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韩非撰写了《滥竽充数》的故事,南郭先生便一举“闻名”,受了千百年的鞭挞.其实,这是曲解了韩非的本意,也掩盖了这个故事的深刻的政治含义.我以为《滥竿充数》的故事,旨在通过南郭混进宫庭的闹剧,揭露齐国政治的黑暗和体制的弊端,说明了只有改革体制才能消除弊端,昌明政治,求强治富的道理.齐宣王喜欢乐队由数百人混在一起,钟鼓齐鸣,大轰大翁的吹奏一通.这制度很象我们现在所说的“大锅饭”.有了这种“大锅饭”,自然便有南郭;南郭们就是靠了这制度混日子的,而且可以无忧无虑地混下去,无须劳神求学,别人也说不得什么.因为制度就是这样,它使人失去了竞争向前的力量,也失去了对社会负责的意识,所以,弄得南郭虽然在宫庭里混了许  相似文献   

2.
曹禺 《瞭望》1985,(31)
《四世同堂》是我国电视剧中极成功的一部,它包括了老舍先生长篇小说《四世同堂》里最精彩、最感人的部分。一开头,小彩舞(骆玉笙)的演唱,感情饱满,技巧纯熟,把整个故事主题都唱出来了。 北京电视制片厂的领导、编剧、导演和演员花了两年时间进行了严肃认真的创作,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来,文坛“晋军崛起”是引人注目的,它的成绩、经验也是值得研究的。 “晋军”泛指山西文坛上的一支生力军,它主要指小说创作队伍里的中青年作家群。山西中青年小说作家群成长迅速,经常有引起全国反响的作品问世,在全国文坛崭露头角。自全国性短篇小说评奖活动开展以来,成一的《顶凌下种》,柯云路的《三千万》,张石山的《镢柄韩宝山》曾分别获奖。王东满的《柳大翠一家的故事》,权文学的《在九曲十八弯的山凹里》,义夫的《花花牛》曾分别被选入各年度全国短  相似文献   

4.
1961年出版的《不怕鬼的故事》,是影响一代人的大书(虽然是105页的小薄本),直到最近,龚育之同志还提到它,并且希望再编出一本《不迷信的故事》。1999年8月,社科院文学研究所和人民文学出版社通力合作,修订出版《不怕鬼的故事》。同时,还出版了一本《不信神的故事》。那么,这两个选题是怎样提出来的呢?  相似文献   

5.
我想在这篇短文里,记述恩师华罗庚在"文革"中鲜为人知的几件事,那是些永远萦绕在我心间的故事。"爱因斯坦批不得!""文革"中,华先生曾在中国科学院和其他几位"资产阶级当权  相似文献   

6.
在人民大学家书博物馆,记者看到了这样一个故事:1951年,抗美援朝战场上,原空军二师一名飞行副大队长壮烈牺牲,与初恋情人阴阳两隔。时隔55年,73岁老人北上千里为烈士扫墓,找到了他的家人,了却当年许下的心愿。在上海,记者采访了故事的女主人公朱锦翔。  相似文献   

7.
蔡贵华 《民主》2005,(1):35-36
我最早接触到的民进前辈的名字是郑振铎。那是上世纪五十年代的事情,记得那时我还在上小学高年级。一天,我的祖父手持一本书,他指着书里屈原、司马迁、李白等的人像,给我讲述他们的事迹,还讲书中插图里的故事  相似文献   

8.
那是高原上生命力最顽强的花朵,那是藏族同胞眼中最美丽的幸福之花。它的名字叫格桑花。在青藏兵站部抗震救灾医疗队里,22名女护士,被灾区群众亲切地称为绽放在废墟上的“格桑花”——她们争分夺秒抢救生命,全心全意照顾病人的感人故事在灾区被传为佳话。  相似文献   

9.
吴亮 《瞭望》2008,(42)
提起边境线,人们一方面会和国际贸易相联系,另一方面,许多人还会想到各种各样的跨境犯罪活动。国庆节期间,本刊记者一行来到中朝边境,在一周的采访时间里,我们见到了许多在边境旅游的国内外客人,也沉浸在边境的美丽与和谐中。更让我们感动的,是发生在边境线上的一个个动人的故事。近三年来,由于实行爱民固边战略,许多地方的发案率已连年为零。  相似文献   

10.
李新生 《侨园》2013,(7):76-76
<正>"裸婚"这个名词的出现,充其量也不过10年。其实,"裸婚"从古到今都不乏有之,我只觉得"裸婚"这个名词被广泛传播来得晚了些。提起"裸婚",让我回忆起上世纪中叶北大荒的垦荒队员,他们的婚姻很多是在一无所有的情况下发生的。上世纪我下乡到北大荒,那时老垦荒队员已经用自己的手盖起了一排排茅草房和红砖房,尽管有些人还住在帐篷里,但是垦区已经基本解决了住宿问题。我在农场和那些比我早些年到北大荒的老垦荒队员们交谈中,知道他们来北大荒时的很多故事。那些故事中好多跟婚恋、跟住房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  相似文献   

