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唐静 《长江论坛》2006,(4):76-80
战后东亚国家经济持续高速增长,改变了东亚传统的政治结构和社会阶层,培育了国民的现代民主意识,推动了东亚地区的政治转型与民主化进程。其中,中产阶级在民主转型过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2.
网络技术应用于政治文化传播领域后 ,使政治文化传播产生一次深刻的变革 ,出现了一些新趋势。这主要有 :网络技术的应用促进了政治文化传播的民主化 ;网络技术的应用促进了政治文化传播的社会化 ;网络技术的应用促进了政治文化传播的高效化 ;网络技术的应用促进了政治文化传播的国际化  相似文献   

3.
中国有几千年的封建专制历史,直到今天,传统意识形态仍然根深蒂固,传统政治心理仍然阴魂不散,传统国民性格仍然沦肌浃髓.这种以传统意识形态-传统政治心理-传统国民性格为结构机制和表现形态的传统政治文化在当代中国的延存与弥布是障碍政治民主化的最大顽敌.  相似文献   

4.
我国正处于巨大的历史转变时期。这一时期,国民政治心理发生了什么变化,怎样促使国民政治心理由传统向现代转型?此文从表层和深层结构的角度,紧扣现实,进行了一些描述分析。  相似文献   

5.
政治民主化及其现代化进程伴随着社会稳定问题,已经成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普遍面临的问题。经济发展和政治民主化是更高层次的社会稳定的必然要求。中国语境下的政治民主化及其现代化进程不仅面临着体制转型摩擦的内在负面影响,而且还将面临着体制转型摩擦的外在负面影响,包括中央权威问题、民族问题和台湾问题。政治制度化水平要适应经济发展要求的现状,决定了我国必须进一步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结合现实国情,吸取前苏联东欧国家的经验教训,合理设计政治民主化及其现代化的改革路径,尽可能将政治民主化及其现代化的成本与代价降低到最低限度,实现社会的平稳转型。  相似文献   

6.
韩国政治转型研究:一种基于民主化序列的分析范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治转型即政治体系的民主化,一般遵循威权政体崩溃、民主政体创设、民主政体巩固三个序列阶段。韩国政治转型较为完整地遵循了这样一个民主化的序列范式。经由民主化转型而实现民主的韩国,其民主政体的巩固正在步入由消极巩固向积极巩固的转进过程中,这其间既要求宪政结构的优化,更要求建构起对新的民主制度起支持作用的政治文化。市民社会可以提供这样一种介于并融通个人与国家两个政治主体的中间阶层和文化支持  相似文献   

7.
达尔的政体转型理论为后发国家的政体转型提供了重要启示.在后发国家,民主化先于自由化是一条比较稳妥的渐进式民主转型的道路.自下而上的民主化,不是着眼于政权的交替,而是着眼于民主的制度建设,能够保障各方政治力量的安全,为实现向宪政民主的和平转型奠定良好的制度基础.  相似文献   

8.
拉斯韦尔"5W"传播模式与政治传播的三个基本要素政府、媒介、公众存在对应关系,政治信息这一要素贯穿于整个传播过程,并且在网络环境下呈现出全新的特点。本文从政府、政治信息、媒介、公众四个维度来分析互联网的民主化功能,认为网络时代政府传者和受众受者的角色都需要重新定位,互联网的技术特性带来传播思维的改变,媒介成为受众信息表达的场域,扩大了公共空间。通过对四个传播要素的分析来探析互联网民主化功能的内涵,指出互联网在民主方面积极作用背后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政治体制改革攸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只有循序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才能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才能促进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职能的根本转变,才能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观能动性.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应从系统性、整体性与协同性着手,实现三维度有机结合.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应立足于转型之际的现实国情,需要维护宪法尊严,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发挥现有制度的内在优势,提升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完善党的领导方式、执政方式,实现政治决策过程的民主化、科学化与法治化.  相似文献   

10.
管健 《人民论坛》2014,(8):14-17
推动网络谣言传播的社会心态,可以概括为以下六个方面:不确定性的社会心态成为谣言产生和传播的温床,泛化的弱势心态为网络谣言推波助澜,从众与责任分散弱化了谣言传播的负罪感,网络谣言成为个人意念与逆反心态的外化投射,沉默的螺旋助力了网络谣言的声势,网络推手成为网络谣言的加工厂和发动机。  相似文献   

11.
政治民主化与政治稳定是现代化进程中 ,社会发展向政治体系提出的双重任务。它们之间具有很强的相关性 ,中国转型时期的政治民主化与政治稳定表现出许多新特点 ,要探索实现二者协调发展的道路 ,必须正确认识二者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2.
政治发展模式是研究俄罗斯政治转型的核心问题.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处于政治转型进程中,其政治发展模式随之经历了激进民主、可控民主、主权民主及延续发展阶段,呈现出权威主义的基本特点.在民主化视阀下探讨俄罗斯的政治发展模式,有助于明晰俄罗斯政治发展的轨迹.  相似文献   

