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虚拟社会源于现实,也能动地作用于现实,并促使现实社会的转型发展。但它同样也是把双刃剑,很可能形成对现实社会的侵扰,破坏政府公信力与社会秩序。在网络迅猛发展的现实背景下,必须加快推进组织平台和管理”方式的创新,提升虚拟社会管理的科学亿水平。宁波江东的“社区网络发言入”队伍建设对于提升虚拟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极具现实和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2.
加强和创新虚拟社会管理是党对"三个规律"认识的新升华。加强和创新虚拟社会管理是维系虚拟社会正常运行的基本要求,是适应我国进入社会矛盾凸显期的迫切需要,是构建和谐社会、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本质要求,是改变虚拟社会管理薄弱状况的迫切要求。建立加强党的领导,创新管理理念;加大网络管理立法力度,规范虚拟社会管理秩序;发挥政府的责任主体作用;创新互联网管理的模式和强化社会协同,引导公众参与综合管理格局是加强和创新虚拟社会管理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3.
2011年2月19日,胡锦涛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上发表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大意义,深入分析了我国社会管理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其原因,明确提出了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指导思想、基本任务、重点工作。并特别强调,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信息网络管理,提高对虚拟社会的管理水平,健全网上舆论引导机制。本期"虚拟社会管理"专题的3篇文章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虚拟社会管理的问题与对策研究》一文从宏观层面分析了当前我国虚拟社会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强虚拟社会管理的对策。《手机媒体舆论管理研究》一文通过分析手机媒体在近年来发生的社会事件中的表现,总结了手机媒体在网络舆论传播中的作用及特点,提出了手机媒体的舆论管理对策。《警惕国家性网络暴力工具》一文通过对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关于"互联网自由"演讲的分析,揭露出美国互联网战略的实质是开启"网络冷战",提出我国应采取多项措施以应对这一挑战。  相似文献   

4.
常谭 《党政论坛》2013,(7):36+1
常谭的"必须重视加强社会诚信体系建设"一文指出,对造谣者要依法查处,公诸于众,并在网络上把诚信体系建立起来,要在虚拟社会管理中再出些实招。上海已建立了全国首家网络社会征信网站——上海网络社会征信网。  相似文献   

5.
胡臣友  尹琦 《团结》2011,(5):31-33
网络虚拟社会是现实社会的镜相,虚拟社会的种种问题都植根于现实社会。虚拟社会存在的问题1.公民政治社会心理需求难以得到满足,网络成为泄洪口。现在网民在网上凸显出来的需求,主要有几方面:一是维权需求,有的群众遭遇强制拆迁、讨薪无着、医疗事故、违法行政、暴力执法、掺毒制假危害消费者权益等不公平现象,由于信访、司法、舆论监督等维权手段  相似文献   

6.
《求知》2013,(7):63-63
尹韵公在2013年第1期《新闻与写作》撰文写道,网络发展到今天,有这样几个新特点值得注意:第一,我国已经创造了世界上最为庞大的舆论生态市场,而且还在继续膨胀。2012年4月,中国手机用户数量达10.3亿,手机网民人数超过3.5亿,形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虚拟社会,产生了世界上最嗜杂的意见市场,营造了世界上最宏大的舆论景观。第二,虚拟社会与现实社会之间的信息落差越来越明显.需要人们正确认识和判断。  相似文献   

7.
正确引导舆情是信息化建设与和谐警民关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三项建设的重要内容。随着信息化发展,由互联网等新媒体构成的虚拟社会已深入到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它在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同时,也给社会管理带来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随着近几年"躲猫猫"、"喝开水死"、杨佳袭警案、贵州瓮安事件等一系列的涉警网络舆情在互联网上的炒作和迅速传播,更使公安机关清醒地认识到加强和创新网络虚拟社会管理、直面涉警网络舆情、加强涉警网络舆情引导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8.
《学理论》2018,(12)
当前,网络虚拟社会文化成分复杂,思想观念碰撞激烈,价值取向多元化,越来越凸显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网络凝聚力、树立网络社会共同价值的重要性,但是在网络虚拟社会中,核心价值观凝聚力增强面临着多元化的西方社会思潮的冲击、现实社会转型中的社会矛盾引发的心态失衡与心理焦虑、网络主体自身的道德缺失与价值偏离等现象的阻碍。对此,应通过构造增强核心价值观认同度的网络生态环境、培养网络意见领袖的主流号召力、推动媒体融合、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四个方面探寻有效对策,以增强核心价值观在网络虚拟社会的凝聚力。  相似文献   

9.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重要工作。这方面已有较多的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但创新网络虚拟社会管理,仍然是一个新的课题。胡锦涛总书记提出,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信息网络管理,提高对虚拟社会的管理水平,健全网上舆论引导机制。笔者选择"微博"作为切入点,对深圳、成都、重庆进行了深入的调研。  相似文献   

