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5 毫秒
1.
一、引言 网络技术的发展给作品传播领域带来的是一场深刻的革命.有着三百年历史的版权制度,因网络媒体时代的到来而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目前,在世界范围内,网络版权的一些基本规则不仅通过有关的国际公约得以确认,各国立法和司法机构也大都通过立法和实践活动给予贯彻.但是,无论是国际社会还是具体的国家实体,无论是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的创作者还是使用者,需要的不仅仅是基本的网络版权规则,而是一个完整的网络版权保护制度.本文旨针对网络版权的基本法律问题作实证分析和探讨,并进一步提出网络版权法律制度的规范建构.  相似文献   

2.
网络版权中技术措施的法律保护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网络环境下,版权人的利益极易被侵犯,而当今各国版权法还不够完善,不能提供令版权人满意的保护,因此,版权人纷纷寻求自我保护。数字技术为版权人的自我保护提供了可能。技术措施和权利管理信息是版权人采取的权利保护及标示措施,将其纳入版权保护体系是版权保护在数字和网络环境下的新发展。一、将技术措施纳入版权保护体系的原因与进程所谓“技术措施”,是指版权人为防止他人对作品的非法使用,而在版权作品上采取的技术上的防范措施,令使用者不能任意复制、发行、传播、修改版权作品,从而维护版权人的经济利益和精神权利。根据欧…  相似文献   

3.
网络作品版权保护的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也对中国的版权保护制度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更好地保护网络作品的版权,成为众多知识产权法研究学者要解决的一个课题。分三部分提出版权保护策略:一、当前我国网络作品的版权保护现状;二、网络作品的特点;三、应对网络作品的版权侵权的重点和原则。  相似文献   

4.
屠波杰 《法制与社会》2014,(32):269-270
互联网的应用,使传统的"印刷版权"进入了"数字版权"时代,网络的强大复制功能和便捷的信息获取平台,给网络版权的保护带来了全新的课题。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法律法规的相对稳定性已经成为二者不尽适从的重要矛盾之一,政府和学界均在对此进行不断地分析和研究。本文试从网络版权保护的现状及问题入手,借鉴现有的相关法律规制关系,力求为网络版权保护的法律途径革新及完善提供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5.
在澄清目前创意版权何护误区的基础上,分析了创意应受版权保护的现实基础:创意作为解决问题的独特构思、规划或想法,具有一意的独创性,应受到版权保护.探讨"无表达就无创意","创意无版权保护就无其他形式的法律保护".  相似文献   

6.
网络版权作品的法律保护之探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数字技术普遍应用的信息化社会中,任何作品(包括表演、广播电视节目)都可用二进制数字编码表现出来,所有的数字化作品均可通过计算机进行处理、存储并通过互联网传输。网络作品是指在电子计算机信息互联网络上出现的作品,根据著作权法第3条列举的具体形式的作品,网络作品应当理解为已涵盖了数字化作品的形式,既包括已有作品的数字化上网作品,也包括直接以数字形式创作的作品。网络作品分为不受版权保护的网络作品(进入公有领域、版权人主动放弃版权)和受版权保护的网络版权作品。更强的数字处理能力和电脑存储能力与在网络上广泛的共享文…  相似文献   

7.
一、网络中版权保护的现状作为一种新兴的信息传播渠道 ,互联网日益成为重要的版权作品的传播渠道 ,据国家网络信息中心截至 1 999年7月的统计 ,我国上网的报纸大约有 2 70多种 ,上网的期刊约有 3 0 0多种 ,1 0 0多家电台、电视台建立了自己的网站。因此 ,有关网络环境中的版权保护问题引起了版权人及相关人员的极大关注。版权保护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激励智力创造 ,促进文学、艺术、科学的繁荣。为了达到这一根本目的 ,版权保护制度一直随着传播技术和传播方式的发展而发展 ,以使版权人得以不断获得新的作品传播方式带来的利益 :印刷术的出现…  相似文献   

8.
互联网的浪潮给人们带来许多便利的同时也给法律界带来了众多问题和许多新的挑战。与互联网共生的是各式各样的纠纷,不断冲击着传统的著作权法律制度。网络由于其自身的复杂性使得网络版权保护的难度增大,各种不同的新型作品侵权行为也不断冲击着传统版权法律保护机制。文章认为,既然网络作品也属于作品的范畴,应属于著作权法的保护范畴之内,那么网络著作权就应作为基本的权利纳入我国著作权保护机制内。  相似文献   

