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邓小平的人民利益观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小平同志的人民利益观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在当代中国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在邓小平理论宝库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新的历史时期深刻理解邓小平的人民利益观,对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处理好现阶段国家经济建设中的各种利益矛盾,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伟大的现实意义。一、邓小平人民利益观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重要理论基础邓小平同志在不断继承和发扬毛泽东人民利益的基础上,从新的历史高度对人民利益观进行了深刻阐述,形成了邓小平人民利益观。其内涵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人民至上,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思想。早在改革开放之  相似文献   

2.
论邓小平的历史机遇和时机实践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邓小平的历史机遇和时机实践观萨德金把握历史机遇,抓住有利时机,进行创造性的现代化社会实践,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也是历史唯物主义现实的重要问题。因此深刻理解和研究邓小平这个具有历史特色的实践观,对"我们要利用机遇,把中国发...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社会主义利益观是邓小平在继承传统和马克思主义利益思想的基础上,总结革命和建设过程中的经验与教训所形成的完整的理论体系。它作为我党处理各种利益问题的指导思想,曾起到伟大的历史作用。当前形势下,邓小平社会主义利益观依然具有伟大的现实意义,是我党妥善协调各种利益关系的思想宝库和理论来源。因此.新形势下重温邓小平社会主义利益观也便具有了重要的价值。文章拟从利益主体观、利益创造观、利益分配观等几个版块,对邓小平社会主义利益观作一粗浅探讨。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推动社会发展的内在矛盾和外在因素分析 ,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动力观的基本内涵。邓小平在总结和研究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动力观的基础上 ,提出了以改革为核心的动力观 ,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动力观在当代中国的合理转换。  相似文献   

5.
谢红箴 《求实》2003,(Z1):126
所谓权力观,是指人们对待权力问题的基本看法和态度,包括对权力来源的看法,对权力性质的认识,对如何使用权力的基本态度等。有的学者将马克思主义权力观归纳为:马克思的“公仆观”、毛泽东的“宗旨观”、邓小平的“服务观”和江泽民的“代表观”。在马克思、恩格斯的政权学说中,曾高度肯定巴黎公社原则,鲜明地指出“要防止国家和国家机关由社会公仆变为社会主人”。毛泽东同志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确定为党的宗旨。邓小平同志提出了“领导就是服务”和“人民利益标准”的论断,并把它具体为“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答应不答应”。江泽民同志科学地总结了我们党八十年的基本经验,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强调我们党要始终成为“中国最广大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到我们党的三代领导人的论述中,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马克思主义权力观,其核心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大多数人谋利益。 党员领导干部如何树立正确的权力观,笔者以为可以从下面的途径来实现:  相似文献   

6.
马雅伦 《党史博采》2006,2(12):54-55
改革的性质是改革观中最核心最根本的问题,改革的性质是由本国新的社会性质决定的.基于对当代中国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普遍偏低的基本国情的清醒认识,邓小平以理论家和政治家特有的胆识、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创新了当代中国社会性质,即"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就是要通过改革方式与和平手段,把中国建设成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性质的社会.由这一崭新的社会性质决定的邓小平关于改革的性质,毫无疑问就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性质的改革.由此改革性质决定的邓小平的改革观,毫无疑问也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改革观.  相似文献   

7.
改革的性质是改革观中最核心最根本的问题,改革的性质是由本国新的社会性质决定的。基于对当代中国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普遍偏低的基本国情的清醒认识,邓小平以理论家和政治家特有的胆识,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创新了当代中国社会性质,即“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就是要通过改革方式与和平手段,把中国建设成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性质的社会。由这一崭新的社会性质决定的邓小平关于改革的性质,毫无疑问就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性质的改革。由此改革性质决定的邓小平的改革观,毫无疑问也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改革观。  相似文献   

