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中韩文化交流的快速升温及其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韩两国同属东方文明古国 ,都具有悠久的历史 ,两国在建造东方文化的过程中 ,都为人类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 ,中韩两国的文化互相借鉴 ,优势互补 ,共同谱写了灿烂的文化篇章。中韩两国人民在长期的友好交往和交流中 ,彼此都有某种亲近感和认同感 ,尽管在冷战时期曾中断往来 ,但随着两国关系的改善和发展 ,在中国和韩国相继出现了“韩流”与中国热。中韩建交后 ,两国的文化交流很快在深度和广度上得到恢复和发展 ,两国在文学、艺术、教育、社会科学、体育、卫生保健、广播电影电视、新闻出版、图书馆、博物馆、青少年等…  相似文献   

2.
中韩友谊万古长青张百发中韩两国是同处东亚的近邻,两国人民有着悠久的交往历史,友好情谊源远流长。自从1992年正式建交后,在两国人民和领导人的共同努力下两国关系更是日益发展,中韩关系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199’4年金泳三总统访问中国之后,李鹏总理也成...  相似文献   

3.
由于中韩两国山水相连,历代关系特别密切,两国人民在历史上相互移居的现象十分频繁,有时规模也很大,对两国人民的经济文化生活产生了难以估量的影响。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和两国交往的发展,两国人民相互移居的现象仍将继续存在,并将继续对两国未来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4.
卷头语     
中韩建交以后,一衣带水的近邻、中韩两国人民之间的友好情谊得到了发展,东亚历史从此揭开新的一页。《当代韩国》这株新苗,在中国文化苑丛中破土而出,她那青翠诱人的色调,散发着沁人的芬芳…… 通过中韩两国人民、学者之间的往来和交流,通过各种商贸活动,使我们看到了中韩两国合作的前景!  相似文献   

5.
刘霓 《当代韩国》2002,(4):37-40
中韩建交之后,两国在政治和经济领域中的交流与合作关系发展迅速,这种合作无论对中韩两国各自的社会经济发展,还是对东北亚地区的繁荣与稳定都是十分重要的。但是如果仅有政治与经济的合作,而缺乏文化的交流,中韩两国的友好关系就缺少了重要的发展基础。正是基于这一认识,近年来,中韩两国政府与民间各种团体和机构作出了巨大努力,发起并促成文化领域中各种交流活动的开  相似文献   

6.
加大贸易合作,推进中韩FTA取得双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蕊 《当代韩国》2008,(4):24-29
中韩FTA的研究自2005年以来,两国一直以积极的态度进行着。两国友好的政治外交关系和稳定的经济合作,为中韩FTA的签订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中韩FTA也为发展两国友谊、加大两国经济合作,以及促进东北亚经济稳定、推动东北亚一体化有着重大意义。但是由于近期韩美FTA的停滞,以及目前中韩两国贸易发展的不均衡,两国在一些敏感领域的合作上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为逐步达成互惠,中韩两国必须进一步加强沟通,相互理解、相互让步,循序渐进地在各个层面和领域作出相应的改进和调整。  相似文献   

7.
根据我国历史书记载,中泰两国人民的友好往来具有悠久历史。明朝(公元一三六八至一六四四年)两国交往就很频繁。泰国史书记载说,自素可太皇朝(即泰国第一个皇朝,公元七五七至一四二七年)至曼谷皇朝四世皇(即泰国第四皇朝,公元一七八二至一九一○年)这一段历史阶段中,两国一直进行着朝贡式的贸易关系。清朝后期,由于西方殖民主义的侵略,中泰两国政府之间的友好关系受到破坏后,两国人民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仍未中断。  相似文献   

8.
1992年中韩正式建交以来,双方在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领域保持了20多年稳定、密切的合作关系,开创和建立了两国密切友好合作关系的基本模式,极大地促进了东北亚的和平稳定与繁荣发展,造福两国人民。但也经历过一些风雨,在历史文化领域曾出现高句丽史等历史归属问题和传统文化申请世界文化遗产方面的矛盾。近两年由于萨德入韩事件,包括人文交流在内的中韩关系发展遭遇重大挫折。中韩两国友好关系的大局来之不易,未来两国关系应在半岛无核化、防止半岛生乱生战、东北亚命运共同体等原则下谋求构建新型互信关系。  相似文献   

9.
中韩经济技术合作领域的开拓与展望隋映辉自1992年中韩两国建交以来,在经过互补性合作的初期阶段后,两国经济技术合作已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对于资源匿乏、国内市场狭小、原料和市场主要依赖国外、出口市场又过度集中在美国等发达国家的韩国,在贸易保护主义限...  相似文献   

10.
中韩经济贸易关系向深度和广度发展李相文中国和韩国是有着数千年友好历史的近邻。尽管经历了冷战带来的相互隔绝时期,但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两国从经济交流和合作开始,建立了全面合作的新的友好关系。两国经济和贸易关系的发展推动了两国政治关系的发展,两国领导人相...  相似文献   

