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华民族凝聚力是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内在动力,具体一点来说,就是把中华民族凝结成一个统一的有机的整体,并不断推动中华民族向前发展的内在力量,可以说是中华民族的生命力。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为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更为重要的是,在抗日战争的过程中产生、凝聚、形成了一种充满着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抗日战争精神。它是中华各民族人民打败日本帝国主义、取得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强大精神支柱,中华民族凝聚力也因此而得到新的升华。一、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凝聚和形成了以中华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为核心的抗日战…  相似文献   

2.
伟大的抗日战争及其胜利,在中国近代史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历史地位。它不仅是中国革命史上最伟大、最活跃、最生动的一个新阶段,而且是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因此,抗战胜利成为中华民族从衰亡走向振兴的转折点。这种转变,给予中国人民和中国历史进程以深远影响。在中国改革开放日益深化的今天,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再次审视它给予我们民族的影响,有其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一抗日战争的胜利,解除了中国近百年来的沦亡危机,结束了近代中国的民族屈辱史,使中华民族保持了独立…  相似文献   

3.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和重要的历史贡献。抗日战争是在中国共产党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全民族的抗战,是近百年来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各民主党派在夺取抗日战争胜利中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抗日战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一、拥护国共合作,努力促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停止内战,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实现抗战的前提条件。因此,各民主党派为了打破“自相残杀”的危险僵…  相似文献   

4.
十四年的中国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第一次一洗百年耻辱,也是近百年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敌人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中国抗日战争以其持续时间长、牵制日本兵力大,打破了日本原有的"北进"与"南进"计划,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使德、意、日法西斯全球战略破产.同时,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历史的转折点,是毛泽东思想和人民力量向前发展的重要时期,是新民主义革命的重要阶段和特殊阶段.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是民族解放战争的胜利,更是人民战争的胜利.  相似文献   

5.
去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在那个特殊的日子里,从增强民族凝聚力这一较深层次,纪念这一来之不易的伟大胜利,对于新时期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团结一致,共同对外,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压迫和侵略的战争,也是中国近代历史转型期间锻炼和增强民族凝聚力特别重要的一次历史机遇,是近代以来国人培育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历史阶段,值得好好研究。在八年抗战期间,全国人民同仇敌忾,一致对外,空前团结,中华民族的民族历史、民族文化受到广泛而深刻的关注和研究,民族意识空前加强,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6.
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8年过程中,前仆后继,英勇牺牲,写下可歌可泣的篇章。抗日战争是100多年来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第一次取得的完全胜利。在抗日战争中,中华民族凝聚力空前增强,中华儿女爱国主义精神空前高涨,极大推动了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成为中华民族从衰败走向振兴的伟大转折点。认真总结历史经验,继承和发扬党的统一战线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发生于二十世纪30—40年代的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一次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是中华民族近百余年来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第一次取得全面胜利的伟大斗争。抗日战争的胜利,洗雪了中华民族一百多年来任帝国主义宰割的屈辱,结束了中国在近代战争中抗击外侮从无胜绩的历史,成为中国从落后走向崛起、从衰败走向复兴的转折点。抗日战争之所以能够战胜重重困难赢得最后胜利,爱国主义无疑是中国人民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强大精神动力,而中国共产党倡导和坚持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则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一1937年的卢沟桥事变,…  相似文献   

8.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反对外来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它以重大的民族牺牲,有力地支持了各国的反法西斯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同时,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历史的转折点,是毛泽东思想的发展和人民力量向前发展的重要时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特殊阶段,是人民战争的胜利,在中国近代史上占据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9.
1945年9月2日,在东京湾的美国“密苏里”号巡洋舰上,日本外相重光葵和日军参谋总长梅津美治郎分别代表日本天皇、日本政府和日本帝国大本营在投降书上签字。至此,中国人民长达8年的抗日战争胜利结束,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也胜利结束。抗日战争开始时,中国国民党掌握着全国政权,拥有庞大的军事力量和经济力量;全面抗战开始后,国民党政府实行了一些有利抗战的政策,特别是在抗日战争初期表现比较积极。但是仅靠这一点,中国人民不可能取得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胜利。历史证明,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是民族解放战争取得完全胜利的…  相似文献   

10.
六十年前,中国人民浴血奋战,经历了八年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最终粉碎了日本帝国主义争霸世界的图谋,为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在漫长艰苦的抗日战争过程中,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成为了抗战胜利的中流砥柱,通过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得到充分的体现和进一步增强。在新时期新形势下,重温历史,开展纪念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活动,继续发扬爱国主义精神,对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意义重大。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定义1931年“…  相似文献   

11.
今天,陕西省统一战线各界人士召开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座谈会。此次会议的召开,有着重要的意义。我谨代表中共陕西省委对座谈会和研讨会的召开表示衷心的祝贺,向专程前来陕西指导工作的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常务副院长朱晓明同志和来自全国各兄弟省、市、区社会主义学院的同志们,以及与会的专家学者表示热烈的欢迎!特向到会的老战士、老英雄表示崇高的敬意!60年前,中国人民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也胜利结束。抗日战争是近百年来中国人民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抗日战争的中…  相似文献   

