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这起拖了11年的“避风塘”商标官司曾引起郑成思等知识产权界泰斗的高度关注,并引发对我国《商标法》的两处重大修改。值得欣慰的是经最高人民法院提审,“避风塘”商标最终得到正名。有专家说,“避风塘”商标官司的历史是我国《商标法》立法的一部活教材。  相似文献   

2.
叶青  弘见  华舫 《公民导刊》2004,(2):22-24
2001年10期,本刊“监督哨”栏目编发了《人大代表与一起专利侵权案》一文;2003年2期,本刊“监督哨”栏目再次编发了有关这起“专利侵权案”的后续报道《一项发明和一场马拉松官司》;2003年的岁末,这起历时七年的“马拉松官司”在人大代表的不懈努力下终于静悄悄地落下了帷幕——  相似文献   

3.
李永宏 《思想工作》2006,(10):18-19
这是新中国知识产权界一件有重大深远意义的商标纠纷案件,曾被列入2004年全国十大知识产权典型案例;这一官司前后历经四年,经过了行政复议、一审、二审等诸多环节,一直打到北京高院;这一官司的最终结果事关一个名牌企业的命运和发展。  相似文献   

4.
对于一直奉公守法的张玲(化名)来说,她无论如何也想不到,自己竞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的官司而彻底成为“专业上访户”,四处奔走呼告数年,一个“冤”字仍牢牢地囚禁着她疲惫不堪的身心……对于张玲的遭遇,还是要从一场婚姻债务纠纷的“虚假官司”说起。  相似文献   

5.
因为专利权和商标权纠纷,河南郑州市的两家枣类加工企业打了8年官司。其中商标之争更是一波三折,引发了多达近百件的异议.争议和诉讼,穷尽了我国现有商标法律框架内所有注册.异议.上诉.再审.复审等行政.司法程序。最终经有关法院38次调解,这场争讼才尘埃落定。  相似文献   

6.
看罢《民主与法制》2011年第14期刊登的《一套房产引发十年九场心酸官司》一文,作为一名司法工作者,纵然见多了形形色色的官司,看惯了人生百态,笔者仍忍不住和其他读者一样为这长跨度、高密度的官司连续剧心酸。由于公证机关疏忽和法院适用法律不当,一起简单的房屋遗嘱继承与遗赠案件,历时10年、9  相似文献   

7.
刘家海,广西南宁市勘测管理处的一名工作人员,自2003年报考公务员因超过了35岁一天而被拒后,他持续状告广西壮族自治区人事厅和相关部门,至今已打了或正在打10多场“民告官”官司。这起首例公务员招录官司在社会上引起了极大反响,开庭当天,许多人涌进法庭旁听,向刘家海表示支持。一名参加旁听的男子向笔者述说,他们当地一家单位招考公务员甚至要求报考者年龄在25岁以下。  相似文献   

8.
看了《民主与法制》2011年第20期的《儿子车祸后的四场官司》一文,被农民张声连打四场官司维权的执著精神感动,他抱持着“有理走天下”的朴素思维,大胆地用法律武器“讨说法”,值得肯定。  相似文献   

9.
本是帮助英雄家属的捐款,竟引发英雄家属之间一场官司,这是许多捐款人所不愿看到的。为此,这起特殊的官司引起了人们的广泛争议,也引发了对相关法律的争议。  相似文献   

10.
有关人士认为,这起国内典型的商标纠纷给人们以警示和更多的思考空间,再次提醒广大企业增加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迫切性和紧要性。 商标注册引来跨国异议 雪馥化妆品有限公司的董事长陆建华怎么也没想到,自己的心肝宝贝“雪馥”商标居然招来法国一家出版公司的一纸异议。雪馥公司是陆建华与几个志同道合的年轻人所创办的一家民营化妆品企业。深谙经营之道的陆建华从公司创立那天起,就决心走品牌立业兴业之路。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1997年6月,雪馥公司成立后第一件事便想到高起点包装自己,…  相似文献   

11.
一位老人猝然死亡,引发了他的子女和一家超市的激烈冲突。一出荒唐而拙劣的闹剧过后,两败俱伤的双方才相继想到了法律。法庭上,他们唇枪舌战、相互攻击,都说对方侵犯了自己的名誉权,由此打了一场轰动全市的官司…  相似文献   