8.
由中央党校哲学部、河南省委党校、漯河市委联合举办的全国党校系统“邓小平发展理论与当代中国社会矛盾”理论研讨会1999年4月在河南漯河召开。与会专家学者70多人就以下问题进行了广泛探讨。 一、邓小平发展理论 发展问题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内容。分析研究邓小平发展理论,对中国的现代化事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对邓小平和谐思想的研究为线索,简要梳理了马克思主义和谐观中国化的进程与成果,阐述了邓小平和谐观与马克思恩格斯和谐思想及毛泽东和谐思想的关系,并就对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有重要启示的邓小平的活力观、稳定观、代价观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作为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在领导中国改革开放和创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过程中,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如何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如何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等一系列问题作了认真的思索和深入的研究,从而形成了他的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江泽民总书记几次提出要划清几个重要界限,其中第一个界限就是马克思主义与反马克思主义的界限。今天,我们学习邓小平的马克思主义观,对于划清马克思主义与反马克思主义的界限,坚持马克思主义不动摇有着极为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一、坚持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最注重稳定,他曾使用了“压倒一切”、“最关键问题”、“最高利益”这些份量极重的语言来强调中国必须稳定。因此,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全面理解邓小平的稳定思想,显得尤其重要。邓小平的“稳定观”内容宽泛,涵盖国际国内,涉及政治经济、思想文化诸多领域和方面,形成整体稳定思想。1国际局势稳定。国际局势稳定是社会稳定的基础和外部条件。80年代后,针对国际形势和世界格局发生的新变化,邓小平高瞻远瞩,作出了“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两大主题”的新判断,为我们制定内外政策,处理国际问题,提供…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社会主义社会矛盾学说是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思想,它对当今社会特别是对研究当代中国社会冲突问题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社会主义社会是否存在矛盾与当代中国社会冲突的客观性问题;二是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与当代中国社会冲突的根源问题;三是社会主义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与当代中国社会冲突的处理问题;四是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与当代中国社会冲突的反思问题。研究这些问题,有助于我们正确对待当代中国社会矛盾,更好地处理当代中国社会冲突,从而维护社会稳定、保持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恩格斯公正观是以批判资本主义社会在形式公正掩盖之下的极端社会不公正为逻辑起点,以克服资本主义社会公正的局限性为指向,主张全体社会成员权利和义务相统一的社会公正观。在当代中国,邓小平、江泽民及胡锦涛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公正观,认为公正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公正的核心内容是以人为本,公正是实现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14.
赵光侠 《求实》2006,(9):19-21
伴随社会的结构变迁和阶层的不断分化,当代中国出现了利益主体多元化、利益取向多极化、收入差别扩大化、阶层矛盾尖锐化的趋势,这对当代中国社会发展构成了严峻的挑战。进行社会整合,成为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重大现实课题。要妥善协调和处理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最大限度地整合不同的利益群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先就要对其社会整合功能进行准确而合理的定位,即以塑造合理的阶层结构为根本目标,以维护社会公正为重要原则,以构建和谐社会为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15.
《和谐社会视野中的当代社会矛盾问题》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为指导,较全面深入地分析了当代中国主要的社会矛盾,为我们准确把握和谐社会视野中的社会矛盾问题提供了重要启示:进行理论创新,采用全面辩证的分析方法。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的社会和谐思想对马克思主义、对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基本贡献,就是找到了马克思主义的生长点,在当代新的社会环境下,使马克思主义在与时俱进的时代观、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观、对立面和谐结合的矛盾观、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实践观等方面都得到了创新.  相似文献   

17.
战争与和平是人类社会自有阶级以来的两种基本状态,战争与和平问题是一个关乎人类命运和文明发 展的根本问题。在新的历史时期,作为当代世界伟大政治家和理论家的邓小平,以洞若观火的敏锐思维,严谨细致 地分析了当代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高屋建瓴地揭示了当代战争与和平的本质,提出了"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 主题"以及"世界战争可以避免"的科学论断,确立了新时期的战争与和平观。邓小平新时期战争与和平观极大丰 富和深化了经毛泽东发展了的马列主义战争与和平理论,确立了对新时期战争与和平的根本看法和基本态度,对建 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作出了突出的贡献。本文就邓小平新时期战争与和平观的确立及其理论贡献和实践意义展 开阐释和评析。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同志的人才观是马克思主义人才观在当代中国社会条件下的具体运用与发展.邓小平人才观的出发点、理论基础、核心内容和目标定位对于我们今天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深远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9.
孙冬生  马春骐 《求实》2001,2(2):13-16
发展论是贯穿邓小平所有理论观点的一条主线。本文分析了邓小平关于加快中国社会发展的一系列重要论述 ,认为重视整个社会发展的协调和发展中各种利益关系的协调 ,是邓小平观察、分析、解决发展问题的出发点和根本立场。协调发展是邓小平的发展观的核心内容 ,协调利益关系是邓小平的发展观的归宿。  相似文献   

20.
在利益面前,持何种态度,采取何种行动,反映着一个人的利益观。利益观不同的人,对待利益的观念和行为是迥然有别的。而一个人的利益观的形成,取决于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我们共产党人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因而在利益面前,要求我们的党员,特别是党员干部,必须树立正确的利益观。这也是这次“三讲”中抓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确立,所必须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历史的经验和我们党的实践都证明,执政党的地位,使利益观的问题变得极为突出,极为重要,是我们党所面临的最为严峻的挑战之一。俗话说,打天下容易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