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肖剑 《湖湘论坛》2005,18(1):78-79
《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 (试行 )》对加强党内监督 ,特别是对“一把手”的监督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强化“一把手”监督 ,选准配好“一把手”是基础 ,构筑立体监督网络是重点 ,加强民主集中制是根本。  相似文献   

2.
《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颁布实施后,省级机关各部门各单位,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委要求,对学习贯彻抓得很紧,取得了明显成效。我们要在前一阶段的基础上,把学习贯彻两个《条例》进一步引向深入。突出对“一把手”和权力部门的监督中共中央颁布实施两个《条例》,是我们党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健全和完善党内监督制约机制,切实加强党的纪律建设,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大举措。两个《条例》的颁布实施,对于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方针,发展党内民主、加强党内监督、严明党的纪律;对于提高党…  相似文献   

3.
近日,杭州市委在现有党内监督条例的基础上,出台《关于加强对党政主要领导干部监督的规定》,对党政“一把手”的人权、财权、事权作出了限制,如明确规定“一把手”没有财务审批权,选拔任用干部不能由“一把手”一人说了算,重大决策须集体讨论决定等等。  相似文献   

4.
正今年6月,《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全文公布。这是我们党成立以来针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制定的首个专门文件,彰显了党中央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的高度重视。《意见》聚焦落实党委(党组)主体责任,明确提出要加强对各级"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的监督。  相似文献   

5.
辛忠波 《中国保安》2005,(14):19-21
《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以下简称“监督条例”)已于2004年2月17日向社会公布。这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部十分重要的党内法规,标志着党内监督工作从此进入规范化、制度化的新阶段。《监督条例》共分5章:“总则”、“监督职责”、“监督制度”、“监督保障”、“附则”,47条,6600余字“。发展党内民主、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则是贯穿条例通篇的主线。《监督条例》的主要特点和突出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没有制度的监督是软弱的监督”。作为执政党,中国共产党要不要监督和制约?这是《监督条例》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从法治和…  相似文献   

6.
《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以下简称《党内监督条例》)已于近期颁布实施,标志着党内监督工作进入规范化、制度化的新阶段。这对于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发扬党内民主,从根本上加强党内监督,提高党内监督工作水平,将会产生重大影响。《党内监督条例》对做好监督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必须在如何搞好监督上动脑筋、作文章,下大力气去抓,切实抓出成效。  相似文献   

7.
健全对“一把手”的监督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立群 《政策》2007,(12):47-47
《党内监督条例(试行)》明确规定:"党内监督的重点对象是党的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一把手"是领导班子的主要负责人,手中握有较大权力。加强对"一把手"的监督,是干部监督工作的重中之重,是提高经济社会发展度、人民群众满意度、社会环境公平度、党风政风民风纯洁度的关键所在。当前加强对"一把手"监督,重点要在健全体制和机制方面狠下功夫。  相似文献   

8.
《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的颁布实施,对于加强和改进党内监督工作意义重大。贯彻落实《条例》,要加强教育,努力提高领导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要深化体制改革和创新,从根本上解决对领导干部的管理和监督上存在的问题;要抓住监督重点,加强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的监督;要积极探索有效措施,加大对领导干部的管理和监督力度。  相似文献   

9.
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尤其是一把手能否善用公共权力,实施对公共事务的有效管理,直接影响到国家和人民的整体利益。长期以来,由于监督体制的缺陷,使对一把手的监督一直难以到位,处于缺失状态。新颁布的《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通过强化集体决策权,建立巡视制度,对加强一把手监督,防止其独断专行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随着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改进、社会主  相似文献   

10.
《湖北省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条例》(以下称《条例》)的正式施行,是全省地方政权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的一件大事,这对于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意义重大。1.《条例》的立法特色地方立法应当具有自己的特色,这是地方立法的生命力所在。《条例》的制定体现了各级人大常委、人大代表、人民群众、专家学者以及立法工作  相似文献   

