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近年来,我国农村成年劳动力大量进入城市打工,将未成年子女留在农村,造成现今农村出现大量留守儿童的现象.农村留守儿童缺乏足够的家庭照顾,也很少能得到足够的社会福利救助和社会保护,无法健康快乐地成长.这种较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应得到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重视,应从制度、政策、法律、社会公益组织等层面寻找解决的途径,对留守儿童进行社会救助和社会保护.  相似文献   

2.
解析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原因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农村留守儿童群体规模的不断扩大,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日益突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产生,既有社会因素也有学校和家庭因素。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必须明确政府职责、调动社会力量、变革教育机制、强化家庭观念。  相似文献   

3.
农村留守儿童保护是理论和实务界长期关注的问题,当下农村留守儿童内外支持系统存在一定不足,在家庭内生支持系统弱化的特殊情形下,社会支持系统也未能充分发挥保障功能。应当通过进一步完善监护制度、强化监护人的职责来加强家庭内生支持系统建设,通过平安乡村建设、强化社会保护来加强外部支持系统建设,以实现对农村留守儿童的保护。  相似文献   

4.
山东省农村留守儿童犯罪问题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关系广大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社会和谐稳定,也关系国家未来。做好留守儿童工作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各级党委政府加强领导,有关部门和群团组织共担责任,建立关爱留守儿童的长效工作机制;需要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共同努力,构建”三位一体”的关爱教育网络;需要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措施,解决根本性的问题;需要全社会的积极参与,建立综合性的社会支持体系。  相似文献   

5.
解析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原因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农村留守儿童群体规模的不断扩大,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日益突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产生既有社会因素,也有学校和家庭因素。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必须明确政府职责,调动社会力量,变革教育机制,强化家庭教育观念。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山西二十个村留守儿童的问卷调查和个案访谈分析得出,由于父母在外务工,留守儿童长期与父母分离,亲子之间缺乏沟通与交流,导致留守儿童在心智快速发展的儿童期缺乏父母的关爱和正确引导,进而造成留守儿童的监护人不能正确满足儿童的需求、留守儿童学习上无法集中注意力而成绩下降以及在心理上极度缺乏安全感、由此而产生自卑感等一系列问题,作者在文中提出应该建立一套以留守儿童为中心、以家庭和社区为基础、以政府支持为保证的社会支持体系。  相似文献   

7.
农民进城务工、经商己经成为我国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措施,也是我国城市化发展的根本要求。流动人口的子女在城市不能享受同等的教育机会,所以他们中的大部分不得不把孩子留在老家,从而形成"留守儿童"群体,成为违法犯罪的高发人群。"留守儿童"违法犯罪有社会因素、家庭因素和个体因素等多方面原因。  相似文献   

8.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具有广泛性、复杂性及公共性等特点。这些年在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过程中,随着众多社会主体的参与,逐渐形成了政府、学校、家庭、社会、企业等力量共同治理的模式,这一模式显现出多元治理的特点,对于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解决大有裨益,但也有尚待完善之处。  相似文献   

9.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务工经商。他们对城市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相关问题,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问题就是其中之一。我们在对江苏省宿迁市王集镇部分留守儿童及其临时监护人深入调查的基础上,从家庭对儿童成长的重要性视角探析了亲情缺失对留守儿童社会化的影响:亲情缺失容易导致留守儿童家庭的教育、情感交流以及保护功能弱化。为此,应充分调动家庭、学校以及社会的力量,切实采取措施,为留守儿童创造良好的社会化环境。  相似文献   

10.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69,自引:0,他引:69  
伴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入城市,由此而产生的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已成为中国社会转型期的一个独特社会问题.通过对湖北、安徽、河南部分县市调查发现,农村留守儿童在安全、学习、品行、心理等方面存在着比较突出的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及政府各方共同努力,协调合作.  相似文献   

11.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务工经商。他们对城市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相关问题,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问题就是其中之一。我们在对江苏省宿迁市王集镇部分留守儿童及其临时监护人深入调查的基础上,从家庭对儿童成长的重要性视角探析了亲情缺失对留守儿童社会化的影响:亲情缺失容易导致留守儿童家庭的教育、情感交流以及保护功能弱化。为此,应充分调动家庭、学校以及社会的力量,切实采取措施,为留守儿童创造良好的社会化环境。  相似文献   

