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石勇 《南风窗》2012,(10):91-92
官民之间、富人和穷人之间、一个抽象群体与另一个抽象群体之间,具有一种莫名的心理对峙,成为他们打交道的心理背景。一方对另一方"敌视"、"愤怒",而另一方为了在心理上防御,也必须主动地变得"敌视"、"愤怒"。  相似文献   

2.
2003年底去世的美国学者萨义德,在他一气呵成的惟一一部书《东方学》中,描绘了"东方学"的三种写法:一种是学术研究学科,一种是思维方式,还有一种是权力话语方式。他着重论述了第三个含义,即东方学如何成为"西方用以控制、重建和君临东方的一种方式"。尽管萨义德所谓的东方主要指与他的出生地耶路撒冷有关的阿拉伯世界,这个结论依然如春风吹进中国学人的心田,成为他们反抗帝国主义霸权的催化剂,真可谓"暖风熏得学人醉,直把中东作远东"。萨义德特别指  相似文献   

3.
宁未央 《南风窗》2008,(20):90-92
如果要对"后殖民"三个字穷追不舍,我们将和策展人一样陷入自相矛盾的泥潭。没有提出新的理论框架,直接面对"国际"提问,使得"与后殖民说再见"成为一种策展策略,或者说只能沦为一种策展策略。  相似文献   

4.
《南风窗》2016,(16)
正任何一种生活习俗与生活态度背后,都有深刻的文化渊源。当代,"日厕"似乎成为日本的一个文化脸谱,成为日本标榜城市文明和产品人性化的一个符号。中国游客赴日抢购马桶盖一事炒热了"日厕文化"。中国游客归国后的最大感叹,往往都是日本的"逆天"厕所—无论在机场、商场,还是景区、旅店,几乎所有公厕都是一尘不染到令人惊叹。"日厕"这一日常生活细节,体现了日本人的一种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是了解日本文化的一个独特视角。一种生活情趣对日本人而言,厕所不仅仅是一个解决生理需要的场所,需要保持干净整洁,更是附加了消费、享受、娱乐等功能和需求,需要得到身心  相似文献   

5.
干春松 《南风窗》2012,(19):46-48
当下中国的危机说到底是一种制度性困境,在经历100年亦步亦趋的模仿之后,建构起一种符合中国人实际道德和价值观念的制度体系,应该成为"大国的使命"。  相似文献   

6.
"一把手"是对党政主要领导的一种通俗称谓.由于"一把手"职位高,权力大,极易成为各种势力腐蚀的对象.从近些年查出的腐败案件来看,"一把手"腐败成为不容忽视的问题,严重损害党的形象、破坏党群关系和干群关系."一把手"腐败的原因很复杂,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监督不够.  相似文献   

7.
时传祥的一生,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但他的事迹成为一种美谈,他的精神成为一种力量,始终在感染着社会、激励着后人.这源于他在平凡岗位上,吃苦耐劳,用其辛勤劳动、诚实劳动扮美了他人生的轨迹. 60多年前,时传祥这位朴实善良的山东汉子,加入了北京市崇文清洁队.从此,他用自己的双手为首都的干净美丽辛勤劳动,他以"宁愿一人脏,换来万家净"的劳动情怀,赢得了社会的赞美和尊重,并先后被评为清洁工人先进生产者、全国劳动模范,还有幸作为全国先进生产者参加了首届全国"群英会".从此,时传祥的先进事迹所体现出的文明价值,已成为一种社会精神财富,被广泛认可、学习和弘扬.  相似文献   

8.
单茜 《法制博览》2022,(9):118-120
"医美贷"其实质属于"套路贷"的一种,是网络贷款发展的一种特殊形式,它以低利息、低门槛、方便、快捷等特点利用大学生爱美心理,设下骗局.随着"医美贷"的产生和发展给大学生群体带来极大危险.当前,不良"医美贷"引发的悲剧时常在我们身边发生,已经成为全社会高度关注的一个问题.高校作为大学生进入社会的最后一个环节,应当承担更重...  相似文献   

9.
扇面情怀     
扇,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文者题诗作画言情托志;智者执扇揖让闲庭自若;官者携扇出行会友尤显尊贵.时至盛夏,扇子轻轻一摇,凉风徐徐而来,扇子成为人们的知音."扇"亦"善",何其善.善良、善心、善行,育其众生. 中国的扇文化历史悠久,旧有"障日"、"翟扇"、"宫扇"等多种称谓.古时的扇子多是用来彰显地位和人生品味的.诸葛亮"羽扇纶巾"成为中华民族智慧的化身.  相似文献   

10.
俄疆考察记     
"南有深圳,北有黑河"。这在十几年前可能只是一种感觉,而在具备了天时、地利、人和的今天,则有可能成为现实。  相似文献   

11.
NGO现场     
民非《条例》修订最近,备受诟病的《国务院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修订已提上日程,修订草稿经讨论后即将上报国务院。比之"社团"和"基金会",身披非营利外衣却以"赚钱"身份示人,资产投入按捐赠属性归类却无法人身份的民办非企业单位,在上述二者逐渐成为"显学"的背景下,日益成为一种模糊而暗淡的存在。有关人士认  相似文献   

