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柏坡博物馆位于河北省平山县境内,距西柏坡西北一华里。距西柏坡纪念馆300米,距北京345公里。距天津455公里,距郑州650公里,是集历史文物和革命文物为一体的综合型博物馆。  相似文献   

2.
《乡音》2011,(6)
平山宝泉宾馆位于河北省平山县温塘西柏坡温泉城西收费站南路,紧邻著名的西苑游乐中心,距石家庄50公里,距圣地西柏坡30公里、天桂山35公里、驼梁山75公里。宝泉宾馆因天然温泉而得名。据传,公元前140年,汉武帝刘彻乘一骑神鹿来到太行山麓平山境内,用自然之经方,天地  相似文献   

3.
1948年3月23日,毛泽东率领中央机关告别陕北,经晋西北、晋东北挺进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4月9日傍晚,因大雪路阻,毛泽东、周恩来和任弼时一行登上五台山峰巅鸿门岩,当夜就宿于台怀镇塔院寺方丈院。五台山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举世闻名。毛泽东深谙中国历史文化,早就想一睹为快。今日行军至此,天赐良机,而且时值全国胜利在望,他更是兴致勃勃。  相似文献   

4.
李家庄村是河北省平山县的一个小山村,与革命圣地西柏坡村一衣带水,直线距离仅有25公里,是中共中央移驻西柏坡期间,中央统战部的所在地。在这里,我们党与各民主党派深入沟通、共商国是,架构起了社会基础深厚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  相似文献   

5.
2002年12月5日,在党的十六大新当选为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胡锦涛同志,带领书记处成员,从北京出发,驱车380多公里,冒雪来到河北平山县西柏坡学习考察。这次考察,是胡锦涛同志履新后首次离京出行,而西柏坡是离北京最近的革命圣地。正如各大传媒已经报道的,胡锦涛西柏坡之行的主题词是“艰苦奋斗”这四个字。锦涛同志说:这次,我和中央书记处的几位同志一起到西柏坡来,主要目的是回顾我们党带领人民进行伟大革命斗争的历史,重温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的重要讲话,牢记毛泽东同志当年倡导的“两个务必”(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  相似文献   

6.
情系西柏坡     
每一次来到革命圣地西柏坡,我都被一种崇敬、感动的情愫包围着、激励着。这里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令我感到那么神圣和亲切,每一寸土地都展示着它生命的光辉。西柏坡位于河北省省会石家庄西北90公里处,这里山明水秀,风光绮丽。它前临碧波荡漾的岗南水库,背靠青松茂密的柏坡岭。村里村外,绿树成荫,坡上岭下,山花烂漫。当我一踏上西柏坡的这片热土,感情的潮水就  相似文献   

7.
段彦峰 《乡音》2013,(9):19-19
当前,全党正在深入开展的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打造西柏坡廉政文化品牌带来契机。我们应抓住这个契机,依托西柏坡独特的红色资源,进一步弘扬西柏坡精神,深入推进廉政文化建设,倾力打造西柏坡廉政文化品牌。我们应该看到,打造西柏坡廉政文化品牌有其独特优势。一是"两个务必"是西柏坡打造廉政文化的独特品牌;二是西柏坡丰富的历史资源是廉政文  相似文献   

8.
四川峨眉山 位于四川省峨眉市西南7公里处。它与普陀山、九华山、五台山并称为我国4大佛教名山。主峰海拔3099米,为我国峨眉山之首。 杭州峨眉山 在杭州西湖附近有一座吴山,群峰凝翠、古迹甚多,是有名的旅游胜地。组成吴山的有十  相似文献   

9.
西柏坡是一个村庄,在河北省平山县境内,傍依著名的太行山和滹沱河。从1947年5月到1949年3月,这里曾是中共中央机关所在地。 1947年5月,刘少奇、朱德抵达西柏坡;1948年4月,周恩来、任弼时抵达西柏坡;1948年,毛泽东也来到西柏坡。至此,当时中共中央的主要领导  相似文献   

10.
赵奕 《小康》2004,(4):44-48
西柏坡村位于河北省平山县以西50 公里,太行山东麓,中国五大革命圣地之 一。 这里是中国共产党最后一个农村指 挥所,中央离开西柏坡后进入北京城,工 作重点也相应地从农村转移到城市。 虽然,当初夺取全中国革命胜利走 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不过,经济 发展中,方向恰恰相反,城市在包围农  相似文献   

11.
1937年秋,聂荣臻一一五师一部进入五台山,部队就驻扎在五台山寺庙里。五台山是我国的四大佛教胜地之一。自东汉永平年间,五台山就开始建筑寺庙,经魏、北齐、隋、唐,至清末,屡经修建。到抗战爆发时五台山共有庙宇300多座。这些庙宇分为青庙和黄庙两种,前者住和尚,后者住喇嘛。和尚和喇嘛加起来有几千人。部队刚进入五台山的时候,路过一座大庙,12个乐师穿着黑色的袈裟,又是短箫,又是长笛,还有皮鼓、小锣,热烈欢迎大军进山。聂荣臻带领指战员合掌躬身,以礼相待。到五台山后,聂荣臻经常告诫下属要尊重宗教信仰,要把和尚、喇嘛当作中华民族大家庭…  相似文献   

