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产品差异化与集聚经济的自组织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经典一般均衡的完全竞争框架下,很难解释区域的聚集。生产产品的规模报酬递增假设改变了这一现状,中间产品差异化和终端产品差异化组成了产业集聚的自组织过程,这种自组织过程主要源于由产品差异化所引起的技术和金钱的外部性、多样化的产品的偏好和劳动力的锁定效应。主要结论为:收益递增是产业集群形成的根本动因,外部性是产业集群形成的关键因素,市场需求影响产业集群的规模,产业集群又满足了消费者的多样化偏好,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劳动力)集聚。因此,政府要鼓励区域内和区域外向区域内的人口流动,为满足多样化需求的时代要求,集聚区要加强创新意识的培养。  相似文献   

2.
基于集群机理的中国农业产业集群发展存在的问题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兰肇华 《理论月刊》2006,(7):171-173
本文从产业集群形成和效应发挥的机理出发,从产业链特征、自组织能力、技术创新能力和市场营销以及集群网络结构等方面分析了我国农业产业集群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为制定适合我国农业产业集群健康发展的对策提供了基于产业集群理论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王滨 《求索》2011,(12):45-46
浙江产业集群对浙江工业经济贡献值超过了“半壁江山”,其发展速度为全国所瞩目。从全球价值链理论的视角出发,浙江产业集群发展模式“有根可循”,深入剖析其内在实质和规律可为其他产业集群发展自身借鉴经验;浙江产业集群也一度出现“低端锁定”状态,探讨和研究其锁定原因及对策也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政府在产业集群发展中的角色定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产业集群是指在某特定领域中,一群在地理上邻近并有关联性的企业、专业供应商、服务供应商、相关产业供应商以及相关机构所构成的群体,并以彼此的共同性和互补性相联接。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我国先后形成了以北京中关村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广东东莞IT制造业产业集群、温州中小产业集群等为代表的一大批集群,有力地推动了相关产业和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产业集群以其强大经济推动作用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产业集群的形成,其本质是一个市场化的企业自组织过程,但这个过程并不能单纯地依靠市场的力量来完成,任何集群的形成和发展都与政府公共…  相似文献   

5.
邹红  金雯 《群众》2008,(9):51-53
产业集群作为一种为创造竞争优势而形成的独特的产业空间组织形式,它所具有的群体竞争优势和集聚发展的规模效应是其他产业组织形式所无法比拟的。依靠其内部的联系网络,一个地区的产业集群可以有力地推动当地区域经济的迅速发展。很多国家的地方政府就是通过培育地方产业集群,有效地提高了本地区的区域竞争力。对于江苏而言,产业集群的发展对于提升区域竞争力具有以下明显的好处:  相似文献   

6.
基于集群机理的中国农业产业集群发展对策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产业集群形成和效应发挥的机理出发,从拓展关联产业、延伸产业链、营造内部良性商业生态环境和建立健全中介服务体系等方面看,我国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应采取延伸农业产业链、提高自组织能力、加强物流和信息服务等措施。  相似文献   

7.
国外大学城的集聚经济效应机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义大学城是指高等教育产业集群,即由于彼此之间专业和产业的共性与互补性而相互联系、相互支撑、相互渗透的高校和企业集群.美国的硅谷、台湾的新竹等广义大学城成功地产生了集聚经济效应,其集聚经济效应机制主要有合作创新机制、风险投资机制、自组织机制及人力资本机制.  相似文献   

8.
论产业集群的形成机理与竞争优势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产业集群是产业特性与区域特性有效结合而形成的一种新型产业组织形式,是经济全球化与产业区域化的辩证统一,是柔性生产方式、社会资本优势和集聚经济效应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产业集群能够通过发挥集聚经济效应以及产业与地域的专业化、集中化、网络化特性增强产业和区域的竞争优势,因而,培育与发展产业集群是经济发展的一种战略方式,也是优化产业组织结构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9.
国际产业转移是外向型产业集群形成的背景和促成因素。文章在分析中部内陆地区发展外向型产业集群与国际产业转移相关性的基础上,对内陆地区外向型产业集群外资促进型形成原因及条件进行了探讨,并对如何发展我国内陆地区外向型产业集群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10.
集群经济是发展区域经济的有效产业组织形式.本文以集群经济的自组织特征为出发点,分析政府促进集群经济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微观察     
《乡音》2014,(7):1-1
国企改革要确保中国经济安全《红旗文稿》: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需要防止外资控制我国经济命脉。我国的国企关系着国计民生、维护着国家经济安全,如果外资、外企介入国企改革,要首先考虑经济安全问题和整个国家安全问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在2006年发表的研究报告显示,在中国已对外资开放的产业中,每一个产业排在前5名的企业几乎都被外资控制着;尤其是中国的28个主要产业中,外资竟然在21个产业里拥有多数资产控制权,这个数据今天应该更加触目惊心!因此,一定要警惕外资借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之际进一步控制中国经济命脉,危害中国经济安全。  相似文献   

