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金三角"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鸦片种植和生产加工基地,也是世界上最主要的毒品销售、贩运的罪恶源头。据国际禁毒组织估计,进入90年代以来,"金三角"地区的罂粟种植面积已扩展到了19万公顷,鸦片年产量已达3000多吨,可加工提炼海洛因300吨左右,约占世界此类毒品总量的80%。在  相似文献   

2.
云南省发展境外替代种植的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稚 《东南亚》2001,(1):18-23
毒品泛滥是危及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全球性问题。云南省紧邻世界最主要的毒品产地“金三角” ,随着境外罂粟种植的不断升温和国际毒品的泛滥 ,境外毒源对我国构成日益严重的威胁与危害。鉴于“毒源不除 ,毒流不止”的情况 ,本着对毒品问题“标本兼治 ,重在治本”的精神 ,90年代以来云南边境各地州在云南省委、省政府领导下开展了罂粟替代种植工作 ,并以此为龙头带动对方交通、水利、能源、加工业、旅游业和贸易的发展 ,初步形成了具有“替代发展”特色的替代产业 ,得到中央有关部门和联合国禁毒署及有关国家的重视和好评。事实表明 ,发展境外替…  相似文献   

3.
一、目前缅甸境内毒品状况1.缅北地区种植大面积的罂粟 ,鸦片年产量最高达2570吨。缅甸地处中南半岛的西北部 ,世界最大的毒品生产基地———“金三角”位于缅甸北部地区 ,特别是近10年来 ,“金三角”毒品基地范围不断向缅甸西北部地区扩展。目前已遍及缅甸北部地区掸邦、克钦邦、钦邦、实皆省、马圭省等6个省(邦)的18个县、68个镇区。此外 ,缅南地区的仰光、勃固、克伦、若开邦等省(邦)的部分县、镇区也有零星的罂粟种植。1992/1993年度至2001/2002年10年期间 ,缅境内年平均罂粟种植面积为132300公顷(1984500亩) ,鸦片产量约为1900吨左右 ;…  相似文献   

4.
张良民 《东南亚》2002,(1):52-56
地处印度支那半岛北部的老挝 ,是东南亚唯一的内陆国 ,虽然它幅员较小 ,面积 2 3万多平方公里 ,人口 5 0 0多万 ,但它地理位置独特 ,战略地位重要 ,自然资源丰富。这个被称作“印度支那屋脊”的国家 ,不仅是“森林王国”、“稻田王国” ,而且又是世界上第三大鸦片生产国 ,仅次于阿富汗和缅甸。老挝西北部山区是世界著名的毒源地———“金三角”中的一角。该地区山峦重叠 ,覆盖着茂密的原始丛林 ,气候湿热多雨 ,无春夏秋冬之分 ,大自然赋予种植罂粟、大麻等毒品作物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加上该地区的山地民族众多 ,生活十分贫困 ,种植毒品作…  相似文献   

5.
西南亚“金新月”地区包括阿富汗、巴基斯坦和伊朗三国接壤的部分地区 ,有 30 0 0多公里边境线 ,其面积约 2 0万平方公里 ,其中阿富汗占 70 %以上。进入 90年代以来 ,由于阿富汗连绵不绝的战乱与内乱 ,许多居民迫于生计大量种植罂粟 ,致使该国成为世界上主要的罂粟种植国和出口国之一。 1 996年 ,其种植面积上升到 5 7万公顷 ,产量达 2 2 5 0吨 ;同期巴基斯坦的种植约 1 0 0 0公顷 ,产量 30余吨 ;伊朗则是该地区毒品的主要转运地和消费国之一。十年来 ,作为“金新月”的主要国家阿富汗和巴基斯坦毒品的增长 ,一个原因是其特殊的地理位置 ;…  相似文献   

6.
提起泰国、缅甸和老挝交界的"金三角"地区,人们便很容易想到大面积的罂粟园和猖獗的贩毒活动.但就在泰国北部位于"金三角"腹地的旗山地区,泰国王室和政府却以坚定的决心和有效的措施,只用了13年时间就成功地帮助穷苦的当地居民摆脱了世代种植罂粟的谋生方式,靠种植经济作物摆脱了贫困,成功地开拓出了一条禁毒与扶贫相结合的道路.  相似文献   

