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工友》2008,(8):F0002-F0002
中建三局二公司高度重视农民工权益保障工作,为农民工健康体检,开办农民工夜校,帮助农民工提升技术素质。对优秀的农民工给予各种关爱、荣誉或褒奖,在企业形成了尊重农民工、理解农民工、保护农民工、关爱农民工的浓厚氛围,从而是调动了农民工的工作热情,  相似文献   

2.
本文基于2012年和2014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建立了农民工过度劳动选择方程、过度劳动时间方程和持续过度劳动方程,并分析农民工过度劳动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工资水平低是导致农民工过度劳动现象严重的重要原因;受教育水平的提高有助于降低农民工过度劳动和持续过度劳动的概率;劳动合同的签订有助于降低农民工过度劳动的概率、减轻农民工过度劳动程度和降低农民工过度劳动的持续性;不同职业类型的农民工过度劳动程度存在明显差异,在农民工就业拥挤的职业中过度劳动现象更加严重。因而,政府部门在保证农民工基本收入的条件下,提升农民工群体的受教育水平和技能水平,增加其就业稳定性,消除职业隔离,将有助于缓解农民工群体的过度劳动。  相似文献   

3.
随着农村生产力的发展,一个庞大的农民工阶层诞生了。如何做好农民工权益的维护工作,就成为了工会组织必须高度重视和必须全力解决好的重大课题。一、维护农民工权益,关键在转变理念工会开展农民工维权工作,关键是转变理念,做到“四个克服”、“四个树立”。即克服单纯的城市工  相似文献   

4.
吴桐 《时代风采》2011,(16):24-25
作为城市建设、产业发展的主力军,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工作、生活的尊严感究竟如何?一项调查显示出新生代农民工的新动态……动态一:就业。我仍然去东部新生代农民工的外出务工地点仍以东部地区为主,而选择东部地区的农民工大部分来自中西部地区,这样形成了东、西部地区的较大分化。  相似文献   

5.
《中国工运》2011,(2):16-16
近年来,各级工会与有关部门联合开展的农民工春节平安返乡行动,是工会开展农民工帮扶工作的重要内容。今年,全国总工会、铁道部、交通运输部联合开展的农民工春节平安返乡行动已经进入第五个年头。从2007年至2010年,共运送9347.6万农民工,包农民工专列1188列,专车152991辆,专船1705艘,协调企业为农民工争取返乡补贴5.3亿元。  相似文献   

6.
《中国工运》2008,(4):21-21
2008年3月4日,全国总工会出台了《中华全国总工会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工作要点》,对2008年工会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工作进行了部署,要求各级工会要进一步增强做好农民工维权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牢固树立农民工工作是长期战略任务的思想,着力提升农民工维权工作水平,开创农民工维权工作新局面,为推动科学发展、实现社会和谐作出积极贡献。《要点》针对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工作提出了10项要求。  相似文献   

7.
《中国工运》2008,(4):F0002-F0002
2008年3月14日,中华全国总工会召开出席人代会的农民工代表座谈会。中华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孙春兰说,党中央高度重视和关心农民工。近些年来,党和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解决农民工问题。各级工会坚持把农民工维权作为工会工作的重中之重,叫响“农民工有困难找工会”的口号,农民工维权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  相似文献   

8.
《中国工运》2009,(8):55-56
河南省漯河市总工会课题调研组在《河南工运》2009年第5期发表调查报告,分析了该市开展农民工教育培训工作情况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进一步推动农民工教育培训工作的对策及建议。笔者认为,农民工培训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因循守旧、安于现状的保守心态,使得一些农民工根本就不想参加培训;亦工亦农的兼业性特点,使得一些农民工认为没有必要参加培训;由于受环境和各种因素的影响,使得一些农民工参加培训的热情不高;由于受身份的限制,  相似文献   

9.
《中国工运》2006,(2):12-12,20
我们认真学习了中央领导同志对农民工维权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深切感受到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工会负有重要的责任。沈阳作为一个快速发展的老工业基地城市,农民工的数量逐年增多。农民工既是沈阳建设的功臣,也是未来城市发展的动力,需要给予更多的关注、关心和关爱。沈阳市委、  相似文献   