12.
因人口流动引发的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已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通过对全国劳务输出大省--四川省的青神、金堂两县"留守儿童"状况的调查发现,"留守儿童"身心健康状况、人身安全问题、行为习惯问题令人堪忧.构建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参与的"留守儿童"立体保护网络,建立健全"留守儿童"教育保护机制,促进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3.
"留守儿童"这一社会现象在客观上表明,父母无法履行对留守儿童的法定监护之责.不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健康成长.文章分析了当前对农村留守儿童的监护存在的问题,应当从强化父母对孩子的法定监护职责、完善委托监护制度,尤其是明确受托监护人的条件、建立监护监督制度,进一步完善农村留守儿童的监护制度.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现代化和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农村每年都有大量剩余劳动力进城务工,一个新的弱势群体——“留守儿童”便出现了。这些留守儿童在家庭生活以及早期教育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缺陷,他们无法享受正常的亲情关爱,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面临着成长中的诸多问题。教育和保护好农村留守儿童,使他们健康成长,已成为一个刻不容缓的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15.
流浪儿童救助保护的能力建设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流浪儿童问题是现代社会的一种现象,其形成具有制度性原因,它与开放的社会环境有关,与某些家庭的贫困化、解体和解组有关,也与社会管理的模式有关。流浪儿童的救助保护需要进行新的制度建设,也需要完善救助保护系统,在流浪儿童救助保护领域应实施社会工作制度,从而加强对流浪儿童救助保护的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16.
农村社会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向外转移,造成乡村社会亲属网络的断裂。在此亲子分离状况下,留守儿童的人身安全问题更值得关注。留守儿童应通过增强法治认识,运用法规政策实现自我保护。法律与社会的保护是外在保护与底线保护,个体的自我保护是内在保护与上限保护。结合留守儿童的教育与认知研究,有如下发现:第一,在个体化社会和人口大规模迁移的条件下,儿童保护已经跨越家庭和社会中间组织,由个体直接面向国家法律进行自身权利保护,如儿童以个体身份寻求法律援助;第二,家庭中亲密关系的瓦解对儿童自我保护的形成存在一定的促进作用,促使法规与政策将儿童个体作为主体直接进行保护,如普惠政策与《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  相似文献   

17.
从历史角度看,美国儿童福利政策变革伴随了政府从自由放任到积极干预,再到尊重家庭权利的角色转变,是国家干预主义下的一种理性回归,也是儿童福利由残补性政策逐步向预防性政策过渡的一种体现。在这一变革推动下,美国儿童福利与保护体系确立了以家庭为核心的理念,在保护弱势儿童及维持与完善问题家庭功能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其经验与理念也对我国构建适度普惠型儿童福利制度体系提供了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8.
安徽省十分关注农民工留守子女问题,积极探索和构建了包括"关爱模式"、"社会支持模式"、"自强模式"和"赋权模式"等四种有效的农民工留守子女社会支持体系,形成了政府、家庭、学校、全社会等多方联动共同关爱农民工留守子女的工作格局。今后,进一步巩固与完善关爱农民工留守子女的社会支持体系,政府应应承担起首要责任,教育部门应不断优化学校教育条件,家长应不断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全社会应继续保持共同联动。  相似文献   

19.
留守儿童作为一个长期存在的社会问题,一直以来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各领域不乏关于留守儿童问题的成因分析和策略探讨,大部分文献都是从政府、家庭、学校和社会几个层面提出相关的意见建议.文中从积极儿童观的视角分析了留守儿童问题,并提出了以该视角为指导的留守儿童社会保障体系构建思路.  相似文献   

20.
随着社会快速发展,留守儿童的救助服务日趋重要,它既是儿童社会福利服务的重大命题,也是社会民生与稳定的重要内容。目前,留守儿童问题虽然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但社会应对的主要措施还是个别的、零散的,迫切需要全面建构起我国留守儿童生存发展的保障体系,包括政策体系、运行体系,也包括创新发展服务模式。同时,还需要在全社会普及涉及儿童发展的一些基本价值和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