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9 毫秒
1.
公平和效率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两大主题。公平和效率的关系,是人们在评价社会收入分配的合理性时,经常争论的一个热门话题。对此,中共十三大报告的提法是,我们的分配政策,是要“在促进效率提高的前提下体现社会公平”;十四大的提法是,“在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方式为补充,兼顾效率与公平”;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则明确指出,个人收入分配要“体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这一新的提法,表明我们党对于公平与效率的关系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2.
最近,中共上海市委党校主办“社会热点研讨班”,认真探讨了当前我国社会的效率与公平问题,现将几位同志的论文的基本内容辑录于下。侯自强(宝山区委党校):效率与公平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对矛盾。对这一矛盾,我们采取”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是完全正确的。第一,从生产与分配的关系看,必须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生产决定分配,分配反作用生产,这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有效的生产是收入分配的物质基础。是否有利于生产效率的提高.理应是考虑公平问题的出发点,同时,分配是否公平合理,也深刻影响生…  相似文献   

3.
关注社会公平构建和谐社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的一个重大课题。在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进程中,我党提出并坚持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但随着社会公平问题的日益突出,重新定位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在收入分配政策方面适时地由“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向“效率与公平并重”过渡的时机已经成熟。关注社会公平,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七大报告关于"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的论述,强调了初次分配中的公平问题,于是,有人对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产生.了一些误解.澄清这些误解,需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辨析:一是要正确理解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的含义,二是不能混淆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领域里的公平和效率,三是要正确认识分配领域中存在问题的根源,四是党的十七大报告的新论断并不否定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  相似文献   

5.
公平与效率的辩证关系及其实践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能否正确认识和把握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是关系社会进步的关键性问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更加需要科学地看待和处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新时期、新阶段,随着改革的深入,影响社会公平的各种矛盾已经成为制约改革稳定发展的重大问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在“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下,有效“兼顾公平”,真正实现公平与效率的统一。  相似文献   

6.
王剑 《党政论坛》2008,(5):15-16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实现社会公平从初次分配开始,在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中部注重公平问题,这是对党的十六大所提出的“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的分配原则的进一步完善和调整,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反映了党对收入分配公平的关注,体现了执政党对当前国情民情的深刻认识。  相似文献   

7.
贫富差距的持续扩大容易引起严重的社会危机.但在如何看待我国贫富差距持续扩大这个问题上,理论界缺乏共识.只有突破传统价值理论的局限,从技术价值论出发,兼顾历史与现实两个维度来全面考察价值的创造问题,我们才能找到公平分配的合理模式,正确评价当前我国社会的分配问题.  相似文献   

8.
我国公平正义型分配制度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倩 《行政论坛》2010,17(5):81-8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收入分配制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分配制度的变迁实际上就是一个不断探索效率与公平关系的过程,即经历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一从理论到实践的失衡,公平正义一效率与公平的价值转换与重新定位。“效率优先”一定程度上有效地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生产效率的提高,但也带来收入分配差距的迅速扩大,进而影响社会稳定和经济增长,由此,建构公平正义型收入分配制度体系成为必然,一要高度重视新时期新阶段思想观念的冲突调和,为制度注入伦理;二要进行利益分配格局的重构,实现公平正义的分配。  相似文献   

9.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是我国一定时期收入分配的指导方针,而不是整个市场经济历史时期不变的法则。我们目前在分配上出现的突出问题是:一方面经济迅速发展,社会财富增加很快,另一方面社会财富不断向少数人和阶层集中,收入差距拉大,贫富悬殊严重,正在走向社会严重两极分化。具体表现在,全社会居民平均收入不断增加,而这个平均收入主要是少数高收入阶层拉动的,因而平均收入以下的人员十分庞大,低收入阶层数量不断扩大。更为严重的是,我国基尼系数已经达到国际警戒线,并且还处在继续上升阶段,收入差距客观上还有继续扩大的趋势,一时难以倒转…  相似文献   

10.
13年前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其实质体现的是新旧体制的转换,是用机会均等的公平观对结果均等的公平观的取代。这一提法具有很强的历史和现实合理性。在实践中,我们存在的问题是没有认真落实“兼顾公平”。目前,为了解决严重的分配不公,我们必须更加重视公平。但在很长历史时期,作为战略方针的“效率优先”不能因目前更加重视公平的潮流而牺牲掉。可以说,以经济发展为基础,在效率与公平之间保持适度关系,应当是我们寻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制度化分配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1.
长期以来,我国的居民收入一直采取"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的分配政策,结果在实际运作中,初次分配只讲"效率",很少"兼顾公平"甚至"不顾公平",导致初次分配领域收入差距过大,再分配又难以调节,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不可遏制,严重影响到劳动者收入水平的提高与社会的和谐稳定,初次分配领域的"公平问题"已到了非解决不可的程度.党中央审时度势,适时提出"初次分配要处理好公平和效率的关系"的分配原则.  相似文献   

