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路走来     
他是土生土长的河南作家;他曾是《莽原》杂志的主编;他的作品入选《中国新文学大系》。他1955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一路走来,硕果累累:先后出版了小说集《雪路》、《柳叶上的梦》、《乡音》、《活宝》、《鬼地》,散文随笔集《天棚居随笔》、《布袋子》、《绊脚索》、《少年远行》,  相似文献   

2.
冯梦龙是明代著名的文学家、戏曲家.在明代俗文学方面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他曾经收集民歌俗曲.编成专书。作为一个戏曲作家.他创作和改编的传奇多达十余种。此外他还致力于通俗小说的写作和整理。他改写过《新列国志》,为罗贯中的《平妖传》做过增补。他所纂辑的“三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则是古代白话短篇小说的三部最丰富、最重要的选集。  相似文献   

3.
《长征》《惊涛骇浪》《大决战》《我的法兰西岁月》……这些红色影片都是出自八一电影制片厂导演翟俊杰之手,广电部原部长丁峤称他为“影坛虎将”。与他导演严肃的主旋律影片不同,生活中的翟俊杰是一位.和蔼可亲的长者。当他讲述入党历程时,语气轻柔而坚定,记者从中感受到他对党、对祖国母亲的一片深情。  相似文献   

4.
著名词作家、剧作家乔羽,曾被誉为“词坛泰斗”,他所创作的许多歌词如《让我们荡起双桨》、《我的祖国》、《难忘今宵》等脍炙人口、家喻户晓。他1927年生于山东济宁县的一户农家,  相似文献   

5.
《理论与当代》2010,(7):58-58
据胡展奋章原在5月15日的《文汇报》上介绍:2010年5月3日,国医大师裘沛然溘然长世,享年97岁。因为撰写《人学散墨》,2006年秋天开始,我们担任裘老的写作助手。中医的现状,是我们常议的话题,有过多次,我们深谈结束,他总要关照:慎勿多言。有的话等我死后再说,否则要被骂死!现在,大师去世了,“有的话”,可以公开了。首先是《黄帝内经》。他常说。《黄帝内经》算不上经典,长期以来被捧得过高,尤其被一个作家,解读成上下两集的“巨著”后,它的地位更“虚胖”,  相似文献   

6.
陈晋 《学习导报》2014,(1):39-41
“读书要为天下奇” 出身农家的毛泽东,在韶山发蒙之初,和其他农家孩子没有两样,不过是略识之无,为谋生之备。他当时的读物,无非是私塾必教的《三字经》《幼学琼林》等蒙学读本,《论语》《孟子》《诗经》等经学典籍,以及《左传》《纲鉴易知录》等史传著述。在韶山纪念馆,  相似文献   

7.
陈晋 《新湘评论》2014,(1):39-41
“读书要为天下奇” 出身农家的毛泽东,在韶山发蒙之初,和其他农家孩子没有两样,不过是略识之无,为谋生之备。他当时的读物,无非是私塾必教的《三字经》《幼学琼林》等蒙学读本,《论语》《孟子》《诗经》等经学典籍,以及《左传》《纲鉴易知录》等史传著述。在韶山纪念馆,  相似文献   

8.
胡长明 《党史博览》2010,(11):10-13
毛泽东一生崇尚斗争,认为沧海横流,方显出英雄本色。他在读史的时候,尤其重视那些云谲波诡、事态百变的争霸之世,而五代十国正是继春秋战国、三国鼎立、南北朝之后的又一个天下大乱、重新洗牌的纷争时期,因此引起了他的极大兴趣。为了解和熟悉这段历史,他阅读过薛居正的《旧五代史》、欧阳修的《新五代史》,以及《资治通鉴》、《通鉴纪事本末》、《古文辞类纂》等书中有关五代十国的内容。仅在读新、旧《五代史》时,他就在书中写下近四十条批语。在五代十国的历史事件中,他又把“后唐灭梁”作为重中之重,对李克用父子与朱温父子之间的较量过程作了仔细的揣摩和分析。他对这一历史事件的评点深刻精警,融入了他对战略谋划、攻守转换、事业起伏以及临机决断等问题的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9.
《新湘评论》2013,(22):63-63
亚里士多德是集古希腊科学文化知识之大成的百科全书式的思想家。今天来看,他的学说虽然有许多已经过时,但是比其他任何一个具体的学说都更为重要的是他研究问题的理性主义方法,作廿叩中所包含的态度、观念、信仰和信心,对西方文明有着深刻的影响。亚里士多德作品数目大得惊人,据说有四百到一千部,主要有《工具沦》《形而上学》《物理学》《伦理学》《政治学》《诗学》等。  相似文献   

