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正"色彩特别鲜艳,题材跟我们的生活特别贴近。"在辛集市农民画研创推广中心,两年前开始学习农民画的周春,对辛集农民画一见钟情。辛集农民画作为民间绘画原生画种,其历史可追溯至明清时期。新中国成立以后,辛集农民画进入成熟和完善期。发展至今,它融入了大量现代生活元素,生动、真实地反映了冀中农民的生产和生  相似文献   

2.
正六盘水将整合全市文化资源,做好文化产业"广度"与"深度"的文章,通过挖掘、打造文创IP,运用民族文化符号讲好凉都故事,助推农民画产业发展。当水城不同民族的刺绣、蜡染、剪纸、雕刻能手们拿起画笔,富有民族特色的多彩文化意蕴就从笔端自然流出,渐渐形成了一种叫"水城农民画"的画种。  相似文献   

3.
正8月9日上午举办的国新办贵州专场新闻发布会,40余家中外媒体将镜头和话筒对准贵州,围绕"决战脱贫攻坚中的多彩贵州"这一主题,了解贵州、阅读贵州、报道贵州、展示贵州。发布厅外,从极具少数民族风情的非遗文创产品到无污染干净绿色贵州茶,从正安吉他到精密电子元器件,各类"贵州产""贵州造"充分展现出了当下贵州的发展成就。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采访各路同行,谈到贵州,他们首先想  相似文献   

4.
姚浩 《当代贵州》2020,(18):58-59
近40年来,金德明通过摄洞、造洞、画洞,不断向世人呈现多彩贵州的溶洞世界,为贵州旅游走向世界贡献力量。他是向中外推介贵州溶洞旅游的第一人,他是国内溶洞塑造第一人,他是世界岩溶绘画第一人。近40年来,他用一台相机、一双巧手、一支钢笔,通过摄洞、造洞、画洞,不断向世人呈现生长在多彩贵州的溶洞世界,让贵州旅游大放异彩。他就是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旅游行业劳动模范——金德明。  相似文献   

5.
辛集农民画历史悠久,源源流长。早在明清时期,这里的人们就有画、绣、剪、编等民间工艺传统。辛集农民画题材丰富,充满浓郁的乡土气息;  相似文献   

6.
2011年12月22日,北京交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石培华应邀来到"甲秀视线"讲坛作《文旅融合,推动贵州发展新跨越》的演讲,期间,他做客本刊"阳明茶座"。就贵州文化和旅游发展问题,记者与石教授进行对话。  相似文献   

7.
正"都说‘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种红薯’。他可好,放着城里好好的公务员不做,回来带我们种甘薯。"在德江县桶井土家族乡同心社区铭仁甘薯育苗大棚里,60岁的周田强一边检查甘薯苗长势,一边跟记者讲公司老板黄立的奇事。黄立,德江县枫香溪镇人,是贵州德江铭仁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创始人、董事长。2005年,黄立辞去公职下海经商,创办了贵州树人科技有限公司,从事煤炭贸易、建筑业和酒店  相似文献   

8.
风采独具史悠久 雅俗共赏农民画——辛集农民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辛集农民画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早在明清时期,这里的人们就有画、绣、剪、编等民间工艺传统。辛集农民画题材丰富,充满浓郁的乡土气息;构思奇巧,抒发了作者生活的心声;画法细腻纯朴,不拘一格;色彩凝重艳丽,具有无究魅力。它将冀中的剪纸、民间印染、武强年画等民间营养吸收于画中,形成了犹如河北梆子一样高亢有力的艺术风格,它"拙中见巧、俗中见雅"的独特风格得到国内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八大闭幕后,国家主席胡锦涛来到他曾经工作过的贵州考察调研,深情慰问贵州人民。锦涛主席的到来,令贵州干部群众精神振奋,深受鼓舞;锦涛主席对近年来贵州所取得的成就给予充分肯定。"毕节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安顺多种经济成分共生繁荣试验区",经过20多年的努力,如今变化喜人;近几年来,贵州加大力度,践行着"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这一重要的历史使命。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时代步伐,在"科学发展、后发赶超、全面小康"的号角声中,贵州发展已经处在新的历史起点上。  相似文献   

10.
正辛集农民画是河北省辛集市的民间传统艺术形式,题材丰富,充满浓郁的乡土气息。其画风细腻纯朴,构思奇巧,不拘一格,不讲究比例和透视,却又实实在在反映出农民的生产生活,色彩凝重艳丽,极具观赏性。它吸取了剪纸、吊挂、民间印染、地方戏曲等姊妹艺术的特点,形成了"稚拙纯朴、雅俗共存"的独特风格。辛集农民画在20世纪60年代之前,主要以壁画的形式装点乡村的墙角院落。1959年,记者闻  相似文献   

11.
生长在湖北农村,对贫困的关注,他选择了贵州。在记者的再三坚持下,他接受了采访。之所以犹豫,是觉得自己及家人所做的"牺牲",只是一个中国家庭应该做的再平常不过的事情。"融入贵州,做点老百姓需要的事。这样的人生,充满快乐,幸福无比。"  相似文献   

