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由于出口环境的恶化和财政紧缩,1985年马来西亚的经济增长率仅比前一年增长了2.8%,这是第一次石油危机以来最低的经济增长率。正如人们痛切感到的那样,以往那种出口初级产品—财政主导型的经济发展战略已经失当,这一点是越来越清楚了。在这种形势下,1983年7月以来加以制定的工业基本计划终于在今年(指1986年)2月初公布了。目前,马来西亚正面临着以出口初级产品来实施财政主导型经济发展战略转向以出口工业制品来实施民间投资主导型经济发展战略这一紧迫任务。工业基本计划  相似文献   

2.
一、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模式独立以前的发展中国家多数是初级产品输出国。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特别是初级产品国际市场在朝鲜战争时期的繁荣景象衰退以来,发展中国家获取外汇的最重要的商品——初级产品的出口数量不仅没有增加,而且价格也持续下跌,而另一方面,工  相似文献   

3.
自齐亚·哈克1977年7月执政以来,巴基斯坦经济增长速度虽然时快时慢,但总的趋势是向前发展的,成绩是显著的。自1978年至1985年间,国民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为7%,国家摆脱了吃粮靠进口的困境而成为粮食净出口国,以经济成果而论,在南亚各国中尚无一国能够与之相匹敌。迄1986年年6月30日为止的1985—86年度,经济情况仍属良好,农业发展较快,工业稳步发发展,出口外贸有所改善。国民生产总值和国内生产总值年增长率各为  相似文献   

4.
1985年,东盟各国一起陷入经济衰退之中。1985年它们的经济增长率(国内生产总值实际增长率)分别为:新加坡-1.8%(1984年为8.2%)、马来西亚2.8%(1984年为7.6%)、印度尼西亚2.9%(1984年为5.8%)、泰国4.0%(1984年为6.2%);菲律宾由于有债务危机,经济持续衰退,1985年它的经济增长率为-3.7%(1984年为—4.5%,是自东盟成立(约20年前)以来经济情况最坏的一年(参看亚洲开发银行1985年年度报告书)。  相似文献   

5.
(一) 东盟国家的经济发展在过去的二十年里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它们一直是世界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地区之一。但是,前进的道路并不是平坦的,自八十年代初期以来,特别是近一、两年来,东盟国家在经济发展的道路上遇到了新的、严峻的挑战。由于国际经济环境恶化,初级产品价格趋于下跌、世界贸易保护主义盛行、利率高昂,造成出口收入锐减,国际收支赤字大增,严重影响经济增长率的下降,特别是菲律宾和新加坡的经济衰退情况尤为严重:新加坡的经济增长率由1984年的8.2%下降到1985年的  相似文献   

6.
80年代中期,世界经济发展对初级产品需求的下降和发达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使拉美国家的贸易条件严重恶化,其经济发展的资金来源受到很大限制。拉美国家国内储蓄不足、外部资金流入减少,大量资金外流,加上巨额的外债负担,造成国内经济发展所需资金匮乏,投资率大幅度下降。阿根廷国内投资率已连续五年下降,1979—1980年平均为25%,1985年仅为16%;巴西70年代投资率平均达27%,1985年仅为17%;墨西哥1971—1981年平均为28%,1982—1983  相似文献   

7.
东盟国家的出口商品可以分为三类:(1)传统初级产品和农产品加工产品;(2)地方工业制品;(3)出口加工区型工业制品。希望提高初级产品的加工程度传统初级产品和农产品加工产品以往(直到目前为止)一直均占东盟各国出口的主要比重。这些初级产品的出口虽然具100%回过头来提高国内购买力的好处,但由于当前世界市场对初级产品需求萎缩,东盟国家很难再有过去那种需求先导型的高速经济增长了。初级产品出口的数量与金额均不得不趋于下降。  相似文献   

8.
一、引言在亚太地区的贸易中,初级产品贸易占有重要的地位。农、矿产品在该地区总贸易额中一直占20%左右。由于这一地区各国自然禀赋的差异和殖民时期遗留下来的产业结构尚未得到根本的改造,战后初级产品贸易以较快的速度增长,矿产品贸易额从1965年的18.98亿美元上升至1983年的358.31亿美元;同期农产品出口贸易额从33.21亿美元增至190.69亿美元。这样快速的增长使得亚太地区的初级产品贸易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不  相似文献   

9.
新加坡近期的经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加坡经济在80年代下半期以来,经历了两次的经济衰退或经济增长减速;1985/86年度和1991/92年度.1985年由于:(1)80年代中期美国经济衰退,国外需求减退;(2)1979—1984年新加坡建设高潮过后,以建设投资为中心的国内投资减退,经济增长速度大幅度减速;1985年的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为-1.6%.为此,新加坡的政府采取了降低公司所得税、增加公共投资项目等财政措施,以求促进经济恢复.其后,随着主要出口市场美国、东盟各国的经济增长加速,新加坡的出口贸易额自1986年年中起转趋增大,新加坡经济趋向恢复.进入1987年以后,除了国外需求增强之外,国内需求也由于收入水平上升导致私人消费与民间投资增大而趋于增强,从1987年到1990年期间,新加坡的经济增长速度有了加速.但是,进入  相似文献   

