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史学群 《求知》2009,(4):22-23
一、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 首先.以人为本全面回答了科学发展观的一系列基本问题。为谁发展、靠谁发展、发展成果如何分配,这是任何一种发展观都必须回答和解决的基本问题.以人为本之所以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就是因为科学发展观在对这些基本问题的回答上始终贯穿了以人为本的原则和理念。  相似文献   

2.
一个完整的发展观,至少应当包括四方面相互联系的内容,即什么叫发展、为什么要发展、为谁发展和怎样发展。第一个内容主要是回答发展的内涵外延和判断标准,第二个内容主要是回答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第三个内容主要是回答发展的宗旨和目的,第四个内容主要是回答发展的方式方法和基本要求。我们党所提出的关于“发展才是硬道理”、“必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等一系列论断,侧重阐述了为什么要发展的问题。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又进一步阐明了什么叫发展、为谁发展和怎样发展的问题。把上述内容综合起来说,这就是我们党所提倡树立的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3.
一、以人为本的内涵以人为本就是以人为根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评价尺度。以人为本中的“人”是具体的、现实的、从事社会实践的人,而不是抽象的人。在我国社会主义社会,以人为本中的“人”是指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工人、农民及其他劳动者为主体的全体人民。所谓“根本”就是最高的出发点和最后的根据、最后的落脚点、最后的归宿。因此,科学发展观中的以人为本就是以更好地保障全体人民生存和发展权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的发展观念、价值取向和评价尺度。22006理论参考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回答了“为谁发展”、“靠谁发展”的问题。这就是要求以…  相似文献   

4.
有这样一则故事:西汉时候,有一天,汉文帝在召见群臣以后,向右丞相周勒提出了一个问题:“全国一年要判决多少案件?”周勃说:“不知道。”汉文帝又问:“全国一年要进多少钱粮?”周勃又支吾着回答不出,满脸羞愧,急得汗流泱背。汉文帝转而又向左丞相陈平。陈平回答说:“皇上买了解这些情况,请询问具体管理这些事的官员。”文帝问:“那么到底去问谁呢“’陈平说:“是上要知道全国一年判决多少案件,可以问廷尉(中央司法官);关于钱粮的事,可以问票内史(中央主管钱粮的官)”。文帝紧接着又问:“按照你说的,各个方面的事都有…  相似文献   

5.
宋天和  苗地 《理论探讨》2007,3(5):131-133
发展观问题是事关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能否兴旺发达的重大问题。胡锦涛把发展观问题置于前所未有的高度,提出了以人为本和全面发展的两大创新理论。这就从理论上回答了为谁发展、什么是发展和怎样发展的本质问题与核心问题。两大创新理论不仅提高了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价值,也提升了科学发展观的实践意义,并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创新理论的发展开辟了更广阔的空间。  相似文献   

6.
关于“中心”与“核心”的问题,曾经有过争议,结果并没有争出谁大谁小谁高谁低,一致的看法是既要坚持“中心”,又要明确“核心”,两个文明一起抓,两个成果一起要.但在实际工作中究竟怎样才能处理好二者的关系,国营五二四厂党政领导密切配合的实践初步回答了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7.
正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推动改革,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这一重要论述,开宗明义地回答了改革"为了谁,依靠谁"的根本问题。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群众首创精神,紧紧依靠人民推动改革,在全面深化改革过程中,这一重要经验,是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共同奋斗的根本遵循,必须倍加珍惜、长期坚持、不断完善。改革只有一个指向,为人民而改革,这是改革的根本价  相似文献   

8.
一个乡派出所曾因侦破案件数量居全县前列,以善打硬仗恶仗,侦破大案要案誉满全县,被誉为“侦破英雄”。近两年来,这个派出所坚持打防结合,标本兼治,走村串户开展法制教育,依靠村民进行群防群治,结果辖区内安定少事,无案可破。 看了这则新闻,我想起了扁鹊三兄弟比医术。一次,魏文侯问扁鹊他们兄弟三人谁的医术高,扁鹊说是兄长。魏文侯很是奇怪:既如此,他们怎么反不如你出名?扁鹊回答说:大哥治病,能从人的神情中看出征兆,未有形而除之,故名不出家;二哥治病,能从人的毛发间看出病象,不等发作就治好了,故名不出乡里;只…  相似文献   

