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乡镇党委集中教育整顿中,永吉县杨木乡被确定为后进乡。然而仅过了一年时间,杨木乡就一跃成为文明乡,乡党委成为先进党委。变化的原因在哪里?群众说:“就是因为换了一个党委书记———刘宝忠。”刘宝忠当过生产队长、村党支部书记、乡经管站长、副乡长、乡长,一步...  相似文献   

2.
勐腊县易武乡是著名的普洱茶“六大茶山”之一,该乡麻黑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何天强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优质茶叶资源优势,带领群众大力开发茶叶产业,为茶乡群众增收致富建立起较为稳定的产业支撑,被茶乡群众亲切地称为“茶乡致富引路人”。由于在茶叶生产经营管理租带领群众脱贫致富方面的突出成绩,何天强先后被授予州、县“云岭先锋奖章”、“农村拔尖乡土人才模范”、“综合治理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被推选为乡茶叶协会会长、村委会主任。  相似文献   

3.
2002年6月11日,陕西省佛坪县历史上最大的洪灾过后,境内最偏远的岳坝乡损失惨重:乡政府所在地的半条街道被洪水冲成乱石滩,刚刚使用了28天,本打算在6月10日举行建成庆典的一所新建的希望小学被冲毁,乡村道路、电力、通讯和全乡人民赖以生存的数百亩良田被冲毁,近百名群众无家可归。对于这个小乡来说,基础设施遭到了毁灭性打击。  相似文献   

4.
在罗免乡,无论是田间地头、公路建设工地,还是义务植树现场,总能看到一些干部模样的人那忙碌的身影。他们是被当地群众称为“亲切的村情联络员”的罗免乡的党员干部职工。  相似文献   

5.
在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中,合江县密溪乡对乡机关全体干部进行一次全面“体检”,为干部建立“病历本”,开出“处方单”,为拿到“健康证”打下坚实基础。问诊把脉,找准病因。乡党委班子轮流在逢场天开门“接诊”,接受群众现场举报。乡干部按驻村分组,建立群众工作日制度,到群众家中登门“问诊”。乡人大、乡纪委实时“出诊”,聘请基层特邀监督员,组织开展明察暗访。乡党委、乡纪委、乡信访办等联合“会诊”,每季度召开干部作风监督联席会,研究落实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6.
汉源县河西乡是有名的产煤乡。去年该乡40多名群众联名反映该乡煤炭出境地磅房承包中存在严重的经济问题。经查处,原河西乡党委书记、乡长等6名党政主要领导中5人被开除党藉,4人被移交司法机关处理,3人被撤销行政职务。《中国纪检监察报》、四川电视台等十多家省内外新闻媒体进行了报道。  相似文献   

7.
作为一名基层领导干部,张凌波在青年村乡一呆就是七年,他扎根基层,体察社情民意,倾听群众呼声,化解群众之忧,帮助百姓增收致富,把一腔激情倾洒在青年村乡这片热土上,以实际行动践行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诠释了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光荣称号,赢得了群众的口碑和拥戴。他本人先后荣获河南省优秀共产党员、漯河市劳动模范、河南省生态林业建设先进个人、漯河市人民满意的公务员等称号。  相似文献   

8.
建设苏维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后,项英在中革军委和红军中没有职务,他主要协助毛泽东,致力于苏维埃政权的建设工作。中央苏区的苏维埃政权象其他苏区的苏维埃政权一样,是靠红军建立起来的。红军初到时,社情不熟,不少乡、村苏维埃政权被富农、流氓和坏人把握着,真正的贫在农和工人很少参加这一政权。因此,许多苏维埃政权不但不能为群众谋利益,反而压迫剥削群众,与群众关系很紧张。群众不把苏维埃看成是自己的政权,不敢批评政府、监督政府。不少政府机构中吃饭的人很多,开支很大,但做工作很少。区、乡、村各级政府的经常性工作…  相似文献   

9.
在山阳县,有一位乡纪委书记被广大干部群众称赞为“人民的好书记”。他突出的工作业绩曾多次荣获县、乡表彰奖励, 1998— 2000年连续三年被评为优秀公务员,他那感人的事迹在当地干部群众中广为流传。他,就是山阳县延坪乡纪委书记李金平。   打铁先要本身硬   上任伊始,李金平并没有“春风得意马蹄轻”的感觉。   延坪乡由于早些年基础建设铺得过大,外债达 100余万元,再加上农村贫困面较大,农民拖欠政府款税数额愈来愈多,财政收入很不景气,干部职工工资发放越来越困难。面对这种现状,他皱紧了眉头。   经过一番认真的思考…  相似文献   

10.
浙江省嵊州市雅璜乡是个交通不便的山区乡。前几年,该乡农民反映部分乡干部存在四个突出问题:一是人浮于事。乡机关干部共有38人,群众称之为“三看”干部。即看黑板上是否有开会通知,看乡主要领导是否在家,看是否有通知要送,“三看”之后,就悄悄回家。二是作风不实。部分干部联村不联心,下村不入户,不知道群众所想所需。三是形象欠佳。群众说乡干部是“三要”、“三难”干部,即“要钱、要粮、要命”,‘刁难进、脸难看、事难办”。四是部分干部缺乏做群众工作的基本功。在基层组织教育整顿中,乡领导班子下决心转变作风,重塑形象…  相似文献   