11.
日前,中共中央近日颁布《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受到广泛关注。这两个条例对加强党的纪律、加强党内民主,加强对党员、特别是领导人的监督方面做出了许多重要的规定,具有非常强的现实意义。从近年被查处、判刑的成克杰、程维高、王怀忠等人看,对为官一方的“一把手”的监督流于形式、党内民主的软弱无力,为滋生腐败提供了温床。关于加强党的纪律、加强党内监督的重要性,邓小平有两个“最重要”的论断。一个是在1962年,他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作出重要论断:“对领导人最重要的监督是来自党委会本身…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的颁布实施,是按照党的十六大加强党的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的要求,加强党自身建设的重大举措。本文介绍了这两部党内法规的形成过程,结合具体内容分析了其特点,着重就如何实行有效监督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指出了目前开展党内监督在思想上的某些错误认识。  相似文献   

13.
最近,中央颁布了《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这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特别是制度建设的一个重大举措。组织部门一定要认真抓好《条例》的学习、贯彻和落实。 要贯彻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条例》是加强党内监督的基本依据和有力武器,也是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方针的重要保证,必须不折不扣地严格执  相似文献   

14.
正党的十八大之后,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越来越紧、越来越实、越来越严。《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第六条规定:"党内监督的重点对象是党的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让党员干部"习惯在受监督和约束的环境中工作生活"。各级领导班子"一把手"在管党治党中处于关键地位,监督"一把手"是强化党内监督的重中之重;2021年3月27日,党中央颁布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的意见》,强调"一把手"要以身作则,  相似文献   

15.
黄宏章  陆军宝 《政策》2004,(4):56-56
新颁布实施的《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以下简称《监督条例》),是从严治党的一项重要举措。《监督条例》的颁布实施,标志着党内监督进入规范化、制度化的新阶段。要切实贯彻落实好《监督条例》,对我们每个党员干部来说,应以《监督条例》为镜  相似文献   

16.
金银焕 《前进》2004,(4):6-9
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以下简称《条例》)是马克思主义建党史上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文献,它在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发展历程中,把党的监督制度第一次以系统化、规范化、程序化的方式呈现于世人面前,是中国共产党总结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历史经验和长期实践的智慧结晶,是中国共产党日益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条例》的出台,对于我们进一步把握党内监督的基本规律,从根本上提高党内监督水平,推进党的制度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一《条例》的颁布和实施,是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的重大举措。党内监督是党的建设的重…  相似文献   

17.
党风廉政建设与反腐败,近年来一直是党建工作的重点。《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以下简称《条例》)的出台更是有着标志性的意义——党内监督从此进入规范化、制度化的新阶段;反腐败斗争从依靠领导人的政治意愿转变为依靠制度规范。同时也可以看出反腐方向的重大转变——从以事后  相似文献   

18.
在认真总结党内监督的实践,特别是总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党内监督实践的基础上,中央制定并发布了《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以下简称《条例》)。我们铁路企业各级党组织必须充分认识学习贯彻《条例》的重要意义,切实把握《条例》的精神实质,全面落实《条例》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党内监督工作,努力把铁路企业党的建设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一、充分认识{条例》的重大意义,自觉增强监督意识 《条例》是中国共产党成立83年以来的第一部自我监  相似文献   

19.
《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以下简称《条例》)颁行后,引起了广泛关注。中央对《条例》十分重视,广大人民对《条例》寄予厚望。 意义深远,民主是魂 《条例》第一条"发展党内民主"的规定,不仅是贯《条例》的主线,更是统摄《条例》的灵魂,"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这是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有影响力的论断之。党内民  相似文献   

20.
《中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已经正式颁布实施了,这是中国共产党坚持从严治党的一项重大举措,是其党内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本文对条例的起草背景、经过和条例的特点、意义作一简略的介绍。中国共产党成立80多年来,高度重视党内监督,这为党保持肌体的健康和活力,完成党在各个时期的任务提供了坚实的保障。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就规定了关于党内监督的内容。1927年,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第三次修正章程议决案》,规定设立党内监督机构———检察委员会。从1935年的遵义会议起,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