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四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间谍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于2023年4月26日修订通过,现予公布,自2023年7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2023年4月26日  相似文献   

2.
2014年11月1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反间谍法》,这是中国首次对具体间谍行为进行法律认定。 为进一步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推进国家安全法治建设,2014年11月1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反间谍法》。该法对间谍行为进行明确定义,指出刺探或非法提供国家秘密等5类行为为间谍行为,这是中国首次对具体间谍行为进行法律认定。  相似文献   

3.
于浩 《中国人大》2014,(22):30-30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反间谍法。反间谍法是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作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重大战略部署后,出台的第一部全面规范和保障反间谍工作的专门法律,也是维护国家安全领域的一部重要法律。委员异议少,反间谍法二审获通过经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审议后,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把反间谍法草案印发各省区市和中央有关部门、部分高校、法学研究机构等征求意见。  相似文献   

4.
于浩 《中国人大》2014,(19):39-40
"为了适应我国国家安全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需要根据总体国家安全观的要求,将现行国家安全法修订为反间谍法。"8月25日,在北京举行的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上,国家安全部部长耿惠昌在作关于修订国家安全法的说明时说。"追本溯源"国家安全法国家安全部在1983年成立,随后即着手研究国家安全工作的立法问题,成立国家安全法起草小组。小组在调查研究、论证、修改、  相似文献   

5.
<正>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16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间谍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于2014年11月1日通过,现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2014年11月1日(2014年11月1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国家安全机关在反间谍工作中的职权第三章公民和组织的义务和权利第四章法律责任第五章附则  相似文献   

6.
<正>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反间谍工作本质上是反渗透、反颠覆、反窃密斗争,是国家安全重要领域。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反间谍工作,对加强反间谍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2014年施行的反间谍法是我国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的第一部重要法律,也是规范和保障反间谍斗争的专门法律,为维护国家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正>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我受全国人大监察和司法委员会委托,作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间谍法(修订草案)》的说明。反间谍斗争本质上是反渗透、反颠覆斗争,事关国家安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反间谍工作,对进一步加强新时代反间谍斗争提出明确要求。  相似文献   

8.
<正>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十六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间谍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于2014年11月1日通过,现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2014年11月1日(2014年11月1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国家安全机关在反间谍工作中的职权第三章公民和组织的义务和权利第四章法律责任第五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防范、制止和惩治间谍行为,维护国家安全,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相似文献   

9.
总体国家安全观将我国国家安全的法定内涵扩张至广义范畴,进而提出了以反间谍立法为核心来构建广义范畴国家安全法律制度体系的相关法治建设要求。反间谍立法在我国已基本形成一套相对独立的部门法体系,但相关职能部门的职权界分相对模糊,且部分反间谍工作具体事项灵活设定有余而整合不足。应明确相关职能部门职权界分以改善立法可操作性,统筹侦察证件与反间谍控制区域相关具体事项设定以提升立法整合性。  相似文献   

10.
国内要闻     
正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在京闭幕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2019年12月28日闭幕。会议表决通过了新修订的证券法、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新修订的森林法、社区矫正法、关于修改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的决定、关于废止有关收容教育法律规定和制度的决定,国家主席习近平分别签署第37、38、39、40、41、42号主席令予以  相似文献   

11.
<正>作为一部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保障公民人身财产安全、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法律,治安管理处罚法与公民生活息息相关。2023年8月底,《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修订草案)》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审议。这是该法通过18年后迎来的首次“大修”。目前,修订草案已在中国人大网全文公布向社会公众征求意见,截止期限为9月30日。  相似文献   

12.
2014年4月24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以151票赞成、3票反对、6票弃权的表决结果通过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环境保护法也成为2014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第一部法律修订案。由于环保事关国家可持续发展和百姓民生,因此,环境保护法的每一次修改都会引发社会强烈关注,新修订的环保法一经通过更是获得社会各界好评,被称为"史上最严环保法""用法治向污染宣  相似文献   

13.
2020年10月16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对国防法修订草案进行了初次审议,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12月26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经再次审议,表决通过新修订的国防法。同日,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第六十七号主席令予以公布,新修订的国防法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相似文献   

14.
<正>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是特种设备领域的基础性法律,2014年1月1日起施行。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战略部署,促进特种设备产业高质量发展,更好统筹发展与安全,推动特种设备安全法的贯彻实施,根据2023年度监督工作计划,全国人大常委会对特种设备安全法实施情况开展了检查。全国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这次执法检查工作,  相似文献   

15.
<正>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一二〇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六次会议于2022年9月2日修订通过,现予公布,自2023年1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2022年9月2日(2006年4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通过根据2018年10月26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等十五部法律的决定》修正2022年9月2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六次会议修订)  相似文献   

16.
<正>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已经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审议通过,于2015年1月1日起施行。该法从最初的部分修正,到后来的全面修订,历经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4次审议,这在中国法律修订史上是罕见的。一方面,说明《环境保护法》对当下防治污染、改善环境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人民群众对提高环保法律威慑力、加大治污力度的关注和期待。与旧法相比,新法不仅增加了23条,而且文本内容变化很大。  相似文献   

17.
王萍  江珊 《中国人大》2023,(9):34-35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红线、自然保护地等为重点,加快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青藏高原是世界屋脊、亚洲水塔,是地球第三极,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生态保护地位特殊,立法意义重大。全国人大常委会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党中央决策部署,积极回应社会关切,运用法治力量守护好青藏高原生态。4月26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法律自2023年9月1日起施行。  相似文献   

18.
在半个多世纪里,新中国的反间谍侦察工作取得了辉煌的成绩,在隐蔽战线上粉碎了国内外敌人的各种阴谋破坏活动,有效地保卫了新生的革命政权,保卫了党中央和国家领导人的安全,保障了社会主义建设的顺利进行。回顾这段历史,我深切地感到,党的领导是反间谍侦察工作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 一、党中央确定了我国反间谍侦察工作的  相似文献   

19.
2008年4月24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了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这是新一届的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第一部法律。新修订的残疾人保障法共有九章六十八条,主要增加了对残疾人权利的  相似文献   

20.
2021年1月22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进行了第二次修订,由10章85条修订为12章113条,向构建科学合理健全的动物防疫法律制度迈进一大步。一、修订动物防疫法的必要性动物防疫法在保障养殖业生产安全、动物源性食品安全、公共卫生安全及生态环境安全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是涉农法律制度中带有基础性的重要法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