12.
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来源于其动力机制,集群的动力包括生成动力与发展动力。产业集群的生成动力包括资源禀赋、社会文化、政府支持、企业间的柔性合作等多方面的因素,其发展动力来自于专业化生产的优势、集群学习效应、凝聚效应等方面。对产业集群生产与发展动力的研究对于促进产业集群的形成、推动产业集群的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产业集群发展到一定规模后,会以自身的发展来壮大区域经济,促使地方形成良好的创新环境,逐步吸纳引进集群产业链条,并进一步刺激地方对集群的服务和支撑业的发展。但由于其在运营过程中的局限性,并没有发挥好产业集群效应对地方经济的提振作用。因而必须在产业集群内部形成链条式生产关系,将集群的标准化生产方式推向地方,由政府扶持和引导,找准产业集群与地方经济的契合点,并建立和健全为产业集群发展提供服务的地方创新环境和公共服务平台。  相似文献   

14.
夏兰 《求索》2012,(9):229-231
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化发展已成为业界及学术界的共识,研究如何优化我国高新技术产业产业集群网络结构,提高产业集群集聚效应,促进我国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国目前各省都建立了高新技术开发区,许多已经形成了产业集群的雏形。本文首先通过要素集聚速度指标从总体上分析生产要素是否形成了向高新区集中的趋势,然后多次运用区位熵系数计算了高技术产业的集聚度,从而分析高技术产业产业集群的集聚效应,以期为我国各区域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李淑芬  张玲 《求索》2012,(11):230-232
新经济社会学是运用社会学理论和方法研究社会个体经济行为的一门学科,在新经济社会学视角下,集群型企业家行为实际上是以企业家为中心构成的集群型社会关系网络组织行为。其间,由于企业家处于网络的"结构洞"位置,企业可据此获得对关键资源的拥有或控制;另一方面,企业还可利用企业家不同的网络"弱关系"特性获得多样化的社会信息或知识资源,进而提升其自身的市场竞争力。集群型企业家行为的上述性质即为集群型企业家行为的网络效应与衍生效应,在创新成为时代主流的背景下,忽视集群型企业家行为的网络效应与衍生效应,就不能把握企业集群所创造的地区竞争优势。然而,集群型企业家行为趋同也会促使集群内创新行为的减少,引发集群企业间同质性竞争,影响产业集群的整体竞争力。为此,应积极调整相应的产业结构政策,完善人才培育机制,并逐步完善行业协会作用,为创建优秀的集群品牌聚力。  相似文献   

16.
产业集群理论是在区位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经过30年的发展我国东部地区的产业集群趋于成熟,并逐步向西部地区转移。产业集群的空间集聚会产生外部规模经济效应和知识溢出效应,企业的技术创新、学术界理论创新、政府的规划引导对产业集群的升级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7.
刘艳红  罗晓蓉 《人民论坛》2012,(26):238-239
产业集群具有协作效应、制度效应和创新效应,对于区域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唐秦一体化产业集群的培育具有良好的现实基础,未来唐秦一体化的特色产业集群培育可以主抓港口产业、文化产业、钢铁产业和葡萄酒产业,在一体化中合作共识是前提,制度创新是保障,品牌优势是引领,基础设施是条件。  相似文献   

18.
生态产业集群是特定区位各种社会经济因素和生态因素有机结合和相互作用,实行资源循环利用和综合利用所形成的经济效率高、生态功能强的网络型进化型产业集群。它的主要特征是:遵循生态规律,实行"从摇篮到摇篮"的闭合循环;优选产业项目,整合经济、社会、生态功能;吸收外部效应,实现资源综合利用效益最大化;美化集群环境,呈现绿色、愉悦、生机勃勃的和谐景观。它具有主副产业衍生模式、多种产业共生模式、生态企业集团化模式。构建生态产业集群要以规划为先导,在产业集群化基础上实行集群生态化改造;以法律为保障,积极寻求有利于生态产业集群发展的制度安排;以企业为单元,培育自觉构建生态产业集群的行为主体。  相似文献   

19.
产业集群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这已经被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经济的迅速发展所证明。吉林省产业集群的发展刚刚起步,还存在着诸多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遵循产业集群规律,转换体制机制,促进产业组织的转型;注意培养“内生”为主、“外生”为辅的产业集群;选择市场为主、政府为辅的模式,并且要关注经济全球化趋势,增强跨界联系,以此促进吉林省产业集群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工业化中所面临的资源与环境压力日益增大,再生金属资源产业作为发展循环经济的核心内涵,研究其产业集群发展的问题,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在产业集群和复杂理论背景下,将再生金属资源产业集群视为一个复杂适应性系统,结合台州市再生金属资源产业集群发展实例,从环境设计、正反馈、边界约束以及稳定性四个角度详细分析其自组织过程的不同机理,构建了台州市再生金属资源产业分析的复杂性理论架构.最后,提出再生金属资源产业集群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