12.
章剑锋 《南风窗》2008,(19):25-26
减税实际上是税改的结果,而非目的。结构性减税可能成为对于减税呼声的一种最终回应和有限妥协,即尽可能地"逐步清理行政收费以及加大政府的社会保障支出"。  相似文献   

13.
协商民主的理论和实践对于突破全球气候治理的"吉登斯悖论"的主要作用可以总结为对"绿色公共领域"的激活。作为一种公众参与方式,协商民主有利于为普通公众参与全球环境治理营造参与平台;作为一种民意收集和聚合的方法,协商民意测验方法在全球气候治理中的应用有利于克服传统民意测量方法中民众消极被动的角色;作为一种社会学习模式,公共协商讨论平台(小组)可以成为气候变化话语和知识的一种互动式传播方式,破除气候变化科学专业知识的壁垒。因此,协商民主可以为突破全球气候治理的"吉登斯悖论"提供一种新的可能性的范式选择。  相似文献   

14.
李志军 《南风窗》2011,(2):81-81
正如眼下很多餐厅都流行一菜多吃一样,基金公司为了更灵活满足基民的不同风险收益需求,不断推出创新产品,分级基金便是其中一种。事实上,分级基金已经成为时下的"流行菜"。业内人士甚至预言,今年将进入"分级基金"年。所谓创新,其实并不复杂。通俗点说,分级,就是用不同的小料,把一道菜做成几种不同的口味。以最新的一只分级基金举例说明,便可管中窥豹。如将于6日发行的信诚中证500指数分级基金,便是一只基金三种"口味",也就是说,分为母基金、固定收益类和具有杠杆特征的激进型  相似文献   

15.
张智慧 《南风窗》2013,(12):53-55
怎么将越来越普遍和深刻的不安情绪,转化为积极奋斗、改造社会的青春能量,是现在的头等大事。"青春"正在成为一种流行文化。当"青春"的叙事浮上社会表层,其政治文化含义早已和20世纪初、20世纪60年代、20世纪80年代不同。它是对"困境"的揭示,但似乎也是在开启另一扇门前的精神表征。如何看待今天"青春"的挣扎?它  相似文献   

16.
李向平 《南风窗》2013,(21):10-10
曾几何时,我们拥有理想,却又为实现理想的方式而痛苦,或者是苦于无法实现我们曾经拥有的理想。于是乎,理想之拥有就被转换成为一个痛苦,我们不再希望去实现固有的理想;甚至不再期待理想的拥有,以一种不再理想的形式,成为我们实际上的"理想"。传统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价值观念,曾经给中国人提供了一种理想模式,要求理想者从个体身心到家国天下,必定要寻找一种贯通一气的内在精神,曾经给中国人以荡气回肠的道德要求,成为无数中国人的理想传统,难以超越。即便是遭遇了时代变迁,人们一旦出离了这一理想传统,很有可能就会被批评为中国理想或理想中国的失落。  相似文献   

17.
古典时代以来为千夫所指的"党派",在英国光荣革命前后已成为一种不可回避的政治现实。作为深深卷入现实政治斗争的政治人物,博林布鲁克是思想史上对"宗派"和"党派"进行区分、为"党派"正名的第一人,尽管这一努力并不彻底,但现代政党观念的先河由此开启,为休谟、柏克政党思想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党派"也逐渐确立起自身在现代政治生活中的合法性,最终成长为现代民主政治的支柱。  相似文献   

18.
邢文艳 《法制博览》2013,(7):106-107
代孕,这种代他人怀孕及生育的现象成为了一种新兴的趋势,已经被全世界绝大多数国家所承认。它成为了解决不孕症的一种临床选择。然而,它的出现对的社会、法律、道德以及伦理等是一个巨大冲击。挑战了社会秩序、法律秩序、道德伦理,在社会上引发了激烈的争论。随着不孕不育人口数量的不断攀升,人工生殖技术的不断完善,"代孕"势必有其合理存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正现代社会飞速发展,给人们带来了极大丰富的物质文化生活,也同时裹夹着送来了日渐强烈的空虚、焦虑、烦躁与寂寞。这种精神状态如今已经不再是简单的另类,而是几乎成为了一种普遍。于是各种吐槽与抱怨便成为了许多人用以"消遣"、缓压、"解乏"或者表达各种观点、诉求与不满的最佳工具。日益复杂多变与竞争激烈的职场上尤为如此。  相似文献   

20.
韩戍 《南风窗》2013,(1):96-96
近年来,随着"民国热"的升温,民国大学成为学者和作家们热烈追捧的对象。这些论述的集中点莫不是:民国大学兼容并包,学术独立,民国时期可谓中国教育史上的黄金时代。其言外之意是与今天的情况相对比,借历史的"辉煌"以突出当下的不足之处。然而,若忽视民国大学的地域差异,罔顾不同时代、不同性质的大学文化,笼统谈民国大学,必将是一种模糊的论述,其溢美也必将是一种乌托邦式的主观想象,对历史的复杂面相构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