11.
我们访问中东的第三站是也门共和国。它地处阿拉伯半岛的南端,红海的东岸。也门是阿拉伯世界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为伊斯兰教在全世界的传播发挥过重要的作用,它有3000多年文字记载的历史,诺亚方舟的故事及亚当和夏娃的故事都发生在这里,素有半岛古国之称。也门历史上曾先后遭到葡萄牙、奥斯曼帝国和英国殖民者的入侵。1918年,也门北部摆脱了土耳其的统治宣布独立,1962年推翻封建王朝,成立了阿拉伯也门共和国。也门南部人民不断同英国殖民者进行不屈的斗争。1967年11月30日宣布独立,成立了南也门共和国。自1970年11月开始,南北也门领导人经过多次协商,终于在1990年5月  相似文献   

12.
想了又想     
在欢呼香港回归的日子里,我想起了中国民主促进会创始人马叙伦、许广平、王绍鏊等1948年从香港安全转移到东北解放区的动人故事。香港是民主人士的蓄水池。香港是民主党派走向新政协的桥梁。与马叙伦等先后离港的民主人士大多是各党派的领导  相似文献   

13.
朱海涛 《侨园》2020,(2):56-57
前些日子我帮助父亲整理回忆录,翻出家里一本本老影集。在一张张老照片的斑驳光影里,时光刹那交错,那人那事那景,随着深深浅浅的记忆在心底婆娑,往事忽幽忽亮,渐次浮现出来……家里的老照片最老的已经六七十年,无声诉说着家庭中那些已经老去、鲜为人知的故事。我生来没见过祖父,对于他的记忆,都来源于祖母和父辈。影集里珍藏着祖父唯一的老照片——祖父四十岁时的留影。  相似文献   

14.
高伟民 《团结》2009,(4):59-60
一个傍晚.我偶然看到一个动物节目.节目里真实地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在德国,有一只黑天鹅深深地爱上了一只天鹅船。每天它都依偎在天鹅船旁边.天鹅船主人把船划到哪里,它就跟到哪里,始终不离不弃。它挥动着翅膀抚摸天鹅船的船翼.它兴奋地拍打清波,让美丽的浪花溅湿天鹅船的“脸”。就这样.它一如既往地爱着这只天鹅船。这一特殊的现象招来了诸多游客前来观赏.有关专家称:这是动物的一种印痕现象。  相似文献   

15.
墨子(约公元前468~前390年),名墨翟,生活在春秋末年至战国初年,约在孔子死后、孟子生前这段时间.<史记>里说他是宋之大夫,一般认为墨子是鲁国人. 至于他为什么姓墨,至少有三种说法:一说他是孤竹国王子伯夷的后代,大家可能都熟悉伯夷不食周粟的故事,但很少知道伯夷王子姓墨台,后来简化为墨.二说墨子之所以姓墨,是因为他长得黑,墨子脸黑,有书为证:<贵义>篇里记载,墨子准备北上到齐国去,路上遇到了一位算卦的,这个人说今天天帝要在北方杀黑龙,您的脸长得黑,不宜北去.墨子当然不听他的,但也没对自己脸黑表示异议.  相似文献   

16.
魏志旻 《民主》2010,(7):54-55
愚公移山的故事,流传了千百年,不同的时期、不同的人,对这则寓言有着不同的解读并赋予它不同的内涵。抱着与时俱进的态度再次读起这则寓言,它勾起我更多的思考,也激发了我对这个故事的重新审视。  相似文献   

17.
在古老的森林里,当鸟儿们都 在为即将到来的冬天忙碌的 时候,有一只寒号鸟却在到处游荡,卖弄自己美丽的羽毛和嘹亮的歌喉。有好心的鸟儿提醒它快垒个窝准备过冬吧,它却讥讽别人不懂得享受。寒冬来临,鸟儿们晚上都在自己的窝里安详地休息,惟独寒号鸟在寒风里冻得瑟瑟发抖,它悔恨过去,哀叫未来,发誓明天就垒窝。第二天太阳出来了,万物苏醒了,沐浴在阳光中的寒号鸟忘记了昨晚的痛苦和誓言,又欢快地歌唱起来,终于有一天大雪降临,寒号鸟被冻死了。寒号鸟的故事告诫人们不要贪图安逸,得过且过,要有“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的忧患意识,对于寒…  相似文献   

18.
<正>过去的几年里,一本大红封面、装帧如一张"喜帖"的图书《平如美棠——我俩的故事》成为了许多人心中的"爱情宝典"。我心怀虔诚,到上海拜访了书的作者饶平如爷爷。我俩的故事,平凡的故事饶平如爷爷今年94岁了。我对打扰上年纪的人总是心存愧疚,去之前,我把采访目标锁定为饶平如的三子饶乐曾。近年来,他和父亲生活在一  相似文献   

19.
《民主》2020,(3):21-24
躲避危险、保护自己是人的本能。但在这场抗击疫情的战斗中,医护人员却选择坚守一线,向险而行。下面介绍几位民进会员里的"白衣战士",给您讲述他们的故事——罗光伟(民进武汉市委会委员、武汉市第一医院呼吸内科主任).  相似文献   

20.
董边  曾立  曾自 《各界》2010,(9):87-91
本文记述的是母亲董边1998年病重时,在住院的十个月里,给我们讲述的关于她的故事。 她怀念延安的生活,怀念和我父亲田家英相识相爱的美好日子,称“那真是一段令人难忘的日子”。现整理出来,以释怀我们对父母的深深思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