12.
提升分配理念促进效率与公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调整和提升收入分配理念,是基于我国现实收入分配依存的一系列背景因素、面临的各种内外条件作出的必然选择。效率与公平的关系问题是收入分配领域的基本问题,对效率与公平关系的认识构成收入分配领域的核心理念。目前在这一核心理念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是把公平与效率简单化地割裂开来或对立起来,忽略了二者的统一和互动。调整和提升分配理念要摈弃效率与公平的对立,着眼于二者的互动。  相似文献   

13.
唐慧玲 《党政论坛》2008,(19):28-30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为打破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平均主义“大锅饭”,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强调“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其主要分配原则是: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但在党的第十七次代表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明确提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也就是说,公平公正实际上已成为中国当前分配制度的首要原则。  相似文献   

14.
张杰  胡海波 《理论探讨》2012,(2):102-105
城乡收入差距太大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个突出问题,我国城乡收入差距在波动中不断扩大,呈现出二元特性,成为社会不公平的根源之一.城乡收入差距形成的原因主要是政府的制度与政策供给出现“公平”与“效率”的失衡、市场化的“理性”与“非理性”因素和城乡产业特性的差异.调节城乡收入差距,要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加大“三农”投入、完善保障体系、推进城镇化进程,进而实现分配公平、政策公平、制度公平和机会公平.  相似文献   

15.
我们一直认为我们的社会主义模式就是马克思预见的那种社会主义,并一度为我们能提前进入到这一历史阶段而沾沾自喜,在公平与效率问题上以绝对平均主义代替公平而牺牲效率,结果到头来还要对自己的体制进行改革.这丝毫不是马克思的错,应该检讨的是我们自己.因为马克思明白无误地讲过:“如果把我关于西欧资本主义起源的历史概述彻底变成一般发展道路的历史哲学理论,一切民族,不管他们所处的历史环境如何,都注定要走这条道路”,这样做,“会给我过多的荣誉,同时也会给我带来过多的侮辱”.走中国式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是唯一正确的结论.党的十五大报告重申了十四大提出的“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这既是对建国以来经济建设实践经验的总结和反思,也是对近二十年改革开放的肯定,是科学的决策.公平与效率是现代西方经济学家首先提出的命题,在他们看来,公平与效率是难以兼顾的.如果在政治制度和社会制度上承认天赋人权,在法律制度上保证人人平等,而在经济制度上遵循物竞天择、优胜劣汰的市场法则,就无法在公平与效率之间找到一条既不损害公平又不牺牲效率的中间道路.然而,从公平与效率的原意上看,二者并不属于同一领域.公平是一个政治伦理问题,而效率则是一个经济问题.公平的对立面是不公正和不平等,效率的  相似文献   

16.
实现社会公平从初次分配开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剑 《党政论坛》2008,(3):15-16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实现社会公平从初次分配开始,在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中都注重公平问题,这是对党的十六大所提  相似文献   

17.
论“兼顾公平”的内涵、必然性姜国洲《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议》中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个人收入分配"要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体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如何科学理解"兼顾公平"的内涵及其必...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收入分配要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这样才“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发展,保证社会稳定”。如何对工资分配制度进行改革,使公平与效率都得到最大限度的实现,是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和完善的重要环节。深圳经济特区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如何在其较为发达的市场经济基础上,建立起一套符合其经济发展水平的机关事业单位的工资制度,已经成为深圳市21世纪吸引人才,建立人才高地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9.
一、严峻的挑战     《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收入分配原则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又指出:“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发展,保持社会稳定。”这就是说,公平与效率都是我们要达到的政策性目标。毫无疑问,能否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公平与效率之间的关系,关系到我国改革的成败。因此这不仅是理论问题,也是现实问题。     众所周知,改革开放二十几年来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最大的变化就是经济…  相似文献   

20.
记者(以下用□):近几年党和政府高度重视解决收入差距扩大的问题,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但收入差距仍有继续扩大的趋势。您怎么看待这一现象?萧灼基(以下用■):收入差距扩大是正常的,从扩大到缩小需要一个过程。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收入分配是由计划制定的。当时人们除了工薪以外,没有其他收入来源,也不受市场影响,因此差距较小,“大体平均,略有差别”是当时收入分配的特征。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收入分配从原则、政策到具体运作,已发生根本变化。收入差距从相对平均到不断扩大是必须的。第一,参与收入分配的要素不同。除劳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