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6 毫秒
1.
精彩回顾     
《检察风云》2014,(4):78-78
以下文摘均选自《检察风云》2014年第二期,如需阅读全文,请扫二维码! 解密“风水”腐败 近年来,官员信奉“风水”、迷信“大师”指点的风智哨然蔓延,颇有愈演愈烈之势。此外,部分官员还将这股歪风邪气带到了自己掌握的公权力上,导致“风水工程”频频涌现,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一些官员信奉“风水”、迷信“大师”指点的风气哨然蔓延,颇有愈演愈烈之势。除了自己迷信鬼冲、信奉“风水”外,部分官员还将这股风气带到自己掌握的公权力上,一时间,诸多“风水工程”纷纷涌现,不仅严重脱离群众,更让党和政府的形象受损。与之帼随的是所谓“养生大师”、“风水大师”乃至“气功大师”层出不穷,曾被视为封建迷信的风水术,打着“传统文化”旗号重新浮出水面。  相似文献   

3.
在比较新时期文学与现代文学的成就时,经常听到的一个说法是新时期文学不能与现代文学相提并论。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新时期文学没有大师。这的确是一个有目共睹的事实。从常理上说,一个称得上伟大的文学时代是应该有几个大师作为代表人物的。但因此而扬“现代”贬“新时期”,似乎也大可不必吧。  相似文献   

4.
运用独特的格斗技法迅速制服对手,令对方毫无招架之力,称为“空手道”。传说顶尖的空手道大师能空手接白刃,达到“无刀胜有刀”的境界。  相似文献   

5.
“领袖”一词,最早是晋文帝称赞司徒魏舒时所说,“魏舒堂堂,人之领袖也。”一领二袖.都是衣服上极为重要的部分,古人为了使衣服不至于过早起毛破损,便喜欢单独用料并镶以金边,穿戴后便给人一种堂堂正正的印象。晋文帝以此称赞魏舒庄重严谨,具有为百官表率的风范。  相似文献   

6.
周静 《中国检察官》2011,(21):76-76
文章简略回顾了“是”、“应当”、“事实”和“价值”等观念在学术史上的演变以及它们同规范观念之间的联系.并针对规范的性质问题作了初步讨论。一是关于二元框架。“是”和“应当”的分野,或者说“事实”和“价值”的分野,主要是现代问题。传统形而上学是“是”的学问.并不刻意做出上述区分。休谟和康德之后,“应当”分化了出来。  相似文献   

7.
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我们难免会碰到磕磕碰碰的事。特别是在遭遇人身伤害后。到底是公了还是“私了”?不少人充满了纠结.同时也有部分人出于对维权的时间、精力、成本等因素的考量,很多时候选择了“私了”。那么,人们不禁要问,“私了”协议是否算数,“私了”到底如何了?  相似文献   

8.
财政预算中,经费支出中常有“其他支出”一项。今年全国人代会上,上海代表团分组审议预算报告时,全国人大代表、中科院院士王恩多和“其他”两个字较上了劲儿,她说:“科技部总的经费是198.1亿,但是其中‘其他支出’是69.5亿,占了总支出的1/3,这个‘其他’到底包括哪些部分,这个钱怎么用法,是我非常不明白的地方。”  相似文献   

9.
任言 《青海检察》2001,(1):62-62
洪湖浪六朝古都南京,虎琚龙盘,人文荟萃,历史上出过无数名人高士.自然也留下了许多遗址旧居,供后人凭吊纪念,发思古之幽情。“螺香楼”和“小卷阿”就是其中颇有代表意义的两处。  相似文献   

10.
吴维仁 《江淮法治》2011,(15):63-63
写下题目,不禁心有不爽:老祖宗为后人留下的“无为”的地名.任你怎么组词说道,都不免有负面理解之嫌。这不,笔者下文要说的,明明是故乡无为文化事业的多有建树,然一看标题.说不定有人会拆成两个词“文化”“无为”来说事,你能爽得起来吗?  相似文献   

11.
读友 《政府法制》2012,(8):28-28
现实生活中,“小三”、瘪三、张三,都不是好称谓。而在成语中,“三”也倒了霉了,凡“三”和“四”搭配在一起的成语.多是贬义,如“朝三暮四”、“丢三落四”、“三妻四妾”、“推三阻四”等等。  相似文献   

12.
“一府两院”由本级人大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所谓监督,监,临下也(自上视下,居高临下),即观察、监察和监视;督,察也,促也,即督察、督促和劝阻。监督就是察看并督促。人大及其常委会对“一府两院”进行监督.是宪法和法律赋予的重要职权.是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种监督中最具法律效力和最高层次的监督。  相似文献   

13.
大凡稍有知识者都听到过弗兰西斯·培根的大名,那句流传400多年的格言——“知识就是力量”几乎是妇孺皆知。他的散文与莎士比亚的诗歌并负盛名,他的哲学堪称新时代哲学的开拓者,史书上常称其为”散文巨匠”和“哲学大师”。由此,培根在遗嘱中大言不惭地说:“我把灵魂遗赠给上帝;把躯体留给泥土;把名字留给后代和异国他乡的人们。”  相似文献   

14.
“法”字,古体为“瀵”。古人仓颉造字的一个大致规律有两条.一是从音,一是会意。“瀵”字是会意的,左偏旁从“水”,表示法令应当如水一般公平,右半部从“庸”(zhl)、“去”,表示法令的另一层含义为“去不直”。许慎所著《说文解字》的经典释义:“漳,刑也,平之如水,从水;麂所以触不直者去之,从去。”。“平如水”是法的特征.“去不直”是法的使命,二者构成“法”的基本含义。  相似文献   

15.
《中国律师》2009,(6):16-19
广阔天地,大有作为。在党中央制定的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政方针指引下,我们律师应当切实担负起自己的社会责任.珍惜农民朋友对我们的信任,在“三农”法律服务这个生机勃勃的舞台上,发现机遇,迎接挑战,用法律、用智慧谱写“法律服务进农村”活动的新篇章。我们请部分律师谈了心得。  相似文献   

16.
《公民与法治》2011,(22):21-21
近日,中国青年报(微博)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和门户网站新闻中心,对4426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95.6%的受访者感叹,当今社会“一把手依赖症”严重,其中75.5%的人认为“非常严重”。61.7%的人坦言,自己就有“一把手依赖症”。调查中,“80后”占20.4%.“70后”占37.7%.“60后”占26.2%。  相似文献   

17.
大师的清贫     
史飞翔 《政府法制》2013,(18):45-45
阅读“五四”学人史,我最感动的就是这些学术大师们安贫乐道、逢苦不忧的那种纯粹、素朴的精神。别的不说,只要看看他们在生命最后时光中如何对待身后之事,便能知晓一切。  相似文献   

18.
常回家看看     
“家”是充满温暖和爱意的字眼,让人无时无刻不对她魂牵梦萦,因为每个人对“家”都有一种特别的情结,人们从中得到生命初始阶段最单纯最快乐的怀恋.那是一个人道路上最坚实的奠基石。  相似文献   

19.
佚名 《政府法制》2012,(20):40-40
时下,有一些干部热衷于把心思和精力放在所谓的“做人”上.你好我好大家好,绞尽脑法在拉关系、聚人脉上做文章,而不愿意在埋头做事、  相似文献   

20.
丁锐 《政府法制》2011,(24):36-36
今年5月醉驾入刑之后,音乐人高晓松很不幸地被载入“史册”,成为第一位因醉驾而被判刑的“名人”。其实.中国历史上名人的“醉驾事件”还真不少,其结果嘛,大多也很“杯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