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文化是社会发展极其重要的资源,文化力已经成为21世纪竞争的决定性力量,也是决定发展的核心力量。无论是个人还是团队,无论是国家、民族还是社会发展,加强文化力的构建都是基础与核心、灵魂与内源的工程。一、加强文化功能教育,充分认识文化力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
王怀东 《学习月刊》2010,(4):156-156
恩施市文化资源丰厚,特色鲜明,无论是恩施玉露茶、恩施大峡谷,还是恩施土家女儿会都以文化为依托,以文化为最终目的与表现形式。湖北省提出了"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战略构想,全州也提出打“三州战略”.大打生态文化牌,我市正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在前期的宣传、规划以及基础设施建设上,已有了一定的成效.而更重要的就是突出重点地确立自己的民族文化品牌.  相似文献   

3.
文化工业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文化工业(Culture Industry),也就是文化产品的制造业。为了实现资本增殖的目的,将文化作为商品进行大批量的生产,是资本主义独有的文化生产方式。这种生产方式的确立,是资本对文化的一种世界历史性的征服。尽管资本从它诞生的那一天起就企图占有文化,但是它的真正得手,则是进入垄断阶段以后的事。到这一阶段,虽然文化还在进行顽强的反抗——例如现代主义  相似文献   

4.
张贺 《共产党人》2010,(15):11-11,19
改革驶入"快车道"文化企业已经成为市场主体无论是新闻出版系统,还是文化和广电系统;无论是公益性的文化事业,还是经营性的文化产业;无论是跨地区合作,还是上市融资;无论是《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的出台,还是《金融支持文化出口指导意见》的制定……从2009年到2010年,我国的文化体制改革明显加速,改革正在向纵深挺进  相似文献   

5.
企业文化内涵十分丰富,但无论是价值观还是方法论都需要运用恰当的方式方法进行宣贯,让职工受众喜闻乐见、融体入心.丰富的企业文化内容很难通过一次或短期的宣贯收到成效,因此大多数企业文化建设者往往采用专题、主题宣讲等方式,转换多个角度,把文化体系切片处理,分步骤解读.一定程度上讲,为了有效传播企业文化内容所运用的不同角度就是拟态环境.  相似文献   

6.
朱志敏教授所著《中国共产党与 2 0世纪中国文化》(新近由中国社会出版社出版 )一书是一部有学术分量的著作。作为中共历史学界的青年专家 ,朱志敏教授在 2 0世纪 90年代初就开始着手研究中国共产党与中国文化 ,最近亦有重要论文发表 1。作者在多年思考的基础上将 2 0世纪中国文化和中国共产党的文化理论与实践两个尚待开垦的领域联系起来进行了深入研究 ,主要谈了 2 0世纪中国的文化环境及其面临的问题和人们特别是中国共产党人为解决问题提出的主张及其实践的影响。该书给人最深刻的印象就是创新 ,无论是叙事视角、观点还是史料运用都有新…  相似文献   

7.
和谐文化建设的战略思考与推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中国进入全面和谐社会建设的战略机遇期,无论是从国际挑战而论还是就国内发展而言,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离不开和谐文化的建设。推进和谐文化建设,必须在党的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实现文化与经济、政治、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以及文化自身的和谐发展。同时,和谐文化建设呼唤道德重构和人文关怀。在某种意义上,和谐文化建设也是创新文化建设,它需要扬弃礼治文化,开创法治文化,并通过文化体制改革来促进和谐文化发展。  相似文献   

8.
社会行为主体的社会价值观规范着社会发展和构建的模式。无论是寻求公平与正义来构建和谐社会,还是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来构建和谐社会等等,都可以追溯到和谐社会的认识论基础上,也就是价值观念上来。构建和谐社会是一项系统工程,文化价值观念的变革对于构建和谐社会,无疑将产生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金冬旭 《世纪桥》2011,(9):31-32
中俄两国无论是在政治、经济,还是文化等领域,都有十分密切的交往。俄罗斯文化在生活、语言、文学和艺术等多个方面,都对中国特别是东北地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何谓文化     
最近,人们似乎比以前更加关心文化了。行政文化化以及产业文化化这类词语也渐渐进入视线。以前,无论是国家还是地方,都会在修路架桥上制定大量的预算,可只要一提起文化,似乎不会与区域经济发展有多大的联系,所以基本上不拨款。可如今却积极地把资金投入到文化中。企业的文化活动也在积极地进行,随着时代的发展更加兴盛。  相似文献   