10.
公安微博是现代信息社会的重要产物。现代信息社会的迅猛发展,要求公安机关在履行好自己的职能时必须创新社会管理的理念与方式。公安机关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合理有效地应用公安微博,将会在信息发布、舆论引导、构建和谐警民关系及有效打击犯罪等方面发挥出重要的作用。但公安微博在社会管理创新中的作用同样受到角色定位、功能发挥和虚拟网络等方面严峻挑战。如何有效发挥公安微博在社会管理创新中的作用,同时有效规避其缺陷,是值得理论和实务工作者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互联网作为一种交互性很强的媒体形式已经渗透到了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之中.以马克思的唯物史观为理论视角,从网络政治学的角度看,虚拟社会的政府的政治走向是增强社会团结敏感度和提振政府公信力.政府加强虚拟社会管理的实践创新机制是建立网络舆论分析机制:创新网络政务工作机制;推动政府公众互动机制:统筹政策制度生成机制.  相似文献   

12.
互联网管理是信息时代社会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的领域,虚拟社会治理成为政府管理的新挑战和新课题。互联网络无边界,超越时空限制,公民在网上可以享受较为充分的信息自由权,因而改变了社会控制的格局。目前国外互联网治理普遍采用政策法规、经济手段、行政监督、技术控制和自律手段等多管齐下,进行间接规制。  相似文献   

13.
随着微博和社交网站等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公众的舆论空间和话语表达权得到进一步延伸和释放,网络舆论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及特征,即传播媒介逐渐多元化,参与主体走向"草根化",舆论焦点日显敏感化,网民行为偏向"群体极化"。这给社会管理带来了一系列严峻挑战,即现代虚拟社会的管理意识的显缺失,网络舆论的法律不健全且效力低下,参与网络舆论的治理主体比较单一,缺乏独立的网络舆情突发事件治理机构。进一步加强网络舆论引导的对策建议在于:增强网络媒介素养,提升网络危机公关能力;建立健全法律法规,规范信息传播秩序;加强媒体正向联动,形成舆论引导合力;注重正面舆论导向,强化主流舆论权威;研判网络舆论性质,着重引导特殊舆论。  相似文献   

14.
胡献忠 《党政论坛》2012,(10):33-35,1
胡献忠的"虚拟社会管理二重性探析"一文指出,总的来说,互联网主要是在公布信息、引导舆论、集结公众、实施监督等方面提供平台,发挥基础性作用。如何引导新媒体客观、全面地反映事情真相,如何加强青少年网民的网络公德建设和网络行为规范,如何引导广大青少年网民通过互联网进行有序社会参与,是各国政府都在备加关注并努力为之的事情。  相似文献   

15.
一、虚拟社会的概念及特征(一)虚拟社会的概念睦拟社会是一种源于计算机网络技术不断普及和发展而形成的一种新的社会形态,是指现实社会中的个人和组织以现代计算机网络为基础和框架,在各种虚拟空间中展Yt=活动,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而形成的社会关系体。  相似文献   

16.
一、虚拟社会的概念及特征 (一)虚拟社会的概念 虚拟社会是一种源于计算机网络技术不断普及和发展而形成的一种新的社会形态,是指现实社会中的个人和组织以现代计算机网络为基础和框架,在各种虚拟空间中展开活动,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而形成的社会关系体.  相似文献   

17.
张荣 《学理论》2011,(19):239-240
虚拟网络社会与现实社会交融共存,共同构成人类基本的生存环境。虚拟社会毕竟不同于现实社会,引发了一系列的网络社会的问题。要建立和谐良好的网络生态环境,就必须遵循一些基本的网络交往原则。  相似文献   

18.
伴随当今互联网的全面普及与迅速发展,加之智能手机等新媒体终端的网络功能的不断开发与建立健全,一个内涵丰富与影响深远的全新数字空间即"虚拟社会"也应运而生。以和谐社会视域下虚拟社会基本含义与主要特征为逻辑起点,在明确创新虚拟社会管理的当代价值的基础上,积极探讨构建和谐社会视域下虚拟社会管理创新的基本路径选择,可以为新时期我国政府社会管理及其创新提供具有可操作性的意见与建议。  相似文献   

19.
网络虚拟社会匿名、开放、高度自治等内在特点决定了对其进行管控有较大难度。针对虚拟环境下存在的网络社会问题,应该从网络法律完善、网络监控、舆情引导、监控队伍建设等多方面来提升公安机关管控能力,顺应信息化警务建设的潮流,构建网络虚拟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20.
洪坤  周万春 《学理论》2012,(7):41-42
虚拟社会管理是社会管理领域的重要范畴,也是当前政府面临的一道新考题。如何解决虚拟社会带来的系列问题,发挥虚拟社会的积极作用,已经成为学界和各级政府研究的重要问题。着重分析了政府在虚拟社会管理中的角色定位问题,这对加强政府虚拟社会管理能力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