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淅川县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中河南省唯一的移民迁出大县,移民占有量和动迁人口居全国第一,整个工程需移民16.16万人,其中试点移民1.06万人,大规模移民15.1万人,移民任务异常艰巨。为确保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库区移民四年任务两年完成”目标顺利完成,淅川县以科学发展观统揽移民工作全局,实施“四轮驱动”战略,为和谐移民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证。  相似文献   

2.
曾文华 《学习月刊》2011,(16):46-47
丹江口市自2009年2月启动库区移民搬迁工作以来,始终把服务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作为全市政治经济生活中的"头等大事",按照"讲政治,服从大局;抓机遇,加快发展"的指导思想,大胆实践,积极探索,强力推进,取得了移民外迁工作的全面胜利,受到了国务院南建委和省委、省政府的高度肯定。一、精心组织,圆满完成移民外迁任务南水北调工程是国家优化水资源配  相似文献   

3.
丹江口市龙山镇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移民内安和迁复建集镇之一。龙山镇党委政府不仅把移民内安和集镇迁复建工程作为政治任务来完成,更把其作为改变城乡面貌、推动科学发展的战略机遇来抓,科学谋划、科学规划、科学建设,着力打造库区景观新镇,取得了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4.
河南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主战场,也是征地移民任务最重的省份,需搬迁安置群众22.04万人,其中丹江口库区移民16.54万人,731公里干线征迁群众5.5万人,征用土地61.7万亩(其中永久用地40.1万亩)。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各级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省政府移民办把移民群众的幸福安康作为奋斗目标,坚持以创新的精神和举措做好移民搬迁与管理工作,河南征地移民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得到党中央、国务院和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  相似文献   

5.
微讯     
从1月7日到13日,淅川县南水北调丹江口库区移民精神报告会在北京和郑州巡回举行,感人肺腑的移民故事、可歌可泣的移民精神,撞击着听众的心灵  相似文献   

6.
千年大计,责任如山,南水北调工程是关乎国计民生的重大工程。南阳作为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渠首所在地和核心水源地,是中线工程线路最长、移民最多、工程量最大、环保任务最重的省辖市,地位举足轻重。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南阳段总干渠全长185.5公里;移民搬迁重建总资金134亿元;库区移民16.5万人。  相似文献   

7.
自古伤离别,对中国人来说,故土难离、热土难舍是从古至今深入骨髓与血液的情怀,而举家迁移、背井离乡就等于牵动了整个家族的根脉,因此,大规模的移民迁安堪称中国的一大难事。而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征迁安置的无数个日日夜夜里,识大体、顾大局、甘于奉献的移民群众谱写了一曲曲动人的奉献之歌。  相似文献   

8.
郧县谭家湾镇中心小学工会所服务的十方院村有移民学生48名,为了让移民学生积极支持国家南水北调工程,帮助政府做好家长工作,使家长积极响应国家移民政策,确保移民移得出,移得稳。  相似文献   

9.
移民及工程建设进展滩坑水电站工程于2003年5月正式启动,计划2008年3月水库蓄水,7月电站发电。目前,滩坑水电站第三水平年移民工作已进入尾声,累计完成移民搬迁44000多人,年底将累计完成移民搬迁总任务的97%。第四水平年2483名移民资格已基本确认,各项基础工作已经启动。电站工程及库区集城镇和专业项目复建有序推进,电站厂房已完成总工程量85%,大坝已经填筑到130米;库区复建的乡镇中北山镇、九龙镇、岭根乡已经投入使用,渤海镇预计今年10月底可以搬迁;景青公路复建工程推进顺利,控制性工程北山特大桥最高桥墩浇筑已达到115多…  相似文献   

10.
淅川县位于河南省西南部,是举世瞩目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所在地和主要水源地,也是工程主要淹没区和移民外迁区。2010年5月,南水北调第二批大规模移民外迁安置工作启动。这在当地是一件事关群众利益的大事。  相似文献   

11.
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所在地,淅川县共需动迁移民16.2万人,涉及10个乡镇185个村,搬迁人口之多创历史之最。在试点移民工作实践中,淅川县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移民工作,下大力气抓好移民村基层组织建设,为移民迁安工作打下了坚实的组织基础。  相似文献   