12.
去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也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60周年。抗日战争的胜利,对于自从近代以来屡遭外国入侵的中国人民意义重大。它不仅是近代中国抵抗外国侵略战争的第一次完全胜利,而且从此改变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回顾历史,抗日战争之所以取得胜利,与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和杰出组织是分不开的,但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以爱国主义的基础的中华民族凝聚力。一、以爱国主义为基础的民族凝聚力唤起了中华民族的抗战民族意识何谓民族?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主要指两个方面:一是指“历史上形成的、处于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各种…  相似文献   

13.
今年是伟大的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战场是反对日本法西斯侵略的主战场。抗日战争是近百年来中国人民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是正义的反侵略战争。在这场民族解放战争中.中国共产党高举爱国主义大旗,坚决维护民族独立和尊严,同日本侵略者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在民族危亡之时.为了进一步推动全国抗战,中国共产党审时度势,以高超的智慧和成熟的技巧,促成第二次国共合作。  相似文献   

14.
抗日战争胜利后,社会上就抗战胜利的原因曾出现过不少奇谈怪论,如苏联出兵论、美国原子弹论、国民党抗战主力论等。而历史却证明,中国共产党才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全中国人民长期坚持抗战的结果,是全中国人民力量的团结和凝聚的结果,是全中国人民的胜利。在这场伟大的抗战中,中国共产党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全中国人民是抗战的主体。  相似文献   

15.
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同仇敌忾抵御外国侵略者,付出巨大牺牲、取得胜利的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延边朝鲜族人民,站在这个斗争的前列,同日本帝国主义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为东北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突出贡献。以朝鲜人民的伟大领袖金日成同志为首的朝鲜共产主义者,也在这块土地上,同中国人民一起,为驱逐日本侵略者,踏遍东北的旷野和林海雪  相似文献   

16.
抗日战争的胜利,是自鸦片战争以来第一次以中国人民的胜利而结束的战争,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抗日战争的胜利,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胜利。是中国人民大团结的胜利,给后人留下了许多弥足珍贵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全民族的、彻底的抗战。中国共产党以其科学、正确的领导理念和战争策略实现了对这场战争的思想领导、政治领导,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没有中国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文章从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以及党的示范作用等方面,对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的领导理念进行系统阐释,揭示这些领导理念的具体内涵及其与抗日战争胜利的逻辑关系,以期对当前执政条件下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供借鉴,时当代全球化背景下党领导人民实现中华民族新的伟大复兴的伟业有所启示。党在抗战中的的领导理念集中体现为六个方面:高举民族独立和解放的正义旗帜以振奋抗战之民气,从而为正义之师赢得对非正义战争的胜利奠定基础,这是共产党抗战领导理念的逻辑起点;坚持在推进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基础上进行最广泛的政治动员,是抗日战争胜利的政治基础和最深厚之力量源泉;认真研究中国革命战争规律并运用军事辩证法制定正确的战略方针,是抗日战争胜利的重要军事保证;实行有效的战时经济政策以增强军力、国力,为坚持长期抗战并最终获胜提供物质保障;努力建设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民主主义抗战文化,使文化成为革命的有力武器和重要战线;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和抗日军队、抗日根据地建设以发挥党组织和党员在抗战中的精神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关键。中国共产党作为抗战方向的引领者、统一战线的组织者、抗战信念的坚定者,支撑起全民族救亡图存的希望,成为夺取战争胜利的民族先锋。  相似文献   

19.
伟大的抗日战争,是100多年来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抗日战争之所以能够取得胜利是由于有了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中国共产党经过抗日战争的艰苦磨炼,由小到大,由弱变强,一跃成为可与蒋介石集团相抗衡的大党,并在政局发展中起主导作用。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时,中共仅有陕甘宁边区一个根据地,辖23个县,  相似文献   

20.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为了纪念这一正义战胜邪恶、光明战胜黑暗、进步战胜反动的伟大胜利,系统总结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表现出来的伟大民族精神,为了从那段悲壮的历史中汲取伟大的精神力量和深刻的智慧启迪,更好地把握今天的生活和未来的方向,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与广东中华民族凝聚力研究会于2005年7月17至19日在惠州罗浮山举行"抗日战争胜利与中华民族凝聚力"学术座谈会。应邀参加会议的有参加过抗日战争的老同志林若(原中共广东省委书记)、郑群(原广东省政协副主席、中共广东省委统战部部长)、陈达明(原新华社香港分社副社长)、杨奇(原新华社香港分社秘书长)、赵元浩、钟莹等同志,以及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副院长邓洪军和专家学者近30人。会上,大家畅所欲言,就抗日战争对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影响等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本期编发的一组短文,反映了与会者对抗日战争对中华民族的影响所作的另一层面和视角的解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