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法共中央机关刊物《共产主义手册》一九八二年十一月号发表法共中央宣传部付部长让——夏尔·内格尔文章,介绍一九八二年六月法共代表团访问捷克斯洛伐克情况,分析八十年代捷克斯洛伐克经济发展动向。八十年代是捷克斯洛伐克经济从粗放向  相似文献   

2.
1989年政局剧变后,捷克与斯洛伐克开始了政治、经济和外交全面转型进程。1992年捷克和斯洛伐克联邦解体后,它们各自呈现出了不同的转型特征。历史传统、政治精英和"回归欧洲"等因素决定和影响了它们的转型路径和转型绩效。转型初始条件较差的斯洛伐克经历了更为曲折和艰难的转型道路,但随着政治精英更能利用欧洲一体化的发展机遇促进国内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它在转型的后半程取得显著进展,不仅与捷克会合于欧洲-大西洋结构中,而且缩短了与捷克的差距。  相似文献   

3.
捷克斯洛伐克1989年一月1月1日:从1月1日起,捷克斯洛伐克开始改革批发价和收购价,即除运输、邮电、外贸和服务行业以外,在国民经济各部门较大幅度地调整工业品的批发价和农产品的收购价。1月15日:布拉格市上万人举行示威,纪念查理大学学生扬·帕拉赫为抗议苏军入侵捷  相似文献   

4.
捷克斯洛伐克生产的工业产品占世界工业产品的1.5%,而人口只占世界人口的0.4%。捷克斯洛伐克90%以上的工业产品是人民政权期间所建成的企业生产出来的。四十年来,捷克斯洛伐克从根本上改建  相似文献   

5.
1990年3月29日,捷克斯洛伐克联邦议会通过决议把原国名“捷克斯洛伐克社会主义共和国”改为“捷克斯洛伐克联邦共和国”。4月20日,捷国名再改为“捷克和斯洛伐克联邦共和国”,以更好地体现两个民族的平等关系。6月,△当哈韦尔总统到斯洛伐克的科马诺城视察时,斯洛伐克一些群众公开打着“斯洛  相似文献   

6.
在东欧社会主义国家中,波兰、保加利亚、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捷克斯洛伐克仍然存在着多党合作体制。在这些国家中,除了占居主导地位的共产党(工人党)外,还存在着一些民主政党。长期以来,它们合作共事、同舟共济,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多党联合体制。在波兰、除了波兰统一工人党,还有统一农民党和民主党。在民主德国、除了德国统一社会党之外,还有民主农民党、国家民主党、自由民主党和基督教民主联盟。在捷克斯洛伐克,除了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之外,捷克斯洛伐克人民党、捷克斯洛伐克社会党、斯洛伐克自由党和斯洛伐克复兴党也在起作用。:在保加利亚、与保加利亚共产党同时起作用的还有保加利亚农民联盟。  相似文献   

7.
就居民的教育水平来说,捷克斯洛伐克在世界上占第一位。每1000人中51人具有高等教育程度,175人具有中等教育程度和300人具有中等专业教育程度。由于教育事业的发展捷克斯洛伐克的专业科技干部的水平和劳动人民文化、技术水平比较高。据1980年11月1日为止的人口普查结果,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中工作的劳动者约780万人,其中200万人受过中等教育,250万人是技工学校(包括艺徒训练班)毕业的技工,58万3千人受过高等教育。  相似文献   

8.
捷克斯洛伐克的科学与文化事业科学在人民政权年代里,捷克斯洛伐克的科学获得真正的繁荣。1952年建立了捷克斯洛伐克科学院,之后不久建立了斯洛伐克科学院。五十年代中期全国共有7个科学研究所,创建了捷克斯洛伐克农业科学院,在比较短的时期内科研所机关网点增加了19倍多,而科研机关的工作人员数增加了9倍多。  相似文献   

9.
捷克斯洛伐克是东欧较为发达的工业国家,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其钢铁、冶金、化学等工业部门就颇负盛名,在世界工业制成品的输出总额中,捷克占6%。二战期间捷经济遭受的破坏也并非十分严重,所以在战后恢复期间,经济发展迅速。但是由于捷克所制定的经济发展计划,并非从本国实际出发,而是照抄、照搬苏联模式,随意改变原来比较适宜自己的国家经济发展门类的比例关系,制定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特别是制造业的发展计划,轻率地改变了过去正常的切合实际的对外贸易关系,盲目追求高速度、高指标,导致国民经济恢复以后部门比例严重失调,经济发展缓慢。与此同  相似文献   

10.
1989年底,捷政局剧变。时过3年,1992年12月31日捷克和斯洛伐克联邦共和国正式分家,联邦国家不复存在。具有70多年历史的统一国家缘何又分道扬镳?这确是值得人们深思的问题。 一、长期历史积怨,埋下隐患 原捷克和斯洛伐克联邦共和国,是位于欧洲中部的一个内陆国家,北邻波兰,东与乌克兰交界,南同匈牙利、奥地利相连,西与德国接壤。西部为捷克高地,东部是喀尔巴阡山地。  相似文献   

11.
自1989年11月捷克斯洛伐克政权更迭以来,围绕着联邦体制问题,捷联邦政府和两个共和国之间展开了旷日持久尖锐激烈的斗争,酿成了一次次国体危机,联邦国家频临分裂的边缘。这场关系到捷克斯洛伐克前途命运的斗争实质上是这个国家历史上长期潜伏的深刻的民族矛盾在国家体制问题上的继续和发展。捷克斯洛伐克国内的民族矛盾由来已久。每当捷历史的关键时刻,民族矛盾都进一步加深,上升为国家的主要矛盾,引起国内局势的动荡。  相似文献   