11.
20 0 3年 8月 2 4日是中韩建交 11周年的纪念日。中韩两国建交以来 ,经贸往来不断增加 ,除亚洲金融风暴时的短暂回落外 ,一直保持了快速发展的势头。两国之间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交流广泛频繁 ,成就显著。本文拟对过去 11年间中韩经贸关系的发展特点及其主要影响因素作初步分析。一 贸易动向中韩经贸关系的发展和演变 ,直接关系到中韩两国的国家利益。 1992年中韩两国正式建交后打破了贸易发展的政治障碍。建交当年 ,两国年贸易额仅为 6 3 8亿美元 ,到 2 0 0 1年则突破了 30 0亿大关 ,达到 314 9亿美元。年平均增长率为 19 4 % ,交…  相似文献   

12.
正中韩两国一衣带水,是友好邻邦。两国建交25年来,两国关系在两国政府和民间的共同维护和推动下,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领域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如今中国是韩国最大贸易伙伴、最大出口市场和最大进口来源国,韩国是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国;两国互为对方最大留学生来源国;两国年人员往来已突破1000万人次……由于在较短时间内实现了全面快速的发展,两国关系常常被学界、外交界描述为创造了外交史上的奇迹、树立了和平  相似文献   

13.
从史实看中韩友好往来的悠久历史金香中韩两国的友好往来有着极为悠久的历史。据史书记载,公元前7世纪,中国春秋时期的齐国就曾从当时的古朝鲜输入过“文皮”(虎皮)和“服”(一种内外都用毛皮制作的衣服)等。这是中韩两国间所进行的最早的贸易。公元前3至2世纪,...  相似文献   

14.
哈尔滨师范大学成立韩国文化研究中心中韩两国在长期相互隔绝之后于1992年8月24日正式建交,在政治、经济、贸易、文化、艺术、外交诸多领域的交流与合作迅速恢复与发展。当然,这种结果绝非偶然,因为中韩两国有着深厚的共同的文化基础,同属汉字文化圈;特别值得...  相似文献   

15.
中韩文化交流的现状及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是中韩建交15周年,也是"中韩交流年".两国建交以来,由于两国政府和领导人的大力倡导和推动,以及两国在文化上的相似性、历史上的纽带性、地理上的相邻性、经济上的互补性,以及两国民众的文化需求和时代的特点等原因,中韩文化交流发展快速、顺利、良好.但文化交流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双方增进了解.  相似文献   

16.
中泰社会文化关系孔淑红中泰两国有着悠久的友好交往的历史,两国关系历史久远,两国人民有深厚的传统友好感情。八十年代以来,泰国社会发展迅速,经济持续高速增长,是东南亚现代化进程最快的国家之一,许多专家学者认为泰国将成为“亚洲第五条小龙”或“又一个新兴工业...  相似文献   

17.
自80年代末以来,中韩两国之间的贸易和投资有了极大的发展,相互之间已成为重要的贸易伙伴。这其中,两国在农业开发方面的合作尤其引入注目。本文试图对这种合作的背景、影响及有关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 一、中韩农业合作的背景 1.建立海外农业生产基地,对韩国经济和政治  相似文献   

18.
一 中韩两国农业方面合作的条件 中韩关系从历史或地理的客观条件上看,都有着持续、深入发展的客观要求和有利因素。两国是友好的近邻、文化背景相近,人文思想相通,又有相互友好交往的悠久传统。两国都面临着促进本国经济发展、政治民主和社会进步等迫切任务,都希望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取得相对优势。韩国提出了世界化、国际化的战略,中国则提出多极化。全球化的战略,两个战略的基本内涵“异曲同工”。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韩国提出了开发海洋的设想,中国沿海各省则提出发展海洋经济的设想,两个设想又有共同之处。 中韩两国…  相似文献   

19.
中韩文化的共同征及其相异性黄心川中韩两国是隔海相望的邻邦,有二千多年友好和文化交流的历史,在这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两国人民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促进了各自的发展。1992年中韩在新的基础上建立了外交关系,翻开了历史新的一页。随着经济交往的大量发展,中韩文...  相似文献   

20.
五百多年前,朝鲜弘文馆的崔溥先生,漂流海上,到泊中国浙东,并经留越溪。先生逗留中原数月,留下一部弥足珍贵的中国行记《漂海录》。今天,这部《漂海录》已不仅是研究中韩交往的史料,更是中韩两国人民深厚友谊的历史见证。早在1994年6月2日,崔溥后裔和有关学者们就进行了《漂海录》的历史探访,历时10余日。他们在实地考察中产生了这样的想法:在崔溥一行经过的地方建立纪念碑,为日益发展的两国人民的交流,两国睦邻友好关系的深化起到桥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