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举办一届"有特色、高水平"的奥运会,这是中国对国际社会的郑重承诺。为此,北京奥运会将为媒体提供优质、便捷的服务,满足媒体采访报道奥运会的需求。出台北京奥运会及其筹备期间外国记者在华采访规定,编制发布外国记者  相似文献   

2.
白强 《时事报告》2003,(4):37-41
举办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将为中国发展带来新的契机。2008年和2010年两大盛会的举办将使北京和上海的GDP总值提高0.3%左右,而奥运会和世博会所显露的商机,还将为中国和世界带来机遇和财富。  相似文献   

3.
随着北京奥运会的临近,国际媒体的评论也逐渐增多。中国人对国际上的各种评论是十分介意的,除去媒体经常反映国际上各种对华的评论外,我们还有一份《参考消息》。这可能也是有中国特色的报纸,专门报道国际上各种对中国的反应。如何看待国际舆论,这可能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筹办奥运会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不宜估计过高 国家主席胡锦涛8月1日在人民大会堂接受来自世界各大洲25家外国媒体的联合采访时表示,毫无疑问,筹办奥运会有力推动了北京的经济社会发展,但由于北京的经济总量只占全国的很小部分,因此筹办奥运会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不宜估计过高。  相似文献   

5.
黄位刘 《当代广西》2005,(11):30-30
前不久,贝尔格莱德出版发行了塞尔维亚语的《道德经》(亦称《老子》),该书一上市就引起了读者的极大兴趣,很快便告罄。一本外国哲学书如此畅销是十分罕见的。其实,西方人早就把《老子》翻译成各种文字了,至今为止,各种外文版的《老子》已有250种,如今几乎每年都有一到两种新的译本问世。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被译成外国文字发行量最多的世界文化名著,除了《圣经》以外就是《老子》了。中国的崛起,需要其他国家的深切理解。而除了经济,文化也是一种重要和不可忽视的软力量。然而,在国外有可观的  相似文献   

6.
举办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将为中国发展带来新的契机。2008年和2010年两大盛会的举办将使北京和上海的GDP总值提高0.3%左右,而奥运会和世博会所显露的商机,还将为中国和世界带来机遇和财富。  相似文献   

7.
1978年,当中国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时,美国<时代>杂志曾经质疑: "他们的目标几乎不可能按期实现,甚至不可能实现." 2008年,中国隆重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 <时代>杂志又发表文章说: "当奥运会主火炬点燃时.世界见证了一个确凿无误的事实.中国回来了--在荣誉的光环下."  相似文献   

8.
为响应中宣部、中央外宣办、国家广电总局等5部门部署新闻战线扎实推进“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的活动的号召,中国外文局副局长陆彩荣率领所属中国网、《北京周报》、《今日中国》、《人民画报》、《人民中国》、《中国报道》等多语种、多媒体记者和外国专家组成的采访团队,8月底赴天津滨海新区进行了深入采访。这组文章,翔实地记述了他们眼中的被誉为中国“第三增长极”的天津滨海新区。  相似文献   

9.
重庆网友提出建议,将8月8日设立为中国的“体育节”.随即.重庆一媒体向社会发出《倡议书》,《北京青年报》等32家报纸、网络媒体支持.响应。  相似文献   

10.
《人权》2008,(3):61-61
为纪念联合国大会通过《世界人权宣言》60周年和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中国人权研究会于4月21目至22日在京举办了首届“北京人权论坛”。来自五大洲31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110余名中外人权高级官员和专家学者参加。中国人权研究会会长罗豪才、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王展出席开幕式并致辞。罗豪才说,60年来,在《世界人权宣言》的激励下,国际人权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相似文献   

11.
“百年奥运,中华圆梦”。2008年北京奥运会已经成功举办.奥运安全已经得到了最好的保障。但是.在奥运举办之前.你是否担心过北京奥运会的安全问题?你是否通过了场馆入口的安检门去现场观看北京奥运会比赛?奥运安全保卫工作就是要确保2008年北京奥运会安全举办.确保与会的党和国家领导人、外国首脑、贵宾以及所有参加人员安全,这是举办一届高水平、有特色奥运会的基石.不仅关系到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和国际形象.  相似文献   

12.
晓沙  王萌 《台声》2008,(8):18-19
七年前,在国际奥委会对北京的评估报告中,有一句独特而从未用过的评语:北京举办奥运会,将给中国和世界体育运动留下独一无二的遗产。今天,北京和中国用七年的诚意、执着和努力兑现承诺,向全世界呈现了这份“独一无二”的遗产。  相似文献   

