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最重要途径就是加快城市化发展,促使城乡文明共融共享。城市化发展离不开政府的作用,政府在城市化进程中过度干预又推升了行政成本。因此,必须在促进城市化发展和行政成本控制之间寻求平衡,实现政府对城市化进程干预合理化,而这个问题的关键就在于政府要把握其在城市化进程中的职能限度:一是要建设有限政府,二是要准确定位政府在城市化进程中的角色。  相似文献   

2.
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实践模式及经验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是我国特别是兰州当前乃至今后较长时期内发展的主题,也是城乡一体化的本质属性。兰州要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在全省率先实现城乡一体化,必须通过学习、研究和借鉴我国其它地区发展城乡一体化的模式及经验。本文在分析、研究我国比较有影响的成都、珠江三角洲等地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对推进兰州城乡一体化实践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推进新型城市化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也是省委、省政府统筹城乡发展,促进新型城市化、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加快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的重要举措。这对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统筹城乡发展、提升城乡居民生活品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我国城市化率已经超过50%,标志着我国城市化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党中央、国务院提出我国要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特别是对长三角的城市化寄予厚望,  相似文献   

4.
随着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推进,城乡利益格局失衡这一新中国成立以来始终面临的发展困境虽然有所缓解,但城乡之间依然面临着经济上的收入差距较大、政治上的权利不平等、社会保障上的受益悬殊、文化教育上的资源不均衡等突出问题。当前造成我国城乡利益格局失衡的原因主要在于长期无法取得实质性改变而依然存在的城乡二元结构、国家政策上的以农哺工、保障制度的差异和分配机制的不公。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枷锁、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和分配机制、畅通农民利益实现渠道和机制是实现我国城乡利益格局平衡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城乡文化一体化,是文化领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举措,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是满足人民群众尤其是广大农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保障其基本文化权益的重要途径。城乡文化一体化的核心,是城乡在文化权利上平等、文化服务上均等、文化资源上互补、文化发展上互促。当前,我国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过程中面临着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利用率不高、农村户外文化活动场地不多、农村文化人才不足、农村文化遗产保护不易等困境。  相似文献   

6.
统筹城乡发展是新经济体制构建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是实现社会整体转型的必然要求。随着市场机制的引入,原来城乡对立、分割的体制受到强烈的冲击,城乡从封闭走向开放、走向联合与协作,城乡联系显著增强。目前,城乡一体化的雏形在我国已经初步形成,这是顺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工业化水平不断提高,城市化进程逐步加深的发展结果。绍兴市在市委、市政府进行了大量社会调研的基础上,抓住经济、社会等各个方面发展的时机,提出了一系列推动城乡一体化进程的举措,"十网建设"就是其中最具有现实意义的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7.
城市化最基本的特征就是农民转化为市民,农业劳动力转为第二、三产业的劳动力,在我国特殊的城市化进程中,针对如何处理好农民工问题,如何加快城市化进程、实现城乡一体化等问题,本刊记者专访了国内知名学者、中国社会学会会长陆学艺。  相似文献   

8.
康维波  宋明爽  纪新青 《前沿》2005,(8):192-195
城市化步伐的加快是国家现代化进程中的必经之路,科学的发展观要求我们必须以科学、系统的视角,充分考虑城市化战略背景下的城乡统筹问题,努力实现二元社会结构的一体化及国民待遇的一体化,加强城乡协调,促进城乡和谐,把对民负责,以民为本作为基本的治国方略,才能实现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和社会的合理有序运行。  相似文献   

9.
在城市化进程中同步加强城乡基层党建工作是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客观需要,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城乡基层党的建设的迫切要求,也是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重要保证。近年来,各地立足实际,大胆创新,在实践中积累了同步加强城乡基层党建工作的许多宝贵经验。进一步在城市化进程中同步加强城乡基层党建工作,必须强化共识以提供思想动力,改革城乡二元结构以创造良好的体制基础,完善以城带乡、共同发展的共建机制,不断拓宽城乡互帮互助平台。  相似文献   

10.
农民工市民化:城乡和谐的着力点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城乡和谐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涵,然而,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和城市、农民和市民变得越来越不和谐,无时无刻不潜伏着群体矛盾和冲突的危机.农民工是构建城乡和谐的先锋者,但是他们在户口、身份、权益、就业、价值观念等方面和市民很不和谐,这成为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的现实困境.要实现城乡和谐关键就要使农民工市民化.  相似文献   

