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在中国一位出版人的博客中读到一篇文章,是作者在看话剧《操场》之后"所想到的":《知识分子怎么了?》。这里显然说的是"中国的"知识分子。那么中国的知识分子又怎么了呢?博文中,话剧《操场》的作者邹静之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是这么表示的:  相似文献   

2.
迅猛发展的博客现象引起了社会、业界和学界的广泛关注。有人认为,在新闻传播领域,博客具有革命性的意义。“新闻博客”将颠覆现有的新闻媒体,彻底改变目前新闻传播的范式和图景,成为未来的新闻传媒。但事实上,“新闻博客”仍然不能解决新闻的真实性问题,也无法保证平民的新闻传播权的实现,它体现的个体性和主观性与新闻的客观公正性存在着基本的冲突。“新闻博客”将颠覆传统新闻传播、成为未来新闻传媒的看法,是一种技术浪漫主义。  相似文献   

3.
《河南日报》周末版头题曾于3月15日刊发了一幅"委员长,请您看看这份建议"的大幅新闻图片。图中全国人大代表王冠群正与乔石委员长认真交谈。王冠群与乔石委员长说些什么?他所交给委员长的是一份什么内容的建议?带着这个问题,我们于不久前专程走访了安阳师专艺术系副教授、八届全国人大代表王冠群。"这幅照片是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召开期间,乔石委员长参加河南代表团讨论时拍摄的。"他指着河南日报上的照片说:"按照河南团的会议日程,这次团会专门讨论农业和大中型企业问题,乔石委员长参加了这次讨论。"讨论结束、乔石委员长即将离开会场时,我把自己早已准备好的一份建议递了上去。这是一份涉及安阳第二塑料厂与北京某大公司的经济案件和如何纠正  相似文献   

4.
周年丰 《政策》2015,(1):74-76
【正】近年来,见诸报刊的"乡愁"二字,不知触动了多少人的情结,好一个"乡愁"了得!先说乡:乡字组成的词有乡亲、乡情、乡音、故乡、返乡等等,反正说的是自己的家乡。乡和愁组成词,不能光从字面上去理解。乡愁是什么?又愁什么?你我他有乡愁吗?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情结?我也是懵懵懂懂的。说不清越想说,于是便有了下面的文字。一我也说"...  相似文献   

5.
博客在青年中的流行及其应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博客的发展水平因为中国博客们的存在而在世界居于领先,博客走向网络传播的主流的同时,开始走向现实传播的主流.本文针对博客在青少年中的流行现状、特征,思考博客究竟给青少年带来什么影响?分析博客在青少年中流行的深刻的社会背景,并就如何引导青少年在参与博客的过程中朝着良性发展轨道发展,提出了一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一、“新闻”诸定义的分歧什么是新闻?目前还是个有分歧意见的问题。一家有一家的说法,各自又都有一些无法解决的问题,或是自认为已经解决了而实际上并未解决的问题。单就国内说,主要的观点就有以陆定一同志为代表的“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简称“报道”说)、以宁树藩先生为  相似文献   

7.
《小康》2017,(5)
正时间是什么?就物理意义而言,古希腊人的理解已经相当现代。亚里士多德把"时间是什么"的问题等同于"时间是运动的什么(东西)",从而将时间转变成了可以测量的事物。他说:"时间就是计算前后运动得到的所计之数。"然而在大多数时候,这种时空一体的观念并不容易理解,因为它似乎与人们的常识相悖,尤其在心理的层面上。奥古斯丁说:"时间究竟是什么?没人问我,我倒清楚,有人问我,我想证明,便茫然不解了。"他  相似文献   

8.
“博客”为什么而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音 《中国残疾人》2006,(12):52-52
有着7年网龄的我,对“博客”一直还陌生着。初闻“博客”,还是几年前网络名人木子美成为“千夫指”的时候,懵懵然大概知道这词为英文Blog之音译,即网络私人日记也;而木子美其实并不美,不过敢字当头博“出位”罢,让多数人们畏而远之。于是对这“博客”也就说不上有多少印象,很长时间连什么“博客”网站都没挨近过。直到有一天,一位曾经“前卫”过的同事问:你没有“博客”?这才在惊讶中觉得自己莫非有些落伍,不由到网络上留意了一下,此时有点信“洞中方一日,世间已千年”之言不虚了。原来早就不是一个“博客”网的时代,几乎遍处网站都有了各…  相似文献   

9.
主持人:中国人爱吃、会吃,可近年来在吃上也显得特别纠结:一方面是食品种类的极大丰富,另一方面是"我们还能吃什么"的普遍困惑。任何一条跟食品相关的新闻都可能被"围观"、被放大,甚至被冠以"食品安全事件"的名头。到底我们的食品安全现状如何?食品安全监管难在哪里?有什么破解的招儿?请各位嘉宾谈谈你们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在国学刚刚热了几年时间,人们还没有完全弄清国学是什么的时候,一股"戏说国学"的暗风悄然吹起。近日我从报刊上读到这样的文章:说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不是他公而忘私,而是他被"第三者"插足,在外面包了"二奶";说孔子算不了什么圣人,他是"野合"而生,是个"私生子";说李白更算不了什么诗仙,就是个纨绔酒鬼,整天烂醉如泥,不知怎么被唐明皇看上了;如此等等。历史是我们祖先留下的足迹。对我们自己的祖先怎么可以"戏说"呢?你的父母可以"戏说"吗?你  相似文献   