13.
赵辉 《台声》2007,(8):30-35
这是一个民族的奥运情结,是一个民族的百年期盼。1908年,《天津青年》杂志向国人提出3个问题:中国何时才能派一位选手参加奥运会7中国何时才能派一支队伍参加奥运会7中国何时才能举办奥运会?从那时起.到2008年即将在北京举办的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相隔整整100年。  相似文献   

14.
北京奥运会及其筹备期间外国记者在华采访规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公布《北京奥运会及其筹备期间外国记者在华采访规定》,自2007年1月1日起施行,2008年10月17日自行废止。总理温家宝二00六年十一月一日第一条为了便于北京奥运会及其筹备期间外国记者在中国境内依法采访报道,传播和弘扬奥林匹克精神,  相似文献   

15.
孙冬雪 《两岸关系》2008,(9):F0004-F0004
奥运会刚刚落下帷幕,北京又迎来了残奥会的召开。 残奥会的开幕式壮观、唯美、感人。英国、美国、法国、意大利、日本、埃及等多家外国媒体纷纷表示,残奥会开幕式与奥运会开幕式同样精彩绝伦,演员们的表演令世界感动。中国实现了“两个奥运,同样精彩”的诺言。  相似文献   

16.
《大公报》1913年1月12日有篇文章,名曰《外国便桶》,讲了这样一件事:中山先生卸任大总统后到松江考察,当地民众热情欢迎并作了精心准备。一位党员发现孙中山的卧室少了一个马桶,特意从松江赶到上海,买了一个外国马桶安置使用。当地人顿时议论纷纷。  相似文献   

17.
《台声》2007,(1):65-65
在国台办1月举行的新年首场记者会上,新闻发言人杨毅指出,2007年是反对“台独”,维护台海和平的关键时期,台湾当局通过所谓修改一个中国内涵的“宪法”,谋求“台湾法理独立”的活动将进入实质阶段,两岸关系将面临严峻挑战,众所周知,在大陆综合实力不断增强的大形势下,2008年因为大陆要举办奥运会、台湾要搞“总统”选举,已被“台独”势力视为实现其将台湾分裂出去的“最好机会”,而2007年是此前的最后一年,因此成了“台独”势力眼中的关键年,近日,台湾媒体已普遍嗅出“山雨欲来”的情势,岛内“去中国化”、“正名”之逆风大有蔓延迹象,台湾当局在“台独”理念思维的左右下,不断“去中国化”,不断地去构建具有排他性的“台湾认同”,他们用行政资源强力推动,不断侵蚀与强化台湾民众的中国认同与中国情感,贻害深远。《中国时报》与《联合报》都预言,陈水扁在其任期的最后一年多时间中,很有可能孤注一掷,走上“台独冒进”路线,把两岸推向严重冲突对立的边缘,果真如此,海峡今年将极不平静。  相似文献   

18.
“数字奥运”是“科技奥运”的时代特征,是“人文奥运”的弘扬手段,是“绿色奥运”的重要支撑。根据《北京奥运行动规划》提出的目标和任务,为2008年奥运会提供优质的信息服务,结合北京城市信息化的发展战略,特制定本规划。一、目标与策略(一)目标“数字奥运”的总体目标是:保障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出色举办,建立以人为本、个性化、符合国际惯例、体现中国特色的综合信息服务体系,加速“数字北京”建设,带动产业发展,展示中国信息化水平和成就。  相似文献   

19.
王维娜 《今日海南》2006,(11):16-17
在演出市场竞争激烈,不少地方剧种名存实亡,许多剧团因失去观众而退出市场的今天,海口市美兰区的大致坡镇却有14家琼剧团、400多名演员常驻镇上,盛演不衰。2005年,这里的琼剧团演出达4000多场,约占海南全省琼剧演出场次的60%以上。海南的这一“大致坡琼剧现象”,受到了《光明日报》、《中国文化报》等中央媒体以及《海南日报》、《海口晚报》等多家省、市媒体的关注。海南省和海口市的宣传文化部门正积极筹划,将大致坡镇建设成为“琼剧文化镇”,以推动琼剧这棵“艺术奇葩”焕发出更多的新枝。  相似文献   

20.
安立志 《同舟共进》2011,(11):60-64
总体上讲,动辄强调“国情”(确切地讲是强调“国情特殊”)是中国近代以来遭遇的新问题。“自从1840年鸦片战争失败那时起,先进的中国人,经过千辛万苦,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要救国,只有维新,要维新,只有学外国。”(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在学习和引进外国事物的过程中,我们经历了一个先是器物,后是制度,再则文化的曲折历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