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1959年8月,张平化回到阔别30年的故土,出任中共湖南省委第一书记。此后,他曾两次调离湖南,两次回到湖南,直至1977年7月赴北京担任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为止,先后在湖南工作了14年之久。从“走马观花”到“下马观花”1959年庐山会议后,张平化根据中共中央决定,接替了周小舟的省委第一书记职务。1961年1月,中共八届九中全会在京召开,确定了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要求全党恢复实事求是,调查研究的作风。张平化从北京回到湖南,心情格外豁朗。在6月22日至7月10日省委召开的全省三级干部会议上,张平化…  相似文献   

2.
张平化关心湖南体育二三事廉挺涛张平化曾两度担任中共湖南省委的领导工作,时间长达1年之久。其间他本着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造就和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新人的责任感,对湖南体育事业的发展给予高度关心和重视,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张平化是1959年8月...  相似文献   

3.
张平化     
《湘潮》1989,(9)
张平化,1907年5月出生于湖南鄙县石洲乡的一个贫农家庭。1924年春,他考取湖南省立第三师范学校(校址在衡阳)。经张际春介绍加入国民党左派组织,积极参加实际上由共产党组织和领导的各种进步的社会活动。在大革命的鼓舞下,张平化毅然投笔从戎。1926年离校去武汉,考入国民革命军前敌总指挥部政治工作人员训练班。聆听了毛泽东、恽代英、李立三、施存统、李维汉、李达等讲授的中国革命的理论。1927年夏,分配到国民革命军36军3师9团3营任政治指导员。蒋介石集团背叛革命后,张平化回到酃县,秘密进行恢复农民协会和农民武装的活  相似文献   

4.
1949年4月,时任哈尔滨市委书记的张平化奉命随第四野战军南下,来到浩浩长江边上的武汉。5月17日,武汉三镇解放,张平化出任中共武汉市委书记。1955年11月至1959年4月,张平化任中共湖北省委第二书记、中南局书记。在这里,他经历了许许多多不平凡的日子。  相似文献   

5.
编辑同志: 《党史月刊》第9期“历任省委书记介绍”《张平化》,在述其1959年8月至9月的任职情况时,先说“1955年至1959年9月张平化任中共湖北省委第二书记”,接着又说“1959年8月,张平化调任中共湖南省委第一书记。”既然8月已调走,莫非到9月还要在湖北兼职么?请予解释。  相似文献   

6.
1961年4月1日,刘少奇偕夫人王光美、机要秘书刘振德从广州抵达长沙。从4月2日到5月16日,刘少奇先后在宁乡、长沙农村蹲点调查44天。4月2日上午,湖南省委第一书记张平化向刘少奇简要汇报了湖南当时的政治经济形势后说:“省委为配合刘主席的调查,已组织...  相似文献   

7.
张叔馥 《湘潮》2004,(4):60-61
第一届(1956年6月~1960年3月)  第一书记周小舟(1959年9月免)  张平化(1959年9月任)  书记周礼  周惠(1957年8月代理第一书记)  谭余保  徐启文  胡继宗  李瑞山  华国锋  于明涛  第二届(1960年3月~1968年4月)  第一书记张平化(1960年3月~1966  相似文献   

8.
王锡堂 《党史纵览》2012,(11):25-29
张平化,湖南省炎陵县(原称酃县)人,1926年毕业于湖南省立第三师范,同年投身北伐。1927年7月大革命失败后,他返回家乡开展农民运动,并于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当时,酃县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一部分,张平化便是从这时起,跟随毛泽东闹革命的。  相似文献   

9.
黄加来 《湘潮》2005,(6):50-51
在湖南省档案馆特藏室里,珍藏着一封1963年1月3日贺龙给时任中共湖南省委第一书记张平化的亲笔信。信的内容主要是请张平化书记替他打听已故松江军区副司令员卢冬生的哥哥卢炳夷及其家人的近况。一位党和国家领导人亲自向省委第一书记写信,替已故战友寻找亲人,事情非同一般。那  相似文献   

10.
申季龙  谢惕矼 《湘潮》2008,(4):51-51
1973年12月,中共湖南省委第二书记张平化在省委常委孙国治、邵阳地委第一副书记李哲、邵阳地委副书记兼大圳灌区工程指挥部指挥长刘作等同志的陪同下,专程到邵阳大圳灌区视察。  相似文献   

11.
井冈山斗争的年月里,酃县人民高举红旗,手持梭镖,投入如火如荼的革命洪流,2万人民群众献出了自己的宝贵生命。张平化作为一个幸存者,他的心牵挂着这块养育他的红色土地,想念着长眠在这块土地上的战友。解放以后,张平化十余次回到酃县,为家乡的社会主义建设出谋划策,献计献力,在家乡的土地上留下了一行深深的足迹。“牺牲小我又何亏”1927年7月,正当白色恐怖笼罩全国,革命处于低潮的时刻,张平化毅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参加了毛泽东亲手创建的井冈山根据地的斗争。他  相似文献   

