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应杰 《党建》2005,(11):8-10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是指导我国今后五年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纲领性文件。一字之改———发展观念的根本转变“十一五”规划,是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后制定的第一个五年规划。《建议》充分体现了这一重大变化,第一次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计划”改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一字之改,正是为了进一步消除计划经济的痕迹,真正将“十一五”规划变成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  相似文献   

2.
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指引下.中共重庆市委提出了《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根据市委《建议》,重庆市人民政府编制了《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已经市二届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将成为我市“十一五”即2006年至2010年期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和行动纲领。审视《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十一五”规划纲要),其方法特征已由中期计划转变为中期规划.而其内容实质则由转型发展上升为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3.
根据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中共贵州省委关于制定贵州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精神, 制定《贵州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总纲第一节规划背景“十五”时期的显著成就为“十一五”发展奠定了良好基  相似文献   

4.
《甘肃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是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后我省编制的第一个五年规划,是将“科学发展观”这一重要战略思想由理念全面进入实践的第一份“行动纲领”。为帮助广大读者更好地理解我省的“十一五”规划。本刊组织记者采访了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徐守盛,省政协副主席、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邵克文,兰州大学经济学院院长、省“十一五”规划专家组长高新才和省委党校经济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李含琳,请他们就“十一五”规划中的重大战略任务和重点问题进行解答和释疑。——本刊编辑部  相似文献   

5.
莺啼燕语报新春。在一年一度新春佳节即将到来之际,北京市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和北京市政协十届四次会议胜利召开。“两会”代表、委员对《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和王岐山市长所作的《关于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的报告》进行了热烈讨论。大家就北京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畅所欲言,建言献策,共商发展大计,谋划发展蓝图,对“十一五”时期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充满信心。“十一五”时期是我们抓住机遇,实现“新北京、新奥运”战略构想的关键阶段。如何开好局、起好步,全面推进“十一五”规划的实施,就此我们邀请部分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畅谈了认识和想法。  相似文献   

6.
黎明 《党的建设》2011,(2):12-14
在我们告别成就辉煌的“十一五”,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迎来充满希望的下一个五年时,省委十一届十次全委扩大会议通过的《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和今年两会表决通过的《甘肃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把实现跨越式发展作为“十二五”时期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总目标,  相似文献   

7.
《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上海“十一五”期间,要推进政企、政资、政事、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实行管办分离,理顺政府与行政执法类、社会公益类和经营服务类事业单位的关系,将一部分专业行政管理部门和事业单位转为提供公共服务的社会组织。《“十一五”规划纲要》明确了事业单位体制改革的具体思路,为进一步推进上海事业单位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8.
高金晔 《新长征》2006,(2):34-35
按照《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的精神,搞好文化产业的谋篇布局,已经进入了各地区和部门制定“十一五”发展规划的视野。  相似文献   

9.
刘晓峰 《新长征》2006,(2):49-49
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组织部门应该把实现“十一五”规划作为组织工作的第一要务,努力做好新时期的组织工作。  相似文献   

10.
“十一五”期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研究和提出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的建议,确立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重点及应采取的主要政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前线》2006,(5)
《“十一五”时期首都精神文明建设规划》于3月15日经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全体会议讨论通过,并作为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专项规划公开发布。这是我市“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突出人文社会指标、突出公共服务内容的重要体现,也是首都精神文明建设走向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的重要标志。《规划》的实施,对于大力加强首都精神文明建设,促进首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必将发挥重要作用。为配合《规划》的学习贯彻,本刊摘要刊登其中有关“十一五”时期首都精神文明建设主要任务的内容。  相似文献   

12.
《党的建设》2007,(4):4-7
2006年是我国实施“十一五”规划并实现良好开局的一年2006年,是我国实施“十一五”规划并实现良好开局的一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重大成就。  相似文献   

13.
<正>五年规划原称五年计划,全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纲要,是国民经济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属长期计划。主要是对国家重大建设项目、生产力分布和国民经济重要比例关系等做出规划,为国民经济发展远景规定目标和方向。新中国从1953年开始制订第一个"五年计划"。从"十一五"起,"五年计划"改为"五年规划"(1949年10月到1952年年底的"国民经济恢复  相似文献   

14.
深刻领会“十一五”规划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通读“十一五”规划全文可以看到,贯穿全文有一根主线,这就是“立足科学发展、着力自主创新、完善体制机制、促进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15.
《支部生活》2005,(12):47-47
五中全会通过“十一五”规划建议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于10月8日至11日在北京举行。全会由中央政治局主持,中央委员会总书记胡锦涛作了重要讲话。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要“增强应对贸易争端能力,维护企业合法权益和国家利益”。在“十一五”发展新时期,妥善处理贸易争端,营造稳定、和谐的国际贸易环境,是实施互利共赢的对外开放战略、构建和谐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已进入贸易争端多发期近  相似文献   

17.
姜春英  田恃玮 《奋斗》2005,(12):14-15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通篇体现了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思想,符合我国国情,顺应时代要求,反映了人们的意愿,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建议》从“十五”计划的完成情况、“十一五”时期面临的国内外环境。“十一五”是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三个方面,全面、系统、深刻地分析了“十一五”规划的时代背景。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强调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任务,作为“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主要目标。这是当前农村全面发展的一次新的重要探索。  相似文献   

19.
《共产党人》2005,(22):1-1
中共宁夏回族自治区委员会第九届十一次全会指出:“十一”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为我国在新世纪第二个五年经济社会发展描绘出了宏伟的蓝图。胜利实现“十一五”规划,关键在党,关键在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相似文献   

20.
《当代党员》2010,(12):4-7
11月16日至17日召开的中共重庆市委三届八次全会,回顾总结了“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研究编制“十二五”规划,审议通过了《中共重庆市委关于制定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市委书记薄熙来作主题报告,市委副书记、市长黄奇帆作《关于制定重庆市“十二五”规划建议的说明》。为了帮助读者深入学习贯彻全会精神,本刊特别刊登这组重要文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