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正从2012年到2019年,贵州减贫人数全国第一。2020年,贵州要坚决按时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脱贫成果全面巩固提升。全力以赴抓脱贫,尽锐决战深度贫困,贵州脱贫攻坚再传捷报!今年的贵州省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19年贵州全面完成188万人易地扶贫搬迁任务,从根本上改变了"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地区贫困群  相似文献   

2.
正贵州彻底撕掉千百年来的绝对贫困标签,实现从解决温饱、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这里是中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这里创造了中国减贫的贵州奇迹!从全国贫困人口最多的省份到全国减贫人数最多的省份;从"天无三日晴"到世人向往的旅游胜地;从"地无三尺平"到万桥飞架的"高速平原",从"人无三分银"到蒸蒸日上的美好生活……贵州彻底撕掉千百年来的绝对贫困标签,实现从解决温饱、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相似文献   

3.
赵勇军 《当代贵州》2020,(15):10-11
三月,草木蔓发。贵州大地脱贫攻坚步履愈发铿锵。贵州是全国脱贫攻坚主战场,共有66个贫困县。自脱贫攻坚以来,贵州脱贫摘帽步伐加快。全省农村贫困人口从2011年底的1149万人减少到2019年底的30.83万人,贫困发生率从33.4%下降到0.85%,57个贫困县成功摘帽。目前,剩余9个深度贫困县。  相似文献   

4.
正贵州作为全国脱贫攻坚主战场,减贫数量位居全国前列,创造了脱贫攻坚"省级样板"。其做法对于全国打赢脱贫攻坚战和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从近几年贵州的做法看,最突出的是实施了大规模的道路建设,实现了"县县通高速、村村通公路、组组通硬化路"的巨大成就。从国内外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发展经验看,  相似文献   

5.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贵州省委省政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脱贫攻坚连战连捷,"贫困人口由2012年的923万减少到30.8万,累计减贫892万、每年减贫超过100万,贫困发生率从26.8%降至0.85%,57个贫困县脱贫摘帽,在国家脱贫攻坚成效考核中连续4年综合评价为‘好’,由全国贫困人口最多的省份转变为减贫人数最多的省份",创造了脱贫攻坚的省级样板。2017年10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  相似文献   

6.
正从1978年至2018年,贵州贫困人口从1840余万减少到155万。在奋力与全国同步小康的征程上,贵州,正撕下千百年来的贫困标签,奏响脱贫攻坚的磅礴乐章。贵州,中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和决战区。新中国成立以来,贵州各族儿女艰苦奋斗、锐意进取,使一穷二白的落后面貌彻底改变,实现了历史性跨越。从大规模开发式扶贫到"八七"扶贫攻坚,从新阶段扶贫开发到新时期扶贫开发,再到脱贫攻坚决战决胜,贵州奋力书写脱贫攻坚壮丽答卷。  相似文献   

7.
刚刚过去的"十二五",贵州狠抓易地扶贫搬迁、产业脱贫、绿色贵州建设脱贫、基础设施建设攻坚、教育医疗脱贫、社会保障兜底"六大脱贫攻坚战",减少贫困人口656万人,创造了脱贫攻坚的"贵州样板",为"十三五"贵州与全国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份沉甸甸的成绩单,凝聚了每个贵州人的艰辛努力。本刊从"六大脱贫攻坚战"中选取六名代表,听他们讲述自己的脱贫故事。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八大以来,贵州全省贫困人口从923万人减少到2019年的30.83万人,贫困发生率从26.8%降至0.85%,年均减贫超过127万人。从全国贫困人口最多到减贫人数最多,贵州是如何做到的?在识贫、施策、啃硬骨头等方面有哪些"打法"?  相似文献   

9.
正在脱贫攻坚战收官之际,系统总结好脱贫攻坚的"贵州模式",能够为下一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思路方法,为世界反贫困提供经验借鉴。贵州是全国脱贫攻坚主战场之一。面对严峻的贫困形势,贵州紧紧围绕中央决策部署,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不断走新路,创新举,向绝对贫困发起总攻。党的十八大以来,贵州减贫成效显著,被誉为脱贫攻坚的"省级样板"。在脱贫攻坚战收官之际,系统总结好脱贫攻坚的"贵州模式",  相似文献   

10.
<正>贵州作为全国脱贫攻坚主战场,在这场减贫战中,贵州全省有8542名第一书记和4.3万名驻村干部在基层一线攻坚拔寨,实现了贫困村全覆盖。他们把青春和心血都注入脱贫攻坚战中,舍小家成就大家,为脱贫攻坚出力出策,他们是新时代的英雄。  相似文献   

