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培娟 《理论学刊》2004,17(3):122-123
自从人们在古罗马皇帝提图斯(Titus)的皇宫里发现艺术家用一整块大石雕刻出来的《拉奥孔》群像后,人类便再也无法忘怀那一声永恒的叹息了。在这座金字塔结构的雕塑前,我们感受到更多意味深长的东西,并由此展开了有关艺术的种种话题。  相似文献   

2.
王朝闻主编的《美学概论》作为新中国第一部概论性质的美学教材,堪称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学科建设的一次集体探索的成果。探讨《美学概论》的理论模式和本土意识,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体系的建构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王朝闻主编的《芙学概论》作为新中国第一部概论性质的芙学教材,堪称中国马克思主义芙学学科建设的一次集体探索的成果.探讨《美学概论》的理论模式和本土意识,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体系的建构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正迈克尔·苏立文(Michael Sullivan,1916—2013)是英国艺术史家,毕生主要从事中国艺术史特别是中国现代艺术史教学和研究,被称为"中国艺术的知己",或者更确切地说是"中国艺术的西方知音"。苏立文有三部重要的代表性著作:《东西方艺术的交会》《20世纪中国艺术与艺术家》《中国艺术史》。这些著作曾经由牛津大学出版社或加利福尼亚大学出版社多次修订再版,已成为英国高等院校的中国艺术史入门教材或西方学者研究  相似文献   

5.
杨华祥 《学习月刊》2010,(14):25-26
徐复观是现代新儒学的八大巨匠之一.他把人的世界划分为价值的世界和科学的世界,价值的世界包括宗教、道德和艺术。他强调要在艺术中贯彻道德精神,在《中国艺术精神》和《中国文学精神》两书中,他站在儒道两家文艺伦理的基础上.阐发了中国艺术所蕴含的哲学精神,并以此来批判西方近现代艺术,高扬东方文化的道德理性和艺术理性。  相似文献   

6.
《艺术的终结》一文发表于1984年,是阿瑟·丹托对当代西方纷繁多样的艺术现象作出的哲学思考。他在此基础上扩展出版了《艺术的终结》(1997年)一书,与《普通物品的转换》(1981年)和《艺术终结之后》(2004年)一起展现了阿  相似文献   

7.
外论摘译     
《前线》1998,(8)
外论摘译熊彼特技术创新理论外论摘译当代西方著名经济学家、美籍奥地利人熊彼特在其著作《经济发展理论》、《经济周期》、《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民主主义》中提出了对后人影响极大的“创新理论”。什么是创新呢?熊彼特认为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即将一种...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达尔的《多头政体》以及第三波民主化研究为范本,解析西方经典民主化理论的内在逻辑结构。在此基础上,说明其在民主化第三波浪潮中所遭遇的挑战(对选举主义的反思),进而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治的发展同西方经典民主化理论两无相关,甚至超越了其已有的解释框架,因此需要对其进行新的阐释,以便发展出一种适合于中国政治民主化的新的认识视野。  相似文献   

9.
尼采的悲剧美学在西方美学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集中的体现出了尼采的生命哲学和生命美学的辩证统一关系,以及艺术形而上学的理论建构。他的美学思想和哲学观的形成基础在于对生命的悲剧性的认识和对古希腊悲剧艺术审美特征的分析。尼采的《悲剧的诞生》在美学史上的成就不在于理论的研究探讨,而是在于通过对希腊悲剧的分析而主张一种审美态度面对悲剧人生。审美是一种方式,这种审美境界最终是要达到人的自由境界。通过对《悲剧的诞生》的思想解读,正确而理性的去审视这个世界以及周围的事物和现象,倡导一种辩证而理性的思维和人生价值观。  相似文献   

10.
正不少人的印象中,古代肖像画往往千人一面,与西方追求精细和写实的绘画艺术大相径庭。其实不然,在明朝时期,中国已经出现了相当成熟的人物写实的绘画艺术。南京博物院藏有两套著名的明清肖像图册,一套是清代徐璋的《松江邦彦像册》,一套是佚名的《明人十二肖像册》。这两套画分别代表了明清时期最为出色的两支肖像画派的不同画法,可作明清肖像的范例。  相似文献   

11.
在近代中国的思想历程上,严复在译介西方理论学说方面可谓成就卓著,毛泽东以及梁启超、蔡元培、胡适等人都对他的这一贡献交口称赞。严复译《天演论》当时产生的轰动效应,相当程度上缘于严复把赫胥黎、斯宾塞等人的理论同中国现实紧密结合了起来。众所周知,《天演论》是国内第一部系统介绍进化论的译著,它通过自然科学的诸多事实,阐明了生物界物竞天择、进化无已的客观规律。对比赫胥黎的原作与严复的译作,我们便可发现。  相似文献   

