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至善赘言在中学时代,我唱的美国歌曲多数是福斯特的作品。他的旋律总带着些“淡淡的哀愁”,情调近乎我国诗词中的“婉约”一派。在《古诗词新唱》中。我已经采用了他的两支曲子,原因就在这儿。这一回,我又用他的曲子给配上了晏几道的一首《蝶恋花》。《肯特基故家》本是  相似文献   

2.
凌亢 《瞭望》1992,(48)
记得大概是1990年下半年吧,我在《瞭望·珍珠滩》上发过一篇文章,题目是《马列责我开面》。那是因为有感于当时滋生的一种论调,仿佛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在理论上将过去所固守的东西否定得过多了,而提出了一些在他们看来是“靠不住”的诸如“商品经济”、“初级阶段”之类的东西,他们认为,这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所当为。所以我  相似文献   

3.
近读两则随笔式的小文章,分别见诸《参考消息》和《北京青年报》,前者叫做《认清美国的真面目》,是美国人赵景伦在香港“首发”的;后者曰之《我为什么不买日本货》,是国内名作家张贤亮所作,也已几经转载.两篇的“矛头”,都是指向当今世界炙手可热的美国和日本——并及其面目、货色,对于我们这些时常“胸怀九州、放眼世界”的芸芸众生也很有点启迪似的.  相似文献   

4.
宏图 《瞭望》1991,(32)
《耕堂读书记》,孙犁先生著于新时期。据《内容提要》,“所收四十篇作品,均是作者的匠心之作,体现了他深厚的古典文学功底和独特的艺术欣赏趣味。” 按,“深厚功底”云云,似与原著不符。孙先生在《读书记》中一再说明“我经书底子差,很多原文还读不懂”,《庄子》一书,“我不能探其深处,只能探其浅处”,章太炎先生的学术,“因为  相似文献   

5.
真·假     
宏图 《瞭望》1994,(32)
巴金老人《向老托尔斯泰学习》深情地写道:“……我留下的每张稿纸上都有这样三个字:讲真话.”在《最后的话——致树基》中,老人又提及,托翁“给我指出的一条路……这就是讲真话”.李辉君《云与火的景象——我所理解的巴金》记拜访老  相似文献   

6.
对材料要去伪存真靳树鹏我曾写过一篇短文──《传记作品三忌》,指出吴晓所著《陈独秀一家人》一书中的若干错误和不妥之处。吴晓写了答辩文章,也刊登在《库望》周刊上,认为找的批评是“不实之词”。但究竟什么是“实”?即以关于毛泽东因《每周评论》上发表的一篇文章...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战后形成的世界旧格局逐渐被打破,一个十分紧迫的问题尖锐地摆在世界人民面前,这就是应该建立什么样的国际新秩序? 一个时期以来,美国领导人就此发表了不少言论。今年1月29日,布什总统在《国情咨文》中又一次强调,美国出兵海湾不仅是为了“解放”科威特,而且是为了捍卫“一个伟大的理想:建立世界新秩序”。 美国所设想的“世界新秩序”是怎样一种模式?分析一下布什总统和其他美国高级官员的言论不难看出,美国式的“世界新秩序”大体包含以下一些要点:  相似文献   

8.
“亲爱的先生/女士:我恳求你能够与共和党议员弗兰克·沃尔夫一同与那些代表共产党中国控制的中国海洋石油有限责任公司的说客们做斗争,阻止他们现在和将来收购美国石油企业的企图”。这是2005年7月25日发表在美国著名的军事论坛www.military.com上一封致美国议员的信。自从2005年6月底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简称“中海油”)宣布竞购美国加州联合石油公司(简称“优尼科”)以来,无论是美国政府内部还是在美国民众间都引发了激烈的争论。美国国会以398对15票,否决了并购。《华尔街日报》和美国国家广播公司(NBC)新闻台在7月8日至11日所做的…  相似文献   

9.
反馈     
《瞭望》2005,(47)
耳目一新《瞭望新闻周刊》编辑部: 收到贵刊第45期(11月7日出版)随即依序阅读,逐篇有耳目一新之感。从版式到内文都觉得好。当然,更令人注意的是几篇分量很重的文章。以编辑部名义发表的《科学发展的十大方略》,对各方面读者定有画龙点睛之效。专题报道《规划修编的“三国演义”》一组三篇,引起我的很大共鸣,报道所反映的问题,也是我近月到浙江杭州、上海、山西吕梁、湖北宜昌讲课,与省市县领导接触所感到的“矛盾”或“不协调”引起一种忧虑之处。另外, 我关心的还有基层民主、外汇储备等等。  相似文献   

10.
自序《对生长于美国的华人的一项研究》(英文书名为“A Study of American Born andAmerican Reared Chinese in Los Angeles”)是我在南加州大学社会学系学习时根据对出生和成长于美国的洛杉矶华人所做的访谈取得的资料写成的。本世纪二十年代末期,中国大地战祸与灾荒连绵不断,民贫国弱,国家正处在被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与瓜分的危亡之际。在当时所接触的知识中,我觉得社会学有经世济用的功效,决意出国学习社会学,以求学成能报效自己的祖国和人民。在洛杉矶求学期间,与当地华人  相似文献   

