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纽约书评》2002年11月7日发表亚历山大·斯蒂尔(Alexander Stille)的文章《来得太早的启示录》,从意大利极左政治的角度评述了米歇尔·哈特和安东尼奥·耐格里的《帝国》一书,为我们解读《帝国》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关于《帝国》的介绍,可以参见本刊2002年第3期《全球治理还是单极霸权?》和2002年第7期《超国家的“帝国”秩序还是帝国主义的新阶段?——评<帝国>一书》。  相似文献   

2.
美刊《反思马克思主义》第17卷第2期(2005年4月号)组织了一系列文章,对沃伦·蒙塔格的新作《路易·阿尔都塞》①进行了讨论,并探讨了在新的语境下对阿尔都塞思想进行重新阅读的可能性。我们选取了其中的三篇文章,以飨读者。蒙塔格对这些文章所作的回应,我们将在下期刊登。  相似文献   

3.
本刊去年第11期刊登了方三文先生的《第三只眼看腐败》一文后,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许多读者纷纷来信来电,与我们共同探讨产生腐败的社会根源等问题。作为回应,在此我们特意刊登一位读者的来信。欢迎读者就腐败问题继续与我们讨论。  相似文献   

4.
编读往来     
《南风窗》1997,(2)
与《南风窗》谈心今天把多年珍藏的《南风窗》杂志翻来逐期对照,深感办刊质量在不断提高,值得一贺。位于贵州山区的百里矿山,我们煤矿工人为有这样好的良师益友感到高兴和自豪。特别是1996年《南风窗》第11期首辟独家策划一栏——“富人与中国”,确实使我受到教育和启发。作为一名局机关的普通公务员,我没有大的奉献于社会,只能将家中多年珍藏的书籍捐赠出  相似文献   

5.
在俄罗斯第七届总统选举前夕,普京从2012年1月16日开始在俄罗斯各家重要的全国性报纸上先后发表文章《俄罗斯在努力———我们要面对的挑战》、《俄罗斯:民族问题》、《我们的经济任务》、《民主与国家的本质》、《俄罗斯的社会政策:建设公正社会》、《强大是俄罗斯国家安全的保证》、《俄罗斯与变革中的世界》,分别就俄罗斯当前面临的形势、民族、经济、民主、社会、安全等方面问题进行了阐述。本刊分两期刊出,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6.
办刊之师     
《南风窗》1985,(9)
要“杂而有味”读完了第二期《南风窗》,我以为最值得自豪的,是登载了《告“御状”的香港女骗子》,它长了我们的志气。一段时期以来,有些人仿佛认为月亮也是外国的才圆,“香港风”自然是香风,而缺点错误则只有自家才有,象《女骗子》这样的文章很少读到。《南风窗》杂志,显得杂而有味,人们爱看。在我周围办事的,把这本杂志传来传去。前几天  相似文献   

7.
1985年将近结束之际,我们的文坛上刮起了一股引人注目的旋风——风源是作家张贤亮的中篇小说《男人的一半是女人》。这部属于“唯物论者启示录”小说系列的作品,似乎作者早已意识到它的发表势必造成震动,于是,在给大型文学刊物《收获》送去稿子以后,又给北京的中国文艺联合出版公司送去了同一书稿,该公司决定组织力量迅即出版。第五期的《收获》正式印出,刚刚面市,便被有所风闻的读书人一抢而空。跟着,北京出版的《男人的一半是女人》的单行本,也推到了书店里,据说尚未出京城,便告售罄。没有弄到这一作品的人,只好钻到图书馆的阅览室,花上半天捧读《收获》,或者引颈跺脚,催促友人慷慨出借,以一饱眼福。幸而,享有盛名的《小说月报》不甘落后,很快地把张贤亮的这部中篇小说搬上了第12期。至此,《男人的一半  相似文献   

8.
白手苦兴家     
许多读者来信说。在这个快速发展的社会,他们渴望个人奋斗和事业有成,他们希望“城市故事”多登载一些这方面的文章以备参考。从今期起,我们开辟了这个新栏目“成功在你手”。陈玉书先生是一位50元起家的亿万富豪,他写了一本书《商旅生涯不是梦》,我们在这里节选了该书第一章“到新境,白手苦兴家”中的部分内容,希望我们的读者从中看到成功的不易。我们同时还刊登另一篇文章《跑街的女孩》,这是一个从北方来深圳的女大学生奋斗的故事,希望读者们喜欢。  相似文献   

9.
2005年9月16日是台湾海军陆战队成军58周年,本刊上期(527期)在《台湾两栖侦搜大队》一文中介绍了台湾海军陆战队两栖侦搜部队的相关情况,在本文中, 我们将把目光投向台湾海军陆战队,了解其目前的整体状况。  相似文献   