12.
《湘潮》2007,(9)
《风俗通义》是东汉应劭所撰写的一部关于民间风俗的专著。其所记录的故事,广采民间传说、遗闻轶事,内容驳杂,基本上采用小说的叙事描写、虚构夸张,故事情节生动完整,人物形象鲜明,在其故事的内容上,叙述描写的手法上都含有一些"小说"的因素,使我们可以看到中国早期小说的影子。本文从西方叙事理论的角度来讨论《风俗通义》故事中所含有的"小说"因素,并探讨了其在叙事艺术上的成就。  相似文献   

13.
正作为当代中国油画大家,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副主任兼第一工作室主任胡建成教授最擅长于寻常事物间感悟和表现不同寻常的生命体验,赋予自然风物以静谧、空灵、温润的中国传统意境。本期封底两幅油画《新春》和《夏日》分别以君子兰和葫芦入画,笔触细腻,构图别致,在坚实的西方写实油画技法中巧妙置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充满一种喜庆祥瑞、活泼灵动的生机。《新春》中的君子兰,酽绿的叶片厚实可触,清艳的花朵挺实雅致,显示出非同一般的艺术功  相似文献   

14.
谢毅 《红旗文稿》2012,(14):4-6,1
正确对待西方的思想理论,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繁荣和发展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条件。谢毅在《从迷信西方思想理论的教条主义束缚中解放出来》中强调,对西方思想理论采取教条主义态度十分有害。如果只是跟在西方国家的后边亦步亦趋,其结果必然使自己丧失独立思考的精神和自由创造的能力,丧失文化上、理论上的自觉性和自信心。  相似文献   

15.
在国内学界偏重法兰克福学派,相对轻视伯明翰学派的背景下,展开对伯明翰学派的研究显得非常紧迫和十分重要。陈立旭教授的《重估大众的文化创造力》正弥补了我国引介西方大众文化理论的这一理论短板,为我们置身于中国语境研究大众文化提供了更加全面的理论视角。在书中,作者不仅深入地解析和评述了西方不同的文化研究流派及其利弊得失,而且也深入地探讨了这些流派对于中国大众文化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6.
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简称西马文论)是当代西方文艺理论论坛上一支极为引人注目的力量。自卢卡契1923年发表《历史与阶级意识》以来,在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家文论家的队伍中,云集了为数众多学养极深的作者,涌现了大批很有份量的理论著作,并形成了西马文艺学的许多具体的分支学派。认真研究西马文论的产生、发展及理论得失,对于建设有当代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文艺学,将有直接的借鉴意义。一、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基本特点  相似文献   

17.
自2008年9月爆发的金融危机使西方国家的政府和人们措手不及。惊恐之余,纷纷从马克思的鸿篇巨著《资本论》中探寻究竟,出现了一个世界性的“《资本论》热”。通过研读《资本论》,人们发现,尽管100多年来资本主义出现了许多新变化,但其本质没有逃脱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的预测。《资本论》对资本主义内在矛盾的揭示,以及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论证,又一次为当前金融危机的爆发所证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仅没有过时,而且永远是我们认识资本主义社会制度,认识人类社会发展趋势的理论丰碑,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8.
佩里·安德森在《西方马克思主义探讨》中明确提出了西方马克思主义曾发生哲学转向的现象。佩里·安德森通过对"编史工作"与"理论建构"、"理论"与"实践"等方面进行剖析,结合"哲学转向"后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现实发展,提出了个人的预言和希望。佩里·安德森的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转向论启示我们要加强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理论与实践、关注领域等方面的研究,汲取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的长处,丰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美国及西方一些国家的某些学者和部分政界人士大谈所谓的“中国威胁论”,并提出要“遏制”中国。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综合国力的进一步提高,一些西方人士还会不停地重复他们的“理论”。我们不妨弄清他们的意图究竟是什么?而一个稳定的中国又将给世界带来什么?“中国威胁论”的提出最早直接了当地提出“中国威胁论”的恐怕要算是1992年4月英国《经济学家》周刊发表的长篇调查报告。紧接着,西方国家广为传播。1992年5月11日,美国传统基金会的刊物《政策研究》发表了题为《正在觉醒的龙——在亚洲真正的危险来自中  相似文献   

20.
正因为王岐山的推荐,美剧《纸牌屋》在中国收获了点击量以外的另一层关注。那么,中国的反腐勇士们究竟如何看待片中那些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的剧情桥段?中纪委监察部网站首页上出现的一篇文章,提供了部分答案。《从〈纸牌屋〉热透视西方发达国家腐败现象》,署名作者是中国监察学会秘书处赵林。检索可知,文中部分内容此前即已发表在《中国纪检监察报》上,赵林当时标明自己供职于中央纪委监察部廉政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