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7 毫秒
1.
杨述明 《政策》2008,(9):46-47
社区是城市社会的基本单元,社区和谐是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础。襄樊市樊城区是我省面积最大的城区之一。版图面积近600平方公里,辖2个镇、8个城区街道办事处,其中城市社区66个,常住人口80多万,流动人口10多万。近年来,樊城区把改善民生作为构建和谐社区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把握社区居民“求业、求医、求助、求便、求乐、求知、求安、求美”等各种需求,不断提高社区服务、社区文化、社区环境建设水平。实现社区建设成果的共建共享。  相似文献   

2.
李晓瑾 《前沿》2013,(3):49-50
乌鲁木齐作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首府城市,城市社区具有流动人口多、民族成分复杂的特点,城市社区党建工作的开展对于维护城市基层稳定、团结各族群众、推动发展促进和谐、反对分裂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乌鲁木齐城市社区党建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仍存在党建管理体制、党务工作者整体素质、党建经费投人与党建工作新形势不相适应等问题,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对社区党建的认识和思考来加强社区党建,以此促进城市与国家和谐。  相似文献   

3.
社区是城市的细胞,社区建设和管理是城市建设和管理的基础。随着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群众对改善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迫切,对城市建设和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社区在加强城市管理,服务市民生活,促进社会进步方面所处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切实加强社区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市民素质,开展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已成为当前一项主要而紧迫的任务。近期,银川城区党委宣传部与文明办部分同志对银川城区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情况开展了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4.
陈学峰 《湖湘论坛》2008,21(4):31-34
社区党建是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部分,是推进城市基层管理体制改革和社区建设的关键所在。经过探索与实践,一些城市在社区党建工作中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我们要从坚持党的执政地位和加强城市政权建设的战略高度,用改革的精神,积极探索加强社区党建工作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5.
夏翎翔 《民主与法制》2010,(23):F0003-F0003
社区是城市社会基本单元.社区和谐是社会和谐的重要前提.全力维护社区和谐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现实需要。近年来,石首市笔架山办事处党工委从建立和完善网络建设、阵地建设、制度建设和工作机制四个方面为重要突破口,着力构建和谐平安笔架山.实现社区建设的共建共享.努力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6.
城市社区的内涵是随经济社会环境发展而发展的,它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的、网络性的系统,它是基于地域空间系统的一种生活共同体。随着中国城市化、工业化、信息化、市场化和全球化的发展,中国城市社区对和谐城市和和谐社会的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基础性作用。中国城市社区正呈现出新的网络性、差异性和复杂性,其治理模式也不断得到深化和发展,这不仅缘于经济社会大系统的推动,也缘于民主政治制度建设的推动,还缘于城市社区直接的多样化需求的推动。值得注意的是,随着现代城市网络的发展,城市社区的文化建设,尤其是宗教、休闲、娱乐等方面的建设,已经成为现代和谐城市社区建设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7.
潘广军 《传承》2014,(3):18-19
加大社区党建工作力度,紧紧围绕服务推进“富民强区新跨越,建设幸福新河池首善之区”这一主题,以加强社区党建共驻共建为主线.以服务社区居民群众、服务社区建设为目标,创新社区党建模式,共创和谐城市社区,形成条块结合、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社区党建工作新格局。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武汉市大力推进社区建设,把社区建设作为落实政府工作理念、促进城市健康发展、维护和实现群众根本利益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来抓,为构建和谐武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文章论述了社区建设对于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介绍了武汉市推进社区建设的措施以及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社区建设的“杭州样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区是现代社会的细胞。推进社区建设,改革城乡二元化社会管理体制。是建立和谐社会需要着力解决的重大问题。党的十七大提出:要“把城乡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去年年底,省委专门召开会议,对农村社区建设工作作出了部署,把农村社区的建设置于与城市社区建设同等的位置。杭州是全国最早开展社区建设工作的城市之一,也是开展社区建设比较成功的城市之一。本期“市县亮点”专栏,我们向大家推介社区建设的“杭州样本”。为各地社区建设工作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0.
中国城市社区建设是典型的社会发展和政府政策的双重驱动。现有的中国城市社区建设政策目标研究模式有一定缺陷。应当把政策目标分成工具性和实质性目标。中国的城市社区建设的实质性目标是效率、稳定、和谐。而工具性目标主要是政治可行性和预算可行性,这双重约束应当是社区建设首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浙江省临海市日前召开社区建设年活动动员会,会议部署了社区建设年活动的总体目标是:广泛开展“清洁家园、和谐社区”活动,实现城市和谐社区创建全覆盖,完成农村社区布局规划编制工作,努力将社区建设成为“居民自治、管理有序、设施配套、服务完善、治安良好、环境优美、生态和谐、文明祥和”的生活共同体,基本形成社区党组织、社区居委会、社区公共服务工作站“三位一体”的社区管理新体制。  相似文献   

