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面对王学末流域等之弊,刘宗周提出诚意学说.他从对阳明良知论的辩难中提升诚意为根本的道德修养工夫,并论证诚意与有心性合一、天人合一的特点.诚意是"一以贯之"的工夫,它围绕哲学最高范畴"意"展开,并将心、意、知、物统起来,提升了"诚此之意"的城的地位,使其具有了工夫与境界合一的道德理性品质.诚即信,它是刘宗周诚意学说在天人合一与心性合一中将人内在的道德至善外显而确立的一种理想的社会道德规范,构成刘宗周诚意学说一大特色.  相似文献   

2.
明末大儒刘宗周在其位,谋其政,针砭时政,倡导王政,关心士风,留心时弊,主张教育改革,主要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1.行选贡制,促进人才选拔的多元化;2.优化教学内容,注重教育的德性化;3.慎选教官,强调教师队伍的优良化.刘宗周的教育改革思想对当前我们的高教改革也有一定的启发,如学生来源的多元化、教学内容的兼顾化、教师来源的社会化等.  相似文献   

3.
邵廷采在浙东学术史上处于特殊的地位,他年轻时入姚江书院跟随余姚王学著名学者韩孔当习阳明良知之学;后来赴绍兴参与证人讲会,在会稽陶家读书,分别结识了毛奇龄和刘宗周的弟子董瑒,开始全面研读刘宗周的著作,对刘宗周甚为推崇。由此他打通了阳明学与蕺山学,打通了明州文化与越州文化,成为明末清初浙东阳明后学的杰出代表,为阳明学的传承和发展,作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明末大儒刘宗周授徒讲学,弟子众多。董玚、全祖望、杜春生等人曾考索蕺山弟子126名。按照一定标准,在参考刘宗周著述论说及相关史料典籍基础上,可增补蕺山弟子46人。这对于深入了解蕺山学传播与流衍状况,可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王阳明、刘宗周、黄宗羲三人本体工夫学说的学理解读,本文指出:王阳明“合本体工夫而一”之说,涵有两大思维向度,即“一悟本体即是工夫”和“由工夫见本体”。刘宗周、黄宗羲师徒二人承续了“由工夫见本体”的工夫路向,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6.
"信用宁波"建设也要做到"软硬"结合.文章指出"信用宁波"建设的新途径包括"软件"建设与"硬件"建设.后者包括制定总体建设规划、评估指标体系、个人信用征信制度,职业信用评估体系以及信用法制建设.  相似文献   

7.
梅宏 《求实》2001,(2):8-9
"三个代表"与"三大纲领"之间存在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它们之间不仅存在着形式上的对应性关系,也存在着内容上的相互交叉、相互包容关系.探讨它们之间的关系,对深入学习"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提供了方法论启迪.  相似文献   

8.
偶然一个机会,看到了台湾的《财讯》杂志的一篇发人深省的文章:《抢中国金子不如先抢中国才子》,不能不引起思想上的极大震动.这个题目本身就够鲜明、醒目,并发人深思的了:明明白白说的是"抢"呀!"抢"中国的"金子"和人才资源.并在这两者之间的孰轻孰重、孰先孰后,作出权衡、比较、选择,采取大规模的"抢滩"行动.  相似文献   

9.
论先秦儒家"孝忠"观中的"谏诤"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谏诤"思想是先秦儒家"孝忠"观的一个重要内涵.自孔子提出了"事父母几谏"和"子不可以不争于父,臣不可以不争于君"的主张后,曾子、子思、盂子各有侧重地继承并发挥了孔子的"谏诤"思想.曾子侧重于"谏亲",提出了"以义辅亲"和"微谏不倦"的谏亲原则;子思和孟子则侧重于"谏君",前者认为"恒称其君之恶者,可谓忠臣矣",后者则阐发了"反复谏"的观点.荀子综合了孔、曾、思、孟的"谏亲"、"谏君"思想,提出"从道不从君.从义不从父"的主张,把先秦儒家的"谏诤"思想发展到了顶峰.  相似文献   

10.
李强 《党史文汇》2001,(10):42-42
常听到一个新词:"酷毙了".这是近两年的事,意思是说一个人漂亮潇洒得不得了.初听到这个词时,我百思不得其解,为此还翻过字典.中文字典对"酷"和"毙"均有解释,但将二者连在一起却不成词.这"酷"字可能是个洋文音译过来的.于是翻找洋字典,大概说的是"COOL"?它的基本意思是冷,没有找到漂亮、时髦、潇洒之类的意思.冷酷嘛!可能冷了就酷了?中文"酷"字有"极端"的意思.冷极了、冻死了,自然就"毙"了?可这与漂亮潇洒有什么关系呢?也许我的洋文字典版本老了些.时光在飞逝,世界变化快.反映现实生活的语言自然也不甘落后.这没什么稀奇,但也须要让人懂才是.不过不懂没关系,且用之可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