10.
《中国工运》2008,(9):1-1
农民工是我国改革开放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涌现的一支新兴劳动大军。是我国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多年来,广大农民工为城市繁荣、农村发展和国家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但是由于历史、体制等原因,农民工自身的权益很容易受到侵害,从而影响劳动关系乃至社会稳定。农民工权益直接关系着农民工的工作与生活、生存和发展,涉及数千万农村家庭的实际利益.涉及巩固工农联盟和建立新型的城乡关系。因此.农民工维权问题,不仅是关系到农民、农业、农村的重大问题,也是关系到职工、企业、国家的重大问题: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也是重大的政治问题、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11.
《中国工运》2008,(12):27-27
四川省南充市总工会针对南充籍农民工大量返乡的实际情况发出通知,要求各县(市、区)总工会把返乡农民工工作纳入近期工作重点,积极配合当地党政切实做好返乡农民工工作,确保社会稳定和谐。  相似文献   

12.
《中国工运》2006,(3):18-18
为切实做好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工作,沈阳市于2006年1月23日召开了进一步做好农民工维权和救助工作会议。会上,市法院、市司法局、市建委等8个单位共提出了40条维护农民工权益的具体措施。在人民法院工作层面上:一是为农民工诉讼开启绿色通道。二是让有理有据没钱的农民工打得起  相似文献   

13.
截止1月10日,文山州返乡农民工已达10万余人,且数字继续呈上升趋势。对此,文山州总工会高度重视返乡农民工的安抚、稳定工作,采取切实措施,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确保农民工队伍稳定、农村稳定和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14.
胡英 《中国工运》2013,(4):38-39
浙江衢州市总工会高度重视农民工工作,为有效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大胆探索,开拓创新,通过职工法律维权中心这一有效载体,多举措、全方位地开展对农民工权益的援助与维护工作。一、提高认识,健全工会法律援助工作体系一是通过"平台"实现维权。将农民工法律援助工作作为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一项民心工程来抓,以职工法律维权中心为平台开展法律援助工作,同时开通"12351"职工和农民工维权热线,  相似文献   

15.
《农村青年》2011,(11):42-42
为进一步保障农民工基本文化权益,丰富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文化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和中华全国总工会近日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民工文化工作的意见》明确:到2015年,我国将形成相对完善的“政府主导、企业共建、社会参与”的农民工文化工作机制,建立相对稳定的农民工文化经费保障机制,农民工文化服务将切实纳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6.
周图铭  王德华 《工友》2007,(6):44-45
需要决定存在!需要是活力的真正源泉!工会维护农民工权益,必须研究农民工的需求何在?中铁大桥局工会在调查的基础上,运用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Abraham h.maslow,1908-1970)所首创的“需要层次理论”,将农民工的需求由低到高分为三个层次——生存、发展、自我,并有针对性地为农民工搭建了由低到高“三级台阶”,实现了农民工维权工作的理论创新。  相似文献   

17.
阿成是我们在昆明市农民工维权中心工作中遇到的因为涉嫌犯罪而前来向工会组织求援的第一个农民工,无论他当初的动机如何,法律禁止的事情在哪里都是不能做的。希望阿成的刑事诉讼对进城打工的农民工朋友们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8.
当前.积极帮助返乡农民工实现再就业已成为政府相关部门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相当数量的返乡农民工在政府的帮扶下实现了再就业。但不可回避的是.农民工就业帮扶叫好不叫座的报道也时常见诸报端。反思其原因.除了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等客观原因外.农民工就业帮扶工作未能真正从“实”字入手也是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9.
《中国工运》2006,(2):24-24
中央领导同志就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问题作出重要批示后,内蒙古自治区总工会启动“关注农民工行动”,采取切实措施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一是在已有的12351职工维权热线基础上。又开通一部维权热线电话——2205811,专门接待农民工的电话来访,解决农民工有困难找工会的问题。二是干近日派出检查组,深入部分盟市,重点督查解决农民工欠薪问题,协助政府和有关部门帮助农民工追讨欠薪。三是大力开展法律援助工作,进一步加强与司法厅的协调,借助司法厅法律援助团,不断加大对农民工的法律援助工作。四是积极开展向农民工送温暖活动,深入到工地和宿舍,对农民工进行普遍的走访慰问。五是切实做好安全生产工作。  相似文献   

20.
为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维护好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促进地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近日,中共南川市委、市政府在长期工作实践的基础上,在全市率先制定出台了《关于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的意见》。此《意见》系统地形成了农民工维权制度保护的规范和长效机制,将有效地填补农民工权益维护制度的欠缺,从而更好的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将该市的农民工的组织管理和维权机制建设又推上一个新的台阶,形成了“党委重视、政府支持、工会运作、各方配合”的工作格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