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就当前亚太地区经济形势和深圳特区面临的机遇、挑战以及需要采取的对策作一简要分析论述。一、亚太地区经济发展形势(一)王太地区经济情况看好根据有关资料,1994年世界各地经济所占比重为:出口:亚太735%,欧盟占14.3%,其他12.2%;进口:亚太72.1%,欧盟14.2  相似文献   

2.
在欧盟部长理事会去年12月作出欧盟对亚洲新战略之后,今年7月欧盟委员会又公布了扩大对华关系新政策。这两项重要文件符合欧洲和亚洲人民的共同利益,也符合国际和平和发展的主流。 合作正在日益加强 近些年来,人们经常议论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化问题。这里的“区域”,主要是指西欧(欧盟为主体)、北美(以美国为主)和东亚(包括日本)。在这三者之间,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欧美之间、亚美之间的经济贸易联系渠道是相当粗壮的,唯独欧亚之间的关系相对显得单薄。这对欧亚都是不利的。要知道,西欧、北美和东亚大约各占了世界国民生产总值的25%,西欧和东亚在国际贸易中所占的比重合计超过50%。 所幸的是,十几年来,欧亚之间的联系渠道已经比过去变得粗壮一些了。远东和东南亚国家地区在欧盟的出口中所占的比重已从1980年的7.1%升至1992年的12.5%;在欧盟进口中的相应份额则为6.9%和15.7%。我国同欧盟经贸关系的发展似乎更快一些;  相似文献   

3.
【重要观点】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是技术高地也是新的经济增长点,许多国家为了保持其全球竞争力及在技术上的战略优势,都在努力发展这些产业。欧盟希望在2050年,能源100%由可再生能源提供。现在丹麦的道路有一半专供骑自行车用。  相似文献   

4.
国际要闻     
《瞭望》1994,(43)
南非和欧盟签署合作协议 南非与欧洲联盟10月10日在南非首都比勒陀利亚签署的一项合作协议规定,将根据欧盟普遍优惠制给予南非4.48亿美元贸易优惠,还将通过欧洲投资银行提供2.8亿美元。欧盟是南非的最大贸易伙伴,其进口商品额占南非出口总额的大约40%,其出口商品约33%销往南非,双方贸易额达176亿美元。  相似文献   

5.
能源安全给欧盟敲响警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欧盟委员会正加紧制订有关能源战略文件,准备提交给3月举行的欧盟春季首脑会议发达国家关注能源问题是由于对能源价格居高不下给世界经济发展带来风险以及对能源保障稳定性的担心。特别是欧盟国家,对外部能源的依赖性很高。新年前后俄罗斯与乌克兰的“天然气大战”就像一场戏,虽然最后以两国达成协议而落幕, 却结结实实把“看戏的”欧盟吓出了一身冷汗  相似文献   

6.
根据世界上最权威的交通研究机构英国克拉克森研究中心公布的全球造船业统计数字,2005年1-11月,全世界造船企业接获新船订单3550万修正总吨,其中韩国船企为1390万,占了 39.1%的份额,相当于日本的2.3倍;此外,中国占15.2%,欧盟占16.7%。  相似文献   

7.
美国:能源消耗巨无霸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是世界最大的能源生产国、消费国和进口国。能源总消费量约占世界的1/4,但能源产量只占全球总产量的19%,石油一半多依赖进口。进口石油约一半来自OPEC国家,邻国加拿大和墨西哥是两个最大的非OPEC供应国。  相似文献   

8.
对苏贸易是绥芬河市的重要经济活动,今后绥芬河市的经济发展仍要以贸易为先导,把开展多边贸易,首先是对苏贸易作为整个外向型经济的启动机制和重要依托。 绥芬河市发展对苏贸易具有广阔的前景。首先,中苏贸易具有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的互补性。苏联是世界上的资源大国,远东地区的自然资源和能源储量在全苏占有很高的比重。煤炭占全苏的72%,石油占52%,木材占77%,能源储量占全球的1/3,蕴藏着巨大的开发潜力。长期以来,苏联经济实行优先发展生产资料生产的方针,国民经济中重工业的比重高达60%,轻工业和农业和占20%,这种资源状况和产业、  相似文献   

9.
俄欧能源合作将在消除分歧中艰难缓行11月24日,欧盟-俄罗斯峰会在芬兰首都赫尔辛基举行。为在政治、经济,尤其是能源领域进一步深化与俄罗斯的伙伴关系,欧盟成员国期待以此次峰会为契机,启动有关欧俄新的《伙伴合作关系协议》的谈判。在当前国际关系格局中,欧盟与俄罗斯的关系占据重要地位。欧俄关系不断改善,有其政治和经济利益多方面的原因。俄罗斯认为,欧盟主要是一个经济、政治  相似文献   

10.
日本是世界上第四大能源消费国和第二大能源进口国(仅次于美国)。日本对一次能源的进口依存度达80%左右。目前石油占日本能源总需求的50%左右,其次为煤、核能、天然气和水电等。日本几乎没有本国的石油储量,大部分原油来自政局不稳定的波斯湾地区。虽然日本计划将来逐步减少能源进口,但估计对中东地  相似文献   

11.
《瞭望》1999,(23)
90年代以来,多数国家都加入了节能降耗、“清洁生产”的潮流。努力改善本国的燃料结构,开发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资源。韩国政府年初发表了“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综合对策”,分批选择能源消费量大的企业签订“节约能源协约”,以期逐年节约能源。同时,普及洁净型燃料,15年内核能发电比例将达46%以上。德国政府则通过石化能源及电力的全面提供,以控制能源消耗,促进环境保护。奥地利的燃料油中硫的含量为0.1%,低于欧盟0.2%的限量。实施环境税较早的瑞典,已征收二氧化碳税、硫税等。此外,还有美国的清洁水法、德国的有害馐废弃物规定…  相似文献   

