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苑迪 《中国减灾》2006,(5):42-43
大自然的天气变幻莫测,灾难随时都有可能发生。大家要随时做好准备,防患于未然。此时正是暴雨泥石流的多发期。气象部门为做好暴雨分析和服务,规定24小时降水量达到50-100毫米(含50毫米)及以上为暴雨,  相似文献   

2.
根据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的《宁波市特殊天气劳动保护办法》,从2015年5月1日起,我市将针对八类特殊天气,对从业者实施有效的劳动保护。这八类特殊天气主要包括高温、低温、台风、暴雨、暴雪、道路结冰、强对流、大气重污染等不利于安全生产的天气。其中强对流天气又包括强降水、雷雨天气、龙卷风、冰雹天气。针对八类特殊天气,我市将实施监测和预  相似文献   

3.
潘启雯 《中国减灾》2010,(11):34-35
最近几年,极端天气接连发生,如海啸、沙尘暴、干旱、暴雨、高温等。 极端天气气候事件不断考验着人们的神经,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呈现"常态化"趋势。天气、气候和地球环境与人类未来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4.
2013年以来,云南省临沧市风庆县境内1-5月份出现少雨干旱天气,发生了冬春连旱;进入汛期,出现了暴雨、狂风等灾害性天气,发生了风雹、洪涝等自然灾害;12月份,高山、高海拔地区出现罕见降雪和大范围雨雪霜冻天气,气温突破了有气象记录以来的历史极端最低值,发生了雪灾、低温冷冻灾害。  相似文献   

5.
《时事资料手册》2010,(2):70-71
入冬以来,全球气候出现异常。北半球数次受到强烈寒流和创纪录的大雷侵袭,赤道地带和南半球则暴雨不断。有媒体称,天气与人们开了个大玩笑,“全球大雪代替了全球变暖”。而有专家认为,正是全球变暖才让天气变得极端异常。  相似文献   

6.
6月17日至22日,桂林市全辖遭遇持续性大范围暴雨,广西鑫达保安押运服务有限公司桂林市分公司闻“汛”而动,在极端天气下全力以赴保障人身财产安全。公司领导高度重视汛情,密切关注天气情况,强化制度落实提效能,对汛情迅速作出针对性部署:一是做好生产场地及安防设备设施的防水、防雨工作。  相似文献   

7.
2021年7月17日至23日,河南省遭遇历史罕见特大暴雨,发生严重洪涝灾害,特别是7月20日郑州市遭受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引发了全社会的关注。这次灾害虽为极端天气引发,但集中暴露出许多问题和不足。为查明问题、总结经验、汲取教训,经党中央批准,国务院成立河南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调查组,经过全面深入调查,形成了河南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调查报告,并经调查组全体会议审议和专家组评估论证通过。国务院调查组相关负责人就这次灾害调查中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对媒体记者的相关提问进行了解答。  相似文献   

8.
大自然的天气变幻莫测,灾难随时都有可能发生.大家要随时做好准备,防患于未然.此时正是暴雨泥石流的多发期.气象部门为做好暴雨分析和服务,规定24小时降水量达到50-100毫米(含50毫米)及以上为暴雨,100-200毫米(含100毫米)以上为大暴雨,200毫米及以上为特大暴雨.在一个地区,如果短时间降了大暴雨,河水会上涨特别快,很容易漫过堤坝,淹没农田、村庄,冲毁道路和房屋,造成电力、交通、通讯中断,使许多人无家可归.这就是暴雨造成的"洪涝灾害".  相似文献   

9.
《中国减灾》2007,(8):F0002-F0002
2007年7月以来,我国极端天气事件频发、安徽、河南、江苏、湖北、重庆、四川等6省(市)相继发生严重的暴雨洪涝灾害,特别是淮河发生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仅次于1954年的流域性大洪水。  相似文献   

10.
阎掌峰 《中国减灾》2014,(23):46-47
正2014年6月1日-6日,重庆市南部、东南部大部地区、中东部局部地区先后出现暴雨到大暴雨、局地特大暴雨。本次暴雨区域集中,强度大,持续时间长,转移安置人口多,灾害损失十分严重。面对灾情,重庆市民政局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来应对。一是密切关注,及时预警。针对强降水天气过程,市级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  相似文献   

11.
晓方辰 《今日广西》2010,(19):55-56
秋末冬初,天气也渐凉,这是收获的季节,成熟的季节,也是旅游的季节,“十一”后属于旅游淡季,机票、酒店等产品大幅度降低价格,景区人流少可以提供更好的服务,天气也相对适宜,属于错峰出游的最好时机。搜旅旅游专家为您推荐适宜的旅游度假线路,希望大家能拥有一个难忘的金色之旅。  相似文献   