12.
朱珊珊 《淮海论坛》2011,(1):16-16,40
随着城市建设的加速。城市管理重心逐步下移到人们日常生活的社区.社区承担起了城市管理、社会稳定和社会服务等多项功能。社区干部处在社区工作的第一线,是参与社区建设、管理和服务的主导力量,是推进社区建设的主要力量,他们整体素质和工作能力如何.直接关系到社区工作的成效。  相似文献   

13.
一、当前社区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今社区建设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与建设平安和谐社区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五个不和谐”:1、思想认识“不和谐”;2、财政投入“不和谐”:3、社区结构“不和谐”;4、管理能力“不和谐”;5、公民素质“不和谐”。  相似文献   

14.
郭祎 《桂海论丛》2011,27(2):100-103
积极推进城市社区民主治理对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和法治进程具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但宥于我国历史传统和民主法治国情,城市社区民主治理仍存在民主权利与民主需求、民主需求与民主实践、民主实践与民主权利之间不相协调的问题,使得社区民主治理陷入"权利-需求-实践"的困境,这严重阻碍着中国城市社区建设及基层民主政治的健康发展。当务之急是结合我国实际,完善民主权利,满足民主需求,深化民主实践,积极探索具有我国特色的城市社区民主治理之路。  相似文献   

15.
张明朗 《文明大观》2003,(10):50-51
社区建设是近年来我国城市工作中的重点和热点,在不断完善硬件建设的同时,如何满足社区群众增长知识、崇尚文明、学习法律、强身健体、娱乐身心、优化环境等方面的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区文明进步,形成平等友爱、良好和谐的社区风尚,成为日益紧迫的新课题。三明市梅列区开展的“九联一体化,服务  相似文献   

16.
2001年5月1日,胡锦涛同志来杭视察社区建设工作时指出:“社区建设关系到整个城市的改革和发展,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关系到党的执政基础的巩固。我们必须从这样的高度来统一认识,切实加强社区建设和社区党建工作。”他还说,杭州的社区建设有很好的基础,应该做到“全国领先、全省示范”。胡锦涛同志的重要指示精神,至今仍然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指导性和操作性。  相似文献   

17.
田凤培 《政策》2003,(3):57-57
近年来,恩施市切实把握新时期城市社区建设的新要求,合理调整社区规模,组建社区组织体系,改革社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优化干部结构,完善制度,理顺关系,社区建设走上了良性发展轨道。但仍存在组织体系不健全、职能错位、体制不顺、机制不活、缺乏政策支持等问题。为此,必须从存在的问题出发,积极探索社区建设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18.
邸瑛琪  甘秀兰 《协商论坛》2020,(2):64-64,F0003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基层社会管理体制也从单位制、街居制走向社区制。现有的城市社区建设管理作用日益凸显,但其发展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应当引起重视,寻求解决途径。河南省社区建设与管理工作的现状近年来,我省不断加强城市社区管理与建设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困难和问题,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社区居委会行政化倾向严重,自治职能弱化。  相似文献   

19.
李建国 《江西政报》2006,(21):47-48
社区是城市的细胞,社区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近年来。吉州区突出中心城区的特点,从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出发。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把服务群众作为社区工作的重中之重,不断开拓思路,创新举措。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不仅彻底改善了社区的基础条件,而且增强了驻区单位、社区居民的社区意识,浓厚了多方参与、共驻共建的氛围,走出了一条欠发达地区抓城市社区建设的新路子。为构造和谐社会搭建良好平台。吉州区社区建设工作的探索与创新,得到了省、市领导的充分肯定。受到社区居民的广泛认可。2005年吉州区被评为“江西省城市社区建设示范区”。  相似文献   

20.
牛晨霞 《前进》2010,(4):44-45
社区是城市的细胞,社区文化的发展和繁荣程度直接决定着城市的和谐程度。搞好社区和谐文化建设,对于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有着其他社会要素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