12.
西柏坡时期是中国革命的重要转折时期陈永恭1948年4、5月,中共中央领导机关和人民解放军总部由陕甘宁边区、晋绥解放区辗转抵达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1949年3月,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召开之后,中共领导机关才离开西柏坡,转到北平办公。中共中央在西柏坡的十个月...  相似文献   

13.
程美东 《传承》2012,(19):32-33
从1947年5月到1949年3月,西柏坡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山村变为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进行解放战争最关键阶段的战略指挥中心,这一特殊的历史使得西柏坡被赋予了特殊的文化意义——西柏坡精神是这个历史文化中的重要内容。毫无疑问,西柏坡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宝贵精神遗产,  相似文献   

14.
西柏坡位于太行山东麓,滹沱河北岸。1948年4月,周恩来和任弼时等率领中央机关到达西柏坡,同原来在那里的以刘少奇为首的中央工作委员会会合。不久,毛泽东也来到西柏坡。中央机关到达后,西柏坡便成为中共中央的所在地。用周恩来的话说:“西柏坡是毛主席和党中央进入北平、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在西柏坡近一年时间,有几件事使我至今难忘。“天天都是东方红”这里说的“天天都是东方红”,不是指天天都在唱《东方红》,而是指周副主席在西柏坡期间,每天晚上都要工作到第二天天亮,太阳从东方升起来,才去睡几个钟头…  相似文献   

15.
西柏坡精神的本质特征和现实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伟大的时代产生伟大的实践,伟大的实践孕育伟大的精神。西柏坡时期(1947年5月至1949年3月)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最成功最辉煌的时期之一,是中华民族历史上一个伟大的历史性转折。在这伟大历史转折的实践中,铸就了一种符合时代要求的革命精神——西柏坡精神。 一、西柏坡精神的核心和灵魂 西柏坡时期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一个聚焦点。这个聚焦点是以中国革命的辉煌胜利为  相似文献   

16.
读书时空     
正以新视角和独特站位全面深度解读西柏坡精神本书是作者品读系列丛书继《品读石家庄》之后的又一新作,为正在开展的党史学习教育活动提供了一份有益的读本。作者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大力弘扬西柏坡精神的重要指示为指针,着眼中国共产党百年来波澜壮阔的斗争历史,透过丰富生动的史料,揭示西柏坡里程碑式的地位和贡献,深层次思考西柏坡时期重大转折历程、破旧立新的历史性创举,从中品读出西柏坡精神产生的历史意义、深刻思想内涵和优秀品质。作者以强烈的观照现实情怀,紧密结合现实深入思考,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以史为鉴,弘扬正气,针砭时弊,激浊扬清,汲取振聋发聩的历史镜鉴,揭示出新时代传承和弘扬西柏坡精神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和尚、喇嘛也是我们的朋友"1937年秋,刚刚在平型关重创日军的115师一部,在政委聂荣臻的带领下进入五台山。五台山是我国的四大佛教胜地之一。早自东汉永平年间,五台山就开始建筑寺庙,经魏、北齐、隋、唐及至清末,屡经修建,到抗战爆发时,五台山共有庙宇300多座。这些庙宇,分为青庙和黄庙两种,前者住和尚,后者住喇嘛。和尚和喇嘛加起来有几千人,是一支不小的力量。进入五台山后,部队驻扎在五台山寺庙里。  相似文献   

18.
西柏坡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发祥地,作为统战文化的重要领域和方面,加强西柏坡多党合作文化研究,对引导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弘扬优良传统,牢固树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起着重要推动作用.研究西柏坡多党合作文化的历史渊源及鲜明特质,对于推动新世纪新阶段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情牵西柏坡     
吴旭华 《今日浙江》2004,(13):44-45
河北西柏坡,一处传统革命圣地。自从2002年12月6日胡锦涛同志到西柏坡学习考察并发表“坚持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努力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的讲话后,在全国各地掀起了一股“西柏坡热”。早在14年前,就有一位东阳人在理论界率先提出了“来一点‘西柏坡热’”,之后更以首倡“西柏坡精神”而闻名党史界。这位东阳人就是著名作家、诗人斯苏民。在《河北日报》网络版上,他被称为第一位系统阐述和研究“西柏坡精神”的人。回首苍茫沉浮的十四载春秋,“西柏坡精神”从发端到沉寂再到今日被重温,今年72岁的斯苏民感慨不已。理论界的初学…  相似文献   

20.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无论在中华民族历史上,还是在世界历史上,这70年都是一部感天动地的奋斗史诗。"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大型主题采访活动最近在河北西柏坡启动,记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报道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光辉历程、伟大成就、宝贵经验,揭示中华儿女百折不挠、接力奋斗、砥砺前行的精神气概。70年前,中国共产党人从西柏坡出发进京"赶考",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70年后的今天,如何继续发扬西柏坡精神,走好新时代"赶考"征程,迎接更大的胜利?请看人民日报记者从西柏坡发来的报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