12.
东欧现在是东中欧。1989年的欣快感已让位于黎明之后的烦恼。去年,和平革命的共同目的——人民联合起来反对共产党权力的垄断——已为混乱、分裂和失望所取代。混乱的产生是因为斗争不再是“我们”和“他们”之间进行,而是在我们中间进行。在波兰,团结工会已不团结。由于斯洛伐克要求自治的压力,捷克斯洛伐克已改名为捷克和斯洛伐克联邦共和国。在匈牙利,更多关心在邻国中匈族人命运的人与着重考虑塑造欧洲所欢迎的政治和经济  相似文献   

13.
一本新杂志     
由保加利亚、匈牙利、东德、古巴、蒙古、波兰、苏联与捷克斯洛伐克联合创办的管理问题国际研究所已着手出版国际性杂志《管理问题的理论与实践》。杂志的内容包括经济机制的完善,国民经济的管理,各部门经济的管理,科学与经济生产组织的管理,以及科技发展的管理。将定期刊载各种文章:干部的培养与使用,先进的组织形式与管理结构的实施,数学方法与计算技术的应用,微电子计算机与机器人技术的采  相似文献   

14.
慕尼黑事件发生后,贝奈斯重新思考捷克斯洛伐克在东西方之间定位的问题,提出了使捷克斯洛伐克充当"东西方桥梁"的思想。苏德战争爆发后,苏联和英国在缔结苏英同盟条约谈判的过程中,围绕战后捷克斯洛伐克的命运问题展开了争论,斯大林作出了抛开分歧,未来将以武力解决的决定。1943年斯大林格勒战役结束后,捷克斯洛伐克由苏联解放的前景渐趋明朗,贝奈斯从捷克斯洛伐克的利益出发,下定决心一定要同苏联签订条约。针对英国的反对意见,斯大林建议在苏捷条约中加入今后波兰加入条约的可能性的规定。苏捷条约充分体现了大国之间协调利益而决定小国命运的战后国际关系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捷克 在东欧国家中捷克(捷克斯洛伐克)的退休金体系比较发达,退休金体系包含对低收入者,包括对退休人员的大量津贴和补助,这尤其涉及到失去主要供养人的家庭。在社会经济和政治体制变动的年代,总体上退休金体系还保留着相当宽容的特征。  相似文献   

16.
捷克斯洛伐克是经济相当发达的国家,历来重视发展教育事业。七十年代以来,为了适应当代科技迅速发展和经济向集约化战略转变的需要,捷对现行的教育体制进行了调整和改革。一、捷教育发展和改革的主要过程。一九四五年五月九日解放后,捷废除了旧的教育体系而采用了苏联的教育制度和做法。特别是一九四八年二月革命胜利后,通过了法令,统一了全国的教育体制,实行了免费的八年制义务教育,扩大和新建了一批中等学校和高等院校。一九五八年捷将八年制义务教育改为九制,并建立了比较完整的中等和高等教育体系,为国家建设培养了大批专门人材。  相似文献   

17.
一、最近的发展 1993年,波兰的经济复苏加强了: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以4%的速度持续增长。据估计,匈牙利和捷克的工业生产的恢复将是广泛的;捷克共和国的经济之所以成效不大,是因为捷克和斯洛伐克联邦解体的缘故,匈牙利第一季度的农业产量也急剧下降。从第一季度开始,这两个国家的经济指标表明几乎所有的部门的产量都是稳定的,但农业除外。匈牙利和波兰的失业率在已很高的比率上继续上升,但增长势头放慢了;捷克共和国的失业率明显低于其他国家,但已呈现出缓慢增长的趋势。联邦的解体对斯洛伐克的影响尤其恶劣,尽管其工业产量在第二季度已恢复增长,但仍不能断定产量是否是稳定的。  相似文献   

18.
冷战结束后,世界各地的民族主义努力抬头,要求民族独立和民族统一已成为影响当今国际关系的一个重大潮流。这一点在冷战的前沿欧洲尤其引人注目。先是东欧剧变,德国完成统一,而后是苏联和南斯拉夫在严重的民族危机冲击下,先后解体。近来,原来被认为东欧国家中最有可能平稳顺利地实现向私有制过渡的捷克和斯洛伐克共和国也由于民族矛盾的激化而成为国际关注的热点之一。东欧剧变后,捷克斯洛伐克长期存在的民族矛盾日益尖锐,在不断的民族危机冲击下,捷克和斯洛伐克联邦面临着  相似文献   

19.
此文发表在1983年2月14日《真理报》,作者博伊加罗夫。文章说,捷克斯洛伐克社会主义共和国一直在执行苏联对农业、食品工业各种设备的定货任务,它每年将成千上万台拖拉机运往苏联,其中包括四千台葡萄园与温室用  相似文献   

20.
六、七十年代东亚“四小”的经济起飞,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归结为实行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即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大量吸收和利用外资。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波兰、匈牙利、捷克和斯洛伐克、罗马尼亚及保加利亚等五个中欧国家,也开始大量引进外资。中欧国家有可能借此实现经济的快速增长吗?六七十年代在东亚出现的经济奇迹是否会在九十年代的中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