7.
"金三角"是世界上最神秘的区域之一,以鸦片的毒枭争霸闻名于世,吸引着全世界的目光.近年来,"金三角"各民族地方政权相继决定放弃种植鸦片,禁毒与发展"替代经济"遂成为今日"金三角"社会的主旋律.这个脱胎于原始社会,生产力发展极不平衡、生活方式极其落后的地区,一方面要摆脱毒品的阴影,另一方面要摆脱贫困和愚昧,探索包括"替代种植"、"替代经济"在内的新的经济发展途径.由于"金三角"地区对旅游、探险者有极强的吸引力,从发展思路来看,"金三角"地区应该以国际禁毒和经济社会转型为契机,把鸦片"金三角"打造成为旅游"金三角".  相似文献   

8.
位于缅甸、泰国和老挝三国交界处的“金三角”地区是世界上主要的鸦片和海洛因生产地.多年来,毒品不仅在缅甸国内泛滥,而且还被非法销往世界各地.面对毒品对缅甸和国际社会的巨大危害,缅甸长期坚持禁毒斗争,并取得了显著成果.据缅甸中央禁毒委员会公布的统计数字,1988年至1999年,在军队、警察和海关的通力合作下,缅甸共侦破各类毒品案件5万多起,抓获毒品案犯7万余人,缴获鸦片2.98万公斤、海洛因4448公斤、大麻6880公斤、制造毒品用的化学添加剂50多万升、兴奋剂5589万片,捣毁海洛因提炼厂110家.此外,缅甸还捣毁3.7万多公顷的罂粟,从而使鸦片产量每年减少400吨.  相似文献   

9.
印度军事战略的演变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军事战略是国家战略在军事问题上的体现。印度国家战略是称霸南亚 ,争取在印度洋拥有更大的控制权和支配权 ,充当第三世界国家的领袖 ,争做世界一流大国。围绕着这一战略目标 ,独立 5 0多年来 ,印度的军事战略从初步形成到不断调整直至军事战略思想体系的完备 ,历经了四个阶段的发展 ,并表现出明显的发展趋势。一、印度军事战略的形成与变迁印度军事战略的形成有其深刻的历史根源。早在公元 4世纪 ,当时印度的政治家考底利耶就曾指出 :“强大的邻国乃是潜在的敌人。”英印殖民统治时期 ,为保护南亚和印度洋地区的利益和伺机进一步扩张势力范…  相似文献   

10.
中国是东亚地缘政治板块的主体国家,而印度是南亚次大陆的主体国家。两国在陆地接壤,但并不是海上邻国。然而近年来随着海洋战略地位不断提高、印度"东向"政策实施的加速以及中国在印度洋地区利益的增加,中印之间开始产生海权矛盾。南海这个世界海洋热点地区在中印海权矛盾中占据重要地位,并有影响双边关系的趋势。  相似文献   

11.
据缅甸中央禁毒委员会公布的数字,1999年,缅甸有关部门共缴获鸦片14475公斤,海洛英2729公斤,大麻2744公斤,兴奋剂2875万片,制造毒品用的化学添加剂26万多公升,并捣毁海洛英提炼厂12个。据缅甸中央禁毒委员会统计,1999年缅甸全国的罂粟种植面积比前年下降了31%,毒品产量也比前年下降38%。缅甸从1999年开始实施一项为期15年的长期禁毒计划,该项计划包括用水稻、荞麦、甘蔗和棉花等农作物替代罂粟种植和提高边境地区人民的生活水平等内容。为了展示缅甸的禁毒成果,让人民了解毒品的危害并远离毒品,缅甸继1998年7月修建第一家禁毒博物馆后,又于1…  相似文献   

12.
全球毒品走私犯罪活动综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毒品严重威胁着世界和平与安宁。进入新世纪,毒品犯罪在全球范围内仍呈上升趋势,禁毒已成为各国政府的当务之急。毒品问题之所以引起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不仅仅是因为吸毒、贩毒能诱发各种社会不稳定因素,传播艾滋病,更为严重的是,毒品问题与国际恐怖活动、洗钱、有组织犯罪等跨国犯罪紧密相联,成为“非传统安全领域”中的新型威胁,对人类社会构成极为严峻的挑战。贩毒集团受巨额经济利益驱使,不仅大肆从事毒品走私,而且还在世界各地建立起严密的贩毒网络,一些集团甚至组织了自己的非法武装,采用血腥暴力手段与政府抗衡。为此,各国政府和司法机关相继采取政治、经济及法律等手段,加强对本国境内及跨国毒品走私的打击力度,防止犯罪活动的蔓延。  相似文献   