9.
佚名 《党政论坛》2011,(6):22-22
一次,希腊哲学家捷诺的学生问他:“老师;您的知识比我们多许多倍,您回答的问题又十分正确,可是您为什么对自己的解答总是有疑问呢?  相似文献   

10.
"在共建中共享,在共享中共建",诠释了构建和谐社会的目的、途径和方向,明确了和谐社会建设的主体,科学而又系统地回答了和谐社会为谁建设、靠准建设,以及如何建设等重大问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共建共享".  相似文献   

11.
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从根本上回答了我们党要把自己建成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又深入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新形势下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对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陈新闽 《求知》2001,(12):4-6
继江泽民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后,党中央又召开十五届六中全会,作出《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市委也召开七届八次全会,通过了我市的实施意见。为什么党中央要召开一次全会,专门就党的作风建设问题作出决定?这次全会的重大历史意义是什么?这是我们学习全会精神首先需要回答的问题。我认为,研究回答这个问题,需要抓住三点:一是这次全会在中央整体工作部署中的地位;二是国内外形势对党的作风提出的现实要求;三是党的作风建设自身现状如何。  相似文献   

13.
杨治钊 《民主》2012,(12):51-51
中共十八大报告高屋建瓴.论述精辟.简明而又鲜明地向党内外、国内外宣示了关系我们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中共十八精神内涵丰富,思想深刻,既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从“四位一体”扩展为“五位一体”,又进一步明确了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定位: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出了新的理论概括。又提出了两个百年奋斗目标。  相似文献   

14.
《求知》2004,(6):48-48
著名经济学家胡鞍钢认为,以人为本,就是以中国13亿人口为本,经济增长应该是可以让全体人民共同分享的增长。提供公平的发展机会,一个重要的方面是对农民进行人力资本投资,这样做既公平又效率,应该把人力资本投资作为我们以人为本发展观的首要任务和目标。  相似文献   

15.
朱伟方 《学理论》2009,(20):106-107
社会主义本质理论蕴含着丰富而又深刻的唯物史观,突出了生产力是最终决定力量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强调了以人为本的历史唯物主义思想;贯彻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方面有机统一的历史唯物主义原理。  相似文献   

16.
文化产业具有经济和人文的双重属性,既把巨大的科技含量和文化含量融入到经济发展的整体运行中,又把思维方式、行为准则、道德规范、文化传统、价值观念等精神元素灌输到人们的素质和形象之中;既创造丰富的物质财富,又衍生丰赡的精神营养;既提高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  相似文献   

17.
高校学生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校学生工作以人为本,从根本上讲,就是要解决好“为谁服务”、“为谁工作”的问题,就是要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为学生谋利益的思想观念,真心实意、满腔热情地去关心、帮助学生成长、成才。笔者以为,以人为本,做好高校学生工作应从以  相似文献   

18.
50年来,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不断成长,独具魅力,既具有本土化的个性特点,体现着特殊的行业性;又蕴含着中华民族的传统品格,体现着鲜明的民族性;既显示着强大的生命力,体现着悠远的历史性;又反映了事物的发展规律,体现着与时俱进的成长性,成为大庆油田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成为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社会、全民族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包毅 《学理论》2008,(20):10-13
邓小平南方谈话是一篇重要的马克思主义纲领性文件。它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大力弘扬了马克思主义创新精神和与时俱进的品格,破涂了对改革开放“左”和“右”的干扰,精辟地回答了长期以表困扰我们的一些重大的理论问题。拨正了改革开放的正确航程,对社会主义发展模式和前途命运具有深远的影响,时创立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0.
某电视节目主持人在一次有众多现场观众参加的节目中,向一民营企业家提问:听说您在企业里完全个人说了算,那么您如何做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呢?这位很有名气的大款回答相当干脆:我从来不做思想政治工作,那不管用;谁要是不听我的,把账一结走人了事。观众一笑了之,主持人没有任何态度。  首先声明,我虽然吃了近30年的政工饭,对这位大款的高论不但毫无反感,而且多少有点敬佩。说实在的,像这样直率地回答问题,有啥说啥,眼下确属难能可贵。不像有些善于“表演”的领导干部,明明不重视思想政治工作,不会做思想政治工作,可是在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