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6年以来,长征研究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关于长征基本问题,学者们通过实地考察、系统整理、跨学科研究等方法进行了一些新阐发;关于长征历程,宏观上的辩证分析和微观上的据理释疑等均颇为可观,各路红军以及相关重要军事行动的研究成绩斐然,呈现出全面开花的新局面;关于长征中的中国共产党与红军,学者们比较关注党的政治民主建设、长征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重要会议尤其是"大遵义会议"等问题;关于长征精神,学者们在对长征精神基本内涵和现实价值进行深入研究的同时,对遵义会议精神、黎平会议精神、六盘山精神等"长征子精神"也进行了探讨,实现了研究视阈的新拓展;关于长征文化,学者们围绕长征文化基本问题、长征文学艺术、长征红色资源等进行了广泛讨论,发出了构建长征学的倡议和组织长征路线申请世界文化遗产的建议,推动了研究路径的新突破;关于长征人物,学者们在以长征女红军为代表的群体研究和以毛泽东、张闻天、周恩来等为代表的个体研究上取得了丰硕成果,在史实考证和人物评价等方面也取得了诸多新进步。长征研究要承前启后,还需要更加开阔的视野、更加聚焦的方向和更加专业的队伍。  相似文献   

2.
结束语     
正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长征是宣言书,它向全世界宣告,红军是英雄好汉,帝国主义者和他们的走狗蒋介石等辈是完全无用的,长征宣告了帝国主义和蒋介石围追堵截的破产;长征又是宣传队,它向十一个省内大约两万万人民宣布,只有红军的道路,才是解放他们的道路;长征又是播种机,它散布了  相似文献   

3.
《党建文汇》2014,(10):44-45
长征,生命写就的英雄史诗;长征,人类精神坚定无畏的象征。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纪 历史瞬间之一:湘江之战 这是红军长征路上损失最为惨重的一战。  相似文献   

4.
罗庆宏 《世纪桥》2007,(3):13-14
陈云对长征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在长征途中担任了红五军团中央代表、军委纵队政委、渡江指挥部政委等职;他坚决反对“左”倾错误军事路线,拥护毛泽东的正确领导;他最先向全世界宣传长征,并对长征进行了全面总结。  相似文献   

5.
“十年磨一剑”,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之际,我在书店看到了由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程中原著《毛洛合作与长征胜利》一书,眼睛不禁为之一亮。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全国出版了不少关于长征题材的图书,《毛洛合作与长征胜利》即是其中一本很有新意的书。该书着重叙述了张闻天与毛泽东互相配合、领导红军长征胜利的整个历程。作为致力于长征史和张闻天研究的专家,程中原先生查阅了大量的文献档案,包括现存的中共中央、中革军委在长征中的会议记录、电报和文件;采访了许多当事人;与张闻天的夫人刘英进行了多次长谈;并对长征史中的一些重…  相似文献   

6.
平凉是红军长征途经甘肃地域最广、过境部队最多、驻扎时间最长的地区之一.在这里,毛泽东等中央和红军领导人驻足休整;在这里,红军建立过多个红色政权,开展游击战争;在这里,红军实现了长征大会师.平凉大地上遍布着长征英雄的足迹,长征精神已深深浸入这片热土.  相似文献   

7.
卞克文  卞克武 《世纪桥》2007,(12):38-39
中国工农红军在七十多年前取得二万五千里长征的伟大胜利,长征的胜利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这就是伟大的长征精神。长征精神就是坚韧不拔的革命理想主义与大无畏的革命精神;不畏艰险、艰苦奋斗的实干精神;无私奉献和集体主义精神。我们国家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学习和弘扬长征精神。  相似文献   

8.
正英勇悲壮的长征故事,不仅随历史的发展而广泛传播,更在当事人的记忆里深深镌刻。长征刚结束,中央红军就组织了一次征文活动,留下了《红军长征记》这一宝贵的历史文献。新中国成立以来,从《星火燎原》里的长征纪事,到征途日记中的长征实录;从原国民党将领围追堵截红军的长征亲历,到百岁老红军的长征叙述,长征记忆的挖掘、记录、珍藏和利用始终受到重视。记忆里的长  相似文献   

9.
<正>八十多年前,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工农红军进行了举世闻名的长征,这是中华民族优秀儿女创造的一个人间奇迹。长征的意义不仅在于保存了革命的有生力量,更重要的是创造和打磨出"长征精神"。八十多年来,长征精神铸就了我军的军魂,使我军成为一支所向无敌、战无不胜的人民军队。长征精神战胜了"西北狼"  相似文献   

10.
红军长征所表现出的精神,是一座无与伦比的不朽丰碑。研究长征、弘扬长征精神,有着巨大的现实意义。弘扬长征精神,走好达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长征之路,必须做到: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不动摇;坚定理想信念,发扬攻坚克难的牺牲精神;摒弃教条,实事求是,灵活创新;发扬顾全大局、团结协作的精神;坚持党的群众路线。  相似文献   