9.
网络版权保护的经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代经济依靠法律对于产权的确定实现生产和交易。经济学绐我们提供了改革现有版权,限定网络版权的范围的有益视角。本文从经济学的角度论证了从简化著作权权利内容入手,设定广泛的传播权从而包括网络著作权,以及从保护对象入手,简化版权保护的内容,纳入网络作品,设定网络版权两种方式的优劣,并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0.
著作权法是均衡作品的作者、传播者及社会公众三方利益 关系的法,试图在网络作品版权人的专有权和为社会公共利益而设的合理使用之间划出一条界线。同时,我们也应清楚地看到,维护作者权益始终是这个均衡思想的核心,仅有法律授予而无法律保护的权利不算是完整的权利。网络时代的到来向版权保护提出了新的挑战,著作权救济制度在网络时代需要进一步完善,形成一套网络作品著作权的保护机制。本文从网上版权侵权责任归责原则入手,借鉴国外的相关制度,对我国的网络版权救济制度的完善提出一些立法建议。 (一)侵权人及其责任性质 网上版…  相似文献   

11.
李玮 《法制与社会》2011,(21):266-267
互联网日益成为版权作品重要的传播媒介,借助于网络平台,电子书的广泛传播在给人们带来许多便利的同时,却也侵犯了权利人的合法权益,影响了传统图书产业的健康发展。本文针对我国电子书发展的现状,分析网络环境下电子书版权保护困难的原因,并进一步探讨电子书版权合理保护的法律对策。  相似文献   

12.
在探讨网络信息传播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了网络信息传播中的版权侵权现象,以及网络信息传播中版权问题的主要原因.针对这些版权问题,提出要采取以持续的技术创新构建版权保护和信息保障的平衡机制,以完善我国版权法律体系等措施,积极解决网络信息传播中的版权问题.  相似文献   

13.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版权作品在计算机网络上的传输将会成为重要的作品使用方式.版权制度一直随着传播技术和传播方式的发展而发展.支持网络传输的数字技术正在把各种作品的使用、传播方式融合在一起.因此,网络传输不仅仅是又一种传播方式的崛起,并且打破了原有的传播格局,如何将网络传输纳入版权保护体系,是版权制度遇到的空前挑战,这也是版权制度进一步发展的契机.  相似文献   

14.
网络传输的版权保护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版权作品在计算机网络上的传输将会成为重要的作品使用方式。版权制度一直随着传播技术和传播方式的发展而发展。支持网络传输的数字技术正在把各种作品使用、传播方式融合在一起。因此,网络传输不仅仅是一种传播方式的屈起,并且打破了原有的传播格局,如何将网络传输纳入版权保护体系,是版权制度迂到的空前挑战,这也是版权制度进一步发展的契机。  相似文献   

15.
版权法制度的基本出发点是通过提高版权保护水平的方式来强化作者或其他版权人对作品的专有权利,从而鼓励作品的创作与传播,促进科学、文化和艺术的进步与繁荣。通过对56个国家和地区的版权保护强度与版权贸易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显示版权保护随着版权贸易的增加起初提高然后降低,两者呈倒U型关系,此拐点的人均创意及其相关产业物品进出口贸易额为3056.405美元,版权保护强度为5.384。  相似文献   

16.
网络著作权技术措施 保护中的利益平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技术措施与技术措施权 版权的技术措施,指版权人以技术手段对作品主动采取措施,保护和管理自己的版权,防止侵权的行为."这种技术性措施现在被理解为杜绝擅自复制、保护著作权的‘反复制保护'"1.网络时代,网上数字作品易被复制、盗版,技术措施对于保护网络作品版权已不可或缺,技术措施的保护也成为版权保护的重要课题,技术措施保护权利因此产生.  相似文献   

17.
版权保护的对象,应当是版权法律客体的有形化、具体化。即以某种客观存在的具体形式表现出来,可以为他人所感知,并能以某种形式复制的智力成果——作品。这也就是说,版权所保护的是作品,而不是人。作者只因创作作品享有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换句话说,就是作者基于作品才产生权利,作者只是版权对作品保护的受益者。  相似文献   

18.
论国际版权保护中权利穷竭的地域性及平行进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少杰 《知识产权》1998,(2):20-21,19
一、引言 所谓版权保护中权利穷竭是指作品的版权人就其作品的复制品行使发行权,只能行使一次,该权利即告用尽,其他人购到合法上市的复制品后无论怎样分销、转销,版权人无权过问,不得认为构成对版权人的侵权。这项原则为大多数国家的法律所认可,比如德国、美国等均在  相似文献   

19.
发达国家网络版权司法保护的现状与趋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与普及,一方面给信息的传播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一方面也引发了极为严重的版权侵权问题。近年来,我国涉及网络环境中版权侵权的纠纷数量剧增。虽然《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和相关司法解释已经为网络环境中的版权保护提供了法律框架,但由于立法用语的概括性和抽象性,不同法院适用同一  相似文献   

20.
一七一○年英国颁布的世界第一个版权法——《安娜女王法》,标志着现代版权保护制度的建立。自此,全世界已有一百多个国家相继制定了自己的版权保护法律。版权是作者对自己创作的文学、艺术、科学作品所享有的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