色卫生检疫等方面。要充分利用绿色贸易壁垒这把双刃剑,按照法律对策逐步建立和完善我国自己的绿色壁垒制度。  相似文献   

18.
网络银行正以其广泛的信息资源、独特的运作方式,日益引起各国金融业的重视。伴随网络银行的发展出现了网络安全、相关法律适用性、业务标准、管理风险和监管困难等方面的问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的我国网络银行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缺乏全国统一的CA认证、缺乏相关的业务规范和法律约束以及网络建设水平低。需要从完善网络银行的网络安全体系、建立和完善安全认证和业务运行的法律规范、加强产品开发和营销管理、加强有效监管和安全防范等方面寻求我国网络银行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9.
在对电子数据的认证中,现代技术因素增强了人们对此类证据的信赖程度,强化了裁判者的内心确认,也导致案件的证明过程中,认为电子数据的证明力一般大于其他传统证据。在诉讼中应避免过于追求电子数据的证明效果,在认证时有必要进行公共性价值衡量,使法律规范与诉讼行为获得合理性契合,保证电子数据在刑事证据领域的有序合法运用,使这种新兴证据种类得以规范和完善。  相似文献   

20.
作为金融创新领域的新生事物,金融衍生工具在迅速发展的同时也隐藏着一系列的风险,必须对其加强监管。对金融衍生工具市场的有效监管离不开健全完善的监管法律体系和科学有效的金融监管体制。目前我国金融衍生工具市场还很不成熟,尚缺乏完善的监管法律体系和有效的监管体制,当务之急是从这两个主要方面入手来加强对我国金融衍生工具市场的法律监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