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搭乘文体旅融合发展快车,黔南通过实施旅游"九大工程"、文化"五大工程",厚实文体旅内涵,取得突破性进展,其中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居全省第一。"旧说天下山,半在黔中青;又闻天下泉,半落黔中鸣。"自古黔南山水之美,令人向往。当前,黔南州将文化旅游业作为先导产业,以举办旅游发展大会为契机,以旅游"九大工程"为抓手,以全域旅游为路子,按照政策设计、工作部署、干部培训、督促检查、追责问责"五步工作法",推动黔南文化旅游产业从高速旅游增长向优质旅游发展转变,快速推进  相似文献   

2.
正黔南州以旅游九大工程为主抓手,加快推进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旅游提质升级,全力打造区域综合旅游目的地,促进黔南旅游高质量发展。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旅游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黔南州高度重视旅游发展,旅游业从经济社会发展的边缘走向前沿阵地,成为幸福产业和美丽产业。  相似文献   

3.
<正>黔南始终把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打造,旅游业呈现出总体持续向好的态势。发挥比较优势跑出旅游发展加速度:旅游业是新兴产业、朝阳产业、可持续发展产业,也是关联度大、带动性强的产业。黔南州提出实施"大旅游"战略行动,把旅游业打造成为战略性支柱产业,优势何在?唐德智:党的十九大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参加贵州省代表团讨论时,对贵州"三无"进行了全新解读,坚定了我们大力发展旅游业的信心和决心。黔南州是贵州省中南部的一颗璀璨明珠,也是贵  相似文献   

4.
占智鹏  何广 《当代贵州》2022,(13):56-57
黔南州以打造综合旅游目的地为牵引,巩固提升"九大工程",扎实实施"四大行动",强化筑牢"五大支撑",全面提升旅游产业化发展水平,实现旅游业提质增效和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5.
正8月10日,黔南州第九届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在福泉市举行。此次旅发大会以"循大道·品福泉——古城文化与太极养生之旅"为主题。据了解,黔南州目前已成功举办了八届旅游产业发展大会,成功打造了贵定音寨、瓮安猴场古镇、三都都柳江旅游等新旅游景区,极大地提升了地方知名度和美誉度,成为推动当地旅游业发展,带动老百姓脱  相似文献   

6.
刘建民 《当代贵州》2016,(37):42-43
正黔南州结合旅游资源禀赋,积极向国家旅游局申报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州,借机将高品质的旅游资源转化为世界级的旅游产品,努力将旅游产业打造为支柱产业。近年来,黔南州坚持全省主基调、主战略不动摇,着力把旅游业培育为"守底线、走新路、奔小康"的支柱产业。2016年1月至8月,全州实现旅游收入419.97亿元,同比增  相似文献   

7.
<正>一、黔东南原生态民族旅游的发展现状2016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黔东南州的原生态民族旅游发展有了突飞猛进的进展。近年来,黔东南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视原生态民族旅游产业发展,把原生态民族旅游业作为拉动全州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来抓,在发展旅游业方面连出组合拳、频出大动作,从建设原生态民族文化旅游大州到打造原生态民族旅游发展升级版,从创建中国民族文化旅游示范区到打造国内外知名民族文化旅游目的地,旅游业作为黔东南未来发展的重点产业  相似文献   

8.
为加快黔南旅游业发展,把旅游产业打造为第三产业的龙头和全州支柱产业,黔南州将实施“12345”工程,即:“突出一个品牌、抓好两个重点、打造三个亮点、强化四个着力、实现‘五个一’目标”。开拓创新,与时俱进,真抓实干,努力实现接待旅游者1252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7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7%和18%,其中接待入境旅游者2.1万人(次),同比增长40%。  相似文献   

9.
《实践》2017,(3)
<正>按照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提出的把内蒙古"建设成国内外知名旅游目的地"的战略目标以及打造"壮美内蒙古·亮丽风景线"的定位和要求,呼伦贝尔市将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把旅游业作为最优先发展的产业来抓,努力把旅游业发展成为实力强、带动作用大、质效水平优、综合竞争力强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全力打造国家全域旅游先行区。一、深度挖掘呼伦贝尔原生态旅游资源价值呼伦贝尔高平原、大兴安岭、松嫩平原三大板块共同汇  相似文献   

10.
贵州省委、省政府全力推动全域旅游发展,将旅游业作为"三块长板"之一来打造,在全国率先开展全省性旅游资源大普查,作为一项重要的省情调查,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本次旅游资源大普查成效如何、对贵州经济社会发展有何价值意义?记者专访了贵州省国土资源厅厅长、省旅游普查办公室主任朱立军。  相似文献   

