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妇女既是脱贫攻坚的工作对象,也是脱贫攻坚的重要力量。贵州省妇联团结带领各级妇联扎实推进"巾帼脱贫行动",大力实施"锦绣计划",积极开展产业扶贫,帮助贵州妇女走上脱贫致富路。妇女能顶"半边天"当代贵州:过去五年,贵州减少农村贫困人口670.8万人,脱贫攻坚成效显著,这也是全省广大妇女共同奋斗的结果。请问各级妇联组织是如何推动"巾帼脱贫行动"深入开展的?杨玲:贵州是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省委、省政府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综合施策,措施有力,举全省之力,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  相似文献   

2.
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越是进行脱贫攻坚战,越是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脱贫攻坚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而抓好党建工作就抓住了脱贫攻坚的"牛鼻子"。为此,涿鹿县委坚持以党建工作引领脱贫攻坚,明确抓党建促脱贫总基调,坚持做到"四个着力",把最强力量汇聚在一线,把战斗堡垒筑牢在一线,把脱贫责任压实在一线,充分发挥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  相似文献   

3.
正一、毕节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必要性贵州气候复杂,土地多样,资源丰富,然而很多地方还是过着靠天靠山靠水的生活,贫困发生率偏高。因此脱贫攻坚工作成了难点。为打赢脱贫攻坚战贵州提出了农村产业发展"八要素",助推农村产业革命。所谓"八要素",即选择产业、培训农民、技术服务、筹措资金、组织方式、产销对接、利益联结、基层党建。随着我国进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阶段,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  相似文献   

4.
正在脱贫攻坚战收官之际,系统总结好脱贫攻坚的"贵州模式",能够为下一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思路方法,为世界反贫困提供经验借鉴。贵州是全国脱贫攻坚主战场之一。面对严峻的贫困形势,贵州紧紧围绕中央决策部署,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不断走新路,创新举,向绝对贫困发起总攻。党的十八大以来,贵州减贫成效显著,被誉为脱贫攻坚的"省级样板"。在脱贫攻坚战收官之际,系统总结好脱贫攻坚的"贵州模式",  相似文献   

5.
刚刚过去的"十二五",贵州狠抓易地扶贫搬迁、产业脱贫、绿色贵州建设脱贫、基础设施建设攻坚、教育医疗脱贫、社会保障兜底"六大脱贫攻坚战",减少贫困人口656万人,创造了脱贫攻坚的"贵州样板",为"十三五"贵州与全国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份沉甸甸的成绩单,凝聚了每个贵州人的艰辛努力。本刊从"六大脱贫攻坚战"中选取六名代表,听他们讲述自己的脱贫故事。  相似文献   

6.
《党建》2017,(6)
<正>脱贫攻坚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各级党委、政府的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越是进行脱贫攻坚战,越是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把基层党建深度融入脱贫攻坚,必须充分发挥好党委统筹协调"整合力",基层党组织凝心聚力"聚合力",党员干部示范引领"带动力",更好团结带领群众打赢脱贫攻坚硬仗。党委统揽,才能抱团干事。扶贫开发需要多方力量共同参与,要使扶贫资源由多头分散向统筹集  相似文献   

7.
正近日,省委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党建工作组织工作为脱贫攻坚提供坚强组织保障的意见》要求,各级党组织要充分认识党建工作、组织工作在脱贫攻坚中肩负的重要责任,围绕脱贫攻坚抓好党建工作,把聚焦聚力脱贫攻坚作为当前的重要政治任务。脱贫攻坚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而抓好党建工作就抓好了"牛鼻子"。习近平总书记此前强调,越是进行脱贫攻坚战,越是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而我省380万贫困人口,多集中在偏远山区,都是扶贫的"硬骨头"。多年来制约贫困地区发展、贫困人口脱贫  相似文献   

8.
正充分发挥村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把组织优势转化为脱贫攻坚优势,把党建活力转化为脱贫动力。"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对于第一书记来说,脱贫攻坚越是到了最后,越是需要坚持目标不变、决心不改,保持"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拼劲,聚焦"四个第一",用实际行动和工作实绩确保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聚焦第一要务,坚持党建引领。  相似文献   

9.
自今年脱贫攻坚"春风行动"开展以来,全省各地按照春风行动令要求,全力打好脱贫攻坚"四场硬仗",脱贫攻坚不断取得新成效。贵州14个深度贫困县大多分布在自然条件差、经济基础弱、贫困程度深的地区,都是难啃的"硬骨头",他们如何结合自身实际推进脱贫攻坚,有哪些可资借鉴的经验?当代贵州全媒体对此进行了采访报道。  相似文献   

10.
决胜2020     
2019年,贵州干部群众持续奏响"牢记嘱托、感恩奋进"新时代贵州最强音,全省各族人民收获满满,贵州经济社会发展成果丰硕,脱贫攻坚战场上英雄辈出。过去一年,贵州连续发起"春季攻势""夏秋决战""冬季充电",开展新一轮"五个专项治理",全面建成农村组组通硬化路,完成188万人易地扶贫搬迁、加快建设后续扶持"五个体系",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农村产业革命取得重大突破,夺取了脱贫攻坚决战之年的根本性胜利。  相似文献   

