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怎样理解邓小平以公有制为主体的思想?杨发民邓小平同志说:“在改革中,我们始终坚持两条根本原则,一是以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为主体,一是共同富裕。”(《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42页。以下凡此书引言,只注卷数和页码。)在这两条原则中,以公有制为主体对于实现共...  相似文献   

2.
关于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思考○李志成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总目标。邓小平同志曾多次强调指出:“一个公有制占主体,一个共同富裕,这是我们所必须坚持的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我认为,在建立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  相似文献   

3.
我们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过程中,必须始终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这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决定的。邓小平同志早在改革开放之初就曾经指出,一个公有制占主体,一个共同富裕,这是我们所必须坚持的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整个中国的经济,无论从现在还是从发展看,都必须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充分发挥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的主导作用。对这点丝毫不能动摇。  相似文献   

4.
共同富裕理论是邓小平经济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同志多次强调:“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社会主义原则,第一是发展生产,第二是共同富裕。”“在改革中,我们始终坚持两条根本原则,一是以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为主体,一是共同富裕。”目前,共同富裕成为人们议论的热点问题,特别是与共同富裕相联系的个人收入悬殊更是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正确认识这个问题,必须完整准确地理解邓小平的共同富裕理论。一、社会主义制度使共同富裕具备了从理想转变为现实的可能自从原始社会解体以后,…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同志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上指出,在改革中,我们始终坚持两条根本原则:一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占主体,一是共同富裕。他提出的这两条根本原则,是我们在任何时候都必须坚持的。我们搞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的现代  相似文献   

6.
陈思 《邓小平研究》2023,(5):99-105
邓小平在明确了贫穷不是社会主义、两极分化不是社会主义后,得出了只有共同富裕才是社会主义的结论。邓小平对此阐述了几个重大理论原则,即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和改革开放,同时要保持一定的经济发展速度。这些重大原则既是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基本前提,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原则。推进共同富裕要把握好先富带后富的梯次关系,防止两极分化和平均主义两个极端,这是正确理解和实践邓小平关于共同富裕必须梯次推进重要论断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决不动摇浙江绍兴社科院陈武明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一条根本原则。没有这一条,就象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没有人民民主专政一样,我们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就会因此改变性质,走上邪路。正是这个...  相似文献   

8.
国有企业改革必须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原则郭志华一、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就是坚持社会主义提出这样的常识问题好象多余,其实不然,因为有些学者公然否认这个属于社会主义的常识问题。而否认它,国有企业的改革就会脱离社会主义改革方向,走入歧途。一位著名学者否认公有...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这是一个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的新提法,应该认真学习和领会。本文就此探讨几个相关的理论问题。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重大意义党中央早已明确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方针。例如党的十三大报告指出: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继续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十四届三中全会也明确指出: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的方钉。而十五大把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作为我…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五大郑重宣布,把“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确定下来,作出了继续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的战略部署,在坚持公有制为主体的同时,明确指出“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告诉我们,非公  相似文献   

11.
略论社会主义本质论及其指导意义赵建萍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是在坚持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和人民民主专政基本制度的前提下,基于推动社会主义客观进程这一明确目的而提出的。因此,我们要搞好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充分认识这一理论的深刻内涵及其对客观实际的...  相似文献   

12.
坚定不移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湖南省社科联肖浩辉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并存,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最根本的经济制度,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的方针,是解放和发展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的根本途径。我们讲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主要...  相似文献   

13.
一、必须完整、准确地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1、明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特征。首先,从基本经济制度来看,十五大报告中提出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的新概念:“公有制为基础、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之所以要坚持公有制为主体,是由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以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这样就明确肯定了公有制在社会主义制度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对社会主义来说,公有制不是可有可无,可要可不要,它是属于社会主义“制度”性…  相似文献   

14.
关于发展新疆非公有制经济的几点思考新疆自治区政府副主席艾斯海提·克里木拜《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的方针”、“就全国来说,公有制在国民经济中应占...  相似文献   

15.
来稿摘登     
集体主义与市场经济不矛盾 江苏淮安市委宣传部余滔: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还需要不需要集体主义?对此,有些人心存疑问。确实,由于受“左”的影响,“集体主义”变过味,内容被歪曲过,因此,有人就认为它只适用于计划经济。其实,只要我们认真客观地分析一下,便会发现,集体主义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不矛盾。我们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在社会发展目标上坚持以共同富裕为原则,在政治上坚持以共产党领导为前提。而这些都离不开集体主义。当前最迫切问题是搞活国有大中型企业,使之在市场竞争中具有  相似文献   

16.
王占阳大量论著及其"新社会主义论",提出并系统阐述了关于普遍幸福主义、新社会主义、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相结合的观点,从中多次沿用邓小平的论述予以论证,这显然是对邓小平社会主义观的曲解。王占阳认为,邓小平主张市场社会主义,强调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是公平分配而不是公有制,在分配制度上强调社会主义再分配而不是按劳分配,这是没有理论依据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市场社会主义,它仍然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实现共同富裕。王占阳主张的市场社会主义观也与西方市场社会主义理论大相径庭。废除公有制的社会主义不是科学社会主义,公有制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性,对公有制的信心是社会主义信念的基础,要深刻认识到集体经济对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作用。深化社会主义研究需要重视两个问题:不能离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释社会主义;理论界必须加强意识形态斗争与理论建设。  相似文献   

17.
实现共同富裕必须以公有制为主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付昆 《理论探索》2005,3(5):51-52
以公有制为主体,保持社会制度的社会主义性质,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前提条件;以公有制为主体,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条件;以公有制为主体,使以按劳分配为主的原则得以贯彻实行,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基础条件;以公有制为主体,充分发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作用,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8.
论“公有制为主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有制改革问题,在邓小平理论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党的十五大继承发展了邓小平同志的有关论述和构想,使所有制改革理论成为十五大报告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理论的精髓。其中,对“公有制为主体”的新概括,是十五大所有制改革新论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拟就此问题作一些思考性探讨。一、“公有制为主体”,是以所有制理论新突破为依据的新主体论。1.“公有制为主体”,是对传统数量上简单多数主体论予以否定的“主体论”。以前,对“公有制为主体”的界定,理论界和实际部门主要有三种理解。第一种认为,以数量L的简单多数为主体,即公有制…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纵横说鲁子平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73页)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吗?他的概括坚持了公有制、按劳分...  相似文献   

20.
进行经济体制改革既要坚持“公有制为主体、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原则,又要确立企业自我发展、自负盈亏的商品生产者的地位,这是一个难度很大的课题。为了突破这个难题,有人提出了“集体经济是生产关系变革的方向”的观点。(《山西日报》1988年1月11日)文章认为原有的集体经济的内涵应当扩大,应包含合作社经济、集体经济与外资或与私人合资等经济形式。这种集体经济“既有公有制性质,又在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中具有更强的生命力和活力。”“不仅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