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和谐理念是中华文化的思想精髓和生命智慧。构建以人与自然和谐为核心的生态文明价值理念,旨在建立一种良好的秩序,保持一种平衡的状态,追求一种崇高的境界,即通过人们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消费方式的根本转变,使得社会发展秩序、生产秩序、生活秩序、心态秩序与自然生态演变秩序之间始终保持良好的动态平衡。  相似文献   

2.
袁曙光 《求索》2012,(9):117-118,29
"和谐司法"是指在法治社会框架下,遵循公平、效率和人权的价值导向,以法律效果、政治效果和社会效果的均衡统一为目标指向的司法权运行状态。强调人本理念,公平、公正与效率有机统一的理念以及着眼化解现实矛盾的司法实践理念是当代和谐司法的重要特质。然而,当下尚存在诸多影响和谐司法的现实困境。为此,坚守"不告不理"及"司法为民"的基本司法原则,建立合理的司法权力配置机制及外部沟通机制,推进司法职业化进程、建立科学的司法职业伦理将成为我国和谐司法的重要进路。  相似文献   

3.
陈锐 《人大建设》2009,(12):44-44
司法作为解决矛盾冲突的一种手段,对抗性、对立性仿佛是其天然属性。但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司法不仅表现为一种解决纠纷的方式,更为重要的是,它体现了一种社会秩序的安排,代表了一种特殊的文化价值取向,反映了传统儒家文化追求自然秩序和谐的理想。两千多年前,  相似文献   

4.
张珊 《岭南学刊》2006,1(4):36-38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实现公平正义为目标。公正的司法可以树立法律的权威,维护社会的公正,形成稳定的秩序,达致和谐的状态,为和谐的社会提供司法保障。  相似文献   

5.
司法权威的和谐理念就是指如何保证和维护司法内部在行驶国家权力时能够形成相互支持、相互配合并相互促进的和谐机制并保证司法过程和司法结果产生公平公正效果的思想和理论支持,它强调的是司法权配置的合理性,司法运行过程的协调性和司法行为结果的公正性,是系统性和权威性在司法中的要求和体现。文章从司法权配置的和谐、司法过程的和谐和司法结果的和谐来论述了如何在和谐理念下树立司法的权威。  相似文献   

6.
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由意识形态向人们行为过渡的两种主要表现形态。通过道德规范的自律作用推进核心价值观教育,关键是要根据国家、社会和公民三方面的价值关系,确立当代公民道德规范建设的总要求,进一步凝练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深化具体道德规范建设;通过法律规范的他律作用推进核心价值观教育,要在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等重要环节中贯彻民主、平等、公正等价值理念,做到科学立法、秉公执法、公正司法、自觉守法。法德并举,要求道德规范与法律规范在建设目标上具有一致性,在内涵设置上具有协调性,并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推动法律规范与道德规范在实践中"一外一内"相配合,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外化于行,内化于心。  相似文献   

7.
人类文化自觉就是以"美美与共,天下大同"为旨趣的人类文化自我意识,是对人类文化普遍本质和共同命运的深刻意识.它不仅为构建和谐世界确立了"多元一体"的价值理念和文化理想,而且提出了人类走向和谐世界的实践程序,强调人类只有通过跨丈化对话、全球合作和全球制度实现当代世界秩序的和平变革,才能打破"以暴易暴"的恶性循环.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公正合理、充满活力的和谐世界.  相似文献   

8.
武春玲  赵华鹏 《前沿》2006,(1):159-161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具有鲜明的时代背景和实践意义,从某种角度看,它实质是通过"协调"以达到各方面的"和谐"发展状态,其中体现了深刻的伦理学原则--公正.本文通过分析得出"以人为本"是协调人际关系和人自身和谐发展的公正主张;协调经济、社会全面发展隐含着公正的价值判断;"五个统筹"发展原则体现了对公正伦理的深化;协调人与自然关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蕴含着公正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9.
公平正义是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性质的最根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古以来,"公平正义"就为许多中外思想家和仁人志士所向往,并把公平、公正看作价值理想,同时"公平正义"也反映着人民的愿望,代表着人类历史前进的方向,具有引导人类文明进步的普遍世界历史意义。公正价值观具有历史性、阶级性和相对性。在现实社会的实践活动中,实现历史进程中的过程性"公平正义",是马克思主义特别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特征。公正价值观与其他价值观相互支撑:公正可以促进和谐,有公正才有和谐。没有公正,就没有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没有公正,也就没有法治秩序下的自由、平等生活;没有公正,就不能塑造诚信友善、勤劳敬业的人民。  相似文献   

10.
孙晓东 《公安研究》2009,(10):73-78
构建和谐的警民关系,是关系到党持久性执政地位的关键所在,也是公安事业长远发展的必然要求。构建和谐警民关系是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理念与执政为民、严格公正文明执法的核心价值,同时,采取科学的和谐度测评方法,构建和谐度测评体系,通过测评,为建立和谐警民关系制定相应对策方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