13.
管健 《人民论坛》2014,(3):14-17
网络谣言的弥散化影响 推动网络谣言传播的社会心态,可以概括为以下六个方面:不确定性的社会心态成为谣言产生和传播的温床,泛化的弱势心态为网络谣言推波助澜,从众与责任分散弱化了谣言传播的负罪感,网络谣言成为个人意念与逆反心态的外化投射,沉默的螺旋助力了网络谣言的声势,网络推手成为网络谣言的加工厂和发动机。  相似文献   

14.
本访谈研究通过探究青年对于网络政治段子的认知与态度,归纳网络政治段子青年关注群体的基本特征,分析网络政治段子的传播对其社会认知、政治思想意识的影响。研究发现,青年作为网络政治段子的最重要受众群体,网络政治段子传播已成为青年网络政治参与的新形式;在对待各种网络政治段子的态度上,更多的年轻人喜欢其娱乐性,享受背后的社会民主氛围,并期望就此表达自己的各种政治观念和需求;网络政治段子对青年群体的政治影响力,特别是负面影响是极其有限的;加强民主化建设,保障青年的言论自由的同时对网络政治段子加以引导,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任务,也是当代青年工作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5.
长期以来,民主化被认为主要是国内社会经济文化条件互动的产物,国际因素未受重视.20世纪80年代以后,"国际政治-国内政治"研究范式的兴起以及全球化的发展,使得学者们在从事转型研究时再也无法忽视国际因素.民主化有两幅面相:国内面相和国际面相.民主化不仅是国内的政体变迁、政治改革的过程,也是对全球、地区政治经济形势的一种回应,是建构强势国家可以接受的政治体系的过程.对民主化中的国际因素进行研究,出现了一系列值得重视的新动向.  相似文献   

16.
匡自明 《思想战线》2008,34(1):92-98
当代中国地方政府权力的现代化是由政府权力的理性化、制度化和民主化所构成的复杂结构与过程,是由传统政治体系向现代政治体系转变、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浓厚的人治向建设法治国家转变以及政治参与程度低向发展有序政治参与转变的过程中所发生的政治行为和政治过程.  相似文献   

17.
转型时期结构化的贫富差距和断裂化的社会分层结构导致阶层化的剥夺感、普遍的仇官仇富情结、对方化的不信任情绪在底层社会广泛蔓延,导致了严重的社会心态失衡。现实社会心态失衡使得道德化政治抗争、网络舆论审判、网络侠客情结、网络恶搞越演越烈,严重扰乱了网络舆论秩序,作为非传统安全的网络舆论安全问题日趋严重。因此,创新网络舆论管理体制,改进网络舆论社会管理方法,培育良好的网络社会心态,是当前网络舆论社会管理的新的课题。  相似文献   

18.
李家伟 《今日中国论坛》2013,(1):191-192,194
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失误导致了苏联的解体,其民主化方向的努力却得以备叶利钦为首的俄罗斯政治精英们继承。在俄罗斯,民主化成为了精英们的共识,可以说,俄罗斯的民主化是精英们的选择,民主转型亦首先是精英们的转型。事实上,俄罗斯的民主化面临的问题却比任何国家复杂。苏联解体留给俄罗斯的是政治精英们的急剧分化且固有的斯拉夫情结与西方民主的情结之间存在着矛盾;是国家制度的坍塌,因而俄罗斯需要国家重建;是经济崩溃,因而俄罗斯需要经济优先。纵观俄罗斯的发展历程,其国家的重建与经济的优先始终贯穿着其民主化进程,民主甚至沦为"副产品",俄罗斯的民主化仍然是未竟的事业。  相似文献   

19.
目前随着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网络成为民众特别是青年获得与传递信息的重要媒介。网络政治段子文化的兴起与繁荣一方面反映了在实现民主化进程中的中国社会政治环境相对宽松,网络传播的受众不但是信息的"生产者",同时也是信息的"消费者",网络政治段子是公民表达政治诉求、评论政治的直通车,有益于推进公民政治参与。公民尤其是发言权较少的青年的利益诉求表达途径有限。网络政治段子作为情绪的宣泄渠道,缓解了社会矛盾冲突。其次,网络政治段子是现代社会大众实现政治互动的好途径。再次,透过网络政治段子能够监测公众对政治事件、政治人物等的看法,有利于掌握和控制舆情。网络它是政府监测公众舆情的放大镜,网络政治段子的负向功能也不容忽视。一是存在着政治传播上的隐患。二是对大众传播行为存在负面影响。片面的想法往往引发阅读者特别是思想活跃的青年群体的极端思维特别值得警惕。网络政治段子在为包括青年在内的全体公民参与政治提供了新的途径和载体的同时,也难免会产生一些消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网络传播的个性化 ,是网络传播区别于传统大众传播的最突出特征。长期接受网络传播的熏染和引导 ,会对人格特征和文化心态产生影响 ,进而对个性的张扬和主体意识的确立起到独特的促进作用。这种独立的、批判的理性人格 ,与现代化社会所需要的现代人格相吻合。但从传统人格和心理状态向现代人格与心理状态的转变不可能自发地实现 ,更不能简单地把网络传播个性化的影响和促进作用绝对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