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克思的主体性思想在他的人学理论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而主体概念是其整个理论体系的关键环节.马克思的主体概念并不是关于某种单纯要素的简单概念,而是内在地包含着多种要素及其矛盾关系的复杂概念.厘清马克思主体概念的内涵,对于理解马克思整个体系的逻辑结构、理论内涵和价值取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王虎学 《唯实》2009,(5):40-44
作为马克思哲学的核心范畴之一,“社会”概念的生成与嬗变轨迹是马克思整个思想流变历程的浓缩及其内在逻辑进程的展开。当前,学界的研究主要基于对马克思不同时期经典文本的深入解读,从不同的视角出发,敞开广阔的问题域,开掘出马克思“社会”概念的不同面相及其丰富内涵。而马克思“社会”概念原初理论语境的回归与再现以及新的方法论启示,必将成为进一步阐释和理解马克思哲学的重要理论资源。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的"主体"概念内涵深刻,它具有历史性、实践性和价值性.对马克思主体概念的准确理解能给当前我国思想政治教育以重要启示,即思想政治教育要以人为本,实巩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  相似文献   

4.
以笛卡尔"我思"为起始的主体性哲学乃是现代性世界的思想根基,其蕴涵着自身无法克服的困境。停留于意识形态批判无助于解决这一困境,马克思哲学通过将对主体性哲学的批判关联于对其现实基础即整个现代世界的批判,以实践活动取代思维的主体性,由主体性走向主体间性,由主客二元思维方式走向实践哲学思维方式,并扬弃整个现代世界的现实根基,为我们提供了突破主体性困境的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5.
学术界通常以1845年前后为界,将马克思的思想分为青年马克思时期和成熟马克思时期。一般认为,异化劳动理论是青年马克思的核心思想,它在马克思的早期思想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集中阐述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中。《手稿》是马克思运用“异化”概念最多的著作,在这本书中,马克思集中阐发的异化劳动思想体现了与以往哲学不同的内涵。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的市民社会概念及其全部理论是他在批判黑格尔哲学的过程中形成的,市民社会一词在马克思的早期著作中频繁出现,具有重要价值.界定马克思市民社会的概念,并研究分析马克思与黑格尔市民社会理论的关系,才能进一步研究其中蕴含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7.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通过对黑格尔理性形而上学的批判,马克思用以实践为基础的主体性批判了黑格尔以抽象理性思辨为基础的主体性、以历史生成的主体性批判了黑格尔超历史的主体性,凸显了主体性批判的哲学之维.通过对资本形而上学的批判,马克思分析了资本的本质和起源,揭露资本的主体性不仅表现为资本对整个世界的支配力,而且表现为资本逻辑运作的实质在于异化劳动对人的统治,凸显了主体性批判的经济学之维.通过对粗陋的共产主义和政治的共产主义的批判,马克思分析了私有财产的两个对立面和双重本质,阐述了人类获得解放的政治组织形式——真正的共产主义,批判了资本主义的私有制,凸显了主体性批判的政治学之维.马克思主体性批判的三重维度之间相互映现、内在贯通,共同构成了马克思主体性批判的独特范式.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的市民社会概念及其全部理论是他在批判黑格尔哲学的过程中形成的,市民社会一词在马克思的早期著作中频繁出现,具有重要价值.界定马克思市民社会的概念,才能进一步研究其中蕴含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9.
唐星 《世纪桥》2015,(12):33-34
马克思所使用的异化概念作为其早期著作中一个鲜活的哲学术语,是他扬弃前人相关异化思想的结果,具有丰富的内涵。《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作为其早期著作中的代表堪称是马克思哲学的"真正诞生地和秘密所在",而他在这一手稿中所阐述的异化劳动理论便给我们解读其异化概念提供了一把极为重要的钥匙。马克思异化概念的提出为其科学世界观的创立埋下了伏笔,也成为了他向唯物史观转变的关节点。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的人文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这一思想的形成是马克思对现实生活的极为关注,对德意志文化哲学及古典哲学作深入反思的结果。其真正的内涵是马克思对人这个族类命运的关心和扶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