12.
唐河县王集乡鱼关新村移民工程,系河南省南水北调中线工程2009年10个试点移民工程之一。该工程位于王集乡政府所在地西南500米,交通便利,占地面积101.78亩,南北长280米,东西宽242米,共安置移民189户,783人。公益设施有村部、卫生所、文化大院、幼儿园、超市;基础设施有公厕、垃圾收集点、有线电视、点内道路7条、点外道路4条,四通八达、水电齐全、排水畅通、环境优美,为人文宜居型新村。目前,该新村移民已按计划全部搬进新居。  相似文献   

13.
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河南省唯一的移民迁出县,淅川县在两年内要移走16.2万移民,任务十分艰巨。为此,县委把党的建设作为重要的保障工程,坚持“围绕移民抓党建,抓好党建促移民”,使各级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有效发挥,为和谐移民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相似文献   

14.
目前,三峡库区已完成90%的移民搬迁任务,大规模移民迁建已基本结束,库区移民工作的主要任务不再是“搬得出”,而是确保移民“稳得住”和“逐步能致富”。如何确保移民“稳得住”和“逐步能致富”,关键是要解决好移民就业问题。市委二届九次全委会明确提出要把库区工作的重心从移民搬迁为主转向加快库区产业发展、着力解决移民就业方面这一全新的定位,市委汪洋书记在库区调研时也指出:“不解决移民就业,就很难让移民稳得住,更谈不上逐步能致富”。由此可见,移民就业问题是库区区县各级党委、政府必须高度重视和切实解决好的一个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5.
淅川县地处豫鄂陕三省结合部,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和渠首所在地、全国移民大县。近年来,面对移民迁安任务艰巨、宏观经济形势复杂多变等诸多挑战,我们坚持把加强党的建设作为重要的保障工程,不断提升党建工作水平,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16.5万移民搬迁顺利完成,基本实现“四年任务、两年完成”的目标,创造了“淅川经验”、“淅川奇迹”、“淅川移民精神”,受到国调办和省、市领导的高度评价。同时,经济社会得到快速发展,工业增加值连续两年位居全市第一、全省第三,综合实力稳居全市前列。  相似文献   

16.
12年前,2002年12月27日,举世瞩目的南水北调工程开工了。第二年,2003年12月30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也正式启动。南水北调工程的提出和实施,凝聚着江泽民的心血和智慧。  相似文献   

17.
李洪敏 《学习月刊》2009,(20):150-150
随着三峡枢纽工程和输变电工程接近完成,三峡库区已进入后期建设关键时刻即“后三峡时期”.意味着库区县市将全面实现从“移民”到“富民”的战略转移。巴东作为三峡库区的重点移民县,如何适应国家对库区政策支持由保障搬迁转向促进发展.项目安排由眼从规划转向全面争取.  相似文献   

18.
飘舞的彩旗,绽放的礼花,喧天的锣鼓,依依的惜别,难舍的拥抱,回眸的泪花……2011年8月25日,必将是一个被载入史册的日子。这一天,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和主要水源地南阳市淅川县,16.2万移民完成了最后的搬迁。“四年任务、两年完成”,在这两年里,那里的党员干部呕心沥血、披荆斩棘,与那里的百姓们共同完成了“我国水库移民迁安史上的伟大创举”。历史,不会忘记他们。  相似文献   

19.
由于三峡工程建设外迁安置移民政策的重大调整,农村工程性外迁移民的人数与规模都成为中国乃至世界之最。农村工程性外迁移民的安定稳定问题已经不是库区社会的问题,而是接受移民的各个地方共同需要探讨解决的问题。本课题通过分析农村工程性外迁移民政治参与需求背景,阐述农村工程性外迁移民有序政治参与与社会政治稳定的内在联系,探索构建农村工程性外迁移民多层面有序政治参与的制度化框架,以期引导有序政治参与,有效降低工程性移民的风险。  相似文献   

20.
张李娟  刘邓军  陈力  向鑫 《世纪桥》2012,(9):135-137
本文立题涪陵库区移民安稳致富进行研究,结合三峡库区和库区移民的具体实际,并借鉴国内外水库工程移民的历史经验,客观分析涪陵库区移民目前的生产生活状况,移民安置致富面临的问题和具有的优势,针对这些问题和优势,提出战略思路,战略目标,重点探讨库区移民安稳致富的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