11.
《台声》2016,(5)
正2月24日,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本次新闻发布会由国台办新闻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安峰山主持。大陆愿同认同两岸同属一中核心意涵的党派交往今年初台湾大选之后,舆论都非常关注大陆方面与即将上台执政的民进党当局如何互动。有记者提问,基于目前的情况,"5·20"之后大陆方面对台政策会做出哪些调整?在"5·20"之前双方有没有可能进行沟通?沟通的前提条件是什么?  相似文献   

12.
<正>新闻,就这样死在细节误差里。"新闻是历史的底稿",但新闻本身却连"底稿"都不打,弄得细节常常不靠谱,这样下去行吗?新闻似乎越来越喜欢拿受众寻开心了,它就是不肯在细节上求真求实。8月7日《中国青年报》发了篇《一个央视人的抱怨:网络为何总妖魔化我们》,作者是央视编辑郑根岭;为央视叫屈,关注度很高,读者反响强烈。先说该文本身的一个细节——作者说到央视清  相似文献   

13.
我读新闻     
《时代潮》2001,(19)
我对一些新闻常常是不以为然的。什么"动真格",什么"重实效",什么"关心群众",什么"交口称赞",什么……千篇一律,千人一面,看得多了,听得多了,时间一长,不看不听也能知道每天的报纸电台上大致是些什么内容。如此,这般的"新闻",读了看了好像没多少意思。当  相似文献   

14.
江泽民总书记在提出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时着重强调:新闻舆论工作要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服从和服务于全党全国工作的大局。这是我们的新闻舆论工作要牢牢把握、严格遵循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指导思想。 什么是正确的舆论导向?怎样才能实现正确的舆论导向?从总体上说,就是要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服从和服务于全党全国工作的大局。 江泽民总书记关于新闻舆论工作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指示,高屋建瓴,鲜明地体现了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针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上大学时,我们用一个学期进行新闻导语的写作训练。导语是什么?导语就是对新闻内核最精炼的浓缩,提炼最核心的东西。在你的导语当中,尤其文字的书写,讲究五个W应该是全的,什么人、什么事、什么时间、干什么、为什么。1987年,我大三,用五个W的写作模式,一个非常精炼的和无懈可击的导语就是:"白岩松老师今天下午一点半,在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曹璐老师的办公室,给大家上了5个小时的课。"我一直以为这是金科玉律,但是过去这二三十年,当你看到国外相当多的新闻导语的时候,发现超过半数以上的导语,不再是五个W完整的导语,而变成了  相似文献   

16.
开心乐园     
经理:“警察先生,我们公司的出纳逃走了。”警察:“保险柜检查了没有?”经理:“已经彻底检查过了,他没在里面。”“法官先生,有人把我说成是犀牛,我可以告他恶意中伤罪吗?”“当然可以。他什么时候说你像犀牛?”“三年前。”“什么?三年前的事,你怎么想起现在要起诉呢?”“因为我以前从未见过犀牛,昨天我才知道犀牛是什么样子。”两名劫匪从银行抢了几袋钱。甲说:“快点一下,看有多少钱?”乙说:“别费神了,看看明天报纸上的新闻就知道了。”道格先生性格怪异、孤僻,从不与邻居来往。街坊邻居也不喜欢他。一天,他在自己的门上贴了一张大纸条,…  相似文献   

17.
从横向上来看,形式主义源于"权力过分集中"的权力结构。从纵向上来看,形式主义源于"等级授职制"的用人体制形式主义与苏联模式从理论上说,马克思主义政党和社会主义制度与形式主义是不相容的。那么形式主义产生的根源主要有什么?是什么因素成为了形式主义产生的温床?我们可以通过剖析"苏联模式"来  相似文献   

18.
《思想工作》2007,(4):28-28
在博客新闻出现伊始,西方著名的传统媒体大多表现出不屑一顾的姿态,他们认为网络新闻博客不够专业、不够严谨,不可能成为一种新的媒体形态。但新闻博客们在打过诸如“白宫绯闻”、“克里女人”、“纽约时报造假案”等几个漂亮的大胜仗后,高高在上的传统媒体,不得不开始重新审视和研究博客新闻。事实上,和传统新闻媒体相比,博客新闻报道有自己独一无二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新闻里说‘我国对日本巡逻船在钓鱼岛海域同中国渔船相撞的事件表示严重关切,已向日方提出严正交涉,强调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就是中国领土’。其实照我看来,我国根本就不必和他们交涉!钓鱼岛本来就是中国的,小日本居然在我们国家的地盘进行什么‘执法’活动,还抓我们中国人,我们就不能和小日本客气。新闻上说日本的巡逻艇和我国的渔船相撞后,一艘巡逻艇甲板上的两根支柱断裂,一艘巡逻艇船体被撞出坑洼,还有五六根扶手被碰断。这是什么破船啊,和我们的渔船撞一下,就受损了?就凭他们这么次的军事装  相似文献   

20.
李熙宗 《黄埔》2013,(3):6-6
发扬黄埔精神,是黄埔军校同学会的建会宗旨,是黄埔同学应该身体力行的义务和责任。什么是黄埔精神?我看应该是爱国革命!为什么说爱国革命是黄埔精神?首先,我们应该从黄埔军校的诞生说起,1924年6月16日,黄埔军校举行开学典礼时,孙中山先生视察了黄埔军校后在作报告时说了这样一段话,他说"我们今天要开办这个学校是希望什么呢?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