12.
2001年7月23日零时40分,张平化同志与世长辞了,治丧委员会、湖南省委办公厅、张平化同志的亲属都分别给我来了电话。我在万分悲痛中写了“北海惊涛泪送张老乘龙去,韶山松柏何时再迎平化归”的挽联,并以个人名义敬献了一个花圈。转眼间快两年了,然而怀念张老的心情永世难以泯灭。最使我难忘的是1990年6月1日在张老家里度过我人生的第49个儿童节。那天早上我在天安门广场参加了升国旗仪式,又在毛主席纪念堂瞻仰了遗容,参加了江泽民、李鹏、宋任穷等中央领导接见少年儿童的仪式后,按约定时间,去拜见原湖南省委第一书…  相似文献   

13.
正张平化,原名张楚材,又名张光照。湖南酃县(今炎陵县)人。1907年5月9日出生,1926年6月入武汉国民革命军前敌总指挥部政治部工作人员训练班学习,后在国民革命军第36军任营指导员,参加了北伐战争。自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返回家乡从事农民运动,至1935年11月参加长征,他在井冈山以及湘赣边区坚持斗争8年多。"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1965年5月,张平化陪同毛泽东重上井冈  相似文献   

14.
晓村 《党史纵横》2001,(8):43-43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由于受极“左”思想的影响,湘赣革命根据地也发生了肃反扩大化的错误。时任红八军代理政委的王震对此非常反感,并进行了坚决的抵制,救下了中共酃县县委书记张平化。张平化被湘赣省政治保卫处处长谭牛山打成AB团分子,理由是:一、当红军烧毁酃县祠庙时,张说这样毁掉文物不对,也太可惜;二、当红军高喊“烧尽土豪的屋,杀尽土豪的头”的口号时,张说这是错误的;三、当红军杀掉袁文才和王佐时,张表示同情。谭牛山传达了省委意见,让王震趁去酃县作战时,处决张平化,改组酃县县委。然而,王震并没有简单地执行省委…  相似文献   

15.
周益  李诚 《廉政瞭望》2008,(3):24-25
近日,茅盾文学奖得主、著名作家张平当选为山西省副省长。张平以系列“反腐”巨著知名于世,获奖无数,而据其作品改编的电影《生死抉择》,当年振奋全国。然而,他亦因《法撼汾西》《天网》而坐上被告席,十年官司缠身。 无论是作家张平,还是高官张平,他永远保持着与名气不相符合的低调。从作家到副省长,张平究竟经历了怎样的传奇人生?  相似文献   

16.
2008年1月22日下午,在山西省人大十一届一次会议上,茅盾文学奖得主、著名作家张平当选为山西省副省长。从作家到省长,张平究竟经历了怎样的传奇人生?  相似文献   

17.
《湘潮》1990,(1)
82岁高龄的张平化同志和人谈起50多年前,王震刀下留人一段史事时,记忆仍是那样清晰,感情仍是那样激动。那是1932年春的一天,年仅26岁、担任湘赣省委常委兼独立师政委的王震,带领一支队伍和一批干部,从省委驻地江西永新县出发,翻过井冈山,火急赶到湖南酃县县委所在地石洲张家,也就是县委书记兼赤卫大队党代表张平化的住地。  相似文献   

18.
一个深受老百姓欢迎的作家──论张平的文学创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张平于80年代初步入文坛。1981年,他的处女作《祭妻》在山西《汾水》刊出,即被《新华文摘》、《小说选刊》、《小说月报》选登,引起关注与好评。1984年发表的《姐姐》为年青的张平赢得了声誉,这篇出手不凡之作荣获1984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并被翻译成英文、俄文。此后,他陆续推出了《梦中的情思》等十几部中短篇小说。80年代的创作,多是写作者亲身经历或身边发生的事情,尤以刻画女性见长。如果顺着这条路子走下去,张平未尝不能成为知名度越来越高的作家。但张平努力开辟一条新路。特别是80年代中期以后,他花…  相似文献   

19.
王锡堂 《党史纵览》2012,(12):41-45
陪同毛泽东重上井冈山1965年3月16日,毛泽东乘专列南下到达武汉,住在东湖边上的梅岭一号。4月27日清晨,毛泽东对前来请示工作的汪东兴说:"请平化同志来一趟。"当天上午,张平化接到汪东兴的电话:"主席在东湖,请你马上来一趟。"除此之外,再没多说一句。张平化当即向省委其他同志交代了工作,乘广州到北京的特别快车到了武昌南站,随后乘武汉市委派来的  相似文献   

20.
徐宝来 《湘潮》2012,(11):50-50
1965年5月21日,时任国务院副总理、中南局第一书记的陶铸在湖南省委第一书记张平化的陪同下来安仁县视察。他们乘坐的车辆通过永乐江时是由人拉钢绳拖动木船载车渡江。陶铸到县城以后,听了安仁县委的工作汇报,问了安仁交通运输方面的一些情况,又要县委派人带他坐机动船沿永乐江察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