11.
2021年,贵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关于"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指示,全省党员干部人不下马、马不卸鞍,继续弘扬脱贫攻坚精神,围绕"四新"主攻"四化",以高质量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续写新时代贵州发展新篇.  相似文献   

12.
正"要致富,先修路",道出了交通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紧密联系。贵州作为我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党的十八大以来,贵州减贫人数全国第一,创造了脱贫攻坚"省级样板"。在此过程中,"县县通高速""村村通硬化路""组组通硬化路",发挥了重要作用。可以说,贵州"组组通"硬化路三年大决战为广大贫困地区的人民架起了通向全面建成小康社  相似文献   

13.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脱贫攻坚越到最后越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牢记嘱托、感恩奋进,贵州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党建凝聚起脱贫攻坚磅礴力量,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抢抓4、5、6月三个月"窗口期",聚焦"两不愁三保障"和农村饮水安全找问题、补短板、强弱项,发起脱贫攻坚最后总攻歼灭战,绘就一幅波澜壮阔、气势恢宏的历史画卷。  相似文献   

14.
正贵州脱贫攻坚"春季攻势"已近尾声,农村产业革命纵深推进,"两不愁三保障"关键战役稳步推进,18个贫困县如期出列,为夺取脱贫攻坚决战之年的根本性胜利奠定了扎实基础。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今年2月,贵州新一轮脱贫攻坚"春季攻势"启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融合、齐头并进,全力决战决胜。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贵州脱贫攻坚决  相似文献   

15.
<正>脱贫攻坚是一场攻城拔寨的决胜之战。越是进行脱贫攻坚战,越是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青龙满族自治县坚持把抓好党建作为内驱动力,统筹聚力,精准发力,志智联扶,推动脱贫攻坚从"大水漫灌"变为"精准滴灌",从"要我致富"变为"我要致富",从"短期脱困"变为"永久脱困"。目前,有3万人实现稳定脱贫,贫困发生率从24%降至7.9%。  相似文献   

16.
<正>推进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是贵州脱贫攻坚的重大战机。攻坚中之坚、啃硬中之硬,贵州作出了"扶贫开发攻坚示范区"的宝贵探索。贵州是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是贫困人口最多的省份,脱贫攻坚任务艰巨繁重。贵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重要战略思想,实施大扶贫战略行动,举全省之力、集全省之智向贫困发起"总攻",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发力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打好基础设施建设、产业扶贫、易地搬迁、教育医疗保障等硬仗,扶贫开发攻坚示范,对20个极贫乡镇开展定点扶贫,攻坚中之  相似文献   

17.
<正>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纲举目张,提出今后五年贵州发展的主要奋斗目标:决胜脱贫攻坚、同步全面小康、开创多彩贵州新未来。没有脱贫,就没有小康。决胜脱贫攻坚,具有政治性、战略性、全局性、基础性的地位。脱贫攻坚是贵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短板中的"短板",这块"短板"如果补不齐,不但贵州实现不了同步全面小康,而且也没有全国的全面小康。必须以全国全面小  相似文献   

18.
正平乡县坚持在脱贫致富路上开拓创新,在扶贫载体上先行先试,探索实施了支部院子筑根基、致富院子促脱贫、幸福院子惠民生的脱贫攻坚新模式,走出了一条特色明显、务实有效、群众认可的扶贫脱贫新路子。坚持党建引领,建好"支部院子",助推脱贫攻坚向真向实依托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支部院子",突出"三抓三强",筑牢脱贫攻坚的组织基础。抓"头羊"、强队伍。启动农村党组织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借助争创农村星级党组织和星级党组织书记等活动,不断增强农村党组  相似文献   

19.
《实践》2016,(1)
正党的领导是脱贫攻坚最大的政治优势。"越是进行脱贫攻坚战,越是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如今,我区脱贫攻坚的蓝图已经绘就、任务已经明确,要确保到2020年完成农村牧区贫困人口稳定脱贫、重点贫困旗县全部摘帽,就必须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所要求的,切实加强党对扶贫开发的组织领导,把脱贫职责扛在肩上,把脱贫任务抓在手上,  相似文献   

20.
教育扶贫     
在贵州,谈脱贫攻坚必谈教育。贵州特别重视教育在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作用,从近年来的实际行动可见一斑。将教育医疗纳入"三块短板",目的是把"短板"补齐;教育"9+3"计划,加快了贵州职业教育发展的步伐;在2017年脱贫攻坚春季攻势中,教育扶贫成为三大抓手之一;2017年脱贫攻坚秋季攻势行动令明确提出:今年9月份入学时,农村贫困家庭学生直接按照政策规定免交相关费用,严禁"先收费后返退"……一项项惠民政策,一个个有力举措,预示着贵州教育的前景,昭示着脱贫攻坚的决心。又是一年开学季,记者走进乡村,走进脱贫攻坚一线,捕捉教育扶贫惠泽下的生动镜头:乡村变了,村民富了,孩子笑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