10.
在发表于《民主杂志》2010年第1期的《二十五年,十五个发现》一文中,作者回顾了在过去的25年里关于民主和民主政治的15个新的发现,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我们对这两个问题的认识。下面是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吉列尔莫(Guillermo O’Donnell)和我在1985年曾经写过一本名为《从独裁统治转型:关于不确定民主的初步结论》的书。那时,我没有想到我们在这本书里提到的一些设想、概念、假说和"初步结论",会为包括中东欧和前苏联在内的50多个国家的民  相似文献   

11.
孔亮 《法制博览》2011,(3):79-79
今年第1期上的《解放太原时的阎锡山与“五妹子”》一文,让我们了解了山西土皇帝阎锡山,单对他与“五妹子”阎慧卿之间关系语焉不详,给人以阎慧卿似乎是阎锡山的情人的感觉,我这里加一说明:  相似文献   

12.
答刘进读者     
最近两期《南风窗》出版后,阿蓝听到和看到了一些热心读者的意见,说《南风窗》很多版面采用了文字加衬底灰网的设计,“白雪公主”成了“灰姑娘”,年纪大的人读起来很费力。阿蓝就此问题特意请教了我们  相似文献   

13.
来信     
杨雪冬 《南风窗》2013,(22):12-12
1全球变暖,已影响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生活在中原腹地的我不由得想起那并不遥远的童年。其时,穿城而过的河流每到冬天就成了孩子们的乐园,那厚厚的冰层承载着无穷的欢快和乐趣。可是现在,一年都难得结一次冰。温室效应、厄尔尼诺现象正日益恶化着我们的生存环境,蚕食着我们的生活质量。—耿宝文(读第21期《我们对全球变暖到底知多少》)  相似文献   

14.
编辑同志: 近期翻阅《当代世界》2021年第7期和英国《经济学人》2021年7月第3周杂志,不禁想起一句名言警句——"格局决定成败".此语意指人的认知范围、水平或层次将极大影响行为的结果.在外交领域,这句话同样适用.外交格局反映的是一国外交及战略、政策的气度、胸怀和境界.聚焦中、美外交,我们对此会有更加深刻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读者     
《南风窗》2008,(5):6-6
我的战争观(2008年第4期《这一代人的战争观》)小时候应算是看战争片长大的,《地道战》、《地雷战》、《铁道游击队》、《闪闪的红星》……可谓时代的经典烙印吧。片中的英雄总让我们敬重而向往,的确培养了我少时的浪漫英雄主义。那个年代中国人民解放军是时代最响的名词,大多同学幼时的理想就是长大了当解放军。幼时的梦想渐渐被遗忘,现在的我很少看战争片,或者说不喜欢看了。  相似文献   

16.
2009年《国际社会主义》杂志副主编约瑟夫·库拉纳(Joseph Choonara)在《国际社会主义》杂志第123期上发表的《当前经济危机的马克思主义解释》一文,是一篇西方学界评估马克思主义经济危机理论的重要论文。论文综述了罗宾·布莱克本、彼  相似文献   

17.
热线综述     
《南风窗》1996,(10)
今年第6期“城市故事”在编发了《好人为何没‘好报’?》一文的同时,我们发出了“请读者谈谈自己的看法”的邀请,许多“城市故事”的读者写信或打电话来编辑部,谈了他们的一些看法,对我们很有启发。在这一期里,我们编发他们的一些见解,看看您的看法与他们是否一样。  相似文献   

18.
大众的历险     
《帝国》一书出版后,激起了广泛的评论。哈特和耐格里在美刊《反思马克思主义》2001年第13卷第3、4期合刊发表《大众的历险》一文,对这些评论作了回应。文章主要内容如下。  相似文献   

19.
回阿蓝的话     
贵刊今年第五期上,阿蓝就登广告一事作了一次“答读者”。文末,阿蓝问读者:“未知大家对阿蓝的这种解释是否满意?”回阿蓝的话:不满意! 阿蓝说:“本刊是自负盈亏的,国家完全没有补贴。”对此,我们作为读者对《南风窗》全体工作人员深表敬意!阿蓝又说,杂志登些广告是“尽可能不再增加读者的负担”。对此,读者当然会感激的! 但倘若以此为由,连封面都做广告,读者是绝不会欢迎的!读者之所以喜欢、热爱《南风窗》是因为《南风窗》“太阳每天都是新的”  相似文献   

20.
去年《诗刊》第六期上,有一篇介绍臧老的文章,其中提到3本书,有两本我早已买到,另一本《时代风雨铸诗魂——臧克家文学创作评论集》,我打听了几家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