12.
刘歌 《理论导报》2014,(9):62-63
正虽然已从外长的位置上退下来好几年,但李肇星从未远离公众视线。让我们倾听李肇星讲述的外交人生。生命中的外交印记李肇星说,最初竟是误打误撞才入了外交这一行。"我小时候家里穷,10岁时,才第一次看到汽车。"回忆往事他感慨不已,"我当时就想,长大后要当一名汽车司机。这是我人生中第一个理想。""第二个理想,是做记者。"李肇星说,从1953年读中学开始,自己几乎天天看《人民日报》,也一直梦想着当记者,直到进了外交部,每  相似文献   

13.
正政府主导、社会参与、资源共享、普惠大众,贵州积极开展全民阅读推广活动,致力将"书香贵州"推向新高度。12年来,贵州全民阅读工作进展如何?"书香贵州"是否芬芳流溢?记者走进书店、家庭、学校、社区,感受浓浓的书香。"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8月10日,记者走进乌当区保利温泉新城社区的  相似文献   

14.
正中国画一般分为山水、花鸟、人物三个画科,一个画家努力终身精于其中之一已属不易,精于两个画科则十分鲜见,山水、花鸟、人物都擅长者更是稀若晨星。民国时期贵州本土画家李紫光主攻的虽为山水画,但花鸟画、人物画亦出手不凡,造诣深醇,用"绘画全才"赞誉他实不为过。李紫光,名德晖,字紫光,号癯道人,别号窳翁、金竹庵主、晚晖亭主、麦北村农等,祖籍浙江绍兴,光绪十年(1884)生于贵阳一个官宦世家。自幼随父宦游滇、赣、豫、黔,潜心攻读文史,兼习日语。早年毕业于贵州优级师范选科;曾赴日本学习旅游并考察绘画。民国初任贵州护军使署科员、省政府秘书,1935年入贵州通志馆  相似文献   

15.
《实践》2021,(3):54-54
冬日的乌拉特草原上,凛冽的寒风挡不住义务护边员钢巴图巡逻的脚步。钢巴图一家三代都生活在中蒙边境的乌拉特中旗甘其毛都镇伊肯查干嘎查。他从小就知道那些立着的铁丝网和界碑代表着什么,从小就熟悉自己家门口这段国境线。也许就是因为这些,他最终走上了父亲曾经走过的那条护边路,成为一名护边员。"小时候家里穷,每次和父亲去边境巡逻都是骑马、骑骆驼,一走一整天……"钢巴图记得小时候和父亲巡边的场景。  相似文献   

16.
正作为新千年之初法国波尔多第三大学的计算机博士,王林回到贵州这片生养自己的土地,他说要和"年轻时候的小伙伴们"一起干番事业。在王林的书柜里,放着三类书,暗含着图书主人的专业与视野。这位在贵州民大人口中"自己培养出来的校长",在其温和的外表下实则深藏着一颗"硬核的芯"。作为新千年之初法国波尔多第三大学的计算机博士,王林回到贵州这片生养自己的土地,他说要和"年轻时候的小伙伴们"一起干番事业。  相似文献   

17.
红红的太阳。火火的辣椒,红红火火的日子步步高……农民画《红红火火好年成》,生动地勾勒出朴实的农忙场景,寓意来年五谷丰登,农民日子越来越好。春耕、夏种、秋收、冬藏……农民画《一顿饭忙一年》,尽显乡土乡情。画内音,餐桌一顿饭,田里忙一年,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画外情,饮水要思源,吃饭当节俭,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相似文献   

18.
<正>罗宁认为,"锦绣计划"是党政所需、妇联所能、妇女所求,着力从人才、品牌、市场三个方面助推贵州妇女特色手工业发展。图为罗宁接受当代贵州全媒体记者专访。(当代贵州全媒体记者王贤聪/摄)找对路子让妇女工作变得更"实在":被列为贵州省妇联"一号工程"的"锦绣计划",为什么选择特色手工业作为着力点?罗宁:我们对"锦绣计划"的定位,不仅是创  相似文献   

19.
十日看点     
《当代贵州》2014,(8):9-9
正省委省政府在京举行对口帮扶贵州工作恳谈会3月2日,贵州省委、省政府在京邀请国家发改委、国务院扶贫办及上海、大连等8个城市领导同志,就进一步深入开展对口帮扶工作进行座谈。省委书记赵克志主持并讲话。他说,中央明确8个城市"一对一"帮扶我省8个市州,体现了中央对贵州的特殊关怀,体现了帮扶城市高度的政治意识和大局意识。(文/图本刊记者黄晓青)  相似文献   

20.
齐白石先生逝世已整50年。他给人类留下了一份丰厚的文化遗产。齐白石一生始终保持着对村居宁静生活的深情依恋。他"爱家乡,爱家乡富饶的山河土地,爱大地上一切活生生的生命。"他"把一个普通中国人的感情,画在画里,写在诗里。"他花费了毕生的精力,全身心地歌咏生命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