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1 毫秒
1.
“我现在已经不工作了.每天就躲在出租屋里准备公务员考试。生活费是父母给的,他们说全力支持我备考公务员。”毕盟于中国传媒大学的女生小吴这样描述自己的生活状态。小吴说她曾从事过两份不同的工作,在某报社做过3个月记者。还在一个网站做过编辑,“不是我不想长久干下去.是因为这些工作根本就没有保障。就像做兼职一样。所以我只能不停地寻找能够保证自己干长久的工作,后来发现只有考公务员这一条路了。”  相似文献   

2.
生活在这里     
象熊美华这样,极认真地生活着并且把工作放在人生最重要位置的人,一定有很多。在今天的上海,认真地活着乃为生存、发展所必需。只是象熊美华这样,完全不计较辛勤付出与所得物质收益之比的人,估计不会太多,在这一点上连她自己也承认现在的年轻人跟她想法完全不同。她出生于五十年代,接受过正统单纯的革命传统教育,对党有着深厚的感情,她一再强调:“不管怎样吃苦受累,党交给我的任务一定要完成好,因为我是一个共产党员。”在她看来,工作的意义即存在于工作本身。假如为了维持生活,她没必要做得这么辛苦,因为她家庭经济状况良好。而且居委会工作可大可小,一般应付着也过得去。她进居委会工作已近三十年,她决心哪怕明天就退休,最后一天也要干得漂漂亮亮。  相似文献   

3.
生命的蓝光     
面对记者,贾庄玲显得很腼腆,她用略带羞赧的语气说:“其实我做的工作很普通,只是想把社区变成残疾人的家。”  相似文献   

4.
李科 《人民公安》2013,(17):12-18
家像一座“孤岛”晓靓是某国字头电视台的记者。27岁,无膀无车无男友。作为典型的“北漂”族,她的敝事想要“只为自己代言”都难。这年头,在体制内当记者,还算一份外表比较光鲜的职业。片子做得多点,月入过万。小懒一下,也有4000元。如果按照“月薪8000元以上在北京才能不像狗一样活着”的标准。晓靓的生活时而“人模”时而“狗样”。  相似文献   

5.
《干部人事月报》2011,(9):93-93
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从事过企业诊断的顾问工作,其情形通常是这样的:双方坐定之后,客户总会提出一大堆难题向德鲁克请教,德鲁克抛开了这些问题问客户说:“你最想做的事是什么呢?”“你现在正要做什么事呢?”“你为什么这样做卿”……  相似文献   

6.
十五年前(1981年4月),22岁的苏州姑娘杜芸芸将10万元遗产献给国家时,就有人说她“傻”:“有这么多钱,放在银行里吃利息都抵得上几个人的工资,有清福不享,偏要靠自己劳动生活,这不‘傻’吗?”为此,当时还展开过关于人的价值观的讨论,其结果是全国亿万青年受到一场革命人生观、价值观和正确的金钱观的教育,杜安美亦成了全国人民所瞩目、所敬佩的先进典型。1996年10月间日记者采访了杜芸芸,说她现在日子过得“紧巴巴”,女儿节假日要上街逛逛,杜芸芸都不肯:“一上街就要花钱,一花钱就会影响好几天的生活,不去了吧。”记者说…  相似文献   

7.
作为《焦点访谈》的主持人,敬一丹关于“安全”的话题是从女儿开始的。那时女儿还在上幼儿园,敬一丹去西北采访时带着她。女儿一上飞机便兴奋不已,张罗着要打开窗子,以为能摸到白云。在几千米的高处,女儿看着窗外巨大的机翼,突然说:“妈妈,要是翅膀折了,今天晚上的《新闻联播》该演咱们了!”敬一丹做记者、主持人这么些年,常在外面跑,还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会在路途中“演出”些什么,童言无忌的女儿却一语道破了这种职业的风险。   “比起《焦点访谈》前沿的记者,我们还是安全的。”敬一丹不否认许多的“焦点”新闻都是那些前…  相似文献   

8.
作为当年被誉为“铿锵玫瑰”的中国女足队员的一员,高宏霞如今在上海闸北区当了名城管队员,一干就是6年,干得很不错。她的活动天地不再是绿茵场,而是“巡街”。没有了鲜花和喝彩,面对的经常是争吵、讥讽和白眼,但这也是人们生活场所中的“后卫”。种种“不适应”,她都扛过来了。她凭自己的钻研和努力,如今已是该城管中队唯一的女班长。高宏霞说:“不一样的生活,只要用心付出,就一样精彩。”这是她的人生哲学。踢球能踢好,城管也能当好,做任何工作,都离不开“用心付出”四个字。这点精神,尤其值得学习。  相似文献   

9.
金涛 《今日广西》2008,(3):66-68
与许多“80后”作家相似,张悦然成长于优越的家庭环境,父亲是中文系教授。小时候父母对她有很多期望,送她去学过画画、学过琴,还让她接受过书法之类的艺术教育。有些她做得还不错,但经常是很不投入。当时她非常茫然。不知道自己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她很想告诉父母她不喜欢学这么多东西,只是喜欢坐在那里发呆,后来她知识这是一种做梦的表现,从小最喜欢的就是一个人在那儿做梦。  相似文献   

10.
我从小生活在上海。解放前,上海的知识阶层、普通职员,一般都有西服,只是不一定经常穿。解放后,生活崇尚俭朴,强调“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在这样的氛围下,大家觉得西服“穿不出去”了。有人不甘心把好好的衣服拿来“压箱底”,于是想办法把西服改成中山装;但改后仍觉得穿“毛料子”不好意思,于是又用毛蓝布做件褂子罩在外面。  相似文献   