10.
老挝是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之一。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自1975年年底成立以来,贯彻了三年计划(1978—1980)与第一个五年计划(1981—1985),正在执行第二个五年计划(1986—1990)。为了摆脱国家的极度贫困,近13年来,老挝政府在恢复与发展经济方面制定了不少政策,进行了初步的探索。这些政策,有的没有从老挝的国情出发,因而受挫折,  相似文献   

11.
阿根廷和智利应对危机的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阿根廷和智利是拉美较典型的初级产品出口国.近年来,由于国际市场初级产品价格持续上扬,这两个国家的初级产品出口模式得以强化.在创造巨额外汇收入的同时,初级产品出口模式也使得两国对国际商业周期的影响变得更为敏感,更容易受到"金融海啸"的负面影响.两国应对危机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财政政策的可行性.面对危机,两国都采取了扩张性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当然,两国应对危机的对策能否完全奏效,还取决于危机持续的时间长短以及国际社会应对危机的合作能否早些取得成效.  相似文献   

12.
一、支出 泰国1985年年度支出预算总额为213,000,000,000铢,比1984年预算年度多出21,000,000,000铢,增加了10.9%。 这213,000,000,000支出预算,按照1985年各方面工作情况分配如下: 1、国防支出45,641,500,000铢。 2、偿还贷款44,400,000,000铢。 3、教育支出41,395,050,000铢。 4、国家一般行政支出24,123,500,000铢。 5、农业支出17,911,200,000铢。 6、交通运输、通讯支出11,679,000,000  相似文献   

13.
60年代以来,东盟各国的经济发展引起了全世界的注意,1960年—1970年东盟五国平均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6.4%,高于西方发达国家,1970—1980年年平均增长率为7.8%,比发达国家的年平均增长率高出一倍以上。80年代以来,由于通货膨胀,石油价格下跌和世界经济普遍衰退的冲击,东盟五国的经济有所下降。1981—1986年,东盟五国经济年增长率分别为:1981年6.9%,1982年4.5%,1983年4.8%,1984年4.1%,1985年2.75%,1986年3%左右,1987年4.5%。尽管下降,但仍高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相似文献   

14.
墨西哥经济趋向好转政治改革取得进展徐世澄1996年1月以来,墨西哥政治经济形势出现了某些可喜的变化。因受1994年年底爆发的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而陷入全面衰退的经济逐步走向恢复;以选举改革为标志的政治改革取得初步成果。一、经济形势趋向好转1994年年底...  相似文献   

15.
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在自1961年(联合国定为联合国经济开发年)以来的二十年期间内,一直取得了比较顺利的进展。虽然它们在这段期间内遭迂到了两次石油危机的打击,但由于得到初级产品、工业制品出口贸易扩大的支持,因此除了一小部分农业生产衰退和处于战争状态的发展中国家之外,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均取得了高于世界平均水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非燃料的初级产品在发展中国家出口中的比重已显著下降。就整个发展中国家说,从1960年到1979年,非燃料的初级产品在出口中的比重从62.8%减到23.9%,而燃  相似文献   

17.
发展中国家取得政治独立后,大多数国家由于历史遗留下来的原因,单一经济结构没有改变,仍然是初级产品(又称原料,包括燃料、粮食、经济作物和金属矿砂)供应国。据国际货币基金统计,80年代中期,发展中国家每年出口初级产品3000多亿美元,约占整个发展中国家出口的4/5。从发展中国家出口构成来说,仍然有73个国家出口半  相似文献   

18.
1984年,世界经济中的一个突出现象是,在西方经济回升的同时,国际市场上初级产品的价格却在下降,而且降幅很大,给第三世界造成了新的困难。初级产品价格的涨落是常事,但在西方世界经济复苏达到高峰时暴跌,却是罕见的。一、初级产品价格芦跌情况及原因一般说来,世界经济复苏能带动商品价格上涨。1972年10月至1974年3月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二十四个成员国工业生产平均增长7%,同期国际市场商品价格(除石  相似文献   

19.
一、最近的经济形势与预测 (一)近期的经济趋势:争取恢复对外金融信用与稳定政治的形势 1997年年中起印尼的经济持续衰退,1998年的经济增长率下降到—13.7%,1999年1—3月期间为—10.3%,负增长的幅度稍有缩小。在苏哈托总统之后继任的哈比比总统加速引进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议的经济改革进程,1999年10月以后出现印尼盾币值回升、物价上涨率下降、利率下降的动向,经济衰退形势有缓慢被抑制的征兆。但是由于初级产品价格疲软、日本等亚洲各国的经济停滞,印尼的出口贸易衰减,失业人  相似文献   

20.
“荷兰病”是拉美经济转轨的主要障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荷兰病”是拉美经济转轨的主要障碍董国辉“荷兰病”_①是西方经济学界在最近10多年提出的一种新理论。它解释了初级产品出口战略导致畸变经济的问题。所谓“荷兰病”,也称“科威特效应”,是指自然资源丰富的国家在实施初级产品出口战略过程中,初级产品出口收入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