11.
1993年9月,美国克林顿政府经过登台执政后8个月的审议,制定了以“Comprehensive Engagement”命名的对华政策,当时我国有关单位译为对华“全面接触”政策,并一直沿用至令.笔者认为,从该项政策推行两年多来的实际情况看,“全面接触”的译法欠妥,不仅与美国的总体外交政策和全球战略脱轨,而且未能全面准确地反映出克林顿政府对华政策的两面性.众所周知,克林顿亲自签署的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明确将美国国家安全战略定名为“参与和扩展战略”(A National Security Strategy of Engagementand Enlargement).这里所使用的“参与”(Engagement)一词与对华政策所用的词不仅为同一个词,而且含义也并无二致.美《国家安全战略报告》对“参与”的基本释义是:“美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承担领导的重担”,在全世界各个地区和各个领域“促进民主和自  相似文献   

12.
“一九八二年,电脑象一股小小的清泉,带着短促和清脆的嘟嘟声流入美国的办公室、学校和家庭。未来主义者所预言的信息革命时代,终于到来了。” 这是今年一月三日美国《时代》周刊上一篇专题报道的开场白。这家周刊每年都要在风云变幻的国际事件中选择一个重要人物作为第一期的封面,并冠以“年度人物”之称。而今年这位“人物”却是“小型电脑”(小型电子计算机)。  相似文献   

13.
1980年我在《文汇报》发了篇《家庭的淡化问题》。十年后,我又于1990年在《家庭》杂志上发表了《再谈家庭的淡化问题》。现在又过了十年,我起了再写《三谈家庭的淡化问题》的念头。写《三谈》,主要不是因为又“逢十”了,而是因为看了各报所刊登的8月8日新华社消息后,感慨万千。假若说“万千”是夸张,感慨有好几条却是实在话。这则消息说:宁夏回族自治区  相似文献   

14.
来函照登     
《瞭望》1990,(15)
《瞭望》周刊编辑部: 贵刊1990年第1期发表的《虚假广告剖析》一文中,把我刊1989年第1期所刊“矮青年的福音”的广告作为例子,与实际情况不符,特作如下说明:  相似文献   

15.
丛大川 《理论探讨》2005,1(1):42-45
最近我重新研读了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及其《资本论手稿》,这是我十几年来提出“实践人道主义”所依据的主要文本,也是我同时提出“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轴心的信息·生态·人道新文明观的主要哲学思想来源。同时,我又重新研读了弗朗索瓦·佩鲁的《新发展观》,这也是我新文明观创意的思想来源之一。比较马克思和佩鲁,我认为,二者极为相通。本文拟从七个方面漫谈佩鲁新发展观的哲学思想。  一、佩鲁新发展观的新研究方法———以人的“自由个性”和人的“丰富潜能”为中心的国际人道主义的“新人文方法”  对人类和社…  相似文献   

16.
程青 《瞭望》1995,(44)
富有生活质感的故事构架,真实细腻的表演,优美讲究的画面,意韵丰厚的音乐,构成丰满的视听享受,20集电视连续剧《新大陆》力求呈现精品电视剧所具备的大家风范.《新大陆》由中央电视台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和美国3C集团影视制作中心联合摄制.它是华人影视界在美国拍摄的第一部大型电视连续剧.《新大陆》的主创人员和一些主要演员都是在美国生活多年的留学生及旅美人士.可以说这是一部在美闯荡、生活的中国人自编、自导、自演的自我写照之作.在香山饭店,记者采访了导演子繁.他说:“去美之前,我们都有着做‘国际人’的思想.但是到了美国,感觉美国人并不真正接受我们.他们对我们另眼相看.即使他们处处照顾我们,也令我感到是出于对来自第三世界弱小者的同情.也许从那时起,我立志要用我们民族文化的精萃向他们证明中华民族的强大和不凡.”  相似文献   

17.
在美国的一小伙“台独”分子,曾经以“台湾争取自决联盟”的名义,在美国报纸上发表题为《通过自决决定台湾的前途》的声明,说什么“台湾的前途只应由台湾的一千八百万居民决定”,还要求美国政府和人民“支持台湾人民争取民主和自决”。这种论调,打着“争取民主和自决”的旗号,听起来似很动听,但是明眼人一望而知是企图制造“一中一台”,搞“两个中国”。这种企图,不但为祖国大陆的十亿人民所唾弃,而且也一定是广大爱国的台湾同胞和海外侨胞所反对的。  相似文献   

18.
要我介绍一本书,真是不知从何说起。 那些越写越长的长篇小说、中篇小说,以男女“做爱”取胜的小说,我自己就没耐心读下去,怎么能挑一种推荐给读者? 我自己就不相信看相算命,怎么能推荐《麻衣相法》这类的书呢。 我自己就不打算“下海”,当然我也不想推荐什么《厚黑学》。 《红楼梦》已经成为一门学问,一部  相似文献   

19.
几年前,南方一家晚报刊登 文章,将“社”“资”与“体” “用”强行撮合,提出了一 个牛头不对马嘴的命题。但直接导 致我这篇短文的并不是那个命题, 而是3月11日《学习时报》关于两部 《劝学篇》的史料。 “体用” 二字是一种从简的说 法,它所确指的其实是19世纪末洋 务派首领张之洞提出的“中体西用” 或全称“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文 化思想。  相似文献   

20.
王东义 《学理论》2008,(20):91-92
《把信送给加西亚》是一个传奇的故事。美西战争爆发前夕,美国总统下令罗文中尉,将一封绝密信火速送给古巴起义军首领加西亚将军。罗文接过信,没有问:“谁是加西亚?”“他在什么地方?”“我怎么才能找到他?”“为什么非要我去?”“别人不能去吗?”而是历尽磨难、出生入死,把信送给了加西亚,从而赢得了战争的胜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