13.
一、越南毒品现状 越南地处中南半岛,与老挝有着2000多公里长的边界线,这些边界地区地形复杂,加之临近“金三角”这一全球主要的毒品产地,国际贩毒集团把毒品从“金三角”地区运送到越南境内,使毒品在越南国内到处蔓延、泛滥,越南也因此成为中南半岛毒品问题日趋严重的国家之一。  相似文献   

14.
一、引言中印缅孟地区是指中国、印度、缅甸、孟加拉国4个国家相互接壤和毗邻的地区 ,其地域主要包括中国的云南省 ,印度东部的比哈尔邦、西孟加拉国邦和整个东北部地区 ,缅甸全境和孟加拉国全境。该地区是世界上最贫困的地区之一 ,但它连接着东亚、东南亚、南亚三大区域 ,以及处于太平洋地区与印度洋地区的中间地带 ,这一特殊的区位优势为该地区开展区域经济合作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1953年12月中国政府在同印度就两国在中国西藏地方的关系问题的谈判中首次提出 ,1954年中国政府同印度政府和缅甸政府分别发表联合声明 ,确…  相似文献   

15.
印度的海洋战略及印美在印度洋的合作与矛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郑励 《南亚研究季刊》2005,2(1):113-120
作为主要的印度洋国家,印度长期以来寻求一项确保自身安全和经济利益的大国海洋战略,它体现了印度立足南亚、面向印度洋、争做世界大国的战略图谋。冷战结束以来,特别是随着印度综合国力的发展以及追寻其“大国梦”的步骤加快,印度对印度洋的安全需求持续增大,将确保海洋战略利益、特别是保证印度洋海上石油通道的安全视为保护其基本国家战略利益的头等大事。鉴于印度洋对印度和美国的重要战略意义,印度在实施其海洋战略过程中既会与美国保持合作,同时也可能引发相互间的利益冲突。  相似文献   

16.
当前,阿富汗毒品问题形势严峻:罂粟种植泛滥、毒品走私猖獗。阿富汗的毒品生产和走私不但为该国塔利班提供了大量活动资金来源,同时造成诸多社会问题,严重影响了阿富汗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安全,使其国内安全形势更趋复杂。从目前情况看,尽管联合国非常重视,阿现政府也做了种种努力,但由于各方面的复杂原因,阿富汗毒品问题仍难以在短时期内得到解决。  相似文献   

17.
当前,阿富汗毒品问题形势严峻:罂粟种植泛滥、毒品走私猖獗。阿富汗的毒品生产和走私不但为该国塔利班提供了大量活动资金来源,同时造成诸多社会问题,严重影响了阿富汗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安全,使其国内安全形势更趋复杂。从目前情况看,尽管联合国非常重视,阿现政府也做了种种努力,但由于各方面的复杂原因,阿富汗毒品问题仍难以在短时期内得到解决。  相似文献   

18.
当前南亚的和平与稳定受到三个重要因素的影响:一是超级大国对南亚及印度洋的争夺,特别是苏联占领下的阿富汗至今是一个“热点”;二是地区内部印度与巴基斯坦等邻国的关系复杂多变,时紧时松;三是有些国家内部种族、教派等矛盾激化,出现了局部性动荡。但是南亚形势仍属相对稳定,有利于和平的因素正在增长。  相似文献   

19.
替代种植,是为了减少毒品危害,铲除毒源,通过国际合作的方式,在本国或其他国家和地区,用其他农作物或经济作物取代罂粟及所有可制成毒品原料的作物的种植。这里是特指  相似文献   

20.
随着世界两极格局的终结,国际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南亚地区的形势也相应地出现重要变动。前苏联的主要继承者俄罗斯的影响大大减弱,美国的影响有所扩大,印度在这一地区的大国地位明显加强。印巴等南亚国家都在根据形势的发展变化,对各自的对外政策做出调整。南亚战略格局的显著变化南亚地区位于印度洋北岸,是亚、非、欧和大洋洲海上交通的重要通道,战略位置比较重要,冷战时期一直是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全球争夺的重要环节之一。长期以来,印度利用美苏之间的战略对峙。与苏联建立了涵盖政治、经济乃至军事安全领域的特殊关系。南亚的另一个较大的国家巴基斯坦,则成为美国抗衡苏联的“前线国家”,得到美国提供的大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