10.
西花厅岁月     
周总理生命的最后日子 在医院这段日子,有几件事一直让我难以忘怀。 一件是在10月的一天,周总理让工作人员打电话给大姐,让她去时把《国际歌》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歌片儿带去。我们虽然不知他要歌片儿干什么,但还是在院子里找起来。当时,我们手里都没有现成的歌片儿,一时还很着急。  相似文献   

11.
王锦慧 《党建》2012,(8):49-50
2012年7月10日,已过晚8点。《党建》杂志社仍亮着灯,楼道里回荡着朱之文抚动心弦的歌声。朱之文和我们说过,登上"春晚"的那一刻他直想哭。其实,我们也直想哭,他一路走来实在太不容易了!分别数月,他还好吗?我们真的很想他。1也许是心与心的相通。第二天早晨一上班,朱之文就到杂志社来了,第5次到杂志社来做客。他穿着蓝色中式上衣,黑色灯笼裤,沾满泥巴的布鞋,斜背一个小挎包,汗流浃背地给我们带来了沉甸甸的礼物——他的演唱专辑《火火的情怀》。  相似文献   

12.
拼命活着     
卫宣利 《廉政瞭望》2010,(19):70-70
他是《梨园春》戏迷擂台赛中年龄最大的戏迷,86岁,白发,清瘦而矍铄。他站在那个华丽炫目的舞台上,一段京剧《武家坡》,铿锵有力,底蕴十足,台下掌声雷动。  相似文献   

13.
追寻房龙     
周玉奇 《唯实》2000,(9):142-142
推荐给儿子看的书——房龙的《人类的故事》,他一口气看完了。问他感觉,“很好!”于是我又给他《古代人——人类文明的起源》、《发明的故事》、《宽容》。“接着看吧,看完我们再讨论。”儿子埋下头去,由此我想到房龙其人其书,想到了青少年读书。  相似文献   

14.
杜晓莲 《党的建设》2011,(12):42-42
年幼时,在堂屋的抽屉里放有两本用毛笔抄写的“书”,依稀记得一本为《三字经》和《百家姓》,另一本叫《四言杂记》。书皮泛黄,书角早已没了棱状,书页破碎,墨迹模糊。祖父说,这是他小时候的宝贝,陪伴了他一生。  相似文献   

15.
黄志刚同志离开。我们已经一年了,每当想到他,不由得就会想到那首著名的诗《有的人》、他就属于那种“还活着的人”。  相似文献   

16.
周总理肯定记者站工作周恩来抓记者站较多,过问得很具体,很了解记者的工作隋况。他1967年两次接见记者的讲话中,对记者的工作做过评价。4月那次接见中,一开头就说:“《快报》、《简报》报道了很多好消息。我们是依靠你们的《快报》、《简报》了解情况的,靠你们的消息是主要的。  相似文献   

17.
解放军少将、前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著名曲作家傅庚辰,曾为电影《雷锋》、《地道战》、《闪闪的红星》等谱写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乐曲。为了传颂周总理的丰功伟绩,他曾倾尽心血,谱写了第一首“周恩来诗词歌曲”。不久前,他为笔者热情地追述了这段往事。  相似文献   

18.
佚名 《廉政瞭望》2011,(11):55-55
金圣叹也许是中国历史上最幽默的家伙之一。他遍读诗书,独不喜“四书五经”的枯燥乏味。他自谓“自古至今,止我一人是大材”,其放诞不羁,溢于言表。他做评点的时候,除词句外,有的还作全局性删削。他断言《西厢记》第五本非出王实甫之手,是“恶札”,故截去而以《惊梦》收尾。他评点《水浒》,干脆利落地将不顺眼的七十回以后章节删去,不让英雄们被招安,史称“腰斩水浒”。  相似文献   

19.
1909年,吴晗出生于浙江义乌的一个书香之家。父亲是个清末秀才,字写得好,诗词做得好,历史知识也很丰富。因吴晗的父亲教子很严,吴晗是长子,因而对他要求更严。七岁时,吴晗就进小学念书了。他学习刻苦勤奋,风雨无阻,不仅功课好,还利用课余时间读了《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等古典名著。家里的书看完了,他就到处借书看,尤其喜欢读历史书和历史小说。有时为了借书,竞要跑上百八十里路。他看书既快,又能过目不忘,  相似文献   

20.
《理论与当代》2012,(3):59-59
刘福利在1月6日的《中国青年报》上撰文指出:1月4日《温州都市报》刊登了一篇《一个农民工写给铁道部的一封信》,来自重庆的农民工黄庆红说,他和工友们都不会网上购票,而即使网上有票还需要开通网银,他们也没有。“你们弄了这个网络购票,对我们来说太复杂,太不切实际了”。类似这种现象其实在其他事件中也司空见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