11.
“金掌柜”魏全孝二三事窦吉荣魏全孝,生在深山,长在深山,凭着他对大山深沟的满腔挚爱,在周至县厚畛子乡信用社的岗位上,默默奉献,一干就是23个春秋,被群众誉为一线天里的"金掌柜"。距山外84公里的厚畛子乡,是"金周至"有名的穷山窝。改革开放的春风唤醒了...  相似文献   

12.
明志 《党风建设》2002,(4):43-43
不久前。笔者遇到这样一桩事:某乡一干部调动工作,不料临走时来了不少群众,拉住这位干部,愤愤地说:“你不能走!”原来,这个干部在这个乡干了几年,政绩没有,黄、赌、毒倒是在本乡泛滥成灾。群众肚里早有意见,听说他要调走,便自发出来阻拦,以至于把送行的队伍围得水泄不通。  相似文献   

13.
新屋村传奇     
李平  喻静 《当代党员》2007,(8):42-43
她,带领乡亲们在农村荒芜的土地上建起了标准化厂房,吸引企业入驻,山村的沉寂从此被打破……  相似文献   

14.
乌盟兴和县三瑞里乡十五号村位于三瑞里乡西南部,兴隆公路横穿境内。过去,这个村面对的是风沙肆虐的自然环境,濒临倒塌的党支部办公场所,软弱涣散的支部班子和人心不齐的父老乡亲,是兴和县出了名的贫困村。如今,十五号村由“三靠村”变成出了名的文明村、富裕村。一排排整齐的白杨“绿树成荫”,一片片果园“繁花似锦”,一间间厂房机器轰鸣,尤其是那新建的校舍,红旗飘扬,窗明几净,使过往的行人都称羡不已。党支部连续数年被县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1999年被盟委命名为“优秀基层党支部”。而这一切的变化,都与党支部带领群…  相似文献   

15.
创先争优活动中,江苏省南通市在总结基层经验基础上,在全市县、乡、村三级普遍推行群众事务党员干部代理制度,把方便让给人民群众、责任留给党员干部,使党员干部受教育、人民群众得实惠,探索了一条实践基层党组织核心任务和基层党员干部基本职责的有效途径,有效联系和服务了群众。  相似文献   

16.
沈聪 《前线》2013,(11):54-57
19个党支部、104名机关党员干部,深入47个乡滇、66个村,自费吃住在农家不少于三天两宿,走访农户512个、企业8家,直接访谈群众1240人,这就是北京市委农工委、市农委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开展的“自选动作”。党员干部们同农民拉家常、交朋友,了解群众愿望,倾听群众诉求,撰写了民情记录3800多页,征求到原汁原味的意见建议200多条;坚持边学边查边改,  相似文献   

17.
在贵南县的沙沟河畔,一位退伍不褪色的军人,率领民兵和人民群众把绿色栽满了光秃秃的荒山和沙沟河畔,栽进了老百姓的心田,栽出了老百姓脱贫致富的希望。他就是贵南县沙沟乡查纳村村长、乡民兵连连长李海清。他3次被海南州委、州政府、军分区评为“青年民兵致富标兵”,被青海省军区评为“双百挂奖章”获得者。  相似文献   

18.
春风唤民心     
四川省万源市皮窝乡山高坡陡,土地贫瘠,十年九灾,经济一直上不去。乡里的老百姓怨气很大。2001年2月,六村几名村民因多次到乡政府拿不到退耕还林款,砸烂了乡政府的办公桌,拿走了乡政府的牌子。没多久,乡党委的牌子也被怨气十足的群众摘走了。2001年乡党委班子调整时,乡财政一穷二白,用群众的话说,既是“瞎子”(半年未交电费被停电),又是“聋子”(23个月未交电话费被断电话)。乡、村社干部连续15个月未发工资,有的撂挑子不干了,有的出外打工了。乡食堂也因干部长期拖欠伙食费而被迫散伙。乡里人齐马不齐,会都…  相似文献   

19.
天灾无情人有情。3月,揪心的冬旱连春旱没能阻止春耕的步伐:在长河源乡小安镇村,数十名党员十部积极指导群众抗旱春播;在城两乡油榨村,市、县两级宣传部的党员为闲难群众送来了科技书刊;在高屋乡公坪村.数名乡十部与村干部一道组织村民提水、引水、拦水抗旱……  相似文献   

20.
在兴城市四家屯乡四家村采访,我们没有在苏南在珠江三角洲采访乡镇企业时那种置身现代化之中的感觉。面对四家村一排排整齐的“北京平”和为数不多但很漂亮的二层楼住宅,以及村里的16家厂房与设备尚有些简陋的村办企业,人们还很难表现出那种面对现代化的高楼大厦时才有的激动。然而,在一组对应的数字面前,我们却被深深地感动了:改革开放的前一年,四家村200多户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