12.
《政协天地》2009,(10):27-29
1959年8月,3号台风偷袭厦门。省市气象台均因缺乏海上探测手段而在台风趁夜加快逼近沿海时竟毫不知情,未能准确及时发布预警。惨剧终于发生…… 进入新世纪后,我省气象部门结合中尺度灾害天气预警系统第三期工程建设,更装备了多部世界先进水平的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在防台监测中心如虎添翼,大显身手。  相似文献   

13.
强天气(Severe Weather)包括强对流天气和强降水天气。强对流天气是指局地性的地面强风、冰雹和龙卷等天气现象。强天气所造成的灾害已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浙江省地处副热带区域,地形复杂,气候属东亚季风区,东邻太平洋,是我国强天气多发区域之一,过去的38年中,冰雹和龙卷造成1070人死亡,伤害近7200人,危害农作物400多万亩,摧毁住房40多万间。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我国《人工影响天气管理条例》和一些省市制定的人工影响天气管理办法的文本进行比较与分析,可以发现我国现行人工影响天气的立法存在诸多缺陷。应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立足于法制统一与立法技术完善,在《人工影响天气管理条例》中补充有偿人工影响天气服务制度、信息档案制度和应急制度,规定一些影响公民权利的重要制度的最低要求标准及相关禁止性规定。各省市制定人工影响天气的管理办法应在自身权限内,根据本地实际情况细化相关规定,使《人工影响天气管理条例》更加具有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5.
气象条件与体育运动成绩关系十分密切,良好的气象条件和较完善的气象服务,是奥运会成功举办的关键性因素之一.高温、闷热天气会使运动员,特别是来自高寒地区的运动员产生不适;大到暴雨、雷暴和大风等天气会使所有室外比赛项目暂停或改期,雷电还有可能影响供电、网络、通信以及运动员的人身安全,甚至影响成绩;雾等低能见度天气不仅影响城市交通和航班,带来的污染还给从事耐力项目的选手如马拉松和自行车运动员身体造成危害.  相似文献   

16.
这个冬天已经过去,曾撩动全球神经的"千年极寒"成了一个不折不扣的谣言。但这并没有影响人们对极端天气已呈"常态化"的感受。2010年全球气候频走"极端",印度遭严重高温干旱,北半球遇罕见寒流暴雪。我国发生了西南干旱、南方暴雨、舟曲泥石流。进入2011年后,全球极端天气仍然有增无减。尽管导致极端天气频发的原因至今尚无定论,但全球气候变暖增大了极端天气的发生概率,已成为科学界的共识。  相似文献   

17.
徐娜 《中国减灾》2007,(12):6-7
7月18日,泉城济南遭遇了一场百年不遇的大洪水,偌大的城市转瞬间变成了危机四伏的水乡泽国。经历过那场暴雨的人们,至今回想起那个令人心悸的夜晚都会感到压抑。然而,也就是这一年,山东省先后遭受风暴潮、风雹、洪涝、台风等多种自然灾害和秋季连阴雨等灾害性天气,特  相似文献   

18.
温幼喜  张成波 《中国减灾》1992,2(3):22-24,14
问题是决策的发端,准确反映问题是决策的基础。为党政部门领导决策服务是政务信息有别于其它信息的重要特征。反映问题和突发性事件的信息称之为忧信息,隶属于政务信息的农情信息,灾情是忧信息的主体。搜集、传递政务忧信息,其作用之一在于呼唤领导重视,呼唤领导决策。本文就作为忧信息的灾情,对呼唤决策,服务生产等问题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19.
党校图书馆为政府决策服务问题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永红 《岭南学刊》2007,(3):129-132
目前政府信息系统在为政府决策服务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而为政府决策提供信息服务是各级党校图书馆的一项重要职能,是党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的深化和拓展。为此,党校图书馆应当开拓思路,发挥党校图书馆的馆藏优势、人才优势、技术优势和服务优势,探索为各级党政机构提供决策信息服务的方式方法,提高决策服务水平和文献信息资源利用率。  相似文献   

20.
缪齐贵 《中国减灾》2007,(11):34-35
今年9月中旬在浙江沿海登陆的13号台风"韦帕"虽然未正面袭击南通市,但也造成南通市出现了区域性暴雨、局部大暴雨天气。据初步统计,全市因灾倒塌损坏房屋529间,农作物受灾面积105.79千公顷,受灾人口22.2万人;直接经济损失1.038亿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