11.
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关于荣辱观的理论和实践,有着丰富的思想资源。中国古代学者,特别是儒家思想家认为,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即所谓“知耻”,无论是对治国还是育人,无论是对改善社会风气,还是提高人的品格,都有着极为重要的价值,特别是在“立人”、“治教”与“治世”上发挥出“大节”、“大端”的作用。认真分析中国传统荣辱观,可以为今天的道德教育和社会治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中国传统尊老文化根深蒂固,源远流长。如今,这些文化思想不仅没有退出历史舞台,相反,其思想精髓已然嵌入到当前多元化养老保障方式的思想中,并成为后者的深层文化基因。无论是国家养老还是社会养老亦或是家庭养老,都离不开中国传统的尊老文化,是中国尊老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13.
多元文化主义的意识最早起源于美国,是美国少数民族源于对美国的盘格鲁-撒克逊种族中心理论和熔炉理论的批判而兴起的.现代意义上的多元文化主义就是伴随着欧美各国解决民族问题政策的发展而逐渐形成的.在澳大利亚,多元文化政策是工党提出、推动并得到其他政治力量支持的结果.在这个过程中从"白澳"政策到多元文化政策是澳大利亚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是澳大利亚工党适应时势变化而做出的正确抉择.通过工党及澳大利亚政府的努力,多元文化主义已经成为确保澳大利亚文化多样性的制度框架,成为澳大利亚构建和谐社会、增进社会宽容和发展的政策保障.多元文化政策的影响不仅巨大,而且深远,无论是对于工党重塑形象,还是澳大利亚完成自身角色定位,亦或是对于其社会稳定及经济发展,均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4.
宁夏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地方信仰体系承袭了地域历史文化丰富的、独特的传统,又特别突出地与中国道教的神仙和神祗信仰系统交织在一起,表现出多样性。随着社会的发展,无论是在精神形态还是在物质形态上,宁夏的文化不断由封闭走向开放,在多种文化的交流当中,产生了既具传统性,又具有外来风格的特征。  相似文献   

15.
市第三次党代会无论是总结成绩和经验,明确目标和战略,还是部署具体任务和工作举措,对文化建设着墨之多、阐述之深、要求之高,都是前所未有的。这次党代会的灵魂是推进科学发展。在新的发展阶段,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文化建设,认真实施软实力提升战略,奋力推进重庆文化建设在新的起点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让重庆的文化品位更高、文化氛围更浓、文化实力更强。  相似文献   

16.
黔西南很远,无论是在时空上、山水上,还是文化上。从滇黔古海到猫猫洞古人类遗址,从夜郎故地到近代书院,在漫长的时间里,史前文明、古代文明、近代文明在沧海桑田之中明明昧昧,闪烁着古远的智慧与美。  相似文献   

17.
《湘潮》2007,(5)
节日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表征,是旅游开发过程中重点利用的资源。本文认为,旅游作为一种现代性元素,其介入在强化了某些传统文化元素的同时也使传统节日文化在形式、内涵等方面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传统与现代两个看似矛盾的方面在市场经济导向的原则下得到了统一。本文进一步提出,在旅游发展过程中,无论是保护文化还是发展经济,最终目的都应该以促进地方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和谐发展为目标。  相似文献   

18.
论点辑要     
远章 《党建文汇》2001,(4):21-21
外国政党文化和其他文化一样属于人类文明成果。无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还是社会民主党、资产阶级政党,在具有阶级性的同时,也因遵循政党运作的一般规律而具有共性,那就是至少在治国安邦、巩固执政地位上是一致的。当代资产阶级政党和社会民主党,在走出困境和延年益寿方面也动了不少脑筋,作了不少改进。在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中也领悟和学会了不少东西,这些政党值得我们借鉴的东西无疑是不少的。  相似文献   

19.
从正阳路看步行街建设的实用辩证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桂林正阳步行街是一个历史进步的产物,作为一个城市中的精美作品,无论是它的设计构思还是建设过程,也无论是它的审美取向还是商业文化内涵,都包含了若干哲学思考,其中蕴藏了许多实用辩证法  相似文献   

20.
立足于文化发展的独特性发展文化事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傅华 《求是》2005,(18)
重视文化资源的挖掘和利用,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方面。综观各地,在文化兴区、兴市、兴省的宏大构想中,大都侧重于将当地的文化资源转化为经济主题和发展优势,从而提升地区综合竞争力。其实,“文化”是一种独特的现象,无论是传统文化资源的继承、整合还是先进文化的创新,无论是文化事业的建设还是文化产业的发展,无论是地区形象的宣传还是城市精神的塑造,其立足点都要建立在对文化发展独特性的准确把握上。一一般认为,文化的生产和服务与其他产品的生产和服务差不多,套用一般市场规律即可。事实上,在许多领域里,文化的投入和产出并不那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