11.
全域城市化发展战略是推进我市城乡一体化建设的重大决策。城乡一体化的重点在于解决三农问题,而不是GDP问题,其核心是农民利益问题。因此,在推进全域城市化发展战略的进程中,如何保障农民利益问题,应该引起各级领导的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2.
城乡统筹发展:障碍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当前面临着诸多大障碍因素:一是"重城轻农"观念倾向根深蒂固,思想认识不到位;二是社会经济管理体制转变滞后,城乡交流受到阻碍;三是劳动力严重过剩且素质不高,入口压力巨大;四是经济发展需求资金巨大,农村投资不足问题突出.要解决、克服这些障碍因素,一是转变思想观念,从战略高度对待城乡统筹发展;二是加快改革城乡分治的管理政策体系,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管理制度;三是积极实施城镇化战略,加快城市化进程;四是推行城乡联动的工业化路线,重视发展传统产业;五是推行城乡联动的工业化路线,重视发展传统产业.  相似文献   

13.
工业革命使英国迅速开始了城市化步伐,在经历了早期城市化带来的城乡失衡、城市居住环境恶化、生态系统破坏的教训之后,英国政府开始了对城乡统筹政策的探索。在探索过程中,形成一系列理论和实践成果,为世界的城市化进程提供了宝贵经验。处于工业化后期的我国,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城乡之间长期存在的二元结构矛盾逐渐凸显,这些矛盾的解决需要我们走出一条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城乡统筹、联动发展的城乡一体化道路。我们有必要学习英国的城乡统筹经验,为我国的城乡一体化战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统筹城乡就业,是实现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的重要条件。统筹城乡就业,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更好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应积极稳妥地建立城乡统筹就业的新机制。要在分析当前我国统筹城乡就业工作中的制约因素的基础上.找出构建统筹城乡就业新机制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远眺城市化的最高阶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雄 《今日浙江》2002,(8):26-27
展望明日浙江,城乡一体化发展,必将加速融合二元结构,有效破解“三农”难题。所谓城乡一体化,是指在大力发展生产力的过程中,促进农村人口城市化,逐步缩小城乡差别,实现城乡经济、社会、环境的和谐发展,使城乡共享现代文明。可以说,它是城市化的最高阶段。城市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中国经济增长是解放生产力的需要,也是人的解放的需要。从现实经济结构看,实现这个目标必须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且必须以城市化引领城乡一体化发展。惟其如此,中国的城市化才能体现人本主义原则要求。  相似文献   

17.
叶继红 《群众》2009,(11):42-43
一、农民集中居住是推进城乡一体化的需要 城乡一体化是指在生产力或城市化水平发展到一定阶段,城市与乡村之间逐步消除差异而走向融合的过程。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城乡经济社会的急剧变革与发展,学术界在城市化研究过程中.从协调城乡发展关系的角度涉及了城乡一体化。  相似文献   

18.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晶 《前沿》2011,(6):117-119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是基于城乡劳动力转移的"中国路径"而提出的理论命题和现实课题。现阶段,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问题日益凸显。面临着种种客观、主观上的困境,政府、企业、社会团体等都需要统筹协作,从组织、引导、服务和维护四方面入手,关注帮扶新生代农民工成长发展,走向现代文明。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已进入到高速城市化的起飞线上。与此同时,我国的城市化发展却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针对我国城市化发展实践中存在的诸如城市化建设规模选择、工业化与城市化互动机制失灵、行政区划对城市化发展动力不足、城市化加剧区域经济不平衡等问题展开深入研究,提出了加强中心城市辐射力和集聚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再工业化、加强城市化硬件建设、创新行政区划制度、生态低碳、城乡一体化的创新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20.
叶南客  郑琼洁 《群众》2011,(3):70-71
城乡一体化的思想产生于20世纪中期,尤其反映在二战以后,欧洲大陆国家经济重建中的城市化进程。在诸多的成功经验中,巴黎及其周边地区则被视为全球的典范之一,其最突出的表征是探索了城市“扁平化”发展模式,进而实现城乡统筹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