12.
华盛顿专电 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费国,其人口为2.5亿,占世界人口总数的5%,但其能源消费量却占世界能源消费量的1/4,其中石油消费量在世界石油消费量中占1/3。而美国对石油的需求有一半要靠进口,因此如何减少日益增长的对进口石油的依赖一直是美国公众普遍关心的一个问题。美国总统布什最近公布的能源政策虽然强调要发展国内能源生产以满足对能源的大量需求,但由于求大于供,并且对节约能源缺乏相应的有力措施,因而难以减少美国对进口石油的依赖程度。 研究制订美国的能源政策始于一年半前,但在此时公布,原因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13.
随着西部能源产业迅速崛起,我国银行信贷资金亦大量进入能源领域。《瞭望》新闻周刊近期进行的调研表明,目前在西部一些省区,进入能源领域的信贷资金已占其全部中长期贷款的四至五成,2005年西北五省用于能源工业的总投资中,更有80%的资金来自金融机构。  相似文献   

14.
《瞭望》2005,(5)
中国煤炭储量十分丰富,具备承载中国能源可持续发展的主体责任。据第三次全国煤炭资源勘测预测,目前中国已标明的煤炭保有储量超过1万亿吨,可采储量在1100亿吨以上。煤炭资源储量约占全国矿产资源储备的90%,化石能源的95%,具有巨大的资源潜力。经过建国50多年的开发建设,中国已成为世界产煤大国。2003年全国煤炭产量16.7亿吨,国内煤炭消费量15.9亿吨,占国内一次能源消费量16.78亿吨标煤的67.2%。2004年全国煤炭产量超过19.5亿吨。  相似文献   

15.
吴平 《瞭望》2000,(42)
丹麦选民在9月28日全民公 决中以53.1%对46.9%的 明显优势,否决了加入欧洲经济与货币联盟的主张,从而使丹麦成为欧盟中第一个正式拒绝欧元的成员国。从近期来看,这一结果将不会对欧元的运作产生多大的冲击。但从长期来看,无论是对于欧洲经货联盟的发展,还是对于欧盟的改革与扩大,特别是对欧盟的一体化建设,其不利影响则不可低估。 丹麦此次全民公决的结果可以说既是意料之中的,但也让人感到意外。说它是意料之中的,主要是因为公决前丹麦各大媒体发表的绝大多数民意调查结果都显示,反对加入欧元区的力量占了上风。随…  相似文献   

16.
经合组织最近把它对其25个成员国今年经济增长率的预测由原来的2.9%修改为2.75%,主要原因是今年以来西方国家经济增长速度己明显放慢。欧盟国家去年全面复苏,出现了原未想到的好光景,但今年以来经济增长乏力,难达预期高度。 欧盟15国去年国内生产总值平均增长率为2.7%,大大高于1993年的-0.7%。其中,德国2.9%,英国3.9%,法国2.7%,意大利2.2%,情况最差的希腊仅增长了0.4%。由于去年是欧盟刚刚走出衰退的头一年,因此原估计今年经济将继续维持较强劲的增长势头。据欧盟执委会的预测,1995年欧盟国家经济平均增长率可达到3.1%,1996年才会放慢到2.9%。但是,今年头几个月的经济态势却不如原来估计的乐观,第一季度几个主要成员国经济增长率都比去年同期或第四季度低,例如英国今年第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为2.1%,而去年第一季度是3.5%,第四季度是2.8%;法国今年第一季度增长率是3.0%,虽然高于去年第四季度的2.4%,但低于第一季度的3.5%;德  相似文献   

17.
《学理论》2015,(12)
俄罗斯作为世界仅次于美国的能源大国,与中国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形成强大的能源互补,特别是近期乌克兰危急中俄罗斯与欧盟产生政治分歧,俄罗斯更需要通过能源外交来拉拢中国,所以,加强中俄两国之间能源领域贸易合作,加大相关产业发展,对中俄今后发展具有现实意义。结合中俄能源合作状态进行分析,提出中俄能源贸易存在的若干问题,结合存在问题提出针对中俄能源贸易发展的对策建议,能够更好地促进中俄能源合作,促进两国经济交流。  相似文献   

18.
芬兰是一个只有500万人口 的小国,1950年加入关贸 总协定,1995年作为欧盟成员国集体加入世贸组织。 20世纪90年代初,芬兰曾经陷入战后最严重的经济危机,国民生产总值3年内下降13个百分点,人均收入下降15%,失业率超过20%,1994年外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高达80%。经济专家分析,导致这场经济危机的因素较多,但是开放金融市场运作中的失误,以致大举外债投资房地产引发经济过热是直接的导因。  相似文献   

19.
田卫国 《党政论坛》2008,(23):28-30
在近年对华反倾销案诉讼中,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发展中国家对华反倾销力度加大。其中印度居第1位,占中国遭受国外反倾销总量的19.4%,明显高于居第2、3位的美国(13.3%)和欧盟(12.1%)。其他对中国实施反倾销较多的国家还有分别居第4—12位的阿根廷(9.7%)、土耳其(8%)和南非(5.1%)、澳大利亚(4.49%)、  相似文献   

20.
欧盟一份最新报告提出警告,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新的能源开发地域呈现,可能引发因争夺能源而产生的冲突,威胁安全与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