11.
正福泉市立足建设"黔中转型升级示范区"发展定位,以"旅游九大工程"为主抓手,深入推动旅游文化产业集团化、市场化发展,着力构建"一核发光、多点绽放"旅游新格局。今年十一黄金周,黔南州旅游市场一如既往火热。10月1日至7日,福泉古城文化旅游景区(含洒金谷景区)接待游客26.65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1.23亿元。福泉旅游崭露头角,成为旅游业界的一匹黑马。为何会有如此成绩?  相似文献   

12.
正2015年,是盘县旅游业蓄势待飞的一年。这一年,中国进入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资源消耗型产业难以为继,更注重生态保护、绿色发展的旅游业成为产业转型的新选择。这一年,以"多彩贵州"为核心品牌的贵州旅游业大放异彩,"凉都·六盘水"则立足气候、山地资源优势,全力打造"大健康旅游目的地城市"。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黔南州围绕“整体规划、突出重点、整合资源、展现特包”和“形成线路、推出精品、融进贵州、融进西南”的发展思路,把发展旅游业作为全州经济发展支柱产业来抓。自2000年来,全州累计投入旅游建设经费4485万元,加快了一批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实施步伐。2003年,黔南荔波综合旅游区作为贵州南部综合旅游区被省政府列为全省首批重点发展的三个  相似文献   

14.
省委"5个100工程"的战略部署,为贵州旅游服务业迎来发展新机遇。从全省现有185个景区中优选出100个精品旅游景区进行重点规划、打造,与其余4个"100工程"之间相互统筹、互为补充。贵州旅游业资源条件好、工作基础好、发展机遇好,在促进旅游目的地经济总量增长、增加国民收入、创造外汇、扩大就业和带动相关产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100个旅游景区,既是100个经济抓手,又是100个发展引擎。顺利实现景区改版升  相似文献   

15.
<正>黔南州明确将旅游作为战略性支柱产业来培育,陆续推出一批景区景点和线路,逐步构建起全域旅游新格局,旅游经济呈现持续向好的发展态势。今年国庆、中秋假期,黔南旅游市场持续火爆,共接待游客997.14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73.65亿元。近年来,黔南州明确将旅游作为战略性支柱产业来培育,陆续推出一批在省内外有影响力的景区景点和线路,逐步构建起全域旅游新格局,旅游经济呈现  相似文献   

16.
李坤 《当代贵州》2014,(24):30-31
正自2006年起,贵州每年举办一届全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打造推出9个旅游品牌,形成了"举办一届旅发大会,打造一个旅游精品,助推一地经济发展"的有效模式。8月15日,以"开放引领,改革驱动,与时俱进打造贵州旅游发展升级版"为主题的第九届全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在贵阳青岩古镇召开。至此,贵州按照惯例每年召开一届的全省旅发大会刚好在九个市州经历了第一个  相似文献   

17.
正平塘县积极探索将旅游资源优势变成经济发展优势的有效途径,致力于打造"观天探地,世界唯一"的天文科普旅游和地质探秘旅游产品业态,构建平塘旅游核心竞争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旅游业是综合产业,是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在"旅游热"的大背景下,平塘县积极探索将旅游资源优势变成经  相似文献   

18.
正贵州以大数据助推大旅游、以大健康丰富大旅游,着力打造"山地公园省·多彩贵州风"旅游品牌,激发旅游产业活力。旅游业高速发展,成为贵州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2018年元旦小长假期间,贵州共接待境内外游客797.17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49.74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30.6%和32.3%,旅游发展持续呈现"井喷"态势。发展合力空前凝聚、旅游产品供需两旺、经济效益显著提升、旅游拉动消费强劲,作为中国的"旅游  相似文献   

19.
旅游对于贵州来说,是后发赶超的优势所在,亦是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省委十二届八次全会提出,大力推进旅游产业化,为贵州旅游产业发展指明方向。贵州将在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加快旅游产业化中,打造国际一流山地旅游目的地、国内一流度假康养目的地,推进多彩贵州旅游强省建设。  相似文献   

20.
<正>贵州着力把山地旅游打造成为具有全域全景理念的大产业、承载核心文化价值的主载体、拉动山地经济发展的增长极,努力建设成为世界知名的山地旅游目的地。10月10日,由国家旅游局、国家体育总局、贵州省人民政府主办的首届国际山地旅游大会在兴义开幕,贵州吹响了山地旅游的集结号。贵州省委、省政府提出,念好"山"字经、打好生态牌、民族牌、乡村牌,把山地旅游作为贵州旅游业发展的基本定位,着力把山地旅游打造成为具有全域全景理念的大产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