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9 毫秒
1.
邓小平统战理论关于多党合作的论述,给我们的启示至少有以下几点: 一、新时期的统一战线是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统一战线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为了反对主要敌人,或为实现自己的战略任务,同其它阶级、阶层和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而结成的政治联盟。邓小平同志继承和发展了党的统战理论,提出了在新的历史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的统战思想和统战方略十分丰富,统战艺术也十分独特。本文撷取和平解放西藏这一历史事件,从以下四个方面论述了邓小平的统战观(一)把解放西藏的筹码拨到和平的天平上;(二)政治先行,"靠政策走路,靠政策吃饭"; (三)劝和不成,先礼后兵,以打促谈,分化上层;(四)"藏人治藏",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相似文献   

3.
杨耀健 《公民导刊》2012,(10):48-49
统一战线对于实现党在新时期的总任务有着重要的作用。1 949年11月至1 952年7月,邓小平在担任中共中央西南局第一书记期间,非常重视统战工作,在短短两年多时间里,先后撰写了《在西南区新闻工作会议上的报告》、《克服目前西南党内的不良倾向》、《在西南局城市工作会议上的报告提纲》、《全党重视做统一战线工作》等著作。同时,他还身体力行,与党外人士交朋友,留下许多统战佳话。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和邓小平一向重视统一战线工作 ,把它视为中国共产党取得革命和建设胜利的一个重要法宝。本文从制定统战政策的根本依据和策略的角度,对毛泽东统战思想和邓小平统战理论进行了比较研究 ,认为毛泽东和邓小平总是根据不同时期的形势发展变化的特点 ,抓住社会的主要矛盾和主要问题 ,及时地调整统一战线的性质、任务、对象、范围和策略 ,这对当前的统一战线工作仍具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对邓小平新时期统战理论的系统研究主要是在1993年以后,取得了两大显著成果对邓小平新时期统战理论有了明确的定性、定位和定向;对其历史继承性和现实独特性作了充分的阐释.这项研究还存在三个主要薄弱环节缺乏严谨的学术规范;与邓小平其它方面的理论联系研究不足;未进入相关学科内部考察其科学性.邓小平新时期统战理论研究是开放式的研究,将随着实践的发展不断深入.  相似文献   

6.
时光飞逝,不经意间在统战工作岗位上已经度过了27个年头。27年里,在拼搏中开拓,在困难中求索。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这是我一生的座右铭。人生风云际会,有一些事让我感慨,有一些人让我感动。回首往事,感悟人生,使自己释怀,令同仁宽慰,给后人启迪,这就是我的所愿。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一生中,对民族问题和西藏问题十分关心和重视。50年代初他主持西南局工作时,就为做好西南少数民族工作和西藏的和平解放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他调至中央工作后,更加关注这方面的情况。在有关民族问题和西藏问题上,邓小平始终贯穿的基本思想就是:  相似文献   

8.
李丽  李敏 《青年论坛》2002,(5):24-25
邓小平统战理论与毛泽东统战理论是一脉相承的 ,所以二者有许多共同之处。但是 ,由于二者存在于不同的历史时期 ,所以必然存在着许多差异。  相似文献   

9.
一 这是一条开创之路, 峥嵘岁月伴随着党; 困境中我们风雨同舟, 危难中我们团结如钢;  相似文献   

10.
知识分子是革命统一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完成革命和建设的社会力量之一。团结和吸收知识分子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统一战线是我们党的一贯主张。实践证明,无论是抗日战争、解放战争,还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知识分子都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毛泽东同志曾说:“在长期的和残酷的民族解放战争中,在建立新中国的伟大斗争中,共产党必须善于吸收知识分子,  相似文献   

11.
经济统战是指不同的社会力量,以一定的共同经济利益为基础,为了实现共同的经济目标,通过经济途径实现大联合以及在经济组织中实现大联合。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诸成员的共同的经济目标一是实现四个现代化,二是实现共同富裕。中华民族有世界大同的理想,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一切致力于祖国统一、民族团结和中华振兴  相似文献   

12.
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邓小平同志,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设计师,他在指引中国人民向现代化进年中,展示了卓越的领导艺术。统战艺术是他领导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样具有非凡的艺术魅力。邓小平的统战艺术建立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基础之上,是马列主义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典范。  相似文献   

13.
统战文化与文化统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统战文化来源于我国长期统一战线工作的实践,它作为先进文化的一个单元,是促进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手段。和谐文化是新时期统战文化的核心内涵。文化统战,即充分发挥统战文化凝聚人心的精神纽带作用,以推进统战工作的深化。文化统战的宗旨是为达到思想认同这一最高层次的社会力量凝聚而努力。文化统战包括统战文化建设、宣传等文化层面的工作和政治、经济等具体领域内统战工作过程中对思想文化的关注两个方面。鉴于文化统战的重要性,加强文化统战工作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4.
统战信息     
《西藏统一战线》2006,(2):38-40
学习贯彻全区党员领导干部会议精神,全区寺庙经师培训班开学。区统战部纪念西藏和平解放55周年,区党委统占部学“八荣八耻”,第四期非公经济代表人士培训班结业。  相似文献   

15.
文章通过邓小平统一战线理论形成过程和主要内容的分析,论证了邓小平统一战线理论所具有的独特理论风格,概括归纳为:科学的继承性;彻底的求实性;高度的全局性;非凡的创造性;鲜明的时代性等五个显著特点。  相似文献   

16.
党的统战工作是做人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归根结底是争取人心、凝聚力量。新时期统战文化是以“和”为核心,以“团结、合作、互助、关爱、和谐”为基本准则,以民族团结文化、党派合作文化、宗教融合文化和炎黄“根”文化等为基本内容,其精髓是求同存异、体谅包容,其目的是争取人心,凝聚力量,构筑和谐共融、团结友善的生产生活环境,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智力支持和精神力量保证。  相似文献   

17.
《中国统一战线》2014,(3):76-78
一代伟人毛泽东一生手不释卷、博览群书,谈起话来幽默诙谐、耐人寻味。在与人的交往中,尤其是与人初次见面时,他有时会突然对面前的人说一句开心的玩笑话,有时会对别人的名字作一番探究,甚至当面给人另起姓名。可以说,这是他使人感觉和蔼可亲的会客艺术,也是他非凡才华的自然流露。这些特点,从毛泽东与几位党外人士和少数民族人士的交往中,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长沙市开福区经济建设突飞猛进,但也存在发展方式、管理方式和产业结构等方面的一些困难。对此,我们在统战工作中提出要充分发挥独特优势和作用,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在“调结构、转方式、保和谐”上做好服务,始终让统战工作有方向、有依托、有实效,取得明显的成效。  相似文献   

19.
汶川发生的8级大地震,严重波及广元,造成巨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在特大灾难面前,全市统一战线表现出坚定、坚韧和坚强,显示大爱、无私和团结。  相似文献   

20.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构建和谐社会,既需要我们党自身的努力,更需要包括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有关人民团体和宗教界人士在内的社会各方面的广泛支持和参与。社会和谐稳定,是广大人民的共同愿望,也是统一战线服务发展的主要任务,党的十七大明确指出:统一战线对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的和谐,对于增进团结、凝聚力量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