11.
正妇女既是脱贫攻坚的工作对象,也是脱贫攻坚的重要力量。贵州省妇联团结带领各级妇联扎实推进"巾帼脱贫行动",大力实施"锦绣计划",积极开展产业扶贫,帮助贵州妇女走上脱贫致富路。妇女能顶"半边天"当代贵州:过去五年,贵州减少农村贫困人口670.8万人,脱贫攻坚成效显著,这也是全省广大妇女共同奋斗的结果。请问各级妇联组织是如何推动"巾帼脱贫行动"深入开展的?杨玲:贵州是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省委、省政府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综合施策,措施有力,举全省之力,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  相似文献   

12.
正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苦干实干创造未来。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贵州,正主攻脱贫攻坚"四场硬仗"书写新时代奋斗篇章。党的十八大以来,贵州共减少贫困人口670.8万人。当前,贵州还有280万农村贫困人口,打赢脱贫攻坚战,关键在于今年要取得决定性胜利。苦干实干大力发展实体经济。贵州以"双千工程"为抓手,把高端化、绿色化、集约化作为提高供给体系质量的主攻方向,坚定不移做强做优做大实体经济。一切机遇,只有在苦干实干中才能抓住;一切难题,  相似文献   

13.
正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贵州省各级计生协结合自身特点,通过产业扶贫、健康扶贫、助学扶贫、救助扶贫等方式,服务脱贫攻坚大局,助力决胜全面小康。党的十八大以来,贵州通过脱贫攻坚,923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66个贫困县全部摘帽、9000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彻底撕掉绝对贫困标签,书写了中国减贫奇迹的贵州精彩篇章!  相似文献   

14.
正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贵州脱贫攻坚的决战之年。今年2月,省委、省政府发布2019年脱贫攻坚"春季攻势"行动令,要求纵深推进农村产业革命,打好"两不愁三保障"关键战役,夯实脱贫基础,巩固脱贫成果,为夺取脱贫攻坚决战之年的根本性胜利奠定坚实基础。从2月至6月,在脱贫攻坚"春季攻势"5个月的时间里,贵州人民凝心聚力抓产业、搬新家、修大路,忙得不亦乐乎,定格成许多精彩瞬间。  相似文献   

15.
正全国妇联书记处书记杨柳指出,贵州探索出了一条帮助妇女脱贫致富的扶贫开发新模式,也为全国各地开展巾帼巧手脱贫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成熟经验。充当脱贫攻坚"半边天"当代贵州:脱贫攻坚是"十三五"贵州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省妇联作为党和政府联系妇女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如何助力贵州脱贫攻坚?杨玲:贵州拥有近2000万女性人口,其中农村妇女人口占65%左右,她们既是脱贫攻坚的主要对象,  相似文献   

16.
正贵州书写了中国减贫史上的精彩篇章,形成了一系列可复制推广的典型经验。全国两会前夕,贵州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孙志刚致信网友:请见证贵州"撕标签"的时刻。回望过去,这一成果来之不易。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于贵州脱贫攻坚工作多次作出重要指示,贵州全省上下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脱贫攻坚连战连胜、再战再捷,成为新时代贵州发展印记。"贵州样板"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17.
正2017年,丹寨县减少贫困人口1.08万人,完成省州下达丹寨县减贫任务数0.56万人的192.9%,1个贫困乡镇摘帽、23个贫困村出列,贫困发生率下降至15.59%,曾经的贫困县正一步步嬗变为"脱贫样本"。近年来,丹寨县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落实精准方略,贯穿从严要求,下好"绣花"功夫,不断推进脱贫攻坚体制机制创新,深入推进大扶贫战略行动,脱贫攻坚迈出坚实步伐,取得了显著成效。据统计,2017年,丹寨县减少贫困人口1.08万人,完成省州下达丹寨县减贫任务数0.56万人的192.9%,1个贫困乡镇摘帽、23个贫困村出列,贫  相似文献   

18.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经过各方面共同努力,脱贫攻坚已经成为全党全社会的思想共识和行动自觉,脱贫攻坚四梁八柱顶层设计基本完成,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深入人心,贫困地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显著改善,贫困群众获得感显著增强。创造了我国减贫史上最好成绩。全国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由2012年底的9899万人减少到2017年底的3046万人,这5年累计减贫  相似文献   

19.
<正>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到2020年农村人口全部脱贫。贵州是全国扶贫开发任务最为繁重的省份,是全国脱贫扶贫攻坚的主战场。经过持续不懈的努力,贵州在"十二五"时期减少贫困人口656万人、贫困发生率下降到14.3%的基础上,2016年又减少贫困人口120.8万人,并对45.8万农村人口实施搬迁。然而,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由于自然地理、历史文化等多方面原因,贵州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农村  相似文献   

20.
正科学的方法是脱贫攻坚取得实效的保障。作为全国脱贫攻坚主战场,贵州省近年来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聚焦目标,大胆探索,大力创新脱贫攻坚工作法,在产业扶贫、易地扶贫搬迁等方面,积累了一批具有贵州特色的脱贫攻坚新经验新做法。2018年,时任世界银行行长金墉到贵州考察后评价:"贵州是我见过的最令人鼓舞的脱贫范例之一。""贵州在努力消除贫困的同时,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