11.
四、关于红军长征的研究对长征的宣传和研究 ,从长征结束不久就开始了。但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前 ,关于长征的回忆录发表较多 ,学术研究成果较少。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 2 0多年间 ,红军长征史的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随着长征 50周年、 60周年纪念活动的展开 ,掀起两次研究长征的高潮 ,出版了一大批史料。有代表性的有 :《毛泽东军事文集》 ,《红军长征档案史料选编》 ,《国民党军追堵红军长征档案史料选编》 ,《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战史资料选编 (长征时期 )》 ,《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史料》 ,以及红军长征所过各地编的长征史料 ;当事人 (如肖…  相似文献   

12.
<正>2021年8月,中共中央宣传部编制《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规划》,将湖北省英山县陶家河界定为红二十五军长征出发前的集结地,这是国家第一次明确英山陶家河在红二十五军长征中的重要地位。湖北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强化文化资源保护利用,高质量建设长征国家文化公园湖北段。2023年11月1日,湖北省首个长征国家文化公园——红二十五军英山陶家河长征集结地项目建成开园。目前,  相似文献   

13.
<正>巍巍黄美山、张姑岭,滔滔麻坑河、大坪水。那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战斗过的地方。广东乐昌五山。那里的山山水水,洒满了红军长征的汗水鲜血,留下了红军长征的光辉足迹,铭记着红军  相似文献   

14.
正信丰新田百石村,是一块红色的土地。在这里,中央红军打响了长征第一仗,取得了第一个胜利;在这里,长眠着长征路上牺牲的第一位红军师长;在这里,矗立着长征路上第一座烈士墓碑。近日,笔者走访了长征第一仗旧地中央红军长征第一仗:信丰百石战斗1934年10月,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战争失败,红军被迫进  相似文献   

15.
<正>从1934年10月10日到1935年10月19日,在毛泽东、周恩来等精心运筹下,中央红军在清除内部错误路线的同时,成功粉碎外部围追堵截,取得了长征的胜利,把中国革命重新引向胜利的道路。在总结长征历程时,毛泽东曾自豪地说过:"长征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它向全世界宣告,红军是英雄好汉,帝国主义者和他们的走狗蒋介石等辈则是完全无用的。"  相似文献   

16.
<正>红军长征在四川是气势磅礴的长征史诗上最光辉灿烂的篇章。千百年来,四川许多地方在广袤的土地上一直湮没无闻,红军长征却使他们奇迹般地名扬四海。赤水河、金沙江,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惊涛骇浪中奋勇拼搏的见证;大渡河、泸定桥,是红军勇士彪炳史册的记录;爬雪山、过草地,是启迪今人激励后代去创造未来的象征……2015年,时值红军长征入川80周年之际,为了缅怀老一辈革命先烈、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四川各地举行了一系列纪念活  相似文献   

17.
《湘潮》2016,(11)
正今年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进入7月份以来,按照中央宣传部的统一部署,从中央到地方的新闻媒体,都在用各种生动活泼的方式,介绍红军长征的感人故事,宣传红军长征的光荣传统,弘扬红军长征的伟大精神;一大批讴歌红军长征题材的影视剧也在荧屏热播或在剧场上演。这个力度空前的纪念红军长征胜利的宣传热潮,使人们深受教育、倍受鼓舞。在这样一股浓烈的纪念长征胜利的氛围中,今天,我们来到当年在红军长征途中  相似文献   

18.
孙国林 《党史博采》2006,(10):12-15
《红军长征记》是在毛泽东的倡议下由长征人写成的第一部反映长征的书,史料丰富珍贵,是我党领导的第一次群众写作活动的结晶;体裁丰富多彩,堪称精心编成的军事文学;内容真实感人,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本文详细记述了《红军长征记》的成书过程及作品的特点,其背后的许多故事趣味盎然,值得一读。  相似文献   

19.
<正>"长征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1(]P149")这一惊天动地的革命壮举,是中国共产党和红军谱写的壮丽史诗,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中的巍峨丰碑。"[2]长征是革命年代中的壮举,在长征的革命实践中凝练了不畏艰难、无私奉献和坚定理想信念的精神气概,其中蕴含着高度的美育价值。  相似文献   

20.
同志们: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报告会,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五十周年。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五十周年的时刻,我们怀着无比敬仰的心情,深切怀念在长征中英勇牺牲的革命先烈,深切怀念已故的长征老战士,怀念为长征胜利作出贡献的人民群众、爱国人士;向参加长征和留在福建坚持游击战争并作出卓越贡献的健在的老同志,表示最亲切的慰问和崇高的敬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