12.
看了《民主与法制》第15期《“官司”可以买卖吗?》一文,笔者很赞成法院的判决。一场飞来车祸使妻子残疾、女儿丧命,面对渺茫的民事索赔,身为农民的李志洪陷入绝境。这时,熟谙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法律的律师董有福挺身“相助”,花22万元买了李志洪的官司。  相似文献   

13.
企业与员工签订竞业限制协议.是市场经济蓬勃发展,人才流动曰益频繁,为防止商业秘密流失而催生的一项企业管理制度。然而.河南省开封仪表厂在实行这项制度时.却被高级工程师王建伟告上了法庭,打了一场旷日持久的劳动争议官司。  相似文献   

14.
保险期间自“次日零时起”计算,是保险行业的惯例。这样的惯例是否与法律相违背呢?有这么一个较真的被保险人不认这个理,与处于强势地位的保险公司打了一场官司。那么,被保险人的叫板能有结果吗?  相似文献   

15.
“屈死不告状”,这是中国老百姓关于封建司法制度的最深感悟和最切肤之痛的经验性总结。因为在那样一个时代,经济基础的薄弱根本支撑不起老百姓以司法求公平,评理诉免的梦想。所以在中国老百姓的头脑中更多的只是关于黑脸包公或秋公断案这样一些简单而不切实际的幻想。中国法制史的全部轮廓始终都在陈述着一个史实:中国老百姓打不起官司,也赢不了官司。新中国的成立,中国人民有了自己的人民法院,有了自己可以诉冤叫屈的公堂。但我们也发现由于经济原因,还有为数不少的人打不起官司,尽管较世界其它国家而言,中国法院的诉讼费收费项…  相似文献   

16.
梁军 《民主与法制》2010,(10):41-41,63
湖北省枣阳市一农民在为人旋耕土地时,不幸翻车把自己压死。围绕死者与农户间是雇工关系还是加工承揽法律关系,当事人及双方律师产生重大分歧意见,这起在农村生活中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和代表性的赔偿官司,也从枣阳打到襄樊。2010年3月26日,这起案件终于尘埃落定。  相似文献   

17.
这是一场引人注目的官司,因为它在国内是个首例:一个乡镇政府愣是将自己的顶头上司——县、市两级政府推上被告席。专家称此举预示着基层政府在依法行政方面取得进步。  相似文献   

18.
郝鹏学和他的女儿郝晓英,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用了将近一年时间,终于在1997年3月建起了一栋楼房。但很快被强制拆除,夷为平地,由此引发了一场行政赔偿官司。二个行政管理职能部门和一家乡政府,成了这场行政赠偿官司的被告。当事人各持己见这场官司的原告郝鹏学、郝晓英,分别是乌鲁木齐县二宫乡八家户村的农民和乌鲁木齐市的个体工商户;三名被告分别是乌鲁木齐县土地管理局、乌鲁木齐县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局和乌鲁木齐县二宫乡人民政府;因为八家户村委会与这场官司有利害关系,也被卷入诉讼。他们在起诉状、答辩状中各持己见,均极力为维护自己的权益而阐明理由和进行辩解。  相似文献   

19.
一张糊涂借据却引发一场没有原告的官司,这场标的额才五六千元的糊涂官司却惊动了全国人大常委会信访局。在人大的有力监督下,2005年10月10日,涡阳县法院再审了这一案件,再审作出的民事裁定书撤销了该院一审民事调解书,至此,这场历时三年多的官司终于尘埃落定。糊涂借据刘老汉被拘留十五天在法庭开庭审理前,原审被告涡阳县石弓镇六湾村村民刘玉江的儿子刘原(化名)来到江淮法治杂志社,向记者述说了他父亲遇到这一案件的始末。刘原介绍说,他自己在合肥工作,早在1997年,堂叔刘玉金找到他,说自己的女儿刘芳即将从阜阳技校毕业,请他帮忙找个工作…  相似文献   

20.
2008年11月24日,一场旷目持久的官司终于在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落槌。与大多数案子一样,胜诉者得理,得到了应有的补偿;败诉者垂头丧气,付出了相应的代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