11.
一位女明星,在影片里经常演绎出完美的爱情,但在现实的感情生活中却一再受挫。有个记者在采访中提出了这一问题,她回答说:“演了这么多年的戏,没想到演自己是最辛苦、最失败的,因为演别人时可以根据剧本的情节来演出,但是演自己时,却没有写好的剧本,没有彩排,也没有“NG”(拍不好时重拍),一旦演坏了,就要承担所有的责任。”她最后感慨地说:“演别人容易,做自己难啊!”  相似文献   

12.
前年的《中国青年报》上,曾有过一场引起很大反响的“母女对话”。缘起是一篇孩子口吻的《给妈妈的十四条建议》,其中有这样的要求:“我需要帮助,也需要独立”、“为了成长,请允许我犯些错误,让我自己在生活中学会如何生活”、“请不要强迫我按照您的模式去生活”、“如果您想成为我的朋友,那就得放下家长的架子”……算一篇小小的独立宣言了。  相似文献   

13.
莘庄镇莘光村实业公司总经理、村民委员会主任严顺德,1990年至今已连续三届当选原上海县和闵行区人大代表。在近13年的人大代表生涯中,严顺德始终牢记这样一句话,“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就要时刻不忘自己的职责.以代表工作的实绩.对得起上级领导、对得起自己工作、对得起村民。我要多为村民谋利益,多做好事和实事,服务于民。”他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  相似文献   

14.
冬日的午后,记者在公安部刑事侦查局见到了祝燕涛,她刚刚参加完一个公安部与联合国反拐项目谈判归来,尽管一脸疲惫,可一谈起她所衷爱的打拐工作,顿时倦意全无,用她自己的话说是“痛并快乐着”。谈起自己从事打拐工作这十几年。祝燕涛这样告诉记者:尽管全国公安机关开展了坚持不懈的打拐斗争,解救了一大批被拐卖的妇女儿童,成  相似文献   

15.
2000年6月.一家电视台对世界著名实验物理学家丁肇中进行专访。当记者问:“我感觉您每一个人生阶段都有明确的选择……一个人怎么能够每一次选择都这幺坚定和正确呢?”丁肇中回答:“不知道。可能比较侥幸吧!”记者又问:“没有必然么,在这里面?”丁肇中依然回答:“不知道。”记者还是不死心:“怎么能让自己在今天作出的选择,在日后想起来不后悔?”丁肇中依然回答:“我不知道。因为我还没有后悔过。所以我真的不知道。”记者无奈:“我发现在咱们的谈话过程中.您说的最多的一个词就是‘我不知道’。”丁肇中这次做了正面回答:“是!确实这是事实。不知道的.我绝对不能说知道。”  相似文献   

16.
她说:“我年轻的时候谈过恋爱,但因为彼此的理想不同而分开了。”她说:“我结婚很晚,主要是因为工作太忙而没顾上。”她说:“我是从基层出来的,我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做些事情来帮助一些弱势群体,这与名利无关。”  相似文献   

17.
“第一次到大陆时,我的印象并不好。”台商温先生一点也不隐瞒自己的观点。他毕业于美国加州大学,有着7年在可口可乐公司、雀巢咖啡公司工作的经历。最初他没有想过会到大陆来工作,但现在他不仅自己出任台资企业、杭州康莲国际食品有限公司的董事长特别助理,还把太太和两个孩子也带到了上海。“杭州是我最喜欢的城市。”温先生这样对记者说。 台商到大陆投资,在社会生活上有些什么不便?当我们在浙江的台资企业中采访时,答案几乎是共同的:即子女教育,业余生活。但同时,我们也找到了另一个答案:对于真正想在大陆求发展的台商来说,两岸社会环境的差异并不会影响他们的投资决心。  相似文献   

18.
八面来风     
女大学生做“情感陪护”想赚外快被骗反倒贴钱南京一位女大学生本想通过“情感陪护”赚点外快,不曾想偷鸡不成蚀把米,不仅被对方骗走了一部价值3000元的手机,还付了600元饭钱,又搭进了两条南京牌香烟。2001年11月24日下午,记者通过给本报打来热线的黄先生找到了这位女大学生。她不愿透露自己的姓名,只告诉记者她今年22岁,在读大三。这位女孩说,她前不久应聘到南京某“情感陪护中心”,利用业余时间陪一些男人聊天喝酒,唱歌跳舞,游山玩水。23日晚6点多钟,一位自称姓石的福建老板给“情感陪护中心”打电话,要…  相似文献   

19.
2010年高考,陕西洋县曝出一位零分考生。和以往不同的是,他不是要挑战高考制度,只是想吸引关注,引来投资,想发财和“成功”。该生考完后一个人去了上海,母亲给他打电话,希望他“做一个普通人,平平淡淡过一生”,他说:“我做不到,我不想做普通人!”  相似文献   

20.
做人与成才     
要想成才,必须学会做人。享誉海内外的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北京大学副校长季羡林,谈到自己一生成功的经验时,这样告诚青年朋友;注意培养良好的品德,认识自己的不足,懂得要依靠团队,做一个好人。他还对“好人”做了这样的具体解释:什么叫好人?考虑别人比考虑自己稍多一点就是好人:还可以再降低一点:考虑别人与考虑鱼己一样多就是好人:王选院士也说:一个人要想有所成就,首先要做个好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