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这句话在整顿机关工作作风中用得不少,批评得也对。但进一步思考,现实中固然存在“不给好处不办事”,但也不乏“给了好处就办事”的现象。 “不给好处不办事”该批,而“给了好处就办事”且办得巴巴实实,该不该批?答案恐怕就不那么一致了。 在我看来,“给了好处就办事”与“不给好处不办事”在本质上并无二致——都属腐败行为,都属该批该查之列。不同在于,一个是“不拿钱财不办事,拿了乱办事”,一个是“既收钱财又办事”;前者易使人愤愤然,而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不断加大反腐力度,一些职能部门的工作人员利用手中权力吃拿卡要的行为大为收敛,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现象得到有效改观,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的权力寻租潜规则渐渐为社会所不容。然而,在一些领域一些人身上,权力寻租的惯性仍然存在,权力寻租的诱惑并没有完全消除,只不过由张扬走向低调,由不加选择、  相似文献   

3.
《先锋队》1994,(7)
这样的干部让老百姓失望笔者最近在湖北省监利县农村进行调查,发现有如下不良作风的党政干部令老百姓失望。搞权钱交易的干部──他们见利忘义,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滥用权力批条子。损公肥私的干部──只要自己能得利,不惜损害国家、集体财产。见异思迁的...  相似文献   

4.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不断加大反腐力度,一些职能部门的工作人员利用手中权力吃拿卡要的行为大为收敛,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现象得到有效改观,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的权力寻租潜规则渐渐为社会所不容。然而,在一些领域一些人身上,权力寻租的惯性仍然存在,权力寻租的诱惑并没有完全消除,只不过由张扬走向低调,由不加选择、来者不拒到进行风险研判选  相似文献   

5.
专项治理不给好处不办事的歪风潍坊市潍城区委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作为县这一级如何破题?我们按照中纪委二次全会精神,结合本区实际,集中抓了党政机关中"以权谋私、不给好处不办事"这一突出问题,采取摆查与整改相结合、自查自纠与强化监督约束相结合、治标与治本相...  相似文献   

6.
也说“好处”荒石你想办事吗?看有没有好处。没有好处不办事。任你磨玻嘴,跑断腿,也无济于事。你说你条件够了,够条件的人不止你一个。僧多米少,对不起,轮不到你。你说你告,那就告去,告还得有好处,没有好处难告倒。与其拿好处告状,还不如拿好处办事。你说是熟人...  相似文献   

7.
论“好处”     
论“好处”“好处”可意会不可言传,玄之又玄。你想办事吗?对不起,先得看有没有“好处”。没有“好处”不办事。你磨破嘴,跑断腿也无济于事。你说你条件够了,够条件的人不止你一个,僧多米少,对不起,轮不到你;你说你告,那就告去,告还得有“好处”,没有“好处”...  相似文献   

8.
张旭东 《党课》2007,(4):74-77
什么是腐败?简言之,腐败就是用公权谋取个人、家庭或小集团的私利。近年来,随着党和政府反腐败力度的不断加大,一些机关干部迫于反腐败的高压态势,不敢公开再搞贪污受贿等腐败,却涌起一股暗流,流行起新的潜规则,即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从表面看是人情往来,其实是权钱交易、彼此心照不宣。这种现象被称之为“非典型性腐败”。值得警惕的是,这种“非典型性腐败”正在演化成为公开的腐败,而且越来越肆无忌惮,如果我们不加大力度予以惩治,那么其后果将是十分严重的,这绝非耸人听闻。  相似文献   

9.
正北京市的一些街道政务服务中心多了一个"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受理的是办事群众线上或线下提交申请材料后未能受理、审批或群众来政务大厅未能解决的问题等,对于这样的问题,要成立专班,分析原因,限期解决。"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彰显的是以人为本,其目的是为了让群众办事更顺当。在群众办事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问题,如果让他们"无功而返",不仅会让他们白跑路,更会增加一定的办事成本,也难免会让群众对政务服务不满意。推出"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增添了办事通道,也增加了反映民声的渠道。  相似文献   

10.
《理论与当代》2004,(10):43-43
阎平在2004年8月20日的《新华每日电讯》上撰文指出:近几年一些外商和民营企业家反映,大连的投资软环境“两头热、中间冷”,本来按规定可以批准或办理的事,中间管理人员因故拖着不办。问题大多出在一些处长、科长的身上,以及一些“七站八所”的方方面面。个别人员没有好处不办事,将公共权力部门化、部门权力利益化以及部门利益个人化。为了提高办事效率和透明度,大连市政府  相似文献   

11.
情商:领导者不可或缺的一种素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情感智商运用到现代管理领域,是近20年来一直探索研究的重大课题。领导者要“用心管理”,而不是仅仅靠权力、压力使人服从。在领导工作的实践中,有的干部有些“娇气”,不愿与干部群众打成一片,身在群众,心在“汉”;有的干部有些“傲气”,身居要职,趾高气扬,架子大,瞧不起群众,疏远群众,听不进不同意见;有的干部有些“霸气”,把群众当成工具,任意摆布,动辄训斥;有的干部有些“邪气”,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以权谋私,处事不公;有的干部有些“冷气”,对干部群众的困难疾苦、身心健康麻木不仁,不闻不问,…  相似文献   

12.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正在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高校学生的思想观念产生了一定影响。一方面它对高校学生的思想观念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如竞争意识、成才意识、效益意识等增强了;另一方面它也对高校学生的思想观念产生了消极的影响,如容易诱使学生产生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思想。市场经济负面效应反映在人生观上就是以个人利益为本的人生观,如果任其滋  相似文献   

13.
世说新语     
最关键的是确立合理诊疗路径,严格控制报销目录外药品、耗材的使用。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解决看病贵问题。——卫生部长陈竺有些部门,有些干部过去是要有好处才办事,现在就是拿了好处也不办事,喝完了酒,吃完了饭,泡完了脚,屁股一拍就走人。——湖南省委书记周强在湖南省委经济工作会上批评不正之风考核你好我好大家好,一起糊弄市领导。  相似文献   

14.
实践"三个代表"思想,是当前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形势的需要,是党进行新的伟大建设工程的必然选择,是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官僚主义以唯心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为特征,是剥削阶级腐朽思想在党内的反映,与"三个代表"思想是根本对立的.克服官僚主义、治理腐败,是实践"三个代表"思想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5.
文艺的最高目的就是“表现自我”,这是西方现代主义文艺的一种创作主张。它以资产阶级极端个人主义世界观为思想基础,是资本主义腐朽没落的社会经济政治反映出来的文艺思潮。其实,作为整个现代主义意识形态,并不是当代西方社会中的新货色,它的源头可追溯到上世纪末本世纪初时兴一阵子的尼采“超人哲学”之类。它被介绍到中国来也很久远  相似文献   

16.
<正>今年初,射洪县"两会"期间,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们普遍反映,部分中层干部工作推诿、办事拖拉、纪律松懈、吃拿卡要、抬高门槛等给群众办事"添堵",亟待整治。得知这些情况后,射洪县委书记周新赓即指示:"办事环境不宽松,吃卡现象还未根本解决,群众反映强烈,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实行干部轮岗,回应群众呼声"。在后来召开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会上,县委也明确要求,全县各单位实施中层干部轮岗工作,要切实整治"中梗阻"顽疾,推动全县各项工作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17.
成功 《廉政瞭望》2004,(3):46-47
昏官如兽,蛇鼠龙虎不一而足,他们常张扬和标榜“我是流氓,我怕谁!”他们表现为极端的个人主义,并在主客观上都是以损害他人和社会的利益为标志。  相似文献   

18.
潜规则行为是商业贿赂行为的主要诱因.教育系统潜规则主要表现为认权不认德、熟人请托、办事要给好处、唯利是图、利益均沾、权利期权等,其显著特点在于行为隐蔽、调查取证难.对此应采取建章立制,使潜规则失效;加强社会心理建设、廉政文化建设,铲除潜规则生存的土壤;强化市场诚信建设等方法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三大支柱是现代企业制度、完善的市场体系和健全的宏观调控体系。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宏观调控体系的制定和执行都是靠党和政府的领导干部及工作人员来完成的。近年来,一些领导干部和工作人员在掌握了一定的调控权后,不是正确地运用其权力为党和国家以及人民谋利益,而是滥用手中所掌握的权力,即所谓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滥办事,使其权力恶性膨胀,从而给党和国家以及人民造成了重大损失。那么,怎样才能抑制权力膨胀呢? (一)加强教育,是抑制权力膨胀的重要基础。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十年改革最大的失误是教育。实践证明,各个历史转折时期都要加强教育,教育是先导,教育是基础。在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出现权力膨胀问题其中的一个重要的因素也是教育问题。因此,我们应着手进行三个方面的教育:一是强化理论教育。即以党校为阵地,对领导干部进行系统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进行党性教  相似文献   

20.
执政的共产党及其领导的政府机关能否保持廉洁,关系到人心的向背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成败。几年来我们党政机关内部出现的某些腐败现象,已经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有两种看法不好:一是说党和政府一团漆黑,官官相护,没有好人,前途莫测;另一是说初级阶段难以避免,经济发展了自然会好,漠不经心,无所事事。这里重要的是实事求是地分析,切切实实地治理。既要看到十年来改革和建设的成绩巨大,绝大多数工作人员是奉公守法;也要看到,确有少数人把为人民服务变成“有偿服务”,没有好处不办事,有了好处乱办事,甚至利用人民赋予的权力,为自己捞取好处,贪污受贿,敲诈勒索,投机倒把,挥